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听”的能力

2013-01-16彭艳

陕西教育·教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评价

彭艳

低年级学生的课堂上,如何培养他们认真倾听的能力呢?现结合自己这几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要求,提出建议

人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刚入学没有多久的小朋友来说,他们不懂怎样去倾听,所以,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学会去倾听他人的发言,给他们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指导学生倾听,比如说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老师讲课时你要专心,不能随便插嘴,要听完老师的讲解,才能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同学发言时你要耐心,不随便打断同学的发言,听完同学的发言后,再举手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也可以补充说明。

(2)讨论分析时要用心,听取同学发言时要多加思考,要有选择地听取,再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互相提高。

(3)批评指正时要虚心,当其他同学对你的做法提出异议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二、口令练习, 感知倾听

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抽象语言的敏感度不够,他们往往对操作性强的动作感兴趣。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训练一些口令,如“小耳朵,认真听!”、“手放平,身坐直!”、“小眼睛,看过来。”等;同时,还可以做一做“我是顺风耳”的小游戏,如教师先轻轻说一句话,看看哪个学生能听到,把听到的话又轻轻地说出来,小手一直放在耳朵旁做个顺风耳的动作,这样练习几次以后,当学生一看到老师做这个动作时,就会条件反射,很自然地坐端正使自己认真听。

三、教给方法,高效倾听

1.复述训练。复述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它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加深印痕,防止遗忘。

2.听辨训练。要想使学生会听,听得更深入,还需要我们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让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用思辨的耳朵去倾听,在大脑中思辨他的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道理,错误在那里等问题。

3.猜想法。当一个同学在发言时,引导其他听的同学边听边猜想发言同学的思路,看看跟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当同学发言完后,可以立马发表自己的见解。

4.归纳法。当认真听完同学或老师发言后,可以鼓励学生把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分组比赛,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四、创设情境,激趣倾听

1.创设“故事情境”激听。故事永远都是孩子心中一个美好的梦,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只要顺应儿童的心理,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天性,创设使学生感到好奇、有趣的故事情境,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2.引入“游戏情境”激听。同样,小学生具有好玩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入一些游戏环节,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主动探索欲望,学生就会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倾听游戏规则,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模拟“生活情景”激听。教学来源于生活,所以课堂教学应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学生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搬到课堂中来,从而抓住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提高他们课堂的积极性,带动他们的倾听行为。

五、适时评价,鼓励倾听

低段孩子的情绪色彩较浓,很在意教师对他的评价和奖励。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孩子的评价和奖励。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同时,低年纪段小朋友容易开小差,做小动作,听不进同学的发言,教师要时常对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的孩子给予表扬,可以使用如下评价语言:“你听得多认真呀”、“你真是我们班的神耳朵!”、“你有一对顺风耳!”、“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等,并马上发给小奖品,如“五角星”、“小苹果”或印一朵“小红花”,没有听讲的孩子为了得到教师的奖品,就会马上停止其他动作认真听讲。

总之,在“听”的培养中,教师既要多动脑,又要多动嘴,既要思考,又要实践,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进而养成、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和习惯。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百良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评价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