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卒中须警惕房颤
2013-01-22闫睿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2013年国际卒中会议(ISC)上公布的EMBRACE试验结果显示,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往往存在着未经诊断的心房颤动(房颤),应当引起临床警惕。研究者认为结果支持延长监测时间以识别可能从预防性抗凝治疗中获益的不明原因卒中患者。
该项研究共在加拿大16家医院纳入572例患者,平均年龄73岁,其中63%的患者发生了脑卒中,37%的患者发生了TIA,平均CHADS评分为3分。绝大部分患者(>90%)行动可自理且能够坚持携带监测设备(>80%)超过3周。患者随机使用连续30天的家庭心脏监测或多次Holter检测阵发性房颤,主要终点为发生1次或以上持续至少30秒的房颤或房扑。
研究结果显示,坚持30天家庭心脏监测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仅携带Holter组的患者(16%vs. 3%,P<0.001),而且前者发现的持续性房颤(>2.5 min)和任意时长房颤比例都达到了后者的5倍(分别为20%vs. 4%和10% vs. 2%,P均<0.001)。提示在不明原因卒中或TIA的老年患者中,有约1/6的患者存在房颤而未被发现,而且这一比例在75岁以上的患者中更是高达20%,远高于其他年龄组。这说明,对于存在脑卒中或TIA的患者,不能仅依靠一次或若干次的Holter来判断其是否存在房颤,而应当进一步延长监测时间,以发现更多的房颤患者。未诊断房颤的患者基线抗凝药使用率很低,但一旦发现房颤,则有72%的患者会接受抗凝治疗。因此,延长监测时间,不仅能够发现未诊断的房颤,还可显著增加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数量,从而显著提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