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中国文化特色与翻译策略
2013-01-22丛滋杭
丛滋杭
(浙江树人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20世纪中国译界主要从事的外译汉工作,是西方文明和文化向东方的传播,是一种单行道为主的交流和实践。相对而言,向西方介绍东方文明和文化的翻译实践却很少,汉译外的经验和研究也少得多。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地位的提高,翻译实践大量地增加了汉译外的内容,中国与国际平等交流的高潮也随之到来。紧随的问题是,汉译外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就拿中国古典文学精品《唐诗三百首》的翻译来说,一方面不少译者为了把中国传统文化向国外输出,不畏艰难,勇于挑战,力图攻克诗歌中如含蓄、双关、典故等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引出一些问题,如限于篇幅,舍本求末;为求押韵,破坏诗句结构;对本土文化特色内容的翻译比较随便,没有章法,意译和直译随兴所至。迄今为止,对这一切的批评声较弱,且大多仅围绕字、词、句展开对某一文本的剖析,而非从文化的层面探讨翻译的策略。因此,开展汉译外作品的文学批评,对探讨翻译策略、提高翻译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笔者拟以不同译本的《唐诗三百首》为例,围绕含蓄、双关、典故等带有本土文化特色内容的翻译,通过对大量例子的比较分析,探讨翻译策略,并试图从中摸索出一点规律以求得方家的指正。
一、《唐诗三百首》及其翻译
关于翻译策略,如果包括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体育及科技等的翻译,那么可以说数不胜数。即便仅就文学而言,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的翻译策略也各异。再就诗歌来说,有格律诗、自由诗等,其中对格律诗的翻译策略也是各有不同,不一而足。傅浩从英语格律诗的汉译角度提出了修辞方面的“表层”译法和“深层”译法。①傅浩:《怎样译诗——兼评〈英诗汉译学〉》,《东方翻译》2011年第1期,第60-65页。不破坏表层结构,即保留原喻体,把喻旨留给读者去领会,是为“表层”译法;破坏原喻体,挖掘其中喻旨,以抽象的理(概念)代替具体的事(物﹑象),或以其他的事代替原文档事,是为“深层”译法。金惠康从形合和意合的角度,亦即从语言结构方面提出了汉诗英译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为保留意象和神韵,不应用英语诗的语言结构进行翻译。他认为,“并置意象”的手法具有内在的思维上的关联性,无需用主、谓、宾、定、状、补和形形式式的虚词、关联词来把它们连接起来,写成规范的句式和段落。他提倡英语译文尽量靠近中国古典诗词的这种意合,以取得凝练、意会和模糊美的表达效果。①金惠康:《中国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122页。李德超针对译界对译注的研究相对贫乏和单一的情况,对规定性和描述性译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前者容易忽视译注作为一种独特的翻译现象而蕴含的文化内涵,亦容易忽视译注折射出来的译者对翻译、对原作文化的态度以及翻译活动如何受制于特定的诗学和意识形态目的影响;而后者则帮助人们看到译注除了协助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作用之外,还在身份认同、文化交流和文学史建构上起到深远的意义。②李德超、王克非:《译注及其文化解读》,《外国语》2011年第5期,第77-84页。叶子南在谈到翻译和释义时认为:“翻译有比较靠近原文,不轻易添加解释,更不引入评论的倾向。比如翻译经济报告、科技文献,甚至比较严肃的文学作品等。而释义不很关注细节的对应,仅求语义的相近,而且还会将理解原文时的一些过程和盘托出呈现给读者。但是有的时候这类略有增减/稍加修正的方法却并无不可,太严谨了反而不好,比如游记或旅游景点介绍,就大可不必锱铢必较。”③叶子南:《翻译还是释义——再谈文学翻译》,《中国翻译》2012年第2期,第113-116页。
上述学者的研究都围绕诗歌翻译,或从英译汉/汉译英角度论译诗的形式;或从译注的角度论其在译诗中的重要作用;或从人名的翻译策略论其意义。这些研究都从某个侧面丰富和补充了诗歌翻译策略,沿着这一思路下去,诗歌的翻译策略,不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将得到不断完善。与此同时,笔者将侧重点放在《唐诗三百首》中对于含蓄、双关、典故的翻译策略上,力图对这些带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翻译作些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到一些翻译规律。
之所以单独对《唐诗三百首》中的含蓄、双关、典故的翻译感兴趣,原因不光是它们作为修辞的关系,更重要的它们是诗歌中的精髓,透过它们可以反映本土文化的特色。徐安琪在考证了《唐诗三百首》的编选由来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其审美价值:温柔敦厚、含蓄蕴藉、朴素自然和熟读会吟。④徐安琪:《古典诗词论稿》,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213页。应该说,这就是为什么《唐诗三百首》千百年来历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唐诗三百首》中的含蓄蕴藉历来被人所称道,其中也包括双关和典故。如骆宾王于仪凤三年(678)所作的《咏蝉》:“露重飞难进”,以蝉翼薄弱喻己受谗之深,有翅难飞;“风多响易沉”,借蝉声之微喻辩词难达。蝉亦我,我亦蝉,寄托遥深。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诗中的“茨菰叶烂”喻示时间的逝去,而“莲子花开”一方面表现又过去了一年,另一方面又隐含着双关意味:“莲子”又谐“怜子”的音。王昌龄的《春宫怨》、张九龄的《感遇》、杜甫的《佳人》等都以含蓄手法寄托了人生的感慨。事实上,正是由于诗人常常以委婉曲折的手法表现幽隐复杂的情思,留给后人以各种不同的理解,同时也为翻译留下了不少空间。当然,这是后话,不复赘叙。
笔者在比较和分析了不同译本的《唐诗三百首》后认为,带有文化特色内容的翻译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种,即一般意义的可“意译”;委婉含蓄意义强的应“直译+注释”;介于二者之间的应视情况而定。
二、带有文化特色内容的翻译策略
尤金·奈达基于语义学的基础和《圣经》翻译实践的研究,提出不可译因素主要是由五大类差异造成的:生态、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⑤袁筱一、邹东来:《文学翻译基本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袁筱一等人对此的解释是:“前两类主要建立于具体的物质之上,也就是说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亦即我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所做出的物质回应……而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则尤其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理念。一个民族的理念很可能会在另一个民族遭遇到误解和拒斥,并且在另一种语言系统中遭到拒斥。”⑥袁筱一、邹东来:《文学翻译基本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针对这种情况,翻译理论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翻译方法,如音译法、译借法、直译法、换位法、变调法、应变法及对等译法等。之所以出现不同的译法,其目的在于达到暂时的妥协的结果,寻求进入目的语语言。至于译者会采取何种方法,在于他/她对于所译对象在目的语语言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的判断以及翻译的立场。为此,针对《唐诗三百首》不同译本对如含蓄、双关、典故等带文化特色内容的翻译,笔者以为应该根据文化特色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而非一律求同或随兴所至。
(一)无特殊文化内涵的典故可意译
《唐诗三百首》中有许多地名或人名,包括一些年代久远且已无实际内容的典故,如果一味将之译出意义不大,译者在这种情况下意译即可。如下面的例子:
例1.《示弟》(李贺):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Glad that the die is cast,I'm free from care or mirth.①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18页;第391页;第573页。
“牛马”指古代的一种赌博用具,“枭卢”是古代赌博中的两种胜采名称,卢最好,枭次之。这两句以古代“掷五木”的博戏决定输赢,比作对前途好坏的判断。管它什么功名富贵,成败得失,自有上天注定,随它去吧,没有必要去过问了。这两个词语没有必要进行直译了,因为它们已随岁月的流逝完成了历史使命,且丧失了存在的价值。
例2.《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Upon the marble screen the candlelight is winking;The Silver River slants and morning stars are sinking.②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18页;第391页;第573页。
“云母”系一种矿石,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屏风等,“长河”即指银河。Silver River或Milky Way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而the marble screen似乎只传递了物质性一面,至于用此材料制成的屏风所展示的华美精致、富贵雍容却荡然无存。这就是翻译的不足。
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诗充斥了典故,如子猷、哥舒、《折杨》、《黄华》、《巴人》、《青角》、《阳春》、曾参、韩信、董龙、严陵、孔圣、李北海等。如果逐一音译+注,势必影响欣赏,故一些无关紧要的典故可意译起到一些平衡作用。如下面两句中的曲名:
例3.《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The common people like to sing the vulgar thing,How could the sacred lute please a secular king?③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18页;第391页;第573页。
《折杨》《黄华》及《巴人》皆古流行通俗乐曲,而《清角》《阳春》属高雅音乐,据说只能给有才德者听。而晋平公德薄,却让乐师弹奏《清角》,结果风雨大作,屋瓦破散,平公由惊而大病。这样的乐曲名音译意义不大,一是至今早已名存实亡,加注没必要;二是其不同含义无法通过音译一目了然,不如干脆意译;三是考虑到全诗,使用不同翻译策略可以起到平衡作用,不至于由于太多注释,让读者望而却步。
(二)无文化内涵的地名、人名可音译
朱志瑜谈到人名的翻译时认为,通常译音不译义,这是常识。但也有例外,采用意译,否则人名中的寓意就消失了,如反映在人名中的文化价值观、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等。④朱志瑜:《文学翻译的策略》,《中国翻译》2011年第5期,第93-94页。至于音译还是意译应该依据“重要性原则”(Important Principle),即这种中文的独特性在文本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是否一定要传达给译文读者,如果不传达的后果是什么。《唐诗三百首》中从题目到内容出现大量的人名、地名,需要译者根据内容决定翻译策略。如:
例4.《清溪行》(李白):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I ask the River New,“ Why transparent are you?”⑤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2页;第24页。
诗中的“新安江”仅是诗人拿来与他喜欢的清溪作对比的对象,没有任何文化内涵,以Xin'an River译之即可。译成River New,既缺失了原名称,又给人喧宾夺主之嫌。
例5.《蜀道难》(李白):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There's a bird track over Great White Mountain to the west,Which cuts through Mountain Eyebrows by the crest.⑥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2页;第24页。
“太白”与“峨眉”的翻译完全可以删繁就简,直接用音译即可。用Great White Mountain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如果说“太白”尚有一丝联系,Eyebrows就是指“眉毛”,想来译者本意是借代指女性眉毛的“娥眉”来形容“峨眉山”,且不说Eyebrows本身无性别,即便以“娥眉”代之,殊不知,此“峨眉”非彼“娥眉”,两者毫无瓜葛。
例6.《枫桥夜泊》(张继):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eyond the city wall,from Temple of Cold Hill,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in midnight still.①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5页;第478页;第481页;第159页;第557页;第562页。
寒山寺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唐初著名高僧寒山曾在此居住,故得此名。译者可能不明就里,没有认真考证背景,于是便出现了Cold Hill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翻译,无疑画蛇添足。
例7.《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茫茫云海间。
From Heaven's Peak the moon rises bright,O-ver a boundless sea of cloud.②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5页;第478页;第481页;第159页;第557页;第562页。
“天山”是中亚东部地区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中部。故此,没有必要意译成Heaven's Peak,音译即可。更有甚者,译者还在《塞下雪》(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句中译成skyhigh mountains③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5页;第478页;第481页;第159页;第557页;第562页。。此处的“天山”已成为高耸入云的山脉,失去了其专有名词的意味。
(三)委婉含蓄意义的典故可“音译+注释”
如前所述,《唐诗三百首》以含蓄蕴藉见长,对此的翻译更能反映译者的文学功底和语言功底。本文中的例子大都选自许渊冲、马红军所译《唐诗三百首》,原因在于,许渊冲在译界以翻译了大量的诗词作品闻名,其中不乏优秀译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许译固然有出彩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8.《海棠》(郑谷):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The fair forgets to powder her face before you;The painter hesitates to draw your picture new.④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5页;第478页;第481页;第159页;第557页;第562页。
“莫愁”和“梁广”是古代人物,一个是美丽勤劳的佳人,一个是善画海棠的画家。诗人不仅从正面描绘海棠,而且还从侧面烘托,把海棠的美提升到极致。如果仅仅意译出the fair和the painter,似乎辜负了诗人的点睛之笔,诗意淡而无味,意境远远无法达到。倒不如采用“音译+注释”的方法,以保留全诗的含蓄性。
例9.《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杜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Yellow dust raised by the steeds veiled trees like a screen;The messenger deceived came to deceive the crown.⑤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5页;第478页;第481页;第159页;第557页;第562页。
“新丰”和“渔阳”分别是两个地名,又非一般地名,直接代表了唐王朝和叛军所在地。如果掩去这两处地名,读者无法了解其背后的信息,全诗的意境荡然无存。这里,“音译+注释”无疑是比较好的做法。
例10.《送陈章甫》(李欣):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Roamer,you cannot go back to your native land,Sighing in vain by the riverside where you stand.⑥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5页;第478页;第481页;第159页;第557页;第562页。
诗中的“郑国游人”和“洛阳行子”绝非是单单一个roamer所能囊括的。陈章甫出来做官前长期隐居河南嵩山,即郑国。这首诗作于他罢官登程返乡之际,李颀送他到渡口,以诗赠别。表面上,一个“未及家”,一个“空叹息”,似乎表现了两人的不舍之情,而实际上却是对一腔抱负无法实现的惆怅和茫然。因此,这两个地点有其自身含义,不妨如王玉书那样翻译:You,a stranger from Zheng,must have not been home yet;As one in Luoyang,in vain for you I feel regret.⑦王玉书:《王译唐诗三百首》,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郑国即今天的陕西华阴市,两地的距离在今天看来路途并不遥远,可是在古时却遥不可及。这份无奈、惆怅通过两个地点词跃然纸上。
例11.《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eside the Bridge of Birds rank grasses overgrow;Over the Street of Mansions the setting sun hangs low.Swallows which skimmed by painted eaves in days gone by Are dipping now in homes where humble people occupy.①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29页;第190页。
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以其精警高华为后人传诵。朱雀桥本只是一普通地名,因其通往乌衣巷而有名。乌衣巷居住着一批高门望族,他们富可敌国,权比诸侯,可以想象通往乌衣巷的朱雀桥曾经是多么车水马龙,整日喧嚣不断。因此,翻译中可区别对待,即“朱雀桥”音译即可,而“乌衣巷”则“音译+注释”,没有必要意译。至于“王谢”也可如王玉书那样:Swallows that once nested in late Premiers Wang's and Xie's grand halls,Are now truning to common people's houses to pay their calls.②王玉书:《王译唐诗三百首》,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633页。
(四)《唐诗三百首》中的双关只能意译
《唐诗三百首》中的双关不时出现在一些诗中,除了谐音词如“莲子”对应“怜子”、“丝”对应“思”、“柳”对应“留”、“无晴”、“有晴”等外(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其他如以蝉喻高洁、以羌笛喻思乡、以红豆喻相思等。双关语的翻译尤其难,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无法保留原有双关意味,那么只能忍痛割爱,保留意思,所以意译在所难免。
例12.《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Look at the sun,O please!Your sail should trust the breeze.③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29页;第190页。
唐代是我国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中日往来诗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录,也是中日人民友谊的颂歌。晁衡回国前夕,挚友王维作诗相赠。诗中的“日”就是双关语,兼指太阳与日本。而译文无法兼顾,仅译出sun这一层意思。
例13.《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the east enjoys sunshine,My gallant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④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60页;第383页。
原诗的精妙、俏皮在译文中不但毫无踪迹,而且让人莫名其妙。译者既想保留字面意思,又想达到双关的效果,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笔者认为后一句丁衡祁的翻译比较贴切:Whether rain or sunshine,he is the sunshine in my heart.⑤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60页;第383页。既然鱼与熊掌不能兼得,那么就把能得到的那部分好好地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用。
例14.《赠别二首》(其二)(杜牧):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The candle grieves to see us part,It melts in tears with burnt-out heart.⑥丁衡祁:《英汉翻译实践是再创作的过程》,《中国翻译》2005年第5期,第29页。
此两句运用了谐音双关和拟人的手法:蜡烛有“心”有“泪”,亦如离人有“心”有“泪”一般。不写离人如何表现,而借蜡烛的伤心流泪来写离人之伤感,显得委婉含蓄,形象贴切。译文没来由地表现蜡烛的伤心,显得突兀;另外,它的熔化与落泪似乎缺乏必然的联系。王玉书特地加上了wicks一词,试图弥补这一缺失:Candles with wicks still will for separation mourn;They will shed their tears for others till it is dawn.⑦王玉书:《王译唐诗三百首》,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661页。应该说,王译较实在,少了虚幻不定的内容,意思上比许译清楚明了。
三、文化特色翻译的渐进性
译者是翻译行为的主体,然而主体性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因为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主体。但是同时,理解又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者——人,还是理解的对象——文本,都处于历史的发展演变中。这种历史性就使得理解的对象文本和理解者都具有各自处于历史演变的“视界”。所以,翻译中的“阐释不足”或“过度阐释”便是免不了的。根据袁筱一的定义:“阐释不足”,顾名思义,翻译主体生成的意义小于原文本可能激起的所有意义,也就是说,翻译主体生成的意义明显地删减了一个或多个完整的意义单位。而“过度阐释”则正好相反,翻译主体生成的意义明显地增加了一个或多个完整的意义单位。⑧袁筱一、邹东来:《文学翻译基本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9-160页;第162-163页;第58页。如“云母屏风烛硬深”中的“云母”便是一例。再如《赤壁》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Had the east wind refused General Zhou a helping hand,His foe'd have locked his fair wife on Northern shore.①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许渊冲、马红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40页。“二乔”变成了“一乔”,估计译者也是绞尽脑汁,终归限于诗歌的体裁而无法完成放入全部的内容。相比之下,王玉书的译文比较完整:If the east wind didn't lend General Zhou a helping hand,Locked in Brass Sparrow Terrace his wife and her sister would stand.②王玉书:《王译唐诗三百首》,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651页。
如果说小说翻译容易“过度阐释”的话,那么诗歌翻译,尤其古典诗歌的翻译出现“阐释不足”的几率非常高。那些表现文化特色的翻译如含蓄、双关、典故总是让人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袁筱一对“阐释不足”和“过度阐释”现象分析后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原作为阐释留下了空间;其次是译者因其语言认知水平或其他方面的认知水平有所欠缺,导致其激发的意义超出了原意义所规定的范围;再次是翻译的目的。④袁筱一、邹东来:《文学翻译基本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9-160页;第162-163页;第58页。
针对译本会老化,而原作不会的情况(指经典原作),国内外不少学者作过一些分析,如“时间性”因素,从复译的角度来说,即便价值已经得到肯定的翻译作品在一定的时期也必然会被取代。⑤袁筱一、邹东来:《文学翻译基本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9-160页;第162-163页;第58页。从这个意义说,译者应当被置于阐释的流程之中,由于理解主体的不同,融合的视阈不同,新的翻译便由不断的理解循环中产生。谢天振也提出了“语言差”和“时间差”这两个概念。针对这些年来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和做法,他认为,汉语的掌握上,西方人还未达到一定程度;西方人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则还是最近这二三十年的事。⑥谢天振:《中国文化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走出去”》,《东方翻译》2011年第5期,第4-7页。所以,向外译介中国文学和文化时,就不能操之过急,在现阶段不妨考虑多出些节译本﹑改写本。此外,应该慎提﹑甚至不提“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之类的说法,而应该多提“努力促进和开展中外文化交流”这样的话。同样,对于译者来说,无定本和复译本的出现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译本的优劣需要时间的考验。所以,翻译的时间性绝不是劣质的证明,更不能成为不可译的证据,相信在一代代译者的努力下,翻译不但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会焕发出更加弥久的光彩。
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非随心所欲或一味求同。翻译,尤其带有文化特色内涵的翻译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或者一步到位。这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接受过程等有着密切关系,“译无定本”就是这个道理。译者在这条道上踟蹰前行着,为巴比塔的重建辛勤劳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