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浙江金华实证
2013-11-18杜壮丽
杜壮丽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平稳发展。“十一五”规划以来,金华市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近五年来,金华各主要外贸指标均有着显著的增长,如2010年出口、进出口、进口分别达到122亿美元、132亿美元和10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2.78 倍、2.80 倍和3.03倍。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幅高达22.83%,出口额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在全国外贸经济普遍不景气的逆境中实现了突破性发展。①数据来源于金华商务局,经作者整理得到。出口占比不断提高,据海关统计,2011年金华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64.3亿美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24.5%,增幅高于全国、浙江2.0 和2.5 个百分点,占整个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值的5.31%。②数据来源于金华海关,经作者整理得到。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金华外贸虽然持续增长,但长期维持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对外贸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随着劳动力成本、要素成本的上升,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升级,金华外贸发展难度增加。因此如何转变金华外贸增长方式,实现外贸可持续性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金华外贸发展现状和问题
近五年来,金华外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劳动力及相关要素成本的上升、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使得高消耗、高风险和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难以维系,由此金华外贸发展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
(一)要素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空间收窄
出口产品依靠较低的要素成本(如劳动力、土地)以及高消耗的生产方式,在国际竞争中有着低成本的优势,但随着要素成本的增长,这种方式将难以维持。
1.劳动力成本急剧增长。金华产业主要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劳动力成本急剧增长的环境下,直接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尽管如此,企业用工缺口还是很大,“招工难”、“用工荒”使很多企业面临着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成为长期持续存在的现象。
2.土地成本不断升高。2009年已经实施了10年的“折抵指标”取消后,这些年来浙江省政府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每年只有八九千亩,而金华每年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均在3.5 万亩左右,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国家对土地实行越来越严格的保护,土地取得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土地资源予以保护,征地补偿已经写入宪法,我国将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金华也势必受这些政策的影响。金华市虽然有较多的低丘缓坡资源,但土地利用指标有限,因此,土地成本的上升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3.节能与环保日趋重要。为了进一步改善过去那种高资源消耗的生产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了节能降耗减排约束性目标。金华的水泥、有色金属冶炼、印染、纺织和造纸等高耗能行业缩减,金华出口产品的平均成本势必会增加。因此唯有积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转变,才能摆脱困局。
(二)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偏低
目前金华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服装、汽车零件、机电产品、塑料制品和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近年来这些产品的出口额还在大幅增长。尽管机电产品出口占金华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但是从总体上看,出口产品中高技术产品所占比例依然很低且很不稳定。同时,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仍然偏大。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同质性强、需求弹性小、产品技术层次低等原因,导致其出口产品缺乏实质竞争力。机电产品出口构成中多以一般机电产品为主,缺乏高端产品,这说明金华出口产业结构总体上还是劳动和成本密集型。金华虽有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康五金城等专业市场,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优势,但是产品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出口产品中中低端产品占多数,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且外贸企业更多是中小企业为主,由于缺乏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只能依赖量的增长和价格压制保持竞争力。这一出口优势极易受到进口国严厉的管制政策影响,从而恶化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引起贸易摩擦。
(三)进出口结构失衡,贸易顺差过大
金华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率为22.7%,与浙江全省17.8%的平均水平相比,优势显著。近几年来,通过对外贸结构的调整,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历史机遇,金华外贸进口一直趋于增长的良好态势。从全省范围来看,金华贸易顺差在浙江贸易差额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但从绝对数量来看,金华外贸顺差仍不断加大,由表1 可以看出2011年顺差高达138.56亿美元,比2005年翻了近3 倍。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但外贸顺差过大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同时会影响经济的均衡运行和外贸可持续发展。
表1 2005—2011 金华外贸进出口增长情况
(四)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失衡
从贸易方式看,金华外贸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进出口量只有8.11%,说明金华企业在有效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方面较弱。由表2 可知,除了2009年因金融危机造成的负增长外,金华的加工贸易一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1年金华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150.5亿美元,为全市总额的91.56%,与上年相比增长了23.8%;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3.3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8.1%,与上年相比增长了35.3%。但是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①李冰峰:《我市外贸出口突破150亿美元》,《金华日报》2012年2月3日第3 版。
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一般贸易出口将会受到影响,而对加工贸易则影响不大。因此,加工贸易比例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贸进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此外,金华大部分加工贸易停留在全球化产业链的低端环节,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少,很容易加剧贸易摩擦等问题;同时金华加工贸易联动效应也未能充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不利于技术外溢提升产业结构。
表2 2005—2011 金华加工贸易发展情况
(五)外贸集中度过高,出口脆弱性大
金华已与全球213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关系,金华外贸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东等地。2012年上半年,金华对欧盟出口额为32.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额为25.7亿美元。①数据来源于金华商务局。但是受欧债危机影响,对这两个区域的出口额增幅有所减缓。
未来几年世界经济走向并不乐观,预计将会持续下滑,欧洲、美国和日本三大主要经济体增长势头放缓,失业率有所增加,投资和个人消费低迷,市场需求继续萎缩。而拉丁美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势头不错,但是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和挑战。国际市场不景气对金华外贸带来了较大影响。从市场构成看,金华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占据了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拉美和非洲的市场份额却是微乎其微。市场集中度过高往往会导致恶性竞争,并因此引发贸易纠纷。例如近年来针对浙江的出口产品,欧美国家采取的“两反一保”措施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六)贸易摩擦不断
金融危机发生后,为维护本国利益,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欧盟、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施压。自2009年起,各种贸易壁垒为主的国际贸易摩擦对金华外贸业的冲击较大。2012年金华企业共涉及9 起贸易调查案件,其中6 起来自欧盟和美国,涉及企业30 多家,涉及的贸易额达0.15亿美元。如2011年10月,美国对我国晶硅光伏电池产业提出了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调查后,有的欧洲太阳能企业也在推动欧盟对我国产品提出调查,一旦欧盟也提出类似的调查,势必对光伏企业带来更大的影响。浦江和武义两县,2012年1月至6月光伏产品仅出口了595 万美元,同比下降了83%。②李冰峰:《我市外贸出口突破150亿美元》,《金华日报》2012年2月3日第3 版。据估计,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今后还会进一步提出对绿色、新能源等产业的贸易保护。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金华的外贸发展必然面临很大的风险。
二、金华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
要加快转变金华外贸方式,必须持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在不断扩大外贸规模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形成技术含量、附加值、效益“三高”的外贸发展格局,使得金华外贸增长方式由目前的数量规模增长为主转变为质量效益提升为主,增强外贸的竞争力。为此,必须着力提高外贸发展质量,主要实现三个大“转变”。
(一)由出口型转向进出口均衡型
从缓解资源瓶颈限制、缓解对外贸易摩擦、加快自身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角度出发,重要的途径是通过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持进出口平衡发展,这对金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重视出口、忽视进口的政策而产生的贸易顺差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③周定溶:《中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策略》,《中国商贸》2010年第10 期,第201-202 页。尽管近几年政府积极采取了建设进口贸易平台、出台扶持发展政策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金华对外贸易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进出口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11年贸易顺差仍高达138亿美元。④数据来源于金华商务局。金华要想打造成为浙江国际贸易中心,进一步发展壮大外贸经济,必须坚持进出口并重,逐步走向进出口贸易平衡。要用足用活政策和关税优惠,利用进口信贷和进口担保为企业扩大进口提供融资便利。重点是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以有效提高金华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在扩大进口贸易时,要优化进口商品的结构和国别地区结构,将进口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展进口渠道。鼓励自不发达国家的进口,拓宽对发达国家进口。义乌为进口商品开辟了一个专门的市场,为金华外贸经济由出口导向型向进出口均衡型转变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二)由注重发展速度向量质并重转变
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日趋严峻,金华外贸业必须更加重视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由原先注重发展速度的发展模式转向“速度适中”、“质量优秀”的发展模式转变,在继续保持外贸数量的同时,更加关注外贸质量的提升。①《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国际商务财会》2012年第3 期,第19-22 页。
(三)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随着土地和能源的日益稀缺,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粗放型外贸企业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因此金华外贸业今后必须减轻对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的依赖,提高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由原先资源利用粗放的发展方式向规模与结构优化并重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三、加快金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针对金华外贸存在的问题,应充分利用金华的地域优势,发挥义乌采购市场的联动效应,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注重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转变,从国际分工的低端到高端转变,从而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推进义乌改革试点,构筑区域协作体系
义乌是一个国际性的小商品展示、信息交换和流通中心,深入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不仅对义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国际贸易都有着试点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义乌的领头羊作用,加强金华各区域资源、资本和信息等方面的互补协助,做好金华各区域之间的市域铁路等交通建设,为物流、客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便捷高效流通打好基础,从而实现区域资源最优配置,形成金华发展的新优势。借助“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等多个特色品牌展会,创新“展会贸易联动”机制,着力稳定既有市场、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实现金华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通过对义乌市场的产业和产品信息的研判,科学引导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商品种类、结构和贸易方式,提升金华对外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强金华各区域间在产业技术、信息、资源的合理分工协作,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链,在金华市域范围内构建起互补协作体系,能有效提升金华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实现金华对外贸易的续高速发展。
(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金华出口商品结构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从发展趋势看,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加大技术要素投入,不断提高技术档次,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金华外贸的必然选择。因此,金华出口贸易要改变过去依靠低价格竞争、注重数量扩张的状况,要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持续优化出口产业结构,从而推动金华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保障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要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利用外资的技术外溢、知识外溢,鼓励中小企业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产品从“金华制造”逐步向“金华智造”转变。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真正抑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和产能过剩,加大对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并且拥有自主产权、低碳产品的出口。利用新兴产业集聚区和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两大平台,引进高端企业和成长、创新企业。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品牌金华”建设,走出贴牌经济的死胡同。要重点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行业龙头企业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与产品,打造品牌优势积极推动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出口品牌,提升品牌企业的经营水平与国际竞争力,推动自有品牌出口比例,增强金华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三)优化市场结构,推行多元化市场战略
在继续巩固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深度拓展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市场,分散出口集中风险。利用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关税减免优惠政策适时试水新兴市场,努力形成新老市场并举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拓展市场空间。一方面,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继续实施“百场展会拓市场”工程,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贸易展会,推动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并继续完善扶持外经贸的政策,逐步建立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抢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推动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和并购等方式,拥有境外资源、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等生产要素,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深度开发国际市场,拓宽市场空间创造条件。①李斌雄:《后危机时代宁波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研究》,《经济丛刊》2010年第5 期,第43-45 页。
(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加快服务贸易发展
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区域发展框架是“一核三带多点覆盖”,即:以杭州为核心,宁波、嘉兴、金华为三个产业集聚带,全省多点覆盖。作为三带之一的金华,要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注重承接国际性的服务外包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加快提高金华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均衡发展。《金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金华‘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快速发展。”
金华是浙江省第二大信息传输和交换枢纽,要注重发挥这一优势,不断加快“数字金华”和“浙中信息港”等基础数字工程建设,着重建设好金华市高新园区、浙中信息产业园、金东信息软件园、横店电子工业园区、义乌国际商贸城和永康科技五金城等信息产业园区,鼓励行业重点企业和规模企业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全面提升金华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着力发展信息系统操作、信息系统应用、基础信息技术以及软件研发等服务外包,政府加快建立和完善鼓励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扶持培育服务贸易企业,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参与CMMI 等资质认证,为承接在华跨国公司的高端服务外包产业做好相关准备,以营造金华服务贸易新格局。
(五)优化外贸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有效方式。从国际产业分工趋势和金华发展水平来看,加工贸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有发展空间。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结合金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未来国际产业发展方向,鼓励加工贸易向上下游延伸,进入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提升相关企业在产业分工价值链中的重要性;鼓励发展配套产业,充分消化、吸收加工贸易过程中溢出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自主创新;逐步减少、淘汰低层次加工贸易产业。进一步完善金融和品牌认证等服务措施和深加工结转退税政策,鼓励加工企业采用国产原材料和零部件,不断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六)优化外贸环境,降低外贸经营风险
1.健全和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对外贸易摩擦快速反应机制。要在金华现有的12 个外贸预警示范点的基础上,再在对摩擦敏感度较高和重点出口产业内设立一批新的预警点,同时要积极探索在境外设立预警工作点,最终形成既能覆盖金华重点块状经济、又做到境内外互动和省、市、县(市、区)三级联动的外贸预警网络。
2.加强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联动机制。一旦发生了外贸摩擦,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能协同应对、高效协作。政府和中介机构要指导企业积极运用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措施主动出击,敢于维护自身利益。如在欧盟针对金华企业出口的铝散热器案件中,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助下,最终取得了不错的维权效果。
3.建立出口信用保险机制。出口信用保险既能规范外贸出口秩序,也能保障安全收汇,可以有效降低外贸诈骗案件的发生率,能维护广大经营户利益。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市场经营户)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后危机时代,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加快调整外贸结构,拓展外贸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打造区域优势,培育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优化外贸发展环境,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提高参与国际定价和议价的能力。认真实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构筑区域协助系统促进金华外贸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建立、完善并坚持执行现代财务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学校所处的环境亦在不断变化,高校财务管理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的环境。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是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