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黄金战略机遇育壮茶业“产业树”
2013-01-23张士康
把握黄金战略机遇育壮茶业“产业树”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第二大出口国。据国家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茶园面积达3500万亩以上,约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50%,但是茶叶产量176.1万吨,只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30%以上,特别是茶叶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茶叶加工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欠强等问题制约了我国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步伐。
近期,消费生态的微调对茶业带来一些影响,但这恰是产业竞合的契机,是传统茶业消费生态的理性回归。目前中国茶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一是许多外源性资本介入茶产业,金融资本、产业资本、风险投资资本等正逐步向茶行业流动;部分具有核心竞争力及先进管理理念的茶业企业正进入资本市场,走上市之路。二是文化兴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21世纪更是中国茶的世纪。三是实体经济宏观政策有诸多利好预期,宏观政策带动的市场变化,对区域品牌和众多茶企而言,为发展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茶既是民生产业,也是生态产业,更是生态兴国的重要载体。
我们在国内建立的10个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其产业发展模式,无论是安溪模式、还是新昌模式,亦或湖南、信阳模式等,都遇到一些发展瓶颈,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问题。目前,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在向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偏移,产业结构高科技化的趋势日益突出,国际产业转移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因此,我们需要导入科技、导入文化、导入资本,以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同时探索创建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以适应不同区域的茶产业发展。
为了更清晰地探明茶业发展的优化路径,我引入茶业“产业树”的理念。所谓茶业的根,即以丰富的文化创意形态传播茶叶,业界要以传播茶文化为己任,不断培育和扩大茶叶受众,使茶业发展的基础更为扎实;茶业的干是以标准的工艺与装备制造茶叶,建立完整的茶叶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这是茶产业规模化的基础,是茶叶品质稳定的保证;茶业的叶则是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源性可促使品质稳定与提升的技术,引入与嫁接产业关联物质及领域,创新产品种类,改变产业结构,由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跨越,实现茶业的整体进步。
把握黄金战略机遇,育壮茶业“产业树”,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应聚智集资化解产业面临的难题,探索产业创新的形式与途径,开展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方式,引导茶产业转型升级,快速而持续发展。让茶业这棵产业之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张士康
■张士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