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手写我心

2013-01-16刘宏伟

陕西教育·教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创设情境

刘宏伟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怕写作是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本人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结合实际,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习作的动力。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唤起兴趣。创设情境就是指为学生创设一定的人物、事物、景物以及再现事件的简单情节或一个场景。创设情境,激发作文动机,是唤起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只有当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为学生选取或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2.引导思考,展开想象,激发情趣。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思考,展开合理想象,激发学生情趣,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学生作文一旦经过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表达自己心中的追求,说想说的话,写想写的事。平时进行这样想象的作文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激发情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二、注意写作积累

小学生今天写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之前在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没有知识积累,就没有内容写,没话写,语言平淡;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素材,学生无法下笔;没有语言积累,学生作文将是三言两语或语句不丰富。

1.知识积累。知识是写作之本。没有丰厚扎实的基础,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了扎实的知识积累,我设计了这样的一套方案。(1)善摘勤背活动。(2)每周读一书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下笔才会流畅。

2.生活积累。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走进生活,他们才会乐于表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个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好的作文。只有让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各种活动中动脑,动情,动手,才能积累作文的感性材料。

三、注重运用

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实际运用,只有常用才会熟练,常用才会常新。在教学作文中,我十分注意指导和激励学生把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贯穿于学习语文的全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如口语交际、练笔、写作、回答问题等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写作,更是提供给学生展示语言能力的平台。每次写作,我都要提醒学生将本单元学习到的近期课外阅读积累的优美词句尽可能运用到作文中。我经常在班里的“学习园地”展示学生作文的精彩片段,学生每次看到自己的作文能展示出来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那些没有得到展示的学生心里自然也会产生一种欲望,想自己的也要得到展示。这样,学生对积累语言和运动的兴趣自然会越来越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断增强,说话、写文章就会游刃有余,熟能生巧,巧能生华,所以写作上注重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学会激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也需要老师的激励。当学生作文有进步时,老师如果及时进行激励,就会增强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就会提高。

1.榜样激励。一个班集体里,肯定有一些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我利用他们作为学生们写作文的榜样,激发其他学生提高作文水平,起到辐射和引领作用。

2.表扬激励。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社会得承认,渴望别人的赞扬或认可。所以,教师要关注学习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欣赏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增强写作的兴趣,有效提高写作水平。实验证明,表扬是激发学生写作的一种神奇的力量。所以,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表扬,对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做到恰如其分、适可而止,防止骄傲:对写作水平中、下等的学生经常表扬,并力求做到“活”、“新”,“活”就是表扬的方法要灵活,“新”就是表扬的方式要新鲜。

总之,作文教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必须不断在教学理论中探讨教法,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在作文教学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作者单位 青海省格尔木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满腹狐疑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