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界面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
2013-01-21孟庆玲
郭 松,孟庆玲
(呼伦贝尔学院 传媒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视觉图像时代,在这样一个图形、图像、动画以及视频充满人们头脑的社会,现实中的事物也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符号,逐渐地人们对现实事物的认识也基于形式多样的符号.因此,可以知道非现实的符号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这对于以视觉符号为信息传递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和多媒体教学界面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新时期的多媒体教学界面更能满足学习者的视觉心理需求,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速度与效率,有必要将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原理运用在多媒体教学界面设计中,并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这就使得在多媒体教学界面设计领域里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1 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视觉(visual)是人类五官感觉中最重要的,俗称“用眼睛看东西”.传达(Communic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s”,其本意是“给予”和“沟通”的意思.传达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传达者与被传达者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实行相互沟通,进而引起互动的行为,使双方都能得到满足.“视觉传达设计”一词在1922年由设计师WA·德威金斯正式提出,20世纪60年代真正兴起并广泛流行.
视觉传达设计具有信息性、引导性和“人性化”的本质特征,视觉传达设计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因其考虑受众的视觉心理需求,可以使受众通过可视的形象更加直观、具体地认识传达者及其所要传达的内容.视觉传达设计也可以强化信息的速效性,在视觉上富有冲击力度、出人意料并且引人注目.此外,视觉传达设计也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
2 多媒体教学界面与视觉传达设计融合的必要性及优势
2.1 融合的必要性
多媒体教学界面是学习者和多媒体学习材料的交互窗口,界面内容的呈现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效果和效率.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视觉图像时代的到来,如今的多媒体教学界面包含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诸多要素.多媒体教学界面的设计不仅要求形式上的美化和编排上的优化,而且要能够多方位地组织和编排内容,使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较强的交互性、引导性和共享性,同时更要满足新时代学习者的视觉心理需求,引导学习者充分学习和理解信息.而这些特征的优化都需要与视觉传达设计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设计在多媒体教学界面的设计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2.2 融合的优势
视觉传达设计因其在具体的设计中考虑形式美法则、视觉流程和最佳视域,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需求.因此,将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原理融入到多媒体教学界面的设计中,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可以使多媒体教学界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产生一种更能吸引人眼球的效果,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形象的内容上,把抽象的内容以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达到一种短时间内传达抽象内容的目的,并且留下深刻的记忆.其次,具有单纯简洁的信息内容,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简单的艺术形式表达内容的方式,具有简短而且容易读懂、容易记住、图形生动形象的效果.在多媒体教学界面中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可以用直观简约的方法将信息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加人们注视的程度,降低人们认识新生事物的难度.第三,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视觉传达设计能将多种艺术造型手段重新组合在一起,如能够把形、声、光、色等不同的元素进行恰当的组合,特别是在形象“塑造”方面与众不同,个性鲜明,别具一格,运用在多媒体教学界面中,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与美感.
在当前的视觉图像时代,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已成为一种大众活动,为了满足新时代学习者的视觉心理需求,使多媒体教学界面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有必要将视觉传达设计与多媒体教学界面完美有效的融合,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 多媒体教学界面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
为了使多媒体教学界面与视觉传达设计进行有效的融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3.1 学习者的视觉心理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多媒体教学界面的目的就是想要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由形象的界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从界面设计者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而且没有任何一种方式占有绝对的优势;从学习者角度来说,视觉心理会影响学习者的认知方式以及对信息的解释程度,在界面设计时若能对影响视觉心理的相关视觉因素进行分析,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1 视觉流程
人们的视觉特性遵循一定的视觉规律,视觉特性又决定着视觉流程,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时只能产生一个焦点,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把视线同时集中在两个地方或者更多的地方,也就是说人眼产生的焦点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单值函数.人们在通过某种载体获得信息时,视线总遵循一定的视觉规律,有着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如绝大多数人都有着从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左上方按照某种曲线向右下方观察的习惯.其注意力随着下移或者右移逐渐递减,当然在流动线上的各点要比流动线外的个点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流动线称“视觉流程”.如图1所示.
3.1.2 最佳视域
从视觉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界面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学生对界面中各个位置的内容注意程度是不相同的.“最佳视域”是指在某界定距离内,计算机显示器所显示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那些方位.在一个长方形的区域里,画出三条等间距的与上下边平行的平行线,再将上下边的中点连接起来,这条连线与前面的三条平行线有三个等距离的交点,我们称这三个点为“焦点”,当学生的视线在这三个“焦点”上来回移动时,会感觉到第一个焦点(中心线以上部分处)最吸引人的注意力,如图2所示,这是界面中的最佳“焦点”方位.在最佳“焦点”的周围,有着一个放射状的平缓递减区域,直径为画面宽度的5/6,这是画面的“最佳视域”区[2],如图3所示.
多媒体教学界面的设计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设计,它需要设计者将界面中的各组成要素进行有机联系,合理规划、排布和组合,从而使界面上各信息要素的位置、大小体现出一种节奏感和美感.这就需要在进行具体设计时,恰当灵活地运用视觉流程和最佳视域,形成自然流畅的视觉导向,诱导学习者的视线按照设计的意图,感受最佳的视觉映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3.2 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与多媒体教学界面的融合
多媒体教学界面是通过视觉元素吸引人的注意力而起到传达信息内容的作用,为了在信息内容传达的过程中有最好的视觉传达效果,使其真正能够成为信息传递的有效方式.多媒体教学界面的设计必须适应人们视觉流向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由此确定各种视觉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结合方式.所以,设计时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3].
多媒体教学界面的设计,要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变化中实现统一,创建形式美感,以视觉审美促进信息的传递和接受,那么在具体设计中就要遵循以下视觉形式美法则[4]:(1)和谐:就是结合在一个界面中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统一的关系,整个界面能够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2)对比与统一:在一个界面中从元素的数量、形状、色调等方面实现视觉效果加强.每个元素有其独特的作用,整天还有其协调统一的结构与形式.(3)对称:能够给人一种安定、协调、典雅、庄重的整体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点.(4)均衡:这是一种根据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在多媒体设计中,动态的平衡具有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5)比例:比例是部分与整体或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比如早在古希腊就已被发现的至今为止全世界公认的黄金分割比例1∶1.618,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广为应用.恰当的比例会有一种谐调的美感,是形式美法则中的重要内容.(6)节奏与韵律:界面能够对人的视觉产生那种与音乐、诗歌相类似的节奏和旋律感.(7)联想与意境:通过视觉形象能够让人产生联想,并能够把人带到某种意境中.
视觉美的产生对信息的传递以及传达能够起到催化作用,但形式美法则绝对不是僵死的教条,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不断体会,灵活运用.
3.3 内容传达与形式美之间的融合
视觉传达设计是当今时代信息传递、知识传播更加有效的突破点,也是一种有很强针对性的审美创造活动,在多媒体教学界面中的运用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科学准确的知识.所以,在界面设计时必须考虑具体的信息内容,为信息内容的表达服务,即:界面信息的功能决定审美表达方式,审美放在功能中来体现,强调作用先于审美,是一种制约和从属的关系,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在多媒体教学界面设计的过程中,传达信息是第一位的,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突出信息及其内涵,其次才是艺术表现手法.就设计过程来讲,其实就是调动和运用视觉艺术语言传播教学信息,通过塑造视觉化的信息“形象”,使人与教学信息、环境融为一体,进而达到引导、诱发人们对需要学习的信息产生兴趣,并给予关注,所以在具体的多媒体教学界面设计中,必须恰当处理好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信息的内容之间的关系[5].
4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在多媒体教学界面中的运用将异常突出.但是多媒体教学界面的设计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在时间上还很年轻,设计人员还需要在这个年轻的领域里,使用新技术,了解新媒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做到视觉语言与新技术的完美结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潜铁宇,熊兴福.视觉传达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杨伟.关于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61-63.
〔3〕李金辉.简述多媒体中的视觉传达[J].理论观察,2008(5):149-150.
〔4〕葛中.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J].考试周刊,2007(23):47-48.
〔5〕宇义虎.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与表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