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蜂产业补贴的政策意义及建议

2013-01-17陈玛琳赵芝俊

中国蜂业 2013年21期
关键词:养蜂业蜂农蜂业

■ 陈玛琳 赵芝俊

(作者陈玛琳、赵芝俊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我国是世界养蜂和蜂产品出口大国,蜂产品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据农业部统计,2010年我国蜂群数量已达820万群。然而,我国却不是养蜂强国,和国际养蜂市场仍有较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政府重视不够,然而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蜂产业作为投资少、见效快、用工省的空中农业,其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既有利于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就业机会,又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且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被重视。

目前,许多农业发达国家已对养蜂业实行扶持政策,而我国也开始陆续出台一些养蜂扶持政策,为我国养蜂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09年底,国家对转地放蜂蜂农实行绿色通道政策,降低了蜂农转地放蜂成本。2010年,农业部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蜜蜂授粉的重要性。但与一些蜂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蜂产业补贴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因此研究我国对蜂产业发放补贴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蜂产业发放补贴的意义与必要性

有助于提高蜂产品国际竞争力

虽然我国的蜂蜜产量与出口量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但是面临的出口贸易形势却日趋严峻,国际市场的准入门槛也越来越高,世界主要蜂产品进口国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及地区对进口蜂蜜均制定了严苛的技术标准和条件,如图1所示,虽然我国蜂产品产量在逐年上升,但蜂产品出口量却始终没有什么突破,反而市场份额正被阿根廷、墨西哥等国所代替。

图1 1998~2008年我国蜂蜜生产量与出口量比较图

由于国内市场缺乏有效监管且发展资金缺乏,蜂产品出口商出现恶性竞争,造成我国蜂产品品质较差,虽然蜂产品出口量在大幅提高,但产品的价格却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以下是世界主要蜂产品出口国墨西哥、阿根廷和中国的蜂蜜出口价格比较图。

图2 世界主要蜂产品出口国出口价格比较图

从图2中可以发现,我国蜂蜜出口价格远低于其它两个主要蜂产品出口国,且近年来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更加不利于发挥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

然而,目前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蜂产品质量的竞争,虽然我国蜂蜜产量领先,但是出口价格较低,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优势。为此应对蜂产业生产进行补贴,鼓励生产成熟蜜,注重蜂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强科研投入,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以提升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目前我国养蜂业主要以小规模家庭养殖为主,蜂农平均养殖规模在50群左右,且生产效率低,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缺乏组织化,蜂农仍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即蜂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而对养蜂业进行补贴,有利于地方蜂产业协会的发展,提高蜂农组织化程度,并有助于扶持一批蜂业企业,推动“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经营模式,促进蜂产业“产、供、销”相结合,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有助于推动蜂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目前,我国蜂产业普遍问题是老龄化现象明显。由于养蜂技术门槛较高,且辛苦,年轻人很多不愿意养蜂,造成养蜂人年龄断层。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蜂农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且大部分家中只有自己一人或与伴侣两人养蜂,而家中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或上学去了,养蜂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但在调查中当问及如果政府给予养蜂业补贴,是否会增加现在的饲养群数时,90%的蜂农表示愿意增加。因此对养蜂业进行补贴,既能鼓励蜂农扩大养殖规模,促进蜂产业的发展,也能改善蜂农的生产、生活环境,吸引年轻人加入养蜂行业,为养蜂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发放补贴还可以增加对蜂农的技术培训及推广,提高蜂农的技术水平。

有助于实现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

研究表明,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农作物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属于虫媒植物,而这类植物是需要通过蜜蜂授粉才能繁殖和发展的。同时研究证实通过蜜蜂授粉可使棉花增产12~18%,西瓜可增产29.3~32.8%等。另外,蜜蜂授粉还可以提高牧草及种子的蛋白质含量并提高种子的发芽率[1]。李位三、吴树生通过对油菜、芝麻、西瓜、棉花等4种主要农作物生产投入的调查统计,研究蜜蜂授粉的经济性,得出在化肥、农药、排灌、地膜、种子及蜜蜂授粉五种投入中,蜜蜂授粉投入最少,且能节约大批人工授粉劳动力和费用,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由此得出蜜蜂授粉是成本最低的生产要素之一,根据levin[2]对美国蜜蜂授粉经济价值的测算,蜜蜂授粉对美国农产品产值的贡献是蜂产品收益本身的143倍,而出租授粉蜂群也是美国蜂农的重要收入来源。

但在我国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户对蜜蜂授粉的意识不强。且由于缺乏组织化,即使农户租蜂群授粉一般也是不给租金的,或有时会以白糖之类的实物做为交换。因此为发挥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就应对使用蜜蜂授粉的农户给予补贴,既增加了蜂农收入,又提高了农户选择蜜蜂授粉的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且有助于提高蜂农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蜂产业的发展。

补贴方式及经验借鉴

国外补贴方式

1.美国

美国是世界养蜂大国,政府对养蜂业也十分重视,对蜜蜂授粉、蜂业的生产贸易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美国早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养蜂业按当年蜂蜜平均价格的60~90%实施抵押贷款的价格支持政策[3]。到1998年,美国政府又实施了无营销援助贷款和贷款差价支付计划,即养蜂人在需要资金组织生产时,可以将自己所生产的蜂产品作抵押,从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CCC)的项目基金申请贷款,贷款期限为9个月。

当生产完成后,如果蜂蜜、蜂胶等产品的价格高于其贷款率时,养蜂者可以将蜂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并在贷款期内还本付息;当蜂产品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时,养蜂者可以不必将蜂产品抵押给国家,而是继续拿到市场上出售,对于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的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4]。“贷款差价支付”保证了市场价格仍然由供求关系决定,有助于市场价格的稳定,及增加蜂农收入。

2.阿根廷

蜂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阿根廷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发展蜂产业的理想国家。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为打破欧美的贸易壁垒,推出了一系列关于蜂业的补贴政策。由于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政府将主要投入用于技术研发上,加强优良蜂种、产量及病虫害防治能力的研究。并针对欧美国家的行业标准,重点研发无公害蜂药,解决兽药残留问题。通过补贴措施,既优化了蜂业发展环境,增强了蜂农与蜂业企业的组织化能力,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更有利于农产品的出口,通过蜂业补贴,阿根廷蜂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5]。

地方政府的养蜂扶持政策

虽然目前中央关于蜂农补贴尚未出台明确的政策指引,但我国各区政府已陆续制定了一些关于养蜂业的扶持政策,这里举出相关案例加以参考。

为进一步鼓励蜂农扩大规模,提高产业效益,2011年北京市怀柔区制定了《蜂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据悉享受补贴的对象为在怀柔区范围内发展蜂产业,拥有北京市户籍,且从事蜜蜂养殖的基地和个人。补贴蜂种的范围包括:生产性西蜂、中蜂和授粉蜂群。补贴条件及标准为:老养蜂户原养殖规模在50群以上,且新发展20群以上的,对新发展的蜂群给予扶持,新养蜂户养殖规模达30群以上的给予扶持,每新发展一群蜂奖励150元;且对老养蜂户、专业养蜂户及中老年蜂农、农村家庭妇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给予重点优先扶持,并以采取先干后补的形式发放补贴。目前,全区养蜂户近200户,蜂群规模6000余群。蜂产业年总收入达176万元。

为改善蜂农转地放蜂的生产与生活条件,浙江省蜜蜂产业协会已向省政府申请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放转地养蜂购置专用太阳能设备的补贴。补贴对象为全省从事转地放蜂的蜂农。补贴金额按购置养蜂太阳能设备款的三分之一发放,运费等其它相关费用不包括在内。据悉,养蜂太阳能设备供应商由省蜜蜂产业协会通过招标方式确定,蜂农在购买完太阳能设备后,将购买发票交养蜂产业协会领取补贴。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自2009年以来陆续出台了养蜂优惠扶持政策。对养殖规模在10群以上、20群以下的蜂农,政府给予70%的投资补贴。另外县政府还组织蜂农参加培训,引进优良蜂种,目前昌江蜜蜂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海口一家专业蜂产品公司已决定在昌江建立蜂种基地。

国内外补贴方式的经验借鉴

从国外情况看,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蜜蜂授粉的重要性,且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蜂业扶持政策。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立法、税收、信贷等多种手段方面给予养蜂业扶持,补贴力度大,范围广,效果显著。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蜂蜜主要生产国之一。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阿根廷则利用有限的资金重点研发无公害蜂药,解决了抗生素残留问题,从而打破了欧洲的贸易壁垒,维持了本国养蜂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国制定蜂农补贴政策,应抓住提升蜂产品竞争力的切人点,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生产成熟蜜、有机蜜,另外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制定有效的蜂农贷款及保险制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从地方政府实行的养蜂政策看,补贴方式及范围可以具有多样性,如按养殖规模补贴;或实行优良蜂种补贴;或对蜂机具进行补贴等,同时应注重市场监管力度,保证补贴有序发放。

关于我国蜂产业补贴政策的建议

建立蜂农风险保障基金,保障蜂农切实利益

建立蜂农补贴政策应以降低蜂农从业风险为目的,保障蜂农的切实利益,只有蜂农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提高蜂产品产量、质量及养殖规模,才能带动蜂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蜂业国际竞争力。因此应建立蜂农风险保障基金,采取蜂蜜销售价格补贴制度,加强蜂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依靠良好的风险保障体系,改变蜂农靠天吃饭的命运,有效抵御自然及市场风险。

为蜂产业提供多层次补贴保障,提高蜂产品竞争力

对蜂产业的补贴应从产前、产中、产后多层次进行补贴保障,具体来说如建立蜂农培训基金,加强对蜂农的技术培训;对种植蜜源的农户通过发放蜜源树苗等方式进行补贴;加快中蜂产业快速发展。建立蜂产业发展基金,鼓励生产有机蜜及养殖优良蜂群;对龙头企业和规模蜂农采取贷款贴息。每年对成绩显著的养蜂大户、龙头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建立蜂产业风险基金,及蜂蜜养殖保险。从而有效降低养殖风险,保障蜂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和蜂农增收。另外对于蜂蜜销售给予部分补贴,可参考粮食补贴实行蜂蜜的保护价政策给予蜂农一定的差价补贴。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科学养蜂

目前我国不成熟蜜的生产较为普遍,其质量差、水份含量大,严重影响了我国蜂蜜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国家应设立与蜂产品质量挂钩的补贴机制,通过补贴措施鼓励蜂农进行科学养殖,同时对从事养蜂的科研机构给予补贴,加强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及我国蜂产品的质量,努力提升我国蜂蜜的国际竞争力。

对蜂蜜龙头企业及养蜂合作社给予资金支持

培育和扶持蜂蜜龙头企业及养蜂合作社,有助于有效地组织蜂农生产,推进我国蜂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有利于蜂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另外对养蜂合作社给予补贴,有利于稳定蜂产品收购价格,降低蜂业市场风险。

加强补贴法制化建设,使其有法可依

为克服政策随意性变动,确保农业补贴资金投入的稳定,补贴法制化是必由之路。我国蜂业补贴应以立法形式实现,并且应注意长期持久性立法与短期应急性立法相结合,以有效解决蜂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1] 刁青云,吴杰,姜秋玲等.低炭经济与中国蜂业.中国蜂业,2010,(2):42-43.

[2] Levin, M.D. Value of Crops Pollinated by Honey Bees. Bulletin of the ESA, 1983, 29(11):50-51.

[3] 李赛男,王芳,赵元凤.美国蜂产业发展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10,(7),79.

[4] 赵平,易法海,美国对蜂业的支持措施及其启示.世界农业,2009.(9):21-24.

[5] 杨晓明.提升我国蜂业国际竞争力的补贴政策问题分析.商业研究,2006.(16):178-182.

猜你喜欢

养蜂业蜂农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鄂西武陵山区五峰县及周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策略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贵州省蜂业发展现状及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调查
新冠肺炎对湖北省养蜂业影响的调查
临沂市蜜蜂养殖成本及其收益分析
追花寻“蜜”
对绍兴市柯桥区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