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瘤所致眼部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013-01-22韦企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脑瘤针刺肿瘤

李 菁 韦企平

脑瘤是指发生于颅内的肿瘤,常见的原发性脑瘤包括垂体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颅咽管瘤等。 此外也包括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的继发性肿瘤。 近年来,以眼部病变首诊眼科的脑瘤患者日益增多,临床漏诊误诊病例亦不少见。 随着脑瘤的中西医研究不断深入,肿瘤治疗虽以手术为主,但无论原发病治疗还是术后功能恢复治疗,中医药和针灸治疗脑瘤及眼部病变均有一定疗效,本文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病名

古代中医无脑瘤之病名,根据本病的表现,临床常使用“头痛”、“眩晕”、“肝风”、“呕吐”等病名。 而目与脑关系密切,目系与脑同源。 清·王清任“目即脑汁所在,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 《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谓之精。 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肌肉)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目者宗脉之聚也”。 《眼科金镜》指出“玄府之幽源郁遏,脏腑之精华不能上归于目”。 由此可见,人之所以能神清目明,除了依靠五脏六腑之精气外,更离不开目系的传导。

脑为元神之府,主视觉,目系通于脑,脑病亦可波及目系。 脑病则精气乱,神机失调,引发视惑、视物昏花、瞳神散大等症。 而脑瘤长期压迫可使目系受损,脉络瘀滞,玄府痹阻,神光不明。 但中医古代文献并未对脑瘤所致眼部病变提出明确的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及古籍描述,如《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记载,“青盲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 ”又如《证治准绳·七窍门》“目内外别无证候,但自视昏渺,蒙昧不清。 ”《目经大成·睑废》“手攀上睑向明开”皆类似于今日脑瘤引起的视神经萎缩、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等眼部病变的临床表现。 因此该病可归结于 “青盲”,“视瞻昏渺”,“风牵偏视”,“上胞下垂”,“睑废”等范畴。

1.2 痰、瘀及肝风内动

中医认为,脑瘤主要是由于风、火、痰、瘀、气滞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脏腑虚弱,清阳不升,也可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痹阻脉络,化生肿瘤。 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偏瘫、视觉障碍、共济失调以及精神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1〕。古代医家对此认识不一,认为痰瘀作祟者居多。 如《丹溪心法·卷二》提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并形成“痰挟瘀血,遂成囊窠”之肿瘤病机学说〔2〕。而现代也有医家认为,癌肿发生,皆由痰作祟〔3〕。 痰浊挟风邪循经入脑,阻塞清窍,致头痛呕吐,昏花复视,肢体偏瘫,甚则昏迷不醒,见于脑瘤或脑转移癌。 王沛教授〔4〕指出,脑瘤的中医病机主要为肾虚,导致髓海失养,而肝肾同源,故肾虚亦肝虚,肝风内动。

脑瘤所致眼部病变,其原发病位虽然在脑,但与肝、脾、肾等脏腑有关。 所谓肝主藏血,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连目系,上出于脑。《内经》:“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不足,则视物模糊和夜盲。 而肾主藏精,生髓,通于脑,精血互生,肝肾同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 而脾升清阳,脾虚则聚湿生痰;加之风邪客睑,风痰阻络,胞睑筋脉迟缓不用而下垂,可致眼带转动不灵。

1.3 气虚血瘀

近年来也有医家认为脑瘤所致眼部病变与气虚、血瘀有关,其辨证也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法方药。曾庆华教授〔5〕把颅内占位病变压迫视神经疾病归为“青盲”,认为脑部肿瘤压迫目系,致脉络瘀阻,目窍闭塞而神光泯灭。 还有不少医家认为,脑瘤手术损伤脑中经络或瘤体残留,或术后瘀血痰浊内留,经络不通,经气不利,不通则头目胀痛。

2 辨证论治

目前脑瘤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不少医家虽各抒己见,但未有针对脑瘤眼部病变的分型报道,其大都在脑瘤的基础上临证辨证,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痰、瘀及肝风内动

李修五教授〔6〕将脑瘤分为痰毒凝聚、肝风内动、瘀毒内结、正气亏虚等证型;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酌情加入重镇安神的矿物药、活血通络的虫类药以及引经入脑的药物以增强疗效。 周仲瑛教授〔7〕立足于辨证,证与病相结合,并归纳本病证型为瘀阻脉络、痰蒙清窍、热毒内蕴、阳虚阴盛、气阴两虚、虚风内动,并倡导复方调治,以祛风、化痰、行瘀、解毒、补虚并用为治法。 钱伯文教授〔8〕将本病临床分五型施治:痰湿内阻、肝肾阴虚、肝胆实热、肝风内动,气血郁结、随症加减用药。 钱老曾对213 例脑瘤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经中医药治疗后,诸症改善,而视觉障碍症状在服药1~2 个月后开始好转。

2.2 本虚标实、气虚血瘀

刘嘉湘教授〔9〕指出,脑瘤属本虚标实之证,疾病早期或标实证明显的情况下,以化痰软坚、行气活血散瘀为主。 中晚期标本互见、虚实夹杂,提倡标本兼顾,大多分为气虚血瘀和肝肾阴虚两型。 韦企平教授认为,脑瘤患者常因痰湿、血瘀等致病,但又可因病致虚,加之经手术、放化疗治疗等均可导致气阴两伤、正气亏虚。 尤其患者术后元气受损,气虚则运血无力,血瘀脉中,目失濡养,神光不明,实为本虚标实之证。 临床中以气虚血瘀型最为常见,故本病多“从气血论治”、“从痰瘀论治”,临床应辨清虚实,标本兼治,扶正祛邪。

3 中医治疗

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中医治疗广泛开展,目前主要以中药、针灸为主,并且中医疗法相互配合应用,在临床上也取得一定疗效。

3.1 中医治法

于敏等〔10〕运用化痰熄风法治疗67 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疗前多有头痛、呕吐、视觉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征象,中药治疗后大多症状缓解,病情稳定。 李兴让等〔11〕指出,治疗颅内肿瘤患者伴失明,复视,上视障碍等症状,治宜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许菊秀等〔12〕运用消瘀化痰法,配合扶正补肾中药治疗脑垂体肿瘤致头昏头胀,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取得一定的近期效果。 贺国柱等〔13〕通软散调法治疗脑瘤患者1例,伴头晕、复视、眼眶及左侧手指、口角麻木等症状,5 剂后诸症大减,连服3 个多月后诸症悉除。

3.2 专药专方

3.2.1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类:韦企平等〔14〕指出,肿瘤压迫引起的视交叉病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早期确诊后,根据病情尽可能及早手术。 术后可用中药调理,如补阳还五汤、桃红四五汤等。 在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用软坚散结药物,并重用黄芪以大补元气,令气盛血行,瘀去络通,多年来临床疗效极佳。 近年来临床药理研究指出,补阳还五汤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脑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和血栓以及对脑水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等〔15〕。 同时还能对抗、改善脑缺氧,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等〔16〕。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郝迎旭〔17〕的观点,他认为中医治疗肿瘤有效,主要取决于中药富含的活性物质,如脂溶性药物乳香、没药等可能在透过血脑屏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王广见〔18〕仿补中益气汤与王清任龙马自来丹,拟“振痿启明散”(内含马钱子、黄芪)等治脑瘤引起的双眼视力下降(右0.1,左光感),服药2 个月后右0.8,左0.5。 卞则潜〔19〕用活血通络、消泻脑热之泻脑汤(车前子、木通、芜蔚子、茯苓、熟大黄、玄参、元明粉、桔梗、黄芩、防风、怀牛膝、郁金)治疗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视力恢复显著。 李征〔20〕自组化瘀散(川芎、五灵脂、威灵仙、穿山甲、水蛭、土鳖虫、干蟾、皂角)加清脑化瘀汤(黄芪、桃仁、红花、赤芍、牛膝、菊花、防风、黄芩、僵蚕、蜈蚣、代赭石、姜竹茹、连翘、石决明)治疗气滞血瘀型脑瘤,服药后神清目明,行走自如,随访占位消失。

3.2.2 疏肝和胃,健脾补肾类:此类药物在脑瘤所致眼部病变的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21〕,患者长期忧郁、脾气急躁等情况的发生,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期,而情志失调也被证实是关系到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要疏肝和胃。 而手术、放疗、化疗对脑组织的局部损伤,加之对全身免疫功能的破坏,对消化道粘膜的伤残,均需补脾肾。

陈炳旗等〔22〕报道133 例脑瘤伴有视力障碍者(尤其是手术或放疗后)投以蕤仁、山羊角、木贼草、枸杞、石斛夜光丸等,对恢复视力有一定效果;未经手术、化疗及放疗者,则配伍石决明、夏枯草、青葙子、密蒙花等清肝明目药。 沈炎南〔23〕拟清上蠲痛汤为基础,根据兼证灵活选用疏肝和胃汤、逍遥散、陈夏六君丸合乌贝散交替配合,随症加减治疗垂体微腺瘤,其视朦消失,视力好转,兼证亦好转。 史兰陵〔24〕运用生地、元参、郁金、杭芍、天竺黄、菖蒲、怀牛膝、石决明、龟板、珍珠母、 代赭石等味加减治疗脑垂体腺瘤术后复发致头痛呕吐、视力减退,服药4 剂后视力有增,余症缓解,脉象亦缓和。 随访一年,患者恢复正常工作。

3.2.3 平肝熄风,化痰通络类:此类药中多以虫类药居多,药理学研究〔25〕表明其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极度分裂,提高免疫能力,同时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还能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的吸收。

陈茂梧经验方之脑瘤合剂〔26〕,由牛尾菜、鹿茸草、阴地蕨、红花、僵蚕等组成;并治疗脑动脉瘤致单眼动眼神经麻痹1 例〔27〕,1 个月后疗效甚佳,患眼眼球和眼睑功能完全恢复,复视消失。 加减:脑动脉瘤加川芎、白芍;脑静脉瘤加升麻、金银花;脑垂体瘤加花椒;脑胶质瘤加薏苡仁、制附片;脑膜瘤加玳瑁粉、煅石决明;视力障碍者加枸杞、菊花等。 李佩文〔28〕分别运用天麻钩藤饮化裁治疗脑干肿瘤致视物双影、斜视、恶心、失眠患者和左归丸合保元汤化裁治疗垂体瘤术后头痛、上睑下垂、视物不清患者,均获得良效。 孙匡时〔29〕用菊路汤(由菊花、蔓荆子、葛根、白芍、路路通、生石膏、桑枝、钩藤、贯众、僵蚕、蜈蚣等组成)治疗蝶骨嵴脑膜瘤患者1 例,患者头痛头昏,视物双影明显改善。 也有人〔30〕运用“痰瘀同消”之法,自拟消瘤丸合加减昆藻二陈汤治疗脑瘤56 例,总有效率71.4%。 并指出该方对消除脑瘤常见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疗效较好。

3.3 针灸

针灸治疗包括传统的针刺、灸法、头针、耳穴等。 而针刺治疗视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有研究表明,视神经萎缩患者普遍存在球结膜微循环障碍,表现为血流速度减慢、血流状态改变等,而针刺能改善局部血循环,从而影响局部新陈代谢,起到疏通目络气血,使部分处于机能低下的视神经的兴奋性得以改善和恢复〔31〕。 此外,针刺对纹状旁区有即时影响,可增强视觉中枢生物电活动,经过长期治疗,每次针刺作用的远期迭加而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促进视神经再修复,起到增加视力、提高视功能的作用〔32〕。 因此针刺同样适用于脑瘤所致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运用最为广泛。

胡钧〔33〕报道李平教授予针刺治疗垂体瘤术后失明1 例:以风府捻转泻法,不留针;辅以印堂、上星、水沟泻法;风池、翳风、完骨捻转补法;局部取穴精明、攒竹、承泣,平补平泻;内关、三阴交、太溪、足三里、光明平补平泻;太阳、合谷、中渚、太冲、头维、足临泣泻法。针刺40 d 后光感恢复;针刺半年后视力有所恢复,可见手动。 童毅等〔34〕治疗颅内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以祛风散邪,活血通络,取精明、太阳、球后、承泣、四白、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除百会外均双侧取穴,除睛明、球后穴不施手法,余穴均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分钟,针刺3 周后复视消失、眼症痊愈。 牟金友〔35〕分针刺组与艾灸组,所用经穴20 余个,按配穴顺序轮流使用治疗脑干肿瘤患者1 例,治以滋肾养肝、补益脾肺、活血化浊、醒脑开窍,疗前上睑下垂,眼球呆定,复视,伴全身症状。 9个疗程后除复视外,临床诸症基本消失。 周波〔36〕选用头针4穴(视区、晕听区、血管舒缩区、足运感区)治疗脑膜瘤头痛、视力突然减退1 例, 经过1 个月治疗, 患者自觉症状好转,视物清晰。

刘一凡等〔37〕运用针刺结合足疗治疗脑垂体瘤视物模糊,头晕目胀1 例,辨证选用神庭、攒竹、中脘、外关、悬钟、太阳、太冲为主穴,配合百会、风池等穴进行针刺,平补平泻;足疗选取基本反射区(肾、膀胱、输尿管)和其他反射区,一周2次,共6 个疗程。 1 年后复查内分泌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眼睑肿胀等症状明显好转。

3.4 针药

欧喜智〔38〕运用针药结合治疗脑膜瘤,中药以黄芪、党参等补气血为主,以温经活血通络为辅助。 针刺时先取十二经井穴按大阴阳接经补法,每穴短时强刺激,不留针以达到对全身的调理。再取头针、体针局部取穴配合治疗。经治疗后患者局部症状改善。

3.5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运用以常规西医治疗为基础,再配合中药、针灸等方法的综合治疗,发表的文献报道屡见不鲜,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陈锦全〔39〕运用活血祛瘀,补肾明目,补中益气,软坚化结类中药配合营养神经类西药口服, 治疗脑瘤引起的黑朦2例,疗后视力均有所提高。 王少华等〔40〕治以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药用生地、熟地、知母、川芎、赤芍及红花等配合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愈脑动脉瘤后单眼眼睑下垂1 例。 张树彪〔41〕治以益气养阴、健脾活血,结合西医检查所见酌加化痰消积之品,运用溴隐亭配合中药治疗垂体瘤并发动眼神经麻痹及溢乳患者1 例,1 个月后患者双眼睑能随意闭合,溢乳现象消失。 张晓哲〔42〕选取患侧眼周围穴位(睛明、球后、承泣等),在针刺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腺苷钴胺局部穴位注射治疗大脑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 总有效率为77.8%。

4 展望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入,临床运用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脑瘤及眼部病变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 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应用中药可扩大手术适应症范围,减少手术并发症,进而为手术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而术后同样可使用中药和针灸全身调理,治以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一定程度上清除残余肿瘤细胞,改善眼局部症状,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命。 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者,中医药保守治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总体来说,虽然治疗上存在难点,但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瘤所致眼部病变已取得可喜成绩。 今后争取早发现,早治疗,通过中西医并举,希望在脑瘤所致眼部病变的研究上获得新的突破。

[1] 李忠.临床中医肿瘤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7.[2] 林丽珠.朱丹溪“从痰辨治”理论思辨及在脑瘤中的应用[J].新中医,2010,42(9):127-128.

[3] 林丽珠.周岱翰教授从痰辨治癌症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6,38(3):10-12.

[4] 何秀兰,胡凯文.王沛肿瘤治验[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6

[5] 曾庆华.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9.

[6] 蒋士卿,孙宏新.李修五教授治疗脑瘤经验[J].中医研究,2009,22(11):49.

[7] 霍介格,顾勤.周仲瑛治疗脑瘤经验[J].中医杂志,2007,48(5):397.

[8] 钱心兰.钱伯文诊治脑瘤的临证思路与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45(1):13-14.

[9] 刘苓霜.刘嘉湘治疗脑瘤经验[J].中医杂志,2006,47(8):577.

[10] 于敏,赵青.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从风痰论治67 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88,34(1):26-29.

[11] 李兴让,刘菊惠.解毒化瘀法治疗颅内肿瘤[J].四川中医,1989,8(2):30.

[12] 许菊秀.消瘀化痰法治疗脑垂体肿瘤4 例[J].中医杂志,1984,15(12):31.

[13] 贺国柱,刘风瑞.通软散调法治疗脑瘤1 例[J].陕西中医,2004,25(10):945-946.

[14] 韦企平,魏世辉.视神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6.

[15] 李弘,郑有顺,李先浩.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临床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成药,1996,18(3):42-44.

[16] 廖春来,佟丽,沈剑刚.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进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3(3):176-177.

[17] 郝迎旭.扶正培本治则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01,36(1):45.

[18] 王广见.垂体瘤并发视神经萎缩[J].中医杂志,1988,6(5):7.

[19] 李松林.中医药治疗脑胶质瘤的现状与展望[J].浙江中医杂志,1996,31(8):379.

[20] 李征,杨晓菲.脑瘤辨治举隅[J].北京中医,1994,36(5):57.

[21] 李松林,唐由君.略论脑瘤治疗当以健脾补肾为法[J].国医论坛,1997,12(4):18-19.

[22] 陈炳旗,张福林,陈中元,等.133 例脑肿瘤中医治疗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737-738.

[23] 卢传坚,黎汉津.沈炎南教授治疗垂体瘤经验[J].新中医,1992,24(5):13-14.

[24] 史兰陵.中医中药治疗脑肿瘤的体会[J].山东医药,1981,25(9):31.

[25] 司富春,刘亚丽.脑瘤的中医用药分析[J].河南中医,2010,30(7):709-710.

[26] 陈锐深.现代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66-677.

[27] 陈茂梧,危文彬.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1 例治验[J].中医杂志,1979,25(9):8.

[28] 黄静.李佩文治疗脑瘤经验[J].中医杂志,2005,46(4):256-257.

[29] 柯卫.孙匡时副教授学术思想简介[J].辽宁中医杂志,1984,12(8):11.

[30] 临澧县中医科研组.消瘤丸合加减昆藻二陈汤治疗脑肿瘤(附56例临床小结)[J].河南中医杂志,1986,11(9):30-31.

[31] 张宏,周杰芳,靳瑞.针刺对视神经萎缩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2):25-26.

[32] 孙河,王影,白鹏.针刺对视神经萎缩病人视觉电生理的即刻效应[J].中国针灸,2003,23(12):737-738.

[33] 胡钧.李平教授针刺治疗垂体瘤卒中术后失明1 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6):816,822.

[34] 童毅,刘颖,杨光.针刺治疗颅内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1 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406.

[35] 牟金友.针灸治疗脑干肿瘤1 例报告[J].甘肃中医,1993,5(2):48.

[36] 周波.头针治疗脑膜瘤一例[J].辽宁中医杂志,1987,15(10):46.

[37] 刘一凡,黄靖宇,胡幼平.针刺结合足疗辩证干预垂体瘤1 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344-345.

[38] 欧喜智.针药结合治疗脑膜瘤医案两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90.

[39] 陈锦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瘤引起黑朦二例[J].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95,2(3):188

[40] 王少华,姜坤.治愈脑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一例报告[J].新中医,1990,22(7):40.

[41] 张树彪.中药在垂体瘤治疗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8,36(8):1206-1207.

[42] 张晓哲.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4):248-250.

猜你喜欢

脑瘤针刺肿瘤
清明的雨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观察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滚蛋吧!肿瘤君
新警示
脑瘤,没那么可怕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