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特色拓展产业空间,以效益助推产业发展璧山县正兴镇卫寺蜜柚产业腾飞之路探访

2013-01-18董朝菊实习

中国果业信息 2013年12期
关键词:蜜柚

文 /本刊记者 张 放 董朝菊 肖 田(实习)

【导读】 卫寺蜜柚是重庆市璧山县正兴镇一个有上百年种植历史的地方柚品种,虽然综合品质优势并不突出,但特色明显,备受当地消费者欢迎,不少农户蜜柚种植每年纯收益都在1万元以上,当地政府已经将其列为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给予扶持和宣传。但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品种,要在竞争激烈的水果市场抢占一席之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记者调查认为,“特色”和“高效”应是制订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时要考虑的两个最重要问题。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掩映在层层绿叶间的柚果也开始渐渐泛黄,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如约而来。2013年12月14日,记者应邀参加了重庆市璧山县正兴镇举办的首届“卫寺蜜柚”开园仪式,在与当地群众一道品尝甜蜜柚果、分享丰收喜悦的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对柚果产业稳定高效发展的殷切期盼和不懈努力。

名不见经传的百年柚果

璧山县作为重庆市近郊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县,近年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蔬菜、水果及花木为主的郊区农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葡萄生产规模位列重庆38个区(县)前茅,远近闻名。但是,璧山产柚尤其是盛产百年老柚,这对于很多重庆人来讲还很陌生。在消费者心中,重庆本地比较有名的柚果常常是“长寿沙田柚”“梁平柚”“垫江白柚”,以及名气渐涨的“巴南五布柚”“丰都红心柚”等,而璧山的“卫寺蜜柚”还是头一遭听说。

“柚好柚甜柚健康”,这是璧山县正兴镇在首届“卫寺蜜柚”开园仪式上喊出的响亮口号。据介绍,璧山县“卫寺蜜柚”主要产自正兴镇的卫寺村、团结村、尖山子村和金堂村等地,最早起源于该镇的回龙村 (现在的卫寺村的一部分),以前人们称其为“回龙蜜柚”或“正兴蜜柚”,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当地至今仍保存着11株树龄上百年的古老柚树。在正兴镇卫寺村,记者看到这里的农家房前屋后、田边地坎大都栽满了柚树,金黄色的柚果如一个个顽皮的孩童,在翠绿的柚叶间嬉戏,探头探脑般或隐或显。在首届“卫寺蜜柚”开园仪式现场,我们终于看清了这些“小家伙”的“庐山真面目”。看看外形,“卫寺蜜柚”与我们常见的沙田柚差不多,如短颈的“葫芦”,但个头普遍比沙田柚大;尝尝果肉,“卫寺蜜柚”果肉水分足似琯溪蜜柚,与沙田柚一样几乎没有酸味,回味略带苦麻味又似梁平柚。现场不少消费者品尝之后表示,卫寺蜜柚尽管总体风味偏淡,但是还是颇具特色,尤其是克服了当地市场上销售的梁平柚苦麻味过重、琯溪蜜柚果酸味太浓和沙田柚含水量偏少的不足,“不过甜也不过酸”的“中庸”品质,对于“怕酸”又“畏糖”的消费者来讲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据介绍,卫寺蜜柚属晚熟柚品种(系),于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成熟;果皮较厚,较耐贮藏,而且贮藏后口感优变十分明显。因此,当地许多果农常常将柚果采摘下来贮藏一段时间后再投放市场,颇受消费者欢迎,而且因错开了全国柚果上市高峰,销售价格也有所回升。

正兴镇卫寺蜜柚虽然栽植历史悠久,但以前都是农户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坎零星种植,不成规模,商品量很少。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当地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和一些有胆识的农民才开始利用自家的承包地或流转亲朋好友与邻居的土地,大量种植卫寺蜜柚,并逐渐建成了连片面积在100亩(6.67 hm2)以上的规模柚园20多个。2007年5月,在璧山县发展生态农业、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的支撑下,正兴镇卫寺村柚果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璧山县回龙蜜柚专业合作社 (2012年5月15日更名为璧山县卫寺蜜柚股份合作社),拉开了卫寺蜜柚产业化发展的序幕。2009年,璧山县科协将正兴镇列为蜜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竭力提高卫寺蜜柚品质。卫寺蜜柚产业发展也得到了正兴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已将以卫寺村为中心的特色蜜柚基地建设列入该镇 “三园两基地”生态农业强镇战略。据正兴镇镇长陈代忠介绍,截至2013年,正兴镇卫寺蜜柚种植面积已达5 000亩 (333.33 hm2),其中,投产面积3 000亩(200 hm2),产量3 000 t。 如今,在正兴镇卫寺蜜柚主产区,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蜜柚,少则几十株,多则数百株。卫寺蜜柚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陈文华,全家5口人,承包和流转土地21亩(1.4 hm2),种植蜜柚750株,年产鲜果32 t,收入16万元,人均种柚收入3.2万元;卫寺村六组的张铁生老两口利用自家房前农田及坡地种植蜜柚近10亩(0.67 hm2),近几年蜜柚种植每年纯收益都达3万~4万元。据统计,2012年正兴镇种植卫寺蜜柚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00余户,卫寺蜜柚已成为当地农户农业收入的重要支柱。

据陈文华介绍,卫寺蜜柚合作社成立以来,在为全社柚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同时,还注册了“卫寺蜜柚”商标,成功申报了“卫寺蜜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紧扣乡村旅游文化主题,大力打造“卫寺蜜柚”品牌,开创消费者产中认购促销新模式,积极参加重庆农产品展销会、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重庆西部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使得卫寺蜜柚这个有着上百年生产历史的地方品种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果品除在当地销售外,还销往璧山周边区县及四川、贵州、云南和新疆等省(区)。2012年合作社统销、代销卫寺蜜柚580 t余,实现销售收入323万元,盈利28万元,向社员返利18万元。

展翅欲飞的“土凤凰”

对于璧山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来讲,正兴镇“卫寺蜜柚”的知名度远不及位于该镇境内的璧山县“八大景”之一的“燃灯山”,还有那百年法式天主教古教堂“露德堂”。正兴镇位于璧山县西南部,西与永川区相连,距璧山县城27 km,距重庆市区45 km。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除了“燃灯山”和“露德堂”外,还有风景优美的黄岭梅子湾白鹭保护区,以及水面面积达1 246亩(80.07 hm2)、蓄水量达1 250万m3的秀美金堂湖。近年来,正兴镇根据璧山县城乡发展功能区的划分,以建设生态宜居镇、打造璧山“金色郊区”为目标,在以“周末经济”为导向、着力打造“露德金堂”乡村旅游的同时,结合镇情,实施“三园两基地”生态农业强镇战略,将蜜柚产业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中之重。在免费为农户提供蜜柚种苗、积极扶持产业做大规模的同时,正兴镇还多方筹资加强蜜柚种植基地进村入园道路和山坪塘、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现代化柚果商品化处理设备,优化生产条件,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增加农民收入。据陈代忠镇长介绍,正兴镇计划在未来3年内,以卫寺村为核心,在团结、弯塘、石龙和尖山子等村新规划种植卫寺蜜柚5 000亩(333.33 hm2),使全镇蜜柚成片种植面积达1万亩 (666.67 hm2),力争在未来5~8年全镇蜜柚年产量达到1万t;同时,镇政府还将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种植管理、产品包装、深度加工、对外营销等方面加大对“卫寺蜜柚”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把“卫寺蜜柚”这一极富区域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

在政府的重视、支持、引导下,在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精心经营下,“卫寺蜜柚”这一百年柚果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认可,同时,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也被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关注和重视。在当地农户积极发展蜜柚生产,不断扩大卫寺蜜柚种植规模的同时,一些社会资本和企业也开始关注和投资卫寺蜜柚产业开发。在首届卫寺蜜柚开园仪式上,来自重庆市长寿区的重庆市恒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覃代兵表示,作为重庆市较大的、专门从事精品蜜柚基地打造与品种研发的农业企业,恒美农业公司将结合企业自身积淀多年的蜜柚种植、果品营销和采后深加工等技术资源,与璧山县卫寺蜜柚股份合作社和农户进行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集约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品牌化营销和精细化加工等手段,提升“卫寺蜜柚”品牌价值,提高“卫寺蜜柚”市场知名度,推动卫寺蜜柚产业健康发展,示范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公司初步规划于2014—2016年推动“重庆璧山卫寺蜜柚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建设,在正兴镇卫寺村等卫寺蜜柚主产地流转1 000亩(66.67 hm2)成年卫寺蜜柚园,将其打造成精品卫寺蜜柚生产基地,并作为公司种苗繁育、技术示范、产品宣传和科技研发的基地,最终带动正兴镇规模化发展卫寺蜜柚3万亩(2 000 hm2),促进当地蜜柚生产与加工、乡村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百年露德堂,淡淡蜜柚香”已经成为正兴镇一张响亮的名片,“卫寺蜜柚”也渐渐从窝在山坳里、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土柚子”成了展翅欲飞的“土凤凰”。在首届“卫寺蜜柚”开园仪式上,为了支持家乡蜜柚产业发展,作为从卫寺村走出去的知名民营企业家、重庆市民生能源集团董事长薛方全当场认购了卫寺蜜柚2万个(合计金额10万元),并以9 999元的“天价”拍下了首届“柚王”,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目光。

腾飞之梦任重道远

在果农的长年坚持、政府的大力宣传和企业的持续热捧下,璧山县正兴镇“卫寺蜜柚”可以说逐渐崭露头角,在当地及重庆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消费群体,农民和社会资本投资扩大蜜柚生产的热情见涨。但是,“卫寺蜜柚”要从品种(系)繁多、总量相对饱和、竞争异常激烈的重庆乃至全国柚果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高效发展的腾飞之梦,真正成为当地农民稳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3年11月30日重庆日报农村版02版以《福建柚打上门来,重庆柚还不起手》为题,对重庆市场的柚果“大战”进行了调查分析。报道中讲:“时下,正是柚子大量上市的时候,然而,记者近日在菜园坝水果批发市场、永辉超市调查发现,面对福建柚子的大举进攻,我市梁平柚、长寿沙田柚、垫江白柚、丰都红心柚等众多‘名柚’,几无还手之力,无论销量还是价格都处于明显劣势。”其实,这并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长期以来,重庆柚果市场尤其是各大超市卖场几乎是“琯溪蜜柚”一家独大,而且这一情况一直从初市持续到尾市,重庆本地产的柚果除了长寿沙田柚在上市盛期可挤占少量市场份额外,其他地产柚子几乎都上不了台面。每到柚果成熟上市季节,重庆市区的大街小巷常常可见到一些小型货车或平板车装满梁平柚、沙田柚等地产柚果轮番叫卖,售价低至1~3元/个,但购销场面却仍显冷清。即使规模还很小、产量极其有限的“卫寺蜜柚”,如今也面临着“低价销滞”的风险。在首届卫寺蜜柚开园仪式上,许多柚农将自家大大小小的柚果背到现场销售,最大的柚果售价5~10元/个,小的多在1~2元/个,不少农户反映,今年销售进度比往年要慢得多。记者前往种植能手张铁生家采访时看到,一大片树龄达30多年的柚园从他家房前一直蔓延到对面的小山坡,许多金黄色的柚果在瑟瑟的寒风中还挂在几乎“秃顶”的柚树上,而他家屋子里已经堆了几堆小山似的柚果。他告诉记者,相比往年,今年柚果有点愁销,尤其是小果难卖。据了解,往年当地柚果数量少,在政府、企业的支持下,几乎都是作为“礼品果”销售,基本上不愁销;但是,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礼品果”销量减少明显,加上种植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全靠当地消费者消费难度较大。因此,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卫寺蜜柚合作社组织举办了首届卫寺蜜柚开园仪式,邀请了多家县、市级媒体和众多社会人士,为卫寺蜜柚销售造势,以期解决日渐显现的销售难问题。

面对日渐残酷的柚果市场竞争,记者以为,要做大做强卫寺蜜柚产业,最终打造成助推区域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仅仅依靠扩大规模、强化宣传还远远不够,还应在品质提升和特色打造上下一番功夫,正确认识卫寺蜜柚的“品种特色”,因地制宜地突出其“品质特色”,以“特色”提高产品附加值,以“特色”拓展消费市场。

品种对于种植业来讲,是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生产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不少读者和生产者一见我们的面,就问眼下最好的水果品种是什么。什么是“好品种”?说实话,这个问题很不好问答。所谓的“好品种”,记者简单理解为,首先要具备“好品质”,其次要具备“好市场”,最后还要具备“好效益”,三者缺一不可。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卫寺蜜柚”是不是“好品种”?对于当地人尤其是祖祖辈辈生产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来讲,“卫寺蜜柚”是好品种,至少比当地种植的其他柚果口感要好得多。但是,放到重庆乃至全国这个大市场上来看,卫寺蜜柚的综合品质优势并不突出,在“好品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目前卫寺蜜柚生产普遍存在管理粗放、投入偏少等问题。据种植能手张铁生介绍,他家9亩(0.6 hm2)多柚园,2012—2013年两年总计投入还不足3 000元 (不包括劳动力和自家农家肥投入)。尽管如此,他家生产的柚果口感也要比活动现场记者品尝的要好得多。即使在活动现场,记者品尝的几个柚果口感差异也十分明显。另外,记者还发现活动现场一些果农售卖的柚果果皮分布着数量不等的细小黑点,对柚果外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地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矢尖蚧为害的结果。另据介绍,卫寺蜜柚很可能是当地一种实生柚的后代,不少果农多年来还一直沿用传统的“拓苗”(当地人俗称,实为“高空压条”)方式育苗。因此,提升卫寺蜜柚的“品质”,眼下要做的工作,一要尽快摸清现有的种质资源,挖掘和推广品质相对较优的品种(系);二要探索适宜的砧穗组合,实行嫁接繁殖,推广科学的育苗方法,提高植株的抗性和结果能力;三要加强高品质栽培技术研究与组装配套,加大投入,通过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全面改善卫寺蜜柚的外观内质,放大其“品质特色”,提高其市场竞争优势。

在努力改善外观内质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地的生态人文条件及城乡发展规划,科学制订卫寺蜜柚产业发展战略,确保卫寺蜜柚有一个好的市场空间和种植效益。物以稀为贵,这是铁定的市场规律。多年来全国各地愈演愈烈的“果贱伤农”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量“多”了,至少对于某一地区某一时段某一品种来讲是这样。近几年卫寺蜜柚在当地销售持续看好,除了政府、合作社等部门与组织的大力宣传、推介外,还在于它的规模小、数量少,在市场上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稀缺”状态。如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在市场开拓、加工转化未配套发展的情况下,一旦失去这种“稀缺”优势,那么卫寺蜜柚产业发展限入“果贱伤农”的困境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产业发展战略的制订,一要充分认识、科学评价“卫寺蜜柚”的品种特性和品质特色,准确定位其消费对象和市场空间,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二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生态资源,将蜜柚种植有机融入城市近郊“周末经济”与乡村旅游业,着力提升“卫寺蜜柚”品牌人文内涵和影响力;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和科技攻关,引进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开发丰富新奇的蜜柚休闲产品(如现榨蜜柚汁、蜜柚大餐等),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总体来看,作为一个上百年的地方品种,卫寺蜜柚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腾飞并保持较好的生产经营效益,应充分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赋予其突出的地域特色,坚持绿色安全无公害精品化生产,并与乡村旅游业有机融合,适度规模发展,始终保持其“奇”“缺”的产品优势,扩大休闲和礼品消费份额,以此促进产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并最终惠及广大果农和投资企业。

猜你喜欢

蜜柚
大埔建蜜柚产业园助推乡村振兴
早熟、抗裂瓣、粒化的优良黄肉蜜柚单株筛选
“柚”一年老家的味道
平和蜜柚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石旮旯里种出致富果
福建:第十三届中国(平和)蜜柚节开幕
第一次包蜜柚
福建:第二届霞浦沙江蜜柚推介会成功举行
福建:蜜柚产销联盟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