阿昌族民间医常用的几种毒性药材△
2013-01-23赵景云马克坚陆宇惠左志龙
赵景云 马克坚 陆宇惠 左志龙 方 路 左 飚 夏 亮
(1.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3;2.云龙县漕涧镇铁厂村卫生室,云南 漕涧672711;3.云龙县漕涧镇中心卫生院,云南 漕涧672711)
1 本文毒性药材的概念
本文毒性药材是指各版《中国药典》、部颁标准、进口药材标准、地方药材标准中标注为有毒性的药材,以及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颁布的28种毒性药材之外,在阿昌族民间医医疗实践活动中认为有毒性的药材。
2 阿昌族民间医常用的几种有毒药材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0个尚未发掘整理的民族医药抢救性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了解到,阿昌族居住地域分布广,气候、自然条件不同,自然资源及药物资源相当丰富。仅大理州云龙县全县就有植物药材79科,172属,213种,动物药材9科、10种。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阿昌族常用植物药材近300多种,实地收集到单味植物药材样品157种。
阿昌族民间医在他们的长期医疗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在有毒性药材的使用方面,也具一定特色。以下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了解到的9种有毒药材的相关情况。
2.1 铁罗板: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2000米荒草坡,喜阳光,药用根,全年均可采收;性味功效:性味辛、苦、有毒;用于风寒湿痹,消炎止痛,骨质增生;用法:外用。泡酒,擦患处。皮肤有破损处不用;中毒表现:口角发麻,肌肉痉挛,抽蓄;解毒:民间多采用甘草水,生姜水。
2.2 铁罗汉: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600~2600米潮湿地带,药用根,秋季采收;性味功效:性味辛、苦、麻、温,有大毒。用于跌打、风湿、手脚冰冷;用法:外用,泡酒擦患处,或将新鲜药用植物捣碎敷患处,或晒干打粉,用水或酒调合敷患处。皮肤有破损处不用;中毒表现:肌肉痉挛,呼吸抑制;解毒:民间多采用生食马铃薯,或喝米浆水。
2.3 马虱子叶: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2000米灌木林中,药用叶,全年可采。
性味功效:有毒。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用法:每次用叶片1~2片,水煎服。中毒表现:神志异常,兴奋,眼花;解毒:民间多采用酸梅汤等酸汤。
2.4 狗架子: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2000米荒山坡,药用全草,夏秋季采收。
性味功效:苦、麻、温,有大毒。用于麻醉止痛,止咳平喘,杀虫;用法:水煎服;中毒表现:神志异常,兴奋,眼花;解毒:民间多采用酸梅汤等酸汤。
2.5 火把花: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2000米荒山坡,药用根,夏秋季采收。
性味功效:辛、微涩、有毒。用于水肿胀满,骨折、便秘;用法:水煎服;中毒表现:腹泻、腹痛,过敏性皮炎;解毒:民间多采用甘草水,生姜水。
2.6 黑龙骨: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2000米灌木林中,药用根,全年可采。
性味功效:微涩、微温、有毒。袪风活络,接骨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用法:水煎服;中毒表现:引起抽搐,呼吸抑制;解毒:民间多采用甘草水,生姜水。2.7蛇芋麻: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2000米林荫山坡地带,药用根,夏秋季采收;性味功效:麻、涩、有毒,止咳消炎,用于咳嗽、痈肿;用法:水煎服;中毒表现:口角麻木、喉头水肿、声音嘶哑;解毒:民间多采用甘草水,生姜水。
2.8 大将军: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000~2000米荒山地边,药用全草,夏秋采收。
性味功效:辛、麻寒,大毒。消炎镇痛。用于扁桃体炎,热毒疔疮、痈肿,无名肿毒。用法:水煎服;中毒表现:腹疼、腹泻、呕吐;解毒:民间多采用甘草水,生姜水。
2.9 斑蚝:生长环境:河谷、地边、树丛中,药用全虫,夏秋可采;性味功效:辛、有毒,可通利小便。外敷可治疽疱坏死;用法:水煎服,外敷;中毒表现:腹痛、心律失常;解毒:民间多采用甘草水,生姜水。以上毒性药材的基原还在进一步鉴定中。
3 文献明确标注阿昌族也在使用的其它毒性药材
《云南民族药志》第一卷明确标注有毒性的阿昌族药材有:长春花、水菖蒲、含羞草、刺天茄、野棉花、银杏和嘉兰 7种[1]。
《云南民族药志》第二卷明确标注有毒性的阿昌族药材有:大麻、龙葵、苍耳子、苦楝皮、使君子、臭灵丹、烟草、黄独、常山、曼陀罗和博落回11种[2]。
4 讨 论
虽然阿昌族民间医用药方法简单、方便、灵活,但其中有毒性药材的使用我们认为潜在一些问题,课题组已另文阐述[3],在此又特别强调医疗实践过程中有毒性药材的使用,意在引起高度重视。毕竟,问题客观潜在,那就应该在传承或沿用的基础上有所总结、改进、创新和发展。这样,阿昌族医药的抢救性发掘整理以及相关工作的进行也就收到了进一步的实效。
调研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阿昌族传统医药在民间具有普及性,即使不是民间医药的相关人员,也同样多少具备或懂得一些相关“医药常识”。 民间医及民间所用药用植物多为上山自采,有的时候需要自己亲自尝,对于有毒性的药用植物来讲,其安全性是个问题,应引取相当的重视。
阿昌族民间医及民间针对有毒性的药用植物加工炮制是较为简单的,地下部分一般是先去除泥沙,再将药材切段或切片;地上部分直接切段或切片,晒干;必要时打粉备用。因此,针对有毒性药用植物的加工炮制可能需要再加强摸索和实践,以尽可能降低或消除其毒性或副作用,最大限度地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同时也便于使用和保存。
而针对用药剂量的掌控,阿昌族民间医多是凭经验。因为患者体质各有差异,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以及中毒剂量必然不同,而且鲜品和干品的安全剂量又有所区别。因此,有毒性药材的使用剂量也需要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在安全范围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关于中毒解救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在没有医疗条件的阿昌族聚居区,那是只能“就地取材”,这也显示了阿昌族人民在防治疾病方面所显现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比较赞同有条件的地方必须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这样对于患者而言,就少了一些风险,多了一些希望。
此外,阿昌族民间医常用毒性药材的基原、毒性成分等问题也应尽快进行研究。
[1]朱兆云,等.云南民族药志第一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2]朱兆云,等.云南民族药志第二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3]赵景云,马克坚,陆宇惠,等.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药物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建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5):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