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需求与新兴产业演进——用户创新的微观经济分析与

2013-01-22黄阳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创新者市场需求新兴产业

黄阳华 吕 铁

战略性新兴产业兼具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特征。由于 “战略性”通常是根据产业在国民经济和整个产业体系中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做出的“事后”评价,因此,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问题的研究就可以进一步聚焦于新兴产业的演进和发展上。发展新兴产业通常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通过加强研发提供足以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二是存在对新兴产品的领先市场需求。然而,一方面,既有的理论研究并未对市场需求因素在新兴产业成长中的作用提供充分的解释;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侧重于新兴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环节,即便涉及市场需求的作用,也仅限于通过培育新兴市场为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所,或通过刺激市场需求规模增长来激励创新者的研发投入。可以看出,支撑这些政策主张的理论逻辑,仅看到了市场规模对于创新的收益功能,而没有认识到用户本身对于新兴技术突破的创新功能。政策实践上的偏颇源自理论研究对市场需求作用的认识不足。市场需求因素不仅表现为用户的购买能力,更包含了具有企业家精神、掌握创新资源、具备创新能力的用户本身。从用户创新的微观视角来研究市场需求因素在新兴产业成长中的作用,不仅对既有的产业组织和创新理论有所拓展,而且对于反思和梳理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按照经济学理论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市场有效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匹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亦要求如此。贺俊和吕铁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孕育或成长阶段,它与成熟产业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技术的新兴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两个独立的维度,更体现在技术和市场相互作用机制的独特性上。[1]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对于仍处于前产业化阶段的新兴产业而言,市场需求如何有效促进新兴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在创新由用户主导的产业中,产业组织的演变有何新特征?为有效促进用户创新,产业政策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评述市场需求与产业创新之间关系的代表性文献。第二部分对用户创新进行微观经济分析,重点解答用户创新的动机、用户创新的决策机制、用户创新的商业化和相应产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并比较用户创新与生产者创新之间的显著差异。第三部分展望在以3D 打印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将为用户提供有效创新手段的趋势下,用户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将不断得以强化。第四部分探讨与用户创新相匹配的公共政策安排。

一、市场需求与产业演进研究综述

按照需求因素在产业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归纳出三个渐次微观化和内生化的理论:一是将市场需求视为产业分工条件,认为市场需求的规模是产业演进的限制因素。二是将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拉动因素,强调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引致作用。三是产业组织传统下的市场需求研究,在市场竞争分析中引入市场需求结构和消费者的异质性偏好。

(一)作为产业分工条件的市场需求

回顾产业技术史和经济史,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层出不穷。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新产业演变之间的互动发展也较早地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其中,关于市场需求与产业进步的 “斯密—杨格定理”极具代表性。斯密发现,在工人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主要归功于工厂内部的分工[2](P10),但“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3](P16),与之相关的产业存在及发展的潜力都将受到限制,即 “分工受到市场范围限制”。与斯密不同,A.杨格 (A.Young)认为分工最大的益处是生产的迂回性,产业间的分工才是报酬递增的推进器,构成市场的 “不是面积,也不是人口,而是购买力,即吸收大量年产品的能力……或者说,购买力取决于生产能力”。[4]因此,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主要的是通过 “供给创造出需求”,即产业分工与产业间相互需求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斯密和杨格都讨论了市场需求与产业分工的关联性,而产业分工过程也是新产业涌现的过程。不同的是,斯密强调终端消费需求的重要性,而杨格更为关注中间产业之间的相互需求。对此,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这些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即都侧重于市场需求作为新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相比于后续的研究,他们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这种作用的发生机制。但另一方面,我们仍不可低估该定理的理论价值,毕竟有效市场不足抑制了企业进入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制约了当前大多数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作为创新驱动因素的市场需求

随着技术创新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技术创新研究蓬勃发展,人们发现:仅把市场需求视为新兴产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会严重低估其在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成长中实际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出现了更为系统地寻找需求作为技术创新来源的经验证据的研究文献,力图 “还原”市场需求在产业和市场结构演变中所扮演的真实角色。综观已有文献,相关研究并不是按照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展开的,而是围绕着若干重要主题不断丰富。这些不断积累的研究 “碎片”逐渐拼出市场需求与新兴产业成长关系的图景。

20世纪50~60年代,市场需求与产业创新之间关系的主要研究成就是创新来源的 “需求拉动假说”。卡特 (C.Carter)和威廉斯 (B.Williams)较早研究了市场需求与创新之间的关系。[5]通过对152家企业样本的研究,他们发现有约25%的创新来自于企业的研发实验室,18%来自于对现有产品的未来预期,10%是为了满足企业销售和生产部门解决眼前问题的需要。他们后来又发现用于满足新需求的创新超过了10%。[6]施穆克勒 (J.Schmookler)发现投资常常超前于专利,这意味着并不总是先有研发成果再有产业投资,据此宣称需求因素在促进创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7]之后,出现了一些经验检验和理论拓展研究。例如,迈耶斯 (S.Meyers)和马奎斯 (D.Marquis)在研究了美国铁路、住房、大型计算机和计算机配件行业中567个技术创新的成功案例后,总结说:“需求认知是比技术潜力认知更为常见的创新因素”。[8]

当然,创新的需求拉动假说也遭到质疑,这在相当大程度上源自研究方法上的问题。由于普遍采用案例研究法或者专利调查法,使得需求拉动说的正、反双方总是可以找出诸多反例。例如,弗里曼和苏特列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合成材料、雷达、半导体的发明及丰田公司由纺织业进入卡车产业等当时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均得益于旺盛的战时需求的刺激,以此论证 “不应忽视市场作为新工业起源和发展必要补充力量的带动作用”。[9](P254-255)但他们也提出,在原子吸收光谱仪等技术创新范例中, “研究成果的应用最初是由科学家设想出来的,没有任何明确的用户需求”。[10](P256)为了弥补实证研究方法的缺陷,一些学者试图通过理论模型解释技术突破和 (或)市场需求因素作为创新来源的意义,其中最为经典的研究来自于多西 (G.Dosi)有关调和 “技术推动说”和“需求拉动说”之争的经典论文。[11]多西提出,在激进的技术范式转换时期,科技进步的作用相对更为突出;一旦新技术范式形成,技术进步的方向和速度便被确定,经济和制度性因素在搜寻技术方面的作用会不断增强,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信号进行新技术开发。

我们认为,上述文献存在两个不足之处:(1)诸多实证研究者聚焦于研判需求作为创新的来源,努力提供或强或弱的经验证据。暂且不论他们的研究是否有力地支持了需求拉动说,仅在研究思路上,他们同样没有对需求影响创新的机制做必要的说明,这就留下了三个缺陷:需求消极地、机械地对技术变迁做出反映;不能确定某些技术变迁发生的原因和时机;发明和市场环境变化之间没有直接关系。[12](2)理论模型虽然认识到实证模型存在的缺陷,但是仅强调需求在特定的技术轨道上发挥首要作用,同样留下了没有深入研究市场需求是如何影响技术创新和产业成长的遗憾。即便如此,理论模型还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两点启示:首先,理论模型明确地将新兴产业分为激进技术突破和产业成熟两个基本的阶段;其次,理论模型关注技术变迁方向与经济环境——尤其是市场需求因素——之间复杂的反馈机制,避免将技术进步和扩散视为 “黑箱”。

(三)作为影响产业组织结构的市场需求

20世纪70 年代,厄特巴克 (J.Utterback)和阿伯内西 (W.Abernathy)将创新因素吸纳到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研究框架当中。[13]需求作为市场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也间接地引发了研究者的兴趣,出现了以市场结构为中介研究需求影响产业创新的文献。[14][15][16]其中,与本文主题相关的研究主要来自演进产业中需求与创新的关系研究。虽然这类研究的文献积累不算丰富,但仍可以辨别出两个主要脉络:

一是在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化模型中嵌入市场因素。[17]例如,1917—1922年厂商纷纷涌入美国汽车轮胎产业,1922 年后大量生产企业退出。有研究者给出的解释是帘子线轮胎的发明所形成的细分市场为新企业的进入提供了机会。[18]对此,我们认为研究者虽然在产业组织动态研究中加入了市场需求因素,但并没有突出市场消费者的内生作用。二是关注消费者偏好和需求异质性的研究不断增多。马勒巴 (F.Malerba)等提出研究产业创新与市场结构变迁的 “历史友好”模型,区分了标准、实验性和新潮三类消费者。[19]方塔纳 (R.Fontana)和马勒巴发现,在进入半导体产业的各类新企业中,具有半导体需求方背景的企业的寿命更长,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半导体产业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来自需求方的企业更有可能掌握产品和市场的知识与经验。据此,他们认为需求不仅是一种创新来源,更是驱动产业进入和新企业成功的主要诱因。[20]

通过上述理论评述,我们发现市场需求因素在产业演进研究文献中所扮演的角色被逐步内生化、微观化。从早期将市场需求作为产业分工的必要条件到分析需求与产业分工的相互促进,再到将市场需求视作产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来源,需求与产业分工之间的推动由单向关系变为双向互动,由间接关联变为直接驱动,而且逐渐重视消费者偏好多样性和需求异质性在产业演进中的作用。这样的理论发展过程为建立用户创新的微观经济学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用户创新与产业组织演进

(一)产业特征与用户创新发生的 “场所”

鉴于技术创新环节的复杂性与产业异质性,在研究市场需求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联时,有必要区分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之间的差别,以便刻画需求因素在产业成长各环节扮演的多重角色。

根据各产业在技术和商业化两个维度上的发达程度,可以将产业划分为四个类别。首先,一些产业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具备了商业化的条件,且工艺创新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率,产量大幅增长促使产品价格下降,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的商业化进程。在这些产业中,产业创新主要表现为生产工艺的创新,创新的引领者主要是拥有生产资料的厂商,用户的主要作用是充当产品的购买者。其次,某些产业因为迎合了巨大的或紧俏的市场需求,或在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即使在产业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也仍能完成商业化。对于这类产业,用户的首要作用仍然是充当购买者。再次,对于处于前商业化阶段的产业,我们可以再将其分为技术成熟和技术不成熟两类。对于技术不成熟产业,产品创新的空间较大,用户扮演创新者的概率更高。最后,技术成熟但还没有完成商业化的产业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如不恰当的技术路线、原材料难以低成本的获取和社会制度约束等,也可能是因为成熟技术在其他领域的潜在用途没有被充分发掘。,由于市场潜在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实现,用户作为终端产品购买者的作用相对较弱,但作为产业创新者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更为突出。

用户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第一,在用户执行创新的过程中,其作用主要体现为提出新的产品需求,或贡献新的产品设计。他们相对独立于专业化的研发机构和产品制造商对产品进行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改进。在这一阶段,用户创新研究的一个有趣问题是用户执行创新的微观行为研究。第二,在产品技术成熟并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用户的首要作用体现为如何与产品制造商互动,促进用户创新的成功商业化。

(二)用户创新的微观动机与决策

希培尔 (Evon Hippel)开创了用户创新的微观经济研究,后续的相关且不断拓展的研究涵盖了用户创新的经验证据与度量、用户创新模式研究、用户创新者社团、商业化及政策研究等问题。[21]当然,在有关创新扩散机制的研究中也涉及需求促进新技术的研究,并发展成两类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思路:一是 “用户创新模式”,即重视用户所承载的某些特定的意会性知识或惯例[22][23][24][25][26];二是 “用户—生产者互动模式”[27](P349-369)和 “用户—开发者互动模式”[28]。

首先需要对用户和用户创新进行必要的概念界定。所谓用户创新,是指用户通过开发新产品或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旨在实现未能从现有产品中获得满足的需求。用户则是个广义的概念,可以将其定义为期望从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中获益的企业或消费者。用户并不局限于终端消费者用户,还包括中间产品用户。在某些情况下,终端消费者用户和中间产品用户、生产者和用户的角色可由同一主体分饰。虽然国外关于用户创新的经验研究已经积累到相当的程度,但是国内研究通常更倾向于采用供给方视角,侧重于关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线性模型,而对用户创新的关注度则相对较少。早期关于用户创新的研究,涉及炼油、科研设备、化工、日用品、工业机械、应用软件、半导体、机床、山地骑行装备、极限运动装备、外科手术医疗设备、Apache OS服务器软件安全特性、管道吊架工具、图书馆信息系统、印刷电路CAD 软件等。[29][30]这些研究发现,用户创新在为数众多的产业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在部分行业主导着产业创新,这说明用户创新并非偶然所为。

用户创新研究首先要揭示用户创新的微观动机。对此,至少有两种解释:一是部分需求未能得偿所愿,二是需求信息 “刚性”和知识的意会性。当用户对某种产品有需求而又难以直接从市场上获取时,他们愿意为之付出一定的努力。用户除了自行开发外,也可以将开发产品的任务委托给某些生产者。①如果用户将产品开发的任务委托给他人,便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为此也要付出相应的成本。除去事前与代理人缔约所需的契约成本,用户还可能需要承担代理成本,包括监督代理人的成本、约束代理人不违背自己利益的成本及创新成果与预期不符合时所产生的沉没成本。当创新成功后,用户还可能面临保护创新的可专有性的事后成本。这样,用户在自主创新和委托他人创新两个策略之间构成权衡。一方面,对于风险中性的用户而言,一旦委托他人代为创新的成本高于自主创新的成本,这时用户自主创新便符合经济理性。另一方面,委托他人创新很可能会丧失创新过程的乐趣,尤其是在体验型产品领域,用户享受开发、改进和试用新产品的过程,这反过来会强化用户自主创新的决策。此外,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改进和大范围普及,用户知识技能水平、设计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基于互联网的交流平台也为用户交流创新知识提供了便利。

在用户创新研究中,领先用户的作用常常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如下特性:一是领先用户期望从满足自身需求中获得潜在的创新利润;二是他们的需求通常超前于市场中的大众消费者[31][32],更容易成为用户创新的践行者。公共部门作为高端和领先用户的作用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重视。[33][34](P256-255)

(三)用户创新的商业化

和任何形式的创新一样,用户创新仍然需要以商业化为成功标志。而且,从新兴产业成长的意义上讲,用户创新的成功产业化和商业化才是实质性促进产业成长的关键步骤。用户创新从发生到商业化,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其中关键的一环便是创新产品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产能。但是,用户创新和生产者创新的产业化过程却不尽相同。

经典的产业创新研究 (如A—U 模型)通常假设产业演化的动力源自生产者创新,在众多厂商进入某个新兴产业领域时,市场集中度通常较低,厂商提供相互替代的产品,产品设计之间的竞争最终形成 “主导产品设计”。此后,产品创新逐渐减少,围绕着主导产品设计的工艺创新占据主流,产品产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规模报酬递增促使产业集中度提高。上述理论可以精炼为“主导设计—生产技术—产业组织”模型。然而,对发轫于用户创新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而言,该产业演化模型却不适用。首先,主导产品设计理论备受质疑。主导产品设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通常依靠 “事后”的评定。即便是由生产者主导的创新,也可能存在 “事前”难以加以识别的问题,用户主导的创新更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毕竟用户提供相互竞争性产品的难度更大,市场选择和淘汰机制所发挥的作用更弱。其次,在上述线性模型中,技术变化和产业组织变化的主体都是生产者,没有给用户留下足够的空间,“先天性”地将用户创新排除在分析框架之外。因此,难以用经典模型研究用户创新的商业化过程,有必要建立新的理论模型。

研究用户创新发生、发展和扩散的过程,仍然有必要区分创新的事前和事后两个阶段。第一,用户创新成功前,他们是如何收集创新所需的信息和整合必要的生产要素的;第二,用户创新成功后,用户是如何分享和扩散创新成果的,直到完成创新的最终商业化。通过对用户创新过程的大量观察,用户“创新者社团”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并将之发展成为研究用户创新的重要分析工具。经验研究发现,在用户创新主导的产业中,用户创新者结社成群,借助其他成员的帮助实施和完善产品创新。弗兰克(N.Frank)和沙 (S.Shah)发现社团内部成员之间 “免费分享创新相关的信息,甚至分享创新本身”[35],使得用户创新实际上成为一种集体创新。也正是因为加入社团能够分享社团内部的公共信息,创新者社团能够吸引孤立的用户创新者参与其间,呈现出 “亲社团”的结果,借此不断强化社团在用户创新过程中的平台作用。但是,社团内部创新要素和创新成果等公共品对社团外部的用户相对封闭,这就使得创新者社团的概念在解释用户创新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时仍存在局限性。

为此,鲍德温 (C.Baldwin)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用户创新与产业演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理论化。[36]为了分析的简便,他们假设某产业的所有创新都来自用户,并设定产业中存在四类行为者:用户—创新者、用户—购买者、用户—制造者和其他产业的既有厂商。他们展示了两阶段用户创新模型。第一阶段为新产品市场的形成阶段。起先,存在一些意愿且具备创新潜能的用户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他们可能结成社团,将个人创新变成一种集体创新活动,用以满足个人的个性化需要。在这个时期,用户创新主要是自己动手设计和制造,具有高劳动投入、低资本投入的特点。由于新设计和新产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逐渐引起了其他潜在用户的关注,要求用户—创新者为其提供新产品,这就可能促使一些用户—创新者变成了用户—制造者,开始为用户—购买者制造少量产品。当用户—制造者和用户—购买者出现后,由于供求契约的缔结,新产品市场便应运而生。第二阶段为新产品市场的动荡和趋稳阶段。当新产品市场出现后,只要市场潜在需求继续存在,那么新产品市场就具备了继续扩张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当其他相近产业的既有厂商捕捉到这一新兴产品的市场机会,且只要他们相信下一个主导设计并不会马上到来,那么在获利动机的驱使下,他们可能进入这一新产品市场。一般地,相比于用户—制造者,既有厂商在资本、产能、分销渠道和品牌等方面更具优势,只要获得新产品的设计信息和知识产权授权后,便可以转产新产品,随后大量企业模仿跟进。另一方面,原来从事低资本投入式生产的用户—制造者也可能对设计和生产追加资本投资,扩大产能。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新产品生产制造的技术特点将会出现结构性变化,即资本投入会逐步提高、劳动投入将会逐步下降。当达到最低有效生产规模之后,新产品逐步取代旧产品而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新产品的大规模产业化宣告完成。之后,新产品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变化将逐渐 “恢复”成熟产业的特点,直到下一次创新出现。

通过本节的分析,我们发现,将用户创新与生产者创新的经典模型进行比较,二者在创新的动机、创新的决策、创新的商业化过程、创新对产业组织演进的影响等方面均有所差异。①当然,上述模型隐含了一个重要假设,即市场潜在需求足够大。用户作为构成新兴市场需求的主体,在定制和购买产品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形成的早期阶段,用户的这一作用不容忽视。

三、“桌面”工厂趋势与用户创新形态展望

如前所述,在某些尚未完成商业化的新兴产业中,用户作为创新者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新兴产业引导下的未来产业体系中,用户创新模式将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但也会出现新变化。例如,在用户创新流程上,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提高用户创新者的交流效率,促进创新知识的传播,使得用户创新从发生到商业化的时间可能进一步缩短。②普通用户通过Facebook等社交网络结成 “社交制造”虚拟组织,已经逐渐成为创新、创意汇集和商业化的重要场所。又如,在用户创新形式上,以美国苹果公司 “应用商店”为代表的在线商店模式可能直接为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创新提供借鉴。但是,新兴产业与用户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远不止于此。当前,我们熟知的大部分产业的生产方式仍保留着上一次工业革命的印记,未来可能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而被 “扬弃”,并将导致某些产业领域以生产者主导的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用户所扮演的角色也将大不相同。

分别发端于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两次工业革命通过机械化、自动化实现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开启了大规模生产时代,规模经济是厂商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这种生产体制下,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也形成了我们关于产业创新由供给方主导的 “常识”。但是,新兴产业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可能会促使制造业的自动化“升级”为制造业的数字化,从而引发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新产品不再必然带有传统大规模生产方式下的同质化特征,异质性和个性化特征更为突出,大规模生产赖以维系的规模经济不再重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厂商竞争优势的核心。[37]在此背景下,用户的异质性需求将被充分激发,用户创新在产业创新中的范围和深度都将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有效地提高用户的装备水平,使得用户具备实现创新的手段;用户创新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不再依赖制造商 “先天”具备的产能等优势,这就对上文探讨的用户创新的商业化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将重点分析3D 打印技术如何为用户创新提供高效、便捷的条件,继而引发用户创新模式发生新变化,并探讨其对用户创新理论的影响。

3D 打印技术采用逐层增加材料的方式来制造实体物品,具有多种优势:损耗更少的原材料;采用软件驱动3D 打印机,制造不同单品时不需要花费成本调整工具;生产成型产品不再像传统制造工艺那样需要大量的组装工序。正是因为3D 打印制造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多样化、低风险等优势,使得制造者不需要以减少产品种类为代价来满足产量的增长,不需要投资流水生产线来完成同质产品的组装,转换产品时也不需要支付很高的成本再造生产线。用户创意的 “品质”对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近年来,家用3D 打印机的价格持续下降,商用3D打印机的功能和性能不断完善,大规模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可以预期的是,随着3D 打印机价格的持续下降、性能和稳定性的提升,其普及率将会不断提高,普通用户拥有3D 打印机或专业化的3D 打印服务商将满足用户即时、便捷、个性化的打印需求。而且随着产品设计程序、模版的丰富,用户可以快捷地在线下载和上传产品设计方案,产业链也将日渐完善。这些因素都共同作用于一点:降低了用户制造产品的进入壁垒,“桌面”工厂逐渐成为可能。

在新兴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上述用户创新理论便要处理这些新变化。首先,用户在新兴产业演进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增强。随着用户—创新者装备水平的提高,对制造商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既有制造商的产能优势将被削弱,用户—创新者转变为用户—制造者的转换成本将更低、时间更短。由于用户—创新者转变为用户—制造者更为普遍,那么,在以3D 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助推下,用户创新的诱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其次,由于定制化特征明显,产品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将会更高,同质产品的数量也将会减少,规模经济并不一定是产业竞争的关键,所以不会有明显的企业进入和退出,产业集中度可能一直较低。从创新形式来看,由于用户更为关注最终产品的效用,产品创新将会在较长时期内作为产业创新的主要形式,工艺创新在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地位相对被弱化,相应的产业组织演进也有所不同。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将市场需求因素分成两个方面:作为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作为创新者的用户,通过分析市场需求与产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用户创新对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动态的重要影响。我们还展望了随着3D 打印技术等新兴技术的进步,用户作为产业创新者的作用将会更为突出。据此,本文认为,在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除了要强调产业供给方的作用,同时还应该重视市场需求方的作用,形成供给和需求协同推进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和相关政策启示如下。

第一,应该充分认识市场需求因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市场需求方作为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通过消费推动新兴产业规模的扩张。其次,“斯密—杨格定理”指出市场需求的规模是新兴产业细化产业分工、提高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条件。再次,用户作为重要的产业创新者,直接参与到产业创新当中,而这目前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和政策界的充分重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用户作为创新者的研究,特别是要在实证层面上提供更多用户创新与产业成长的经验证据,以便强化用户创新的理论模型。

第二,现有的新兴产业促进政策没有考虑用户作为创新者的作用。例如,2010年10月10日发布的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涵盖四个层面的市场需求政策,其中包括 “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具体举措有: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条件。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来看,这些市场需求政策除了必要的市场制度环境建设外,主要还是围绕着市场需求规模的培育展开的。我们认为,这些市场需求政策仅仅认识到市场需求对新兴产业成长的作用体现在购买新兴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上,用户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主体尚未引起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者的关注。这些政策的不足之处同样体现在各部门、行业、地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当中。另有一些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虽然强调“着力培育和发展市场需求”,但仍然延续了公共采购、示范应用、市场环境建设等传统思路,对用户创新与新兴产业成长之间的重要联系关注不足。[38](P193)

第三,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市场需求因素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应该加强对相关支持政策的研究。基于本文对用户创新的微观经济研究,首先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促进用户创新的发生和扩散。首先,在用户创新主导的产业中,建立用户创新者联盟,发挥用户创新者社团的功能,为用户创新者交流、创新者与制造者交流提供平台。其次,为用户创新者提供创业支持,使他们能更直接地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去。再次,建立用户创新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加快用户创新的商业化进程,加强用户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提高用户创新的激励水平等。最后,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更为尊重和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育,培养学生勇于挑战传统程式的探索精神。

[1] 贺俊、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载 《财贸经济》,2012 (5)。

[2][3]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Young,A.“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Progress”.EconomicJournal,1928,38:727-742.

[5] Carter,C.,and B.Williams.IndustryandTechnicalProgress:FactorsGoverningtheSpeedofApplicationofSciencetoIndustr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6] Carter,C.,and B.Williams.InvestmentinInnova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7] Schmookler,J.InventionandEconomicGrowth.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

[8] Meyers,S.,and D.Marquis.SuccessfulIndustrialInnovations.Washington: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1969.

[9][10][34] 弗里曼、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12] Dosi,G.“Technological Paradigm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y: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ResearchPolicy,1982,11 (3):147-162.

[13] Utterback,J.,and W.Abernathy.“A Dynamic Model of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1975,3 (6):639-656.

[14] Kamien,M.,and N.Schwartz.“Market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A Survey”.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1975,13:1-37.

[15] Sutton,J.SunkCostsandMarketStructure.Cambridge:MIT Press,1991.

[16] Sutton,J.TechnologyandMarketStructure:TheoryandHistory.Cambridge:MIT Press,1998.

[17] Klepper,S.“Entry,Exit,Growth,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6,86(3):562-583.

[18] Buenstorf,G.,and S.Klepper.“Submarket Dynamics and Innovation:the Case of the US Tire Industry”.IndustrialandCorporateChange,2010,19 (5):1563-1587.

[19] [26] Malerba,F.,R.Nelson,L.Orsenigo and S.Winter.“Demand,Innovation,and the Dynamics of Market Structure:the Role of Experimental Users and Diverse Preferences”.JournalofEvolutionaryEconomics,2007,17:371-399.

[20] Fontana,R.,and F.Malerba.“Demand as a Source of Entry and the Survival of New Semiconductor Firms”.IndustrialandCorporateChange,2010,19 (5):1629-1654.

[21] von Hippel,E.“The Dominant Role of Users in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 Innovation Process”.ResearchPolicy,1976,5 (3):212-239.

[22] Voss,C.“The Role of Us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s Software”.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 Management,1985,2 (2):113-121.

[23] von Hippel,E.“Lead Users:A Source of Novel Product Concepts”.ManagementScience,1986,32 (7):791-805.

[24] [31] Urban,G.,and E.von Hippel.“Lead User Analys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 Products”.ManagementScience,1988,34 (5):569-582.

[25][32] Morrison,P.,J.Roberts and E.von Hippel.“Determinants of User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Sharing in a Local Market”.ManagementScience,2000,46 (2):1513-1527.

[27] Lundvall,B.“Innovation as an Interactive Process:From User-producer Interaction to 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In G.Dosi,C.Freeman,R.Nelson,G.Silverberg and L.Soete(eds.).TechnicalChangeandEconomicTheory.London:Pinter,1988.

[28] Leonard-Barton,D.,and D.Sinha.“Developer-User Interaction and User Satisfaction in Internal Technological Transfer”.AmericanManagementJournal,1993,36 (5):1125-1139.

[29] Bogers,M.,A.Afuah and B.Bastian.“Users as Innovators:A Review,Critique,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ournalofManagement,2010,36 (4):857-875.

[30] von Hippel,E.“Open User Innovation”.In Soegaard,M.,and R.F.Dam (eds.).TheEncyclopediaof Human-ComputerInteraction.Aarhus,Denmark:The 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2011.

[33] 赖纳特:《国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载霍奇逊,《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现代文献:关键性概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5] Franke,N.and S.Shah.“How Communities Support Innovative Activities:An Exploration of Assistance and Sharing Among End Users”.ResearchPolicy,2003,32(7):1199-1215.

[36]Baldwin,C.,C.Hienerth and E.von Hippel.“How User Innovations become Commercial Products: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Case Study”.ResearchPolicy,2006,35 (9):1291-1313.

[37] 吕铁、贺俊、黄阳华:《如何应对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影响》,载 《中国经济时报》,2012-07-25。

[38]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10》,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创新者市场需求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邓枫:“创新者”和“探险者”
致敬中国“智”造:科技乃国之利器 创新者赢得先机
守正出奇话创新
《创新者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