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类中药的养护和影响因素探析

2013-01-23王铁烽

中国药业 2013年4期
关键词:防虫鹿茸石灰

王铁烽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动物类中药在我国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1]。动物类中药按药用部位可分为动物的干燥体,除去内脏的动物干燥体,动物体的部分器官,动物的生理、病理产物等,临床上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温补肾阳之功效。现就影响动物类中药养护的常见因素[2]分析如下。

1 影响因素

1.1 环境因素

温度:通常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中药材成分较稳定,温度升高到30℃以上,中药材水分蒸发,其含水量和质量降低,同时其内部的氧化、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加速,温度的升高还有利于微生物昆虫的生长繁殖,以致使药材发霉、生虫而丧失药效。

湿度:湿度的大小对中药材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库房相对湿度在70%时,中药材的绝对含水量改变不大,对中药材养护科学化最有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药材产生不利影响。

空气:空气中的氧和臭氧较活泼,最容易使中药氧化变质。尤其是臭氧,为强氧化剂,能使中药材有效成分氧化变质或气味散失,油脂酸败、变色以致失去中药材的治疗效果。空气不但可促使中药材体内的生物氧化,还可为中药害虫及某些微生物(霉菌等)提供生存条件。因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与空气的接触。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药材的变异起着关键的作用。

光线:波长为180~400 nm的光线为不可见紫外线,对微生物、仓虫有杀伤作用。波长为760~1 500 nm的光线为不可见红外线,能起干燥作用。中药材在光线直接照射下,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生质量变化,会引起中药材变色,会加速中药材的光化反应(物质在400~760 nm波长光线作用下的反应),促使中药材氧化分解、聚合,紫外线和热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色素分解、加速鞣红沉淀。长时间的日光照射对某些药物的色素有破坏作用,红外线太大会使某些含糖、含树脂、含树胶的中药材产生融化粘连。因此,中药材养护科学化必须要灵活调节光线,合理发挥光线在中药材养护中的作用。

1.2 内部因素

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虫蛀可使中药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严重影响中药疗效,以致不能使用。

霉变:当库房温度达到25℃以上,相对湿度75%以上,中药开始吸湿,中药自身含水量超过15%,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这种适宜的条件下和足够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2 养护技术

2.1 低温养护法

低温冷藏是防虫的一种理想方法,不仅能防蛀、防霉,还不影响药的质量,其优点是不变色、不走油、不走味、不干裂等。低温能抑制害虫的发育繁殖,当温度在6~15℃时,中药害虫到了生命活动的最低限,在6~-4℃时,生理代谢极其缓慢,处于蛰伏休眠状态,若温度再降低或延长时间,即能致死害虫。总之,温度越低,害虫死亡越快,故低温冷藏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作用时间,才能获得良好的杀虫效果。0℃以下的低温条件几乎能全面抑制药材的新陈代谢,使呼吸作用和陈化速度基本终止,这一特点是其他任何现代保管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对大多数中药材来讲,在0℃以下低温贮藏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长久贮藏法。低温贮存关键是要根据药材的不同性质,恰当地控制好含水量,即确定一个药材低温贮藏的“安全水分”值,因为水分含量过高会使药材受冻,过低会使药材脆裂。含水量一般以干燥后,用烘干法测得。最终控制药材的安全水分值为:麝香9.93%,蛤蚧8.75%,小白花蛇 7.15%等。哈士蟆油、鹿茸、海马、全蝎、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也适用低温贮藏[3]。而0℃以下低温贮藏的“安全水分”值,要比常温下的“安全水分”值低3.1% ~3.5%。因此,进入冷库或冰箱贮藏时,水分应控制在安全指标以内,并注意包装要严密。当然,也有低温贮藏不适合的药材如牛黄等。养护科学化要求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根据不同中药材的性质,选择最佳的贮藏温度。

2.2 对抗同贮养护法

是利用一些有特殊气味能起驱虫防霉作用的中药(或物品)与易生虫发霉的中药共贮,达到防霉驱害虫的目的。其优点是简便易行、防霉驱虫效果显著,且无毒、无污染,对中药及人体安全无公害,又可就地取材,主要应用于动物类名贵中药养护。主要有山苍子、花椒、樟脑、大蒜、丹皮、当归、石灰粉等,方法一般有混入同贮法、层积共藏法、填底覆盖包围法和喷雾撒粉法等。

山苍子防虫:山苍子所含的芳香油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将药材顺序放入木箱和铁桶中,同时在四角和上下放适量的捣破用纸包好的山苍子,然后容器四角密封,在阴凉处存放。龟板、虎骨、鹿筋、鳖甲、象皮、蕲蛇、金钱蛇、全蝎、地鳖虫等均可用此法。

花椒防虫:利用花椒辛辣气味防止害虫,也可将花椒直接撒在药材上。花椒混合石灰粉效果更佳,生石灰粉与花椒以2∶1进行均匀混合,一层石灰花椒一层药材,层层交叉叠放,最下一层和最上一层分别用3 cm和5 cm厚的石灰花椒进行隔离,最后密封存放。例如花椒与鹿茸同贮防虫,是在装鹿茸的盒底铺一层花椒,装入鹿茸,封好盖存放,这样鹿茸既不生虫又不变色。

樟脑、大蒜防虫:将樟脑用纸包成小包,每包10~15 g,均匀放在箱内药材中,然后密封阴凉处存放。如鹿茸、蕲蛇、蜈蚣等可用此法防虫。另有蛤蚧与樟脑同贮于密封容器中或蛤蚧与肉桂同贮于密封容器中也能防虫。大蒜防虫方法更加简便,一些虫类药材可采用,如土鳖虫、全蝎、斑蝥、红娘等药材内放大蒜,使药材不易生虫,起到养护作用。

其他:一些名贵中药材喷洒50℃左右的白酒或95%以上药用乙醇,然后密封贮存,可达到很好的防蛀、防霉效果,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地龙、土鳖虫、鹿茸等均可采用此法养护。细辛碾末调成糊状,涂在鹿茸的锯口和裂缝或边缘处烘干,置于密闭的木箱内,并在箱内撒些樟脑或细辛,盖严密封置阴凉干燥处贮藏,此法保存的鹿茸则不会生虫。当归和麝香同贮,可使麝香既不变色也不走气,但麝香忌与冰片、薄荷脑等芳香类药同贮。

2.3 埋藏养护法

糠壳埋藏法:利用麦糠的隔潮性能,将药材埋入糠中,使外界湿气不致侵入,保持药材干燥,又可避免虫蛀生霉。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用油纸包好后,埋入糠壳内密闭贮存,可防止软化或碎裂。白茅根埋藏法原理、用法与糠壳埋藏法一样。

石灰埋藏法:适用于肉质和部分昆虫类药材,如刺猬皮、熊掌等。选择适宜的木箱或缸,先用双层纸将药材包好,标注名称,然后置入,用石灰埋没所贮药材为度。若数量较少,可将几种药材同贮。

2.4 干燥养护法

石灰干燥法:石灰干燥法是利用石灰粉的吸湿性能对药材进行干燥,可采用石灰箱、石灰缸或石灰吸湿袋的干燥法。

木炭干燥法:木炭干燥法原理同石灰干燥法,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皮纸包好,夹置于易潮易霉贵重药材内。

密封吸湿法:利用严密的缸、瓶、塑料袋或其他包装器材,将贵重中药密封,使药材与外界空气隔离,尽量减少湿气侵入药材的机会,保持药材原有的水分,以防霉变与虫蛀。但密封前药材的水分不应超过安全值,且无变质异状存在,否则反易促进药材霉烂。密封药材或容器湿度较高,或因密封程度不好,则可加入吸湿剂如石灰、氯化钙、硅胶等易吸湿,如此密封和吸湿结合应用,更能增强干燥防霉的效果。如不宜冷藏的牛黄可用此法,先将牛黄在凉爽处通风干燥,再放在密封的生石灰缸内,置阴凉处贮藏,这样牛黄既不会受潮变质又不会变色。此外,熊胆、紫河车、哈士蟆油等均可采用此法进行贮藏养护。

2.5 气调养护

将药材置密封的容器内,对影响质变的空气成分进行有效控制,人为造成低氧状态,或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状态,药材在此环境中,新的害虫不能侵入,原有害虫窒息或中毒死亡,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及药材自身呼吸,并且阻隔了潮湿空气对药材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被贮存中药品质稳定,防止药材质变。对于一些数量不大的动物药,可装入药用级塑料袋中,加入适量脱氧剂[4],同时用真空泵抽气并迅速密闭。也可用充氮降氧技术,氧浓度在8%以下是防虫指标,在2%以下是杀虫指标,在0.5%以下可杀螨和抑菌。温度要求在25~28℃。可靠的杀虫时间是15~30 d[5]。

2.6 钴60(60Co)辐射灭菌

钴60放射出的γ射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杀菌能力。大量试验表明,中药一般照射剂量在2~10 kGy时就能使杂菌数降到国家《药品卫生标准》限度以下,常用剂量对中药有效成分影响较小,灭菌效果好。动物类药材极易虫蛀,难以保管,经60Co-γ辐照的动物类药材(乌梢蛇、蛤蚧、猴肉、白花蛇、水蛭、狗鞭等)灭菌效果良好,可有效杀灭药材内的活虫及虫卵,能完好保存11个月[6]。

2.7 需要特殊贮藏的中药

贮藏剧毒药材如斑蝥、蟾酥等时,绝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必须专人、专柜,加锁保管,并要有明显标志。细贵药材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应放于箱、柜、缸、坛内密闭贮藏。

值得指出的是,动物类药材的主要成分不同于植物类药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主要包括氨基酸、动物肽毒、酶及糖蛋白等,许多都是动物药的主要有效成分。而不恰当的养护每年都造成很大损失,产生不良经济和社会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动物类药材的品种、存量、季节及设备等条件,因地制宜,结合传统与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贮藏与养护,确保药品质量。

[1]郭友立,谭晓梅.动物药药理研究概况[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2):112-115.

[2]王世文 .中药材贮存养护的科学化[J].中国药业,2005,14(6):73.

[3]李卫红 .名贵中药的养护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 538-1 539.

[4]沈 焕.脱氧剂养护冬虫夏草的实验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22(5):55.

[5]叶艳芬.现代技术——气调养护中药材[J].海峡药学,2007,19(9):130-131.

[6]孔令杰,郑丽珍.60Co- 射线辐照养护动物类药材初探[J].中药材,1996,19(8):404.

猜你喜欢

防虫鹿茸石灰
电石灰改良膨胀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陕西宝鸡千阳县南寨镇:防病防虫保增收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不同有效成分的石灰消毒防病效果的比较试验
名贵中药鹿茸的质量控制与鉴定的研究进展
鹿茸如何食用才好?
用石灰食盐水浸泡稻草喂牛好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鹿茸发生与再生
最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