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探索

2013-01-21龚成清

终身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院校

龚成清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简称“2011计划”)突出强调了把创新能力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这对高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高职院校肩负国家职业教育的重任,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可以有政校协同创新(政府与学校)、校校协同创新(学校与学校)、校企协同创新(学校与企业)等多种形式。校企协同创新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研究员彼得·葛洛提出,他认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1]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对协同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张力认为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2]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过程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属性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熊励、孙友霞指出协同创新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 是企业提升投资回报率、增强和谐的组织文化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管理关系。[3]汤其成、周继良则认为大学协同创新是大学内部和外部协同创新的统一。[4]

根据协同学理论、协同创新的定义及国内外协同创新的研究和实践来看,协同创新是指若干个相互独立、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组织行为主体或资源主体,围绕共同目标,打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建立资源和能力的共享平台和分享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形成深层互动、互补、互助、互融的创新活力模式,明显提升创新能力。[5]对高职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是指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联合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建立协同创新的平台,充分释放人才、资本、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通过加强系统内部以及外部的建设,形成有序、高效、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及可持续的创新主体,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高职院校在新形势的要求下,纷纷开展校企协同创新的探索,但在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制约着校企协同创新的密切化、持续化、内涵化、高度化进行。

1.政策环境不健全,影响了校企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推动校企协同创新,虽然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可操作不强,而且这些政策中对校企协同创新大多数使用的是“可”、“应”等措辞,其描述过于笼统,刚性的约束太少,倡导性的建议太多,缺乏执行的力度。对参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和企业,政府在人事、信贷、税收、奖惩、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不够有力,不利于调动校企双方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2.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校企协同创新缺乏可持续性

参与协同创新的学校和企业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主体。学校以育人为根本,企业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参与协同创新的人员来自企业和学校,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生追求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这都导致了协同创新过程中严重的协同困难。[6]而目前高职院校对于校企协同创新的管理,缺乏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很容易造成信息沟通不及时,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导致校企协同创新往往是“一锤子买卖”,缺乏可持续性。

3.部分高职院校封闭陈旧的办学理念制约着校企协同创新的开展

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多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成,部分高职院校还保留着中专的办学痕迹,对高职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办学理念封闭。部分学校的领导对协同创新对于职业院校发展和提升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校企协同创新支持力度不够,教师也担心校企协同创新会对其课堂造成冲击,而不愿意开展校企协同创新的探索。封闭陈旧的办学理念,不仅制约着校企协同创新的开展,还使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故步自封,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教学与生产脱节,不利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开展

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内容陈旧,沿用了传统学科本位的“封闭式”做法,即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践技能培养。[7]在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往往要求学生能参与到真实的企业项目中,并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但由于教学与生产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需要,企业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对学生进行再培训,另外,由于学校排课的限制,也不能保证学生实践的时间,阻碍了校企协同创新的开展。

5.师资力量薄弱,不能给校企协同创新有效支撑

师资力量不仅反映了一所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既要懂理论,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也是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基础。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不少高职院校的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经历和生产项目的锻炼,不能准确地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生产一线的技术也不熟练。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创新力量不强,不能给校企协同创新有效支撑。

6.企业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不足,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动力不强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承担着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国内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低端教育。企业往往认为高职院校的研发能力不强,学生素质较低,认为协同创新、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高职院校无关,而更偏向于与研究型的本科院校开展协同创新。有些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协同创新也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学生廉价的劳动力上,甚至有些企业认为与高职院校进行协同创新会影响其正常的生产活动。这些都影响着企业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往往容易造成校企间的协同创新流于形式。

三、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途径的探索

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现状,一方面需要大力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政策法律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协同创新政策环境。如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在出台奖励表彰举措的同时也有惩罚性的政策,激励校企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双方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需要高职院校在现有的条件下,更新办学理念,积极拓展,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的新方法,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高职院校更新办学理念,推动协同创新全员参与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需要大批高等学校参与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之中。要通过邀请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定期学习汇报等方式深入学习高职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校企协同创新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向校企协同创新的开展倾斜。通过立足本地,依托行业、紧扣产业、服务产业经济,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思路,积极推动“学院对接产业”、“专业对接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层对接”校企合作办学格局。做到领导重视,师生全员参与。

2.加强校企联系,改变企业的偏见

针对企业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不足,一方面通过教师联系企业,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创新,让企业认识到高职院校的师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举行校园开放日,邀请企业到学院参观,增进相互的了解。通过举行教师作品展览、技术讲座、产品设计方案等向企业展示高职教师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也应该主动积极地与高职院校联系,把一些企业项目交给高职院校来完成,邀请高职院校师生参与企业产品发布、企业年会等活动,实现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通过校园网、校外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对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进行宣传,增强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力。

3.深化内涵建设,推动校企协同创新的全面开展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

校企协同创新有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其建设和管理要有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权责清晰的组织管理体系。通过学校的政策引导,按照规范、集成、快捷等原则,成立由校企协作主体参与的协同管理机构,建立校企协同创新的规章制度和定期议事制度,明确各方职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负责协同创新过程中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实现信息沟通、群体协调、相互监督。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利益共同体的形式把校企双方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探索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建、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校企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

(2)完善实践条件的建设,搭建协同创新硬件平台

校企协同创新的开展离不开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硬件平台的支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可以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按照企业的工艺标准,校企共建协同创新硬件平台,下设若干个工作室。以工作室为载体,整合原有的资源,细分岗位职能,进一步完善“生产性实训”和项目导向、“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所需的硬件条件。工作室的设计突破传统实训室设计的局限,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营造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使工作室不仅具备教学功能还具备生产功能。利用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开展项目教学和学生的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开展定向班和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起来。

(3)推进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1)整合现有课程,协同建设课程体系

遵照生产一线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规律,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把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转化为对应的学习情境,以能力为本位,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充分的论证后重新进行整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导向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讲授,建设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一套实践课程体系。共同制定实践课程的标准,共同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的培养质量。

2)以项目为导向,协同建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而是按照项目制作的需要,以项目为导向,校企协同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通过引入企业项目到课堂,实现生产任务课堂化、教学任务项目化,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和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在进行项目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相当于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工作的协调。在企业技术骨干和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项目的设计和论证,然后从各小组中选出优秀的作品供企业使用,并对作品被选用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

通过引入企业生产项目,以项目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构建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实现从职业基本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到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级递进能力培养,使学生不仅能胜任第一个工作岗位,而且能够具有岗位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以工作室为载体,创新上班型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校企协同创新这一平台,以工作室为载体,在专业建设中探索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如校企共建“0.5+0.5+1.5+0.5”(一个0.5代表一个学期)教学模式。即第一个学期由学校完成基本素质和能力模块的教学;第二个学期也是由学校完成专业基础模块的教学;从第三个学期到第五个学期(也就是1.5)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和学生利用校企协同创新平台进入相关工作室进行教学和参加生产实训,第六个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工作室进行教学的时候,把传统上课的教学模式改革成为上班的模式,按照企业的制度和项目制作的要求对师生进行严格考勤和管理;通过创新上班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激发创新意识,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4)协同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打造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

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关键在于人的因素。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直接影响着校企协同创新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建立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制度,推动学校教师企业化;通过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学习和师范技能的培训,培养兼职教师的师范技能,使企业人员教师化。建立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制度,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身份转变,校企协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实施“专任教师企业经历工程”

通过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参与到企业的技术项目合作开发,为企业提供必要技术服务与员工培训;再由企业为教师提供有关核心工作的实践机会,使教师能深入到企业一线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教师企业实践的实效。通过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规定,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行“一师一企”制度,要求每位教师稳定联系一个企业。对进入企业锻炼的教师,实行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跟踪服务与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派出督查小组,进行不预告性检查,通过与企业领导、员工座谈等方式,真实掌握锻炼教师的学习、工作情况。实践结束后,安排下企业锻炼的教师为本部门全体教师和本专业学生做两次实践专题报告以及举办座谈会进行交流,全面汇报实践成果。

2)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在企业和学校中挑选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制定落实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培养对象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到相关院校进修或参加学术活动,支持参与职教改革、科研活动,形成双带头人“双帆出海”教师培养局面。

3)实施“企业技术骨干教师化工程”

把企业担任教学任务的技术骨干聘为兼职教师,纳入学校教师培养规划,加强对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的培训和管理,通过实施兼职教师教前培训、开展教学公开观摩课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规范培训等活动,提高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加强考核,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在专兼教师之间开展“结对子”活动,促进专兼教师协同工作,取长补短,整体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求有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参与,同时鼓励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才能。

四、结语

校企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构建战略性伙伴关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 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6-19.

[2]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3] 熊励,孙友霞.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18.

[4] 汤其成,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制约因素与改进思路[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1-6.

[5] 张晋虹,肖轲,欧一智.省属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思考[J].科技广场,2012(12):39-43.

[6] 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7] 胡春林.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推进方向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53-55.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院校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