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2013-01-21李凤芝
丁 颖,李凤芝
(中州大学实验管理中心,郑州450044)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校大一聋哑教育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并将其更好得运用到学习生活中,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但聋哑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识水平,不能以正常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特点来授课,必须探讨适合其特殊性的教育方法方式。
1.结合聋哑生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
1.1 分组教学
在学校,特殊教育学院每个班不超过50人。其中全聋生占90%,借助助听器的学生占10%。每个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分组教学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让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学到更多的操作技能。怎样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一节课,教师并不给学生授课,而是让学生通过写纸条的方式,说明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许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接触电脑很少,在特殊学校师资硬件较强的高中,才会开设计算机课程。大多数学生,即使接触过计算机,也只会上网聊天或者玩游戏。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教师会告诉学生为了让他们更好的掌握这门课,根据同学们的基础,会把他们分成3组:一组从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二组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会上网打字的学生,三组会简单操作办公软件的学生。理论知识都是统一传授,在上机操作部分则会根据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上机任务,让同学们在掌握本节课基本操作的同时都能有所提高。
1.2 课下预习互助与课堂辅导相结合,发挥主动性
聋哑学生的专注能力很强,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前,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求他们在课余自学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带着问题来听课。在课堂上除了教师教,还会选出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其他学生。[1]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只是简单讲解,但自学能力强,思想活跃的学生,会用不同的形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比如:在学习制作简单的幻灯片中,教师教学生插入图片的简单方法,学生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在幻灯片中不仅能插入图片而且还能链接动画。幻灯片内容丰富的同时对学生自己也是一种无形的锻炼。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2.根据聋哑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对动手能力要求高,面向聋哑学生教学,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多数学生是以目代耳感知获取信息。[2]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调度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种种难题:模式僵化、手段单一、互动性不强等方式。[3]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2.1 引导性教学
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在不断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的氛围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同时运用思维引导方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而达到掌握和巩固知识的教学目的。[4]
2.2 实践性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对大学阶段的聋哑教育尤为重要,将学生置于实物环境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巩固和强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课堂讲解与上机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动手能力,增强操作技能,将知识和操作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将聋哑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放到机房进行,每次课都有一位手语老师进行翻译,许多计算机专业术语在手语老师的翻译下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学校机房同时配备了上机刷卡系统和教师上课管理系统,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能在各自的显示器前清晰看到老师的操作过程,而且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随堂练习,提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答。
3.采用合适的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
教学采用新世纪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规划教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把知识分成若干的点,包含在各项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
3.1 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特点和授课情况,我们在学生全面认识计算机的基础上,让他们先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网络和一些常用的软件、工具等,之后再进行各个软件课程学习。学生学会了如何注册收发邮件,在课下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来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状况有进一步了解。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需要,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使用FTP并不是课本上要求的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作为重点之一。因为在学校组织的计算机技能大赛和期末考试(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期末考试统一采用机试)中,学生都要通过FTP下载试题、上传答案。学生掌握了FTP的使用方法之后,教师可以通过FTP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后,压缩打包文件发到教师指定的目录,这样相对于以前教师让学生拷贝布置作业的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并能够达到平时像考试,考试像平时的效果。
3.2 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学生的期末总成绩由学习主动性(10%)+上机任务(30%)+期末机试(60%)三部分组成。
学习主动性是一个宽泛的给分范围,只要学生在这方面自身都有提高就会拿到满分,这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
上机任务是根据学生完成每章大作业的情况,把几次大作业的分数汇总后按比例算出上机成绩。
期末上机考试试题由 Word、Excel、PowerPoint三部分组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每一部分要求完成上机考试的操作。
学校每年年底组织一次计算机技能大赛,在期末试题基础上拔高,并融入深层次的知识要点作为大赛试题。聋哑学生与正常生一同参加(在参赛期间会配有手语老师提示相关注意事项),这让他们从以前聋哑教育学校中走出来,更快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此外,在大赛中获得前三名的聋哑学生,可以在期末考试中获得免试资格,对他们成绩肯定的同时也是一种奖励。
4.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聋哑学生的自信心与合作精神
每个学生对每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同,这样在无形中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对Word排版十分感兴趣,但是对制作不同的表格无从下手,并会伴随有恐惧感。[5]教师从交上来的作业中发现这种问题,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对该学生进行提问、辅导,让学生现场操作掌握制作表格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此过程不断提高,对其不擅长的部分学习也树立了信心,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摸索,作业也完成的越来越好。
在上机过程中,教师会把学生分成几组来完成一个大作业(学生分组组合不固定),例如:让学生制作教学简报、新年贺卡等。通过组内同学的协作,学生们把排版与幻灯片制作相结合,既能取长补短,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聋哑教育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让聋哑教育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乃至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祁昌军.聋生计算机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7).
[2]王建民.按聋生特点加强计算机学科教学[J].中学教育,2002(8).
[3]李媛州,王子强,翠培枝.“交互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
[4]祝再兴.聋生计算机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
[5]韩晓霖.浅谈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J].科教文汇,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