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去留不能取决于就业率
2013-01-15朱慧松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1期
朱慧松
某省教育厅相关人员表示,该省已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列入预警名单,如果这些专业连续3次进入该项名单,将可能停止招生。据介绍,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该省教育厅建立了本科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那些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需求量明显下降、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将进入预警名单,面临淘汰。
学生辛辛苦苦考上大学,除了想学到更多知识外,恐怕更希望将来能有个好工作。若是几年大学读完,工作不好找,确实挺让人郁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关方面对高校专业就业率高度重视,进行相应的考核,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若是就业至上,仅以就业率来决定一个专业的去留却未必科学。
这就如同物价涨跌。一些农产品价格经常暴涨暴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农民喜欢跟风种植,什么东西价格高,大家一窝蜂地都种,这样供大于求,来年的价格自然是一路下滑。相反,什么东西卖不起价,大家都不种,这样来年价格自然节节攀升。高校专业同样如此,很难有专业在就业率上能长盛不衰,往往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一些昔日热门专业,如财会、计算机等,当初学子是挤破脑袋,现在就业却不轻松。相反,有的专业昔日冷门,毕业生如今倒是炙手可热。
倘若仅仅是3次列入预警名单,该专业就要退出,那么有可能埋没一只“潜力股”。而高校也会因此把更多的力气放在高就业率的专业上,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招生规模。如此一来,这些热门专业又还能“热”多久呢?恐怕离变 “冷”也为期不远了。
因此,专业的去留不能仅看“就业率”,而是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考核上要更加全面和科学,同时眼光要放长远。若是一个专业就业率不高,要认真分析症结所在,积极调整和改进,而不是一去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