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园机采、机剪及综合配套管理技术

2013-01-22袁自春黄建琴王文杰苏有健胡善国方吴云

中国茶叶加工 2013年3期
关键词:单人机采双人

袁自春,黄建琴,王文杰,苏有健,胡善国,方吴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黄山245600)

茶园机采、机剪及综合配套管理技术

袁自春,黄建琴*,王文杰,苏有健,胡善国,方吴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黄山245600)

为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强化茶园科学管理,试验比较不同型号采茶机和茶树修剪机在茶园的适用性,初步得出不同形态茶园的适用机型。同时结合当地茶园地势形态、土壤结构状况、开采周期,拟定茶园机采、机剪系列方案,提出相关培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综合配套管理措施,为茶园形态建设、高效作业、科学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茶园管理,机采,机剪,配套管理

为在安徽省茶园引进与应用高效作业机械系统,结合安徽省茶区特点,分别挑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属示范茶场、安徽省农科院茶叶产业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核心示范园和安徽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试验基地,以进行相关茶园机采、机剪效率与所在茶园形态关联性比对试验。其中位于祁门的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场以山地形态为主,坡度较大,土壤类型以红黄壤为主;位于屯溪的安徽省农科院茶叶产业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核心示范园以丘陵形态为主,土壤类型为紫色土;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则以低丘平地地形为主。三块试验地皆为有机茶园,茶树皆为“迎霜”品种。该品种为国家级茶树无性系良种,属小乔木,中叶,早生种,对红绿茶适制性都较强。所选试验茶园所属地区人口分布密度低,周边没有工业生产污染,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每个试验地挑选0.13公顷(2亩)成年茶园为供试茶园,树龄为4~6年左右,茶园都已即将进入丰产期。

所选茶园多为丘陵坡地型结构,局部供试园区地垄高低不平等因素,造成同行内茶树高矮不一,茶树生长势差异较大。这不仅影响了茶园的园貌整体美观,更给后期茶叶机采、茶树机剪、茶园培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园区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强化茶园科学管理措施,为茶园形态建设及相关科学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项目组结合当地茶园形态等拟定了各园区机采、机剪系列方案,并根据其土壤营养结构状况及开采周期等采取了相关培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综合配套管理措施,为茶园形态建设、高效作业、科学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树冠培养

2010年11月进行第一次轻修剪。对平地或坡度低于15°缓坡茶园用双人L(弧形冠面)型修剪机剪去顶端约8~10cm,对坡度较大的坡地茶园或山地茶园用单人H(水平冠面)型修剪机剪去顶端约7~9cm,并对茶行两侧侧生枝进行修边处理,对于局部受伤茶苗可用修剪刀将其受伤部位平整剪除。修剪后茶树均高约65cm左右,茶树得以初步定型。

2011年2月底进行第二次轻修剪,对平地或坡度低于15°缓坡茶园用双人L型修剪机在第一次剪口基础上提高约5cm剪去次生主枝,使树型初步具备弧形冠面结构;对坡度较大的坡地茶园或山地茶园用单人H型修剪机在第一次剪口基础上提高约5cm剪去次生主枝,使树型初步具备平面冠型结构。修剪后茶树均高约70cm左右。

2011年茶季之后,三块试验地茶园参照采用一般有机茶园正常的生产及管理模式。

茶树修剪机选型应考虑经济性、适用性原则。茶树在其生长期修剪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单人H型和双人L型或双人H型采茶机进行修剪作业。未成年期茶园一般采用单人H型修剪机进行初修剪,待成年后,对于平地或者坡度低于15°的坡地茶园,为提高功效,一般宜采用配置弧形切割器的双人修剪机。而对于坡度高于15°的坡地或山地茶园,不利于相关作业管理,一般以采用单人H型修剪机作业为主。L型修剪机主要用于中、小叶种灌木型茶树的轻修剪和深修剪,而H形修剪机主要用于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和大叶种小乔木型茶树的轻、深修剪。

修剪过程中,要确保达到基本无漏剪、撕裂率小于10%的行业标准,蓬面平整度要明显优于手工修剪结果,如茶行两侧侧生枝较多,可增设茶树修边机对两侧修边处理。修剪时间也要结合当时气温条件适度调整。多次矮化修剪技术的运用可培养茶树良好树冠,使茶树达到矮、壮、密、茂、宽的最佳树型。历经两次修剪后,坡度较大的山地茶园达到水平冠面标准,平地茶园或者坡度低于15°的缓坡茶园达到弧冠结构标准。

2 茶园配套管理措施

2.1 茶园深耕

2010年至2012年秋冬季,分别对上述三个试验园区进行深耕处理。深耕一般在当年10月底或11月上旬左右进行,也要结合当年气温适度调整。深耕过迟,损伤的根系不能及时恢复,会导致第二年春茶减产。深耕可提高土壤墒情,更新部分老根,促发大量吸收根,提高茶树生长能力。深耕可结合地垄平复一起进行,地垄不平整会给后期茶园管理过程带来诸多不便。坡地茶园应采取横向等高耕作,以减少地表径流。深耕要掌握丛边浅、行间深的原则,行间深度一般为20~25cm为宜,距离根际10~15cm左右。

2.2 培肥

有机茶园施肥一般采用重施基肥或基肥和追肥相结合原则,并且要结合当地土质和生产需求配施一定的微量元素,增强茶树活力,为提高茶园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本试验茶园采用“两追一基”的施肥模式。

自2010年11月第一次施用有机饼肥开始,在2011年至2013年试验期间,每年施肥三次。考虑到所选茶园为典型的条植茶园,应采用沟施施肥方式为宜。对于平地茶园,在茶行中间开宽约15~30cm、深15~20cm的深沟,待肥料撒施后土壤回填,各肥量按N∶P∶K=4∶1∶1比例实施;对于坡地或山地茶园,可在每行茶园上坡侧端距离树干约15~25cm处开宽约20~25cm、深20~25cm的小沟,沟施后覆土。

第一次施肥是在每年2月中下旬,待地表回温时,以速效追肥为主,每667m2施用商品有机肥或菜籽饼肥100~150kg;第二次施肥时期大约在每年5月中上旬,施肥品种方法等同于第二次施肥,用量上可比第二次略低一些,是以快速提高茶园营养,加快茶树生长为直接目的;第三次施肥时间选择在11月中旬,主施沤熟的人畜粪尿、沼气液农家肥等,每667m2施用量约为2000kg左右或饼肥200~300kg,挖深25~30cm、宽20~30cm沟,将表面杂草及修剪下来的枝叶垫于沟底,再施肥后土壤回填。基肥宜早施,以使茶树利用秋末冬初的余温充分吸收、蓄积养分,可增强茶树越冬抗寒能力,为培育健壮春芽、使来年春茶提前萌发打下基础,也是提高春茶品质和产量极为重要且有效的栽培措施之一。

2.3 灌溉

该试验所选三个园区常年雨量充沛,干旱季节较少,园区一般以天然雨水结合适时喷灌的方式对茶园进行灌溉。喷灌一般在夏日干旱或深秋空气湿度长期较低时进行。

2.4 病虫草害防治

茶园管理要做到勤锄杂草,使茶园基本保持无杂草。锄草一般是中耕结合铲除方式进行。于每年五月、十月各进行一次中耕锄草管理。每年五月份前后利用对茶园中耕时机,将杂草翻埋于土壤中。对于尚未清除干净的杂草,选择在杂草开花结籽前用刀割下,铺于行间,少量用锄头清理或用手直接拔除。雨季锄草,要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一方面减少地面径流导致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防止土壤结构破坏而影响茶树生长。十月浅耕锄草,结合茶园铺草,一般铺稻草厚度为5~7cm,在稻草上再铺1cm厚细土以防稻草吹失。铺草可以涵养水分,调节地温,防止水土流失并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园区对茶园病虫害以生物防治手段为主,主要是采用白僵菌、头孢霉等真菌治理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害虫;采用苏云金杆菌(Bt)等细菌治理茶蚕、刺蛾、茶尺蠖、茶毛虫等鳞翅目害虫;采用茶尺蠖病毒试剂、茶毛虫病毒试剂及病毒Bt试剂等病毒试剂杀灭其它相应茶园害虫。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茶蚜、黑刺粉虱等害虫,园区采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进行诱杀,效果较好。科学的茶叶采摘和茶树修剪等管理措施对茶园病虫害防治也有良好的辅助效果。

秋冬季节,可在茶园中应用地面覆盖技术,通过在茶蓬面覆盖稻草、杂草或者塑料薄膜等措施来帮助茶树抵御风寒,可增强茶树体质,抵抗抗病虫害能力,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3 茶园机采

每年除了春茶前期的名优茶手工采摘,春、夏茶各进行机采一次。在选机原则上,采茶机的选型必须考虑高效性、省力性、适用性及配套性原则。

2011至2013年4月中下旬,待名优茶手工采摘后,进行第一次机采作业。分别对上述三个试验茶园进行单人H型和双人L型或双人H型采茶机进行采茶作业,并记录各试验人工、能耗、芽叶机械组成、采摘效率及漏采率等相关参数。

2011至2013年6月上旬,进行第二次机采作业,机采方案与4月份大致相同。

4 比对结果

4.1 作业功效

通过试验比较,从高效性和省力性看,双人L型或双人H型采茶机与单人H型采茶机相比,采茶功效提高约25%~30%之间,而L型双人采茶机综合作业功效要比H型双人采茶机略高。双人采茶机作业强度明显低于单人小型采茶机,而且前者工作效率、作业质量和作业成本等都优于后者。因此,从提高茶园作业功效出发,在作业环境许可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选用双人采茶机。

4.2 作业质量

通过试验比较,对于平地或坡度较低缓坡茶园,L型双人采茶机与L型单人采茶机相比,机采芽叶一芽二叶以下所占比率低约6%~8%,一芽四叶及以上所占比率高约9%左右,一芽二、三叶两者基本持平。而山地茶园机采,因空间及行间落差限制,只能使用单人H机型。因此,对于平地或坡度较小茶园,前期高档鲜叶机采时,若茶树冠幅不是很宽,为确保机采叶质量,选用单人L型采茶机效果较好;但对于中后期的大宗茶的机采上,从提高功效角度出发,选用双人L型采茶机较为适宜。对于某些建园久远的老式梯地茶园,因茶行可操作面较宽,为提高功效,后期大宗茶机采也可选用双人L型或双人H型采茶机。

4.3 茶园形态与机型选择

坡度大于15°的茶园由于地形复杂,每相邻行间水平高度差距较大,因而双人作业难以协调。试验结果表明:在坡度较大茶园,与H型单人采茶机相比,双人H型采茶机漏采率高出约5%,而双人L型采茶机机采时则高出约8%,且两者采摘后冠面缺乏匀整,切口皆不够匀齐。因此,对于高于15°的丘陵或山地茶园,因受空间限制,双人作业多有不便,机采、机剪作业应以单人H型茶机为宜。

因此,对于平地茶园或坡度较小的缓坡茶园,为提高作业功效,一般优先选用双人L型作业机械,对于双人L型或双人H型修剪机和采茶机,因刀片较宽,这类茶机不便于在坡度较大的山地茶园上作业,比较适用于平地茶园或者坡度低于15°的坡地茶园,功效大,适用性强,也便于操作;对于坡度高于15°的坡地或山地茶园,考虑到地形复杂,行间上下水平高度差异较大等原因,双人操作时步调动作难以协调一致,难度较大,选用双人L型或双人H型修剪机机剪时剪口不平齐、冠面不匀整,而机采时也会出现漏采率较高、切口不够匀齐等不足现象,不利于相关作业管理,一般以采用单人H机型作业为主,刀片短,重量轻,便于作业。单人H型修剪机也适宜于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因尚未达到开采阶段,幼龄茶园定型修剪使用双人修剪机无论对机械还是对人力都比较浪费,树型上也不宜过早定型。

机采过程中,考虑到机采与机剪配套性原则,对于采用双人L型修剪机作业的平地和坡度低于15°的缓坡茶园一般采用双人L型采茶机,采用双人H型修剪机作业茶园应采用双人H型采茶机作业;对于采用单人H型修剪机作业的山地或坡度较大茶园一般以单人H型采茶机为宜。这样不仅可提高功效,也最大幅度降低机采过程中对鲜叶破碎率,提升机采鲜叶产量和质量。

5 茶园改建意见

针对位于祁门的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场和位于屯溪的安徽省农科院茶叶产业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核心示范园,因园区坡地较多,建议可将坡地茶园改设为梯地式茶园,可有效保持水肥,同时便于茶园修剪、采茶、培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后期一系列生产管理。考虑到山地茶园以单人H型茶机作业较多,每行梯地不宜过宽,一般树幅以80cm以内为宜。

通过采取复合生态茶园种植模式,结合茶园地面覆盖、重施基肥、病虫草害综合控制、茶树多次矮化修剪及合理配套机采、机剪等技术,可有效优化机采茶园生态环境,增加土壤肥力,便于茶树塑冠定型,减少病虫草害发生,有利于茶园高产、优质、高效和无污染良性生态循环发展进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提升茶园机采、机剪功效。

Supporting Technology of Tea Mechanical Harvesting,Mechanical Pruning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in Tea Garden

YUAN Zi-chun,HUANG Jian-qin*,WANG Wen-jie,SU You-jian,HU Shan-guo,FANG Wu-yu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Agriculture of Anhui Province,Huangshan 245600,China)

To further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ea and strengthen scientific management,compared the applica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a-picking machines and tea-pruning machines in the tea garden.The study determines the suitable machinery type for different forms of tea garden.Combine the local tea garden terrain morphology,soil structure,and tea harvesting period to prepare tea mechanical harvesting and pruning programs.Put forward fertility betterment,irrigation,pest control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support manage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ea garden form construction,efficient operations,scientific management etc.

Tea garden management,Tea mechanical harvesting,Tea mechanical pruning,Supporting management

S571.1;S233.75

A

2095-0306(2013)03-0041-04

2013-08-20

安徽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1030603018)

袁自春(1974-),男,安徽六安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加工工程等相关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hjqefg001@163.com

中国茶叶加工2013,(3):41~43,48

猜你喜欢

单人机采双人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韩国“单人洗浴店”生意火爆
双人面具
——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
中国第一个双人滑冰世界冠军
———申雪、赵宏博
与外隔绝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郑东燕(韩国)作品选登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双人运球”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