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及其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2013-01-03加小双徐拥军
加小双,徐拥军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全球兴起,它实际上是一种依赖于知识、智力投入的智力密集型经济。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又称知识资本)及其评估开始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笔者以“intellectual capital”和“智力资本”为关键词分别在 web of science三大引文库(SCI、EI、ISTP)和中国知网(CNKI)分别进行了检索(截止到2013年2月28日),得出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研究的研究趋势图(见图1、2)。
图1 web of science三大引文库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趋势
图2 CNKI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国外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论文数量很少,每年平均不超过10篇;(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10年代初):学界开始关注这一领域,论文数量呈递增趋势;(3)高潮阶段(21世纪10年代中期至今):学术界形成了一个研究智力资本的高峰期,平均每年有近250篇论文。从图2可以看出,相较于国外,我国学界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但是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从2000年起每年都有近200篇论文,其研究趋势走向与国外基本一致。
一 关于智力资本的定义与构成
(一)国外关于智力资本定义与构成的研究
Senior在1836年指出智力资本是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实际上是将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使用[1]。但是,学界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学家Calbraith于1969年最早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是一种思想形态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2]。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学界对于智力资本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瑞典“知识管理之父”Sveiby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相对无限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包括雇员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3]。Lynn认为,智力资本是为组织实现价值增值而被捕获、被具体化的、能发挥杆杠作用的智力原料[4]。Stewart将智力资本定义为“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而且提出了智力资本的“H—S—C”结构,即智力资本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者之中[5]。Hall指出,智力资本由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形资源组成[6]。Kaplan和Norton指出,当公司投资于顾客、供应商、员工流程、科技和创新以创造未来价值,此种价值的累积就是智力资本[7]。Edvinsson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对专业知识、实际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使组织在市场上享有竞争优势[8]。Roos认为,智力资本是指那些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所有流程和资产,具体包括商标、专利和品牌等[9]。Brooking认为,智力资本是由使企业得以运转的所有无形资产组成,即知识、知识传递过程和知识传递过程的最终产品[10]。
Bontis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三大部分(见图3)。人力资本指员工所拥有的知识的集合;结构资本指企业实现目标所必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企业在组织日常活动中的知识;关系资本指企业与外界的网络关系,包括客户、供应商、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关系,是企业的组织潜力[11]。该方法现已成为智力资本的国际通用分类方法。
图3 Bontis的智力资本结构图
(二)国内关于智力资本定义与构成的研究
我国学者在科学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对于智力资本的定义和构成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严若森认为,知识资本本质上是整合于组织结构、制度、文化、员工素质以及经营关系等之中的无形资产[12]。袁艺等认为,智力资本是可规范、掌握并施加影响后能够产生更大价值的资本,其表现方式是企业帐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之差,其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显著的流动性,其作用是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收益[13]。袁锋等认为,智力资本不仅包括会计中认可的知识转化过程的最终产品,而且包括各种蕴藏在企业及员工头脑之中的知识或其转化物[14]。闫化海等认为,凡是可以增加公司价值者、或为公司创造并享有竞争优势者、或超出公司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都可以视为公司的智力资本,它包括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15]。王喜连等认为,智力资本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有价值的、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所有资产总称,是企业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部分[16]。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形成对智力资本概念的共识。近年来关于智力资本概念的研究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智力资产的资本属性出发,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察,注重智力资本的质和量及其对企业资本负债表的影响,这个角度的定义占大多数;二是从智力资本的无形属性出发,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考察,注重对智力资本的分类,强调其无形性。
三是资源保障。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党的领导,配齐、配强学校管理队伍,根据职教学校招生规模及时补充教师数量,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强化企业资源保障,充分利用优秀企业资源,为职业学校提供优质的可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强化培训资源保障,整合培训资源,支持职教学校建设成为本区县规模化、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基地。
二 关于智力资本的评估方法
资本是可以量化的。智力资本尽管是无形的,但也应可以通过一定的评估方法予以量化,因而智力资本的评估方法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智力资本的价值大小取决于智力资本的拥有者如何使用,行业不同,适用的评估方法不尽相同,同一行业的组织不同,所适用的评估方法也不同。目前,学者已经提出了相当多的评估方法或模型,根据其侧重点,可以分为宏观评估法和微观评估法。
(一)国外关于智力资本评估方法的研究
1.宏观评估法
(1)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较法[17]。该方法由Edvinsson提出,是一种粗略计算知识资本的可行方法。企业公允价值(Fair Value)扣除企业账面价值,所得差值就是企业知识资本的总额。公允价值可以用企业的股票市值表示,也可以通过与同行业中规模相似、收入利润相近的公司进行价值比较得出。衡量一家公司的知识资本最直接的一个指标就是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如果某公司的市值为1000万元,而账面价值为500万元,那么高出账面价值的500万元就是该公司的知识资本价值。这种方法计算简便,但是由于股票价值不能准确代表公司的市值,而且账面价值也可能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合,故其计算结果并不准确,只能视为一种粗略算法。
(2)托宾 Q 值法(Tobin’s Q)[18]。此方法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obin最早提出。Tobin认为,IC(智力资本)=MV(公司市场价值)-BV(账面价值)。在此基础上,Tobin’s Q=市场价值/重置成本。当Q<1时,表示资产价值小于重置成本,公司将不会购买此资产;当Q>1时,资产价值大于重置成本,公司可以投资该资产。Q值越大,代表公司的投资行为就能得到超额利润,而超额利润的源泉就是知识资本。此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测量一个企业的智力资本,还可以用来评估特定资产的价值,而且账面价值不会因为折旧速度过快而被低估。但是,这种方法会随着会计方法的变化而变化,无法对企业决策提供借鉴意义,而且许多资产(如知识产权和商标等)的价值并不一定反映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
(3)智力资本推算法(CIV)[19]。此方法由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商学院附属机构NCI研究中心提出,旨在通过评估无形资产,帮助政府扶植知识密集型产业。计算步骤为:①计算公司前3年的税前盈利;②计算资产负债表中3年的平均年终有形资产价值;③以资产除以赢利计算公司的资产报酬率;④列出3年的行业平均资产报酬率;⑤计算赢余报酬,赢余报酬=①-④×②;⑥计算前3年的平均所得税率,乘上赢余报酬,再从赢余报酬中扣除,即得到税后盈利。这个税后盈利便是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代表一家公司运用无形资产超过同行业的能力。此方法有利于帮助企业了解无形资产的价值大小,既可以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也可以用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比较。但是,此方法计算复杂,对企业的会计资料要求很高,而且若企业的资产报酬率低于行业平均资产报酬率便无法计算。
(4)实际期权定价法(AOP)[20]。这是由 Pricewater House-Coopers公司研究的一种度量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应用于交易已经发生且公司总体价值已知的情况下。总体价值必须根据不同的业务种类和具体资产进行分配,而且强调通过未来潜在收入法(贴现现金流)或市场比较法来评价各项资产。此方法认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加得到的价值不一定和公司的市场价值完全一致,公司所有资产(包括智力资产)和公司市值之间的差距是管理团队所得到的期权价值。有价值的期权包括进入新市场、引进新产品。公式表示为:公司的总体价值=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贴现现金流量+商誉(企业期权)。此方法把期权定价概念应用于真实的商业环境,适应竞争白热化的经济环境的特点。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宏观评估法,如投资者分配市场价值(INMA)、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法(HRCA)、经济附加值法(EVA)、知识资本价值法(KCV)、知识资本价值法(KCE)等。这些方法以传统会计方法为基础,通过相关的财务数据来计算公司从智力资本获得收益的净现值。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进行财务分析,即通过若干个财务指标的计算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而推算智力资本的价值。这种宏观评估法将智力资本与有形资产进行直观比较,有利于计算出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但是,对于组织来说,这是一种事后评估,也是一种短期评估。因而,这种基于财务的评估方法并不能提供战略性的借鉴意义,容易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2.微观评估法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化,传统上基于会计和财务指标的智力资产宏观评估法难以涵盖智力资产的价值变化和企业内生的智力资产,且不利于企业的战略决策,智力资本微观评估法应运而生。这类方法主要是将组织的知识资产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指标,从而将智力资本从传统的会计和财务中独立出来,对其评估更具前瞻性和全面性。代表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智力资本审计测量模型(Technology Broker)[21]。该模型由 Brooking提出,她将智力资本定义为由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四个部分紧密结合的“混合物”。首先,利用智力资本指标设计出20个问题让企业回答。若一个公司对这20个问题做出肯定回答的数目越少,就表示该公司越有必要关注其智力资本问题;然后,设计各个变量对各类资产贡献度的特定审计问题调查表,用以测量智力资本的四个组成部分。此模型提供了一个“工具箱”帮助组织识别其知识资本的价值,有助于对知识资本衡量的每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考虑企业未来知识资本的增长潜力,也不能反映企业知识资本的变化情况,而且所得的结果都是定性结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也无法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此外该方法也没有清楚地给出对个别资产进行审计时应采用何种标准进行评估。
(2)平衡记分卡模型(The Balanced ScoreCard)[22]。该模型由Kaplan和Norton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组织绩效的方法,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进行“实现战略制导”的组织绩效评估。平衡计分卡模型是一个静态的评估系统,将知识管理的关注点由知识资本评估转向了知识管理的绩效评估,即以组织的共同愿景与战略为内核,运用综合与平衡的哲学思想,依据组织结构,将公司的愿景与战略转化为下属各责任部门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与学习等四个方面的系列具体目标,并设置相应的四张计分卡,运用这种综合与平衡的哲学思想为企业提供一个综合的测评体系。平衡计分卡主要是通过图、卡、表来实现战略的规划。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仍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3)Skandia 导航器模型(Skandia Navigator)[23]。该模型由著名金融公司Skandia的智力资本经理Edvinsson在1991年借鉴“无形资产负债表”和“平衡计分卡”思想,结合本公司的实践而创建。它从客户、财务、流程、人力因素、更新与发展五个方面指标对智力资本进行了评估(见图4)。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类比等处理方式将包括直接计量、金额、比例和调查结果的112项指标最终转化为两类指标:货币金额和百分比率。将货币指标通过事先设定的权重结合起来,得到一个组织的货币资本的价值(C);进而将百分比指标结合起来形成智力资本效率系数(I)。一个组织的智力资本价值就是这两者的乘积,即智力资本(IC)=I×C。绝对变量(C)“强调一个组织对于未来的承诺”,效率变量(I)则突出反映组织的“速度、位置与方向”特征。
图4 Skandia导航器模型关注的五个领域的关系
Skandia Navigator模型是被誉为智力资本评估方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模型的最大优点是使用了很多可以量化的指标,且评估过程极具动态性,是一种动态性知识资本评价体系;而且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稍微进行改变便可以用于外部比较。但是,该模型的指标设置十分繁琐,操作过程中如不能量化的一些指标就会被剔除掉;而且仅仅靠计算企业的市场价值减去帐面价值差,并不能真正地反应企业的知识资本价值。
(4)智力资本指数模型(Intellectual Capital Index)[24]。该模型由Roos及其同事最先提出,Skandia公司在1997年会计年报的智力资本附录中首次使用。该模型将所有不同的单项智力资本指标合并成一个综合指数,公司确定战略后,可据长期目标获取两组信息:一组为公司创造价值的途径,即获取那些能真正推动公司创造价值的智力资本;另一组为公司绩效衡量指标,即获取能够描述多家公司成功的关键要素与反映其特征的指标,最后将这两组信息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智力资本测量系统。这种综合处理的方法极大地改进了众多单项指标冗长的状况,大大提高了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的可视性,有助于管理层更好地从整体上评估公司的智力资本状况。
(5)无形资产监控器模型(The Intangible Assets Monitor)[25]。该模型由 Sveiby提出。Sveiby提出应采用一种动态指标来评定知识资产(Knowledge Based Assets)的价值,并将知识资产定义为企业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差额,随股市的波动而起伏。知识资产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雇员能力(Competence),即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二是内部结构(Internal structure),即管理、员工态度和研发等;三是外部结构(External structure),即商标、顾客和供应商关系等,如表1所示。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管理,Sveiby提出了三个知识资产评价指标:增长和创新指标、效率指标、稳定性(风险)指标。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配相关指标,关注资产的成长、更新速度、使用效率以及退出风险,从而清楚地了解和把握无形资产的发展过程。该模型十分简单,易于操作,既能反映现实,又能指向未来。
表1 无形资产监控器模型
(二)国内关于智力资本评估方法的研究
“智力资本”是一个外来概念,我国学者多称之为“知识资本”。对知识资本评估方法或模型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智力资本微观评估法,然后建立适合国内企业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评价,将知识资本的综合评价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再相应进行实证研究。也有部分学者根据现有的评估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评估方法。
范徵采用层次分析法,将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技术资本、市场资本和社会资本5个指标,指标下属20个元素,应用定量模型进行评估:首先用语义差别隶属赋值法将定性指标量化并赋值,然后用模糊隶属赋值法将定量指标无量纲处理,最后用判断矩阵确定评价指标权数[26]。
仇元福等人将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本。首先通过德尔菲法建立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语义差别隶属度赋值方法把定性指标定量化,采用模糊隶属赋值法将定量化指标无量纲处理,同时引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分级处理对知识资本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知识资本的综合评价模型。这种分类分级处理的思想,既有利于解决知识资本评价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关联性,又易于通过软件开发实现辅助评价[27]。
徐颖、张少杰建立了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技术资本、市场资本和关系资本五个评价子系统构成的知识资本评价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下又设有多个分指标,而后再分别进行评价[28]。这种评价系统有利于根据知识资本的关联性和复杂性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姚丽琼、任杰玉从人力资本、市场资本、技术资本、管理资本、顾客资本五个方面83项分指标对知识资本进行了测度研究[29]。赵静杰、张少杰从人力资本、管理资本、市场资本和创新资本四个方面分析了每种资本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将指标体系中分为4个层次,共有4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和54个四级指标,并提出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衡量知识资本[30]。余竹生等人提出了标杆瞄准评估法,其基本思路是在对某企业知识资本作评估时,先选定一个伙伴企业,将该伙伴企业的知识资本作为参照标准,通过对比两家企业之间各项指标的情况来评价某企业知识资本的水平[31]。这种方法有利于从企业外部寻找最佳实践公司作为标准,评价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或工艺的质量,以便发现差距,并持续、系统地加以改进的过程,但是找合适的“标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张华伦、孙毅结合各种知识资本评估模型的特点和国企保值增值的实际需求,提出了适合国有企业知识资本评估的DIC(Direct in Calculate)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在准确地界定知识资本的前提下,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将其各个部分的评估得分加总后,得到企业的知识资本总量。他们还以我国西北某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了DIC模式应用实证[32]。
索玮岚等人针对关联情境下的知识资本评价问题,将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管理资本、关系资本、技术资本、市场资本五个维度,然后给出了一种考虑关联情境的知识资本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TAC(Two-additive Choquet)积分算子计算知识资本各维度的评价值和综合评价值,然后通过解析运算明晰各维度对综合评价值的贡献,以便决策者了解组织自身的知识资本现状,并为其有效地管理知识资本提供支持。他们也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33]。
曾德明等人则从个人、组织、区域和国家四个空间层面对知识资本测度进行分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创新体系构成要素构建适用于产业创新体系的38个知识资本测度指标[34]。
我国学者还有从图书馆、学校、银行等行业角度来探索智力资本的评估方法,并进行实例论证,如王小明把企业智力资本理论引入高校,建立适合高校的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35]。还有学者从区域或是城市的角度研究智力资本的评估,如王学军、陈武构建了一套区域智力资本及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2006年31个省(市、区)的区域智力资本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评估[36]。这些研究成果都丰富了智力资本评估理论与方法。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广度、深度和高度都有一定的扩展,产生了一大批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智力资本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由于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产,且影响因素众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界定智力资本,提出众多不同的观点与方法。这反映了智力资本涵盖领域和范围的广泛性,也反映出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但是,由于国内外对于智力资本的内涵与外延尚未达成共识,使得学者们难以基于同一认识来共同探讨智力资本理论,而且导致实践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二是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较少。学者们根据各自对智力资本的不同理解,建立了许多的指标体系和模型。这些体系和模型各有优劣,但往往都缺乏实证研究,这就对于组织选择合适的智力资产评估方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且过多的理论往往让决策者感到迷茫,使得很多理论成果都只能流于理论而缺乏实践意义。三是研究广度不够,多为经济视角。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一方面具有资本属性,另一方面也具有知识属性。但是纵观现有的研究结果,大多是从资本属性来进行研究智力资本的价值大小,而从知识属性的角度研究较少,这使得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往往跳不出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有所突破。四是相关研究数量很多,但是创新性不足。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许多新模型大都没有真正突破前人所提出的几个固有模型,在指标构建和方法运用上也没有创新之处,一些模型之间内容重复。创新性问题在我国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很多成果都是西方理论的变体,换汤不换药。因此,未来的研究趋势应该是从宏观理论深入到具体实践,从单一学科角度扩展到多学科视野,实现经济学、人力资源、知识管理等多学科合作,同时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实证研究,使这些理论更具可操作性。
[1]王勇,许庆瑞.智力资本及其测度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2).
[2]Feiwal G R.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michal kalecki:A study in 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M].Tennessee: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1975.
[3]李志刚.知识管理原理、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Lynn B E.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the new economy:Bringing th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into the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1/2/3).
[5]Stewart T A.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J].Long Range Planning,1997,(30).
[6]Hall R.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intangible resour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2).
[7]Kaplan R S,Norton D P.Strategic learning and balanced scorecard[J].Strategy & Leadership,1996,(5).
[8]Edvinsson L,Sullivan P H.Developing a model for 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6,(4).
[9]Roos J.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IC)[J].Long Range Planning,1998,(1).
[10]Brooking A.Intellectual capital:Core assets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enterprise[M].London: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6.
[11]Bontis N.There’s a price on your head: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strategically[J].Business Quarterly,1996,(4).
[12]严若森.论企业知识资本的构成特征与运筹[J].甘肃理论学刊,1999,(4).
[13]袁艺,袁一骏.智力资本测量模型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8).
[14]袁锋,陈晓剑,严志勇.高科技企业智力资本的定性评估[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
[15]闫化海,徐寅峰,刘德海.智力资本的整体衡量方法及其应用[J].科研管理,2004,(11).
[16]王喜连,黎冰.基于智力资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7,(4).
[17]李存金,甘仞初.国外知识资本理论研究的若干进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18]梅小安,罗丽.知识资本评价方法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12).
[19]智力资本推算法[EB/OL].维基百科,2013-03-07.
[20]金加林,吴育华.智力资本度量方法的比较与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2004,(12).
[21]安妮·布鲁金.智力资本——第三资源的应用与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2]Kaplan R S,Norton D P.The balanced scorecard: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J].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23]Edvinsson L,Malone M.Intellecto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roots[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7.
[24]Roos G,Roos J.Measuring your company’s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J].Long Range Planning,1997,(3).
[25]Karl-Erik Sveiby.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Managingand measuring knowledge based assets[M].SanFransiseo: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Inc,1997.
[26]范徵.知识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与定量评价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0,(9).
[27]仇元福,潘旭伟,顾新建.知识资本构成分析及其技术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2,(10).
[28]徐颖,张少杰.知识型企业知识资本及评价系统模式[J].工业技术经济,2004,(8).
[29]姚丽琼,任杰玉.知识资本的测度[J].经济师,2005,(2).
[30]赵静杰,张少杰.知识资本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情报科学,2005,(9).
[31]余竹生,王晓波,李绩才.企业知识资本评估新方法探析——标杆瞄准评估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6).
[32]张华伦,孙毅.国有企业知识资产的DIC评估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8).
[33]索玮岚,樊治平,贾璐.考虑关联情境的知识资本评价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34]曾德明,刘惠琴,禹献云.产业创新体系知识资本评估指标分析[J].情报科学,2012,(7).
[35]王小明.高校智力资本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0).
[36]王学军,陈武.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相关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