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瘀、毒探析心力衰竭的中医干预策略*
2013-01-22窦荣海温鑫洋
窦荣海,金 华,温鑫洋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心力衰竭是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 a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中医学文献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心悸”“喘证”“痰饮”“水肿”等疾病范畴。中医学认为心力衰竭的病机多属本虚标实,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肝、肾功能失调,与气、血、水关系密切,发生主要与感受外邪、情志内伤、病后虚损等因素有关[1]。笔者参阅文献,结合临床观察,试从虚、瘀、毒角度阐述心力衰竭的病机,探析心力衰竭的中医学干预策略。
1 心力衰竭之虚、瘀、毒病机
1.1 虚
《诸病源候论》云:“心主血脉,而气血通融脏腑,遍循经络,心统领诸脏,其劳伤不足,则令惊悸恍惚,见心气虚也。”可见包括“劳伤”在内的诸多因素造成心不能正常主血脉、不能正常统领诸脏,都有可能发生心气虚。实际上“心气虚”是心血管疾病最基本特征,是心力衰竭发生的基础。心气虚的原因主要有病理性与生理性两个方面。《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八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之气出现逐渐虚损的过程,此为生理性虚损;病理性虚损的出现,首先责之于脏腑之气自虚或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在此基础之上感受邪毒从而致使脏腑之气愈虚;再者,脏腑反复受邪,久之积重难返,从而致使脏腑之气更虚。患者感邪后可出现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肺系症状,日久肺不能朝百脉,“助心行血”,导致心气虚损则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
有研究[2]从阴阳互根、伤阴损阳理论出发,认为心气阴虚是心力衰竭的主要成因之一。心、脾为母子关系,故心气虚致使脾气虚损,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营阴生化乏源,心阴失于濡养则出现气阴两虚之候;“心”五行属火,心通过“心阳”发挥其温煦、推动功能,气损及阳则出现身寒肢冷等阳虚症状;同样阴损及阳,气阴两虚之候日久也可出现心阳虚损。可见心力衰竭病机之“虚”往往呈现从心气虚向“气阴两虚”“心阳虚衰”转化的趋势。
1.2 瘀
《灵枢·经脉篇》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可见心气乏力是造成瘀血的根本原因。心力衰竭起于心气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心气乏力易导致血瘀之候,出现面色晦暗、唇甲青紫、颈部青筋暴露等症状。有观点[3]认为气虚血瘀贯穿心力衰竭病程始终。随着病程进展可以出现“多脏虚损致瘀”“久病致瘀”,并可以与“痰湿”“邪毒”交结为患。
《灵枢·邪客》中有阐述宗气“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肺主气、心主血,肺脏反复感邪或久病虚损,必然导致宗气的虚损,从而致使心气乏力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则化为瘀血;又因为肺为水之上源,水液停滞化为水湿、痰饮,并可与瘀血互阻为患。脾气虚,子盗母气,同样影响心气;脾气失常发为水湿、痰饮,心气乏力化生瘀血,水湿、痰饮、瘀血互结为患,致使脏腑之气愈虚而内生“毒邪”,使病情复杂多变。心肾为水火之脏,久病肾虚,水火失济也可化生瘀血、水湿、痰饮,可见气虚血瘀贯穿心力衰竭的全过程;而且,还应看到气、血、水3者在心力衰竭病机发生中不是孤立不变的,而是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4]。正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云:“血不行则为水。”《血证论》云:“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
1.3 毒
“毒”本意指毒草,《说文解字》载:“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从中从毒。”中医论“毒”首见于《内经》,如“毒药攻邪”“大毒治病”。近年来,随着对毒邪理论的认识深入,“毒”致病学说备受关注。但目前对“毒”的定义比较混乱,有作者认为“毒”具有病因病机双重属性[5],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毒”指一类特殊的致病因素,如糖毒、脂毒等;广义的“毒”强调在病因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骤然变化,出现功能破坏和形质受损。此外,“毒”有暴戾性、秽浊性、从化性、正损性、损络性、多发性、兼夹性、酷烈性等特征[6]。有人[7]研究《诸病源候论》中有关“毒”的论述后指出“毒”的病机可总结归纳为:正气不足是“毒”发病的内在根源,毒邪侵袭导致气血阴阳失调是脏腑病变的根本原因,也是脏腑病变的前提条件,并将“毒”所致病证出现的常见症状聚类成4类[8]。心力衰竭可由心系或它病发展而来,是各种疾病的重要转归;但不同疾病病因不同,导致心力衰竭阶段“毒邪”性质也不同,如原发性高血压病多见“火毒”[9],冠心病多见“热毒”和瘀血,病毒性心肌炎多为“温毒”等。笔者认为“毒邪”在心力衰竭的不同时期都可以出现。前期以“外毒”多见,后期多为“内毒”。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虚之人(年老体弱、先天禀赋不足、久病虚损)易感邪毒,每因外感、劳累、激动等因素引起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发为心力衰竭或诱发使其加重,此为外毒为患;心力衰竭患者瘀血、痰饮、水湿等停留于体内,日久不去胶结为患,致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变化为瘀毒、痰毒、水毒等,从而使疾病的发生、发展出现骤然变化,出现功能破坏和形质受损,此为“内生之毒”。可见“毒”在心力衰竭的过程中起到诱发与促其加重、转化的作用。
2 心力衰竭防控策略
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后期阶段,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观其发生、发展过程,各种诱发因素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心力衰竭患者防控,可以围绕虚、瘀、毒展开,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1 扶助正气是根本
《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说明扶助正气、避免诱因(如感染)为心力衰竭预防与控制的内在因素。《难经·第十四难》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营卫之所以循经脉而至全身,发挥其防卫与濡养之功,主要靠心气的推动作用,推动无力则防卫与濡养功能减弱。反之营卫不调或亏损必然导致气血瘀滞,并易于感邪,而加速心衰的发展。同时心力衰竭之“虚”又往往呈现从气虚向阳虚转化之趋势。因此对于心衰患者要注重扶助正气、防止感邪,阻断其“虚”的加重与转化是基本目标,治疗上可采取益气、养阴、温阳、补血等法。如邓铁涛先生治疗心衰,强调阴阳分治,以温补阳气为上,代表方为暖心方(红参、熟附子、意苡仁、橘红等)与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半夏、茯苓、田三七等[10];郭士魁先生则擅长运用益气温阳之法[11],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2 消除诱因是前提
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主要有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有心脏病史病情加重几个方面。心力衰竭患者过度劳累耗伤气血,致使瘀血、水饮变生瘀毒、水毒;情绪激动导致全身气机紊乱,引起血液和水液运行异常;心律失常日久,耗伤心血,阴损及阳,致心气、心阳推动、温煦异常。可见心力衰竭的多种诱因都可导致虚、瘀、毒出现或加重,使机体的平衡再次被打破。因此消除诱因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治疗的前提。英国国家临床指南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指南更新版,将流感疫苗作为一项建议内容[12],这与中医学观点基本相符。对心力衰竭“诱因”的预防,也可以说是“治未病”方式之一。
2.3 饮食调理是常法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可见盐摄入过多伤肾、抑制心气,从而导致瘀血的产生或加重;同样,饮食过饱、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导致血运异常,造成虚、瘀、毒病理因素的加重。故心衰患者需长期注重饮食调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因此患者应顺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季节做到生活规律、饮食有节、戒烟、戒酒、适当运动等,从而避免疾病的加重与转化。
2.4 活血祛瘀贯始终
前已述及,心气虚为心力衰竭发生之关键,但由于心主血脉,从气虚到阳虚之演变过程每一阶段都可以产生或加速血瘀,因此气虚血瘀贯穿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故在治疗中活血化瘀必定贯穿始终。陈可冀先生强调气血失调是人体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11],在心衰治疗中注重气血辨证,善用活血化瘀法。颜德馨先生认为[13]心衰的病机关键点是心气阳虚,心血瘀阻,提出“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瘀血乃一身之大敌”的观点,制订了温运阳气方(熟附子、炙麻黄、细辛、生蒲黄、丹参等)、行气活血方(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生地黄、柴胡、枳壳、牛膝、桔梗、降香、黄芪等),临床疗效显著。
2.5 除毒防变是关键
毒邪为心衰诱发与加重的关键因素。“心”五行属火,与外感“六淫”邪气相合易发为“火毒”损伤气血,出现功能和形质破坏。近年来,随着对毒邪致病认识加深,清热药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受到重视。有统计[14]提示,心衰治疗药物使用频率前4位分别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这与其虚、瘀、毒之病机特征相符。此外对于其他常见之毒邪如“糖毒”“脂毒”“水毒”也应当积极加以控制,因此我们说“除毒防变”是心衰治疗与控制之关键。除毒目的在于防止疾病性质发生变化,使其向有利方向发展,并为治疗争取时间。
3 小结
心力衰竭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甚大,依据其病理特征,将重点放在诱因的预防上,更能体现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护正气,重视中医“天人合一”的防控观点,积极治疗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发病,防止虚、瘀、毒的产生与转化,是应重视的干预策略。
[1]孟咏梅,孟永梅,王伟,等.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3):670-674.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李晓娜,徐厚谦.心力衰竭病机探讨[J].光明中医,2009,23(4):637-638.
[4]解琳莉,赵勇,张为,等.从气、血、水关系探析心水之病机与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113-2115.
[5]常富业,张允岭,王永炎等.毒的概念诠释[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897 -1899.
[6]张允岭,郭蓉娟,常富业,等.论中医毒邪的特性[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2):800 -801.
[7]朱爱松,郑洪新.论《诸病源候论》“毒”之病机[J].新中医,2012,44(6):10-11.
[8]朱爱松,郑洪新.《诸病源候论》中“毒”所致病证的症状数据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897-1899.
[9]王小玲,张军平,许颖智.论毒邪理论在心系疾病中的运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090-2093.
[10]邹旭,吴焕林.邓铁涛教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选粹[J].中医药学刊,2004,22(4):589 -590.
[11]梁逸强,周端.近代、当代8位名老中医论治心衰经验荟萃[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3):416 -418.
[12]秦晓毅,卢新政.2010年NICE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更新的解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4):490-492.
[13]严夏,周文斌,杨志敏.颜德馨教授治疗心衰经验摭拾[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6):447.
[14]李杰,赵英强.天津地区近10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用药情况分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