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2013-04-01喻秋兰
喻秋兰
(长沙大学,湖南 长沙410003)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高校的校园文化又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园里的各项文化设施,又包括各种文化现象以及文化思潮;既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又包括全体师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教育观念等。校园文化中的各项文化设施、环境等,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在校方重视且不缺乏资金的前提下较易到位。但是校园内的人文精神等精神文化则需要一个长期潜移默化过程来积累,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化也不例外。建设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都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一 艺术教育在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从多角度去探索和思考。作为一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鉴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一个重要手段。艺术教育能通过艺术形象影响大学生们的审美感觉感知、意志等,使他们学会主动去追求美,体验美,创造美,同时对艺术美的感知和判断还能够潜移默化地促使他们形成对社会和人生中美丑、善恶、荣辱的正确认识,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而整个学生群体的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衡量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对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能促进广大青年学生人格的完善
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荣格曾说过:“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那么校园文化的最后成果,就是校园里全体师生的集体人格。对艺术教育于促进完美人格形成的作用,古今中外均有深刻的认识。孔子就认为人的修养过程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音乐教育在他看来是促成完美人格形成的最后阶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受教育者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使其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也提出“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理性、勇敢、公正等美德。可见,艺术教育在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眼中就是培养青年健全人格、高尚品德的必备内容和必经之路。在高校,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美育的主要实施手段,除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通过艺术作品为媒介达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是其重要目的之一。因此艺术教育在促进和完善高校青年学生的全面人格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促进道德素质提升方面,艺术教育并不像思想品德教育那样直接对大学生施加系统的、概念性的理性道德影响,而是通过以美导善,对他们实现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感化。比如,歌曲《我爱你中国》,给我们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四季美景,自然而然地激发大学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教师未做意识或言语暗示的情况下,大学生们仍认为加西莫多这个艺术形象是美的,审美标准和道德标准在审美主体身上呈现出一种天然的融通性。在艺术作品中,理融于情;在艺术接受中,情先于理。青年学生在艺术审美过程中受到情感的感染,进而引起对生活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从而受到教育。艺术教育通过审美情感体验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而非通过理性的道德说教,这恰恰是艺术教育发挥其德育功效最为巧妙的地方。
(二)艺术教育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能提高广大学生群体的审美情趣,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身心和谐要求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即没有心理疾病和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早在中国古代,《礼记·乐记》中就提到过音乐艺术对人心理的影响:“乐者,通过伦理也。闻宫音,使人温舒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好施;闻羽音,使人齐整。”也就是说和谐的音乐能够让人心性平和,内心充满正义、善良和仁爱等正面情绪,从而由内而外地表现出一种乐善好施和恪守规矩的行为现象。其实,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也已经证实了这种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那是因为音乐能使人体内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释放量增多,起到调节神经兴奋、稳定情绪的作用。艺术还能及时释放或转化人心中积累的不良情绪,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将人的心理健康调节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我国大学生基本上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此时他们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心理上却尚未完全成熟,学业受挫、感情失败、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因素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心理失衡。如果平日累积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和有效地疏导,则很容易诱发校园内的极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近年来接连发生的马加爵、药家鑫恶性杀人事件和几起同窗室友投毒致死事件都让人们对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广泛持担忧态度。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但是很多学生出于强烈的自尊而羞于启齿。于是,寻求更为大学生们容易接受的心理疏导方式变得非常迫切。而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完全是在其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这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如齐易、张文川在他们的著作《音乐艺术教育》中所阐述:“人们可以从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品评体会中,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培养其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并且可以解忧愁于欢悦,化暴怒为温柔,使精神获得平衡,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最终将导致精神的升华:粗野变为文雅,猥琐变为豁达,小气变为大度,浅薄变成深沉。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人的气质和性情,使人和谐而全面地发展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一代新人。”[1]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增强校园的凝聚力、感染力
托尔斯泰曾经说:“艺术的主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消除个人的离群感和孤单之感,就在于使个人和其他的人融合在一起。”虽然目前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主流表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品质,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流露出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思想观念较为功利等问题。笔者认为,在高校校园里,开展合唱、合奏、集体舞、音乐剧这样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统一协作的团队精神,促进和谐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增强高校校园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这是因为,群体性的艺术活动要求参与者集体配合和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这类艺术实践活动都能较好地培养个人与群体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生存意识。另一方面,在这些集体性艺术实践活动中,能让人感到一种群体和谐的氛围,更能感受到一种艺术化、人性化、充满爱的人际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得到协调,使参与其中的人产生一种和谐感和幸福感。杜卫在《美育论中》认为,美育过程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能突破对话障碍的“审美场”,这个审美场能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每一次合唱,每一次集体舞,每一出戏剧演出,都使参加者在一个共同分享的情感经验领域中达到交流与理解。每一次电影欣赏或戏剧欣赏,每一次聆听音乐会,都会使参加者获得一次情感的共鸣,此刻的影剧院或音乐厅成为一个情感世界,由于分享共同的情感经验,每一个个体的情感都向四周荡漾开去,于弥漫着情感意识流的审美场中,人们获得了一次真挚深切而又无言的集体心灵对话。”[2]
二 发挥艺术教育促和功能,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上文已经论述过高校艺术教育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积极和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下文中,笔者暂且将艺术教育的这种功能简称为“促和功能”。目前,在我国高校内,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实施的主要平台。但是,要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促和功能”,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设置是首要的任务。笔者尝试着建立一个具有“促和功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一)艺术理论与欣赏版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体
虽然艺术创作、表演、欣赏等艺术参与形式都能使人们收获审美愉悦和道德情感,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艺术欣赏却是最具可能性接受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容易对人们产生情感共鸣、施加道德情感影响的一种形式。一个人即使不具备任何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才能,他也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欣赏”。首先,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大学生,使他们获得艺术美的体验和对人生中真、善、美的感悟,从而自发地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一曲《梁祝》,其塑造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让大学生们深切感受到纯洁爱情的伟大,从而自发形成崇高的爱情观和人身观,自觉抵制社会上“物质爱情”、“权利爱情”的不良风气。一幅《南京大屠杀》的油画,作者通过色彩的冷暖、光线的明暗、线条的粗细、位置的主次变化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深深震撼着大学生的心灵,不需要教师更多的解释就已经使“勿忘国耻,发奋图强”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出京剧《赵氏孤儿》通过演绎一个历史故事,把舍己救人、惩恶扶善、忍辱负重的道德观念刻画得淋漓尽致并潜移默化地植入了大学生的心中。另外,艺术是人本能的一种精神需要,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能使现实生活中人的焦虑、压抑的情绪得到适当的宣泄,使人的心灵趋向平静与和谐。因此艺术欣赏教学对于促进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些院校按照专业的标准开设了“视唱练耳”、“基础乐理”、“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摄影艺术”等理论课程。德育目标在这些纯理论课程中虽然也能找到渗透点和切入点,但却经常是以一种较为理性的方式出现,不像艺术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那么生动地作用于人,很难从内心深处去打动并感染大学生。我们可以尝试整合理论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如把“视唱练耳”、“基础乐理”整合为“音乐基础与名作欣赏”;将“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分别改为“中国音乐史及作品赏析”;“外国音乐史及作品赏析”;将“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分别改为“中国美术史及作品赏析”、“外国美术史及作品赏析”;“摄影艺术”则改为“摄影技术与作品欣赏”。此外,还可以开设“中国戏曲及名段欣赏”、“书法艺术及名作点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与欣赏”、“艺术概论与名作赏析”等课程。这种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体系艺术理论版块中增加艺术欣赏课程比重的做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艺术学科德育渗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纯艺术理论知识授课内容过于单调的问题。通过艺术理论课程与欣赏课程的有机整合,降低了艺术学习的专业深度和难度且扩展了课程内容的广度,使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能够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之内学到更多的艺术相关知识,符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普及性”的原则。鉴于以上原因,在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艺术理论板块中,应该以艺术理论结合艺术欣赏所构成的综合性课程为主。
(二)集体艺术实践版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
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设置集体艺术实践版块能有效地融洽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造就和谐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环境。在集体艺术实践板块中,可以开设“合唱艺术”、“形体与舞蹈”、“话剧表演”等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民乐合奏”、“戏曲表演”等专业性稍强课程。另外,还可以尝试将大学校园内的各种艺术团体的集体排练纳入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以前,高校的各种艺术团体多属学生自发组织,作为课外业余活动,其日常排练活动带有随意性,集体排练时间难以保证,往往是有演出活动之前匆匆排练一段时间,而平时的排练就“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集中排练的时候团员也很难到齐。如果把这些艺术团体纳入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情况就不同了。我们可以为这些团体设置集体排练的课程,制定专门的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指派专门的老师进行定期指导,学生参与排练可以拿到学分。这样做将既有利于保证艺术团体集体排练的时间,促进这些文艺团体的规范和进一步发展,又扩展了普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丰富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从而也保证了社团成员定期互相交流与协作的机会,促进了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校园广播站——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益延伸
校园广播站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校园广播站建设得好,能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较易遭遇因家庭贫富差距、感情失败、学业和就业压力等因素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形成诸如压抑、焦虑、孤僻、自卑、嫉妒等负面情绪。他们正处于一个精力充沛、情绪易于激动,同时又极不稳定的年龄阶段,在处理问题时容易感情用事。针对这些负面情绪,在校园广播中,可选择播放一些音乐情绪积极向上的作品对其进行有效疏导。如我国传统音乐,一贯以“中和之美”作为审美标准,“中和”的含义就是“和谐”而“不过度”。在此指导思想下,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欣赏行为,都讲究“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在主体精神的感受上追求“和谐”的境界。很多中国传统古曲风格上温和典雅,意境上含蓄隽永,给人以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对于大学生浮躁、容易走向偏执的心理特征有着很好的安抚作用,还能够培养他们冷静和宽宏的性情。另外,西方早期的古典音乐风格上也表现出一种严谨、典雅、端庄的气质,透露出一种人类对自然与和谐的崇尚,这些音乐能使大学生心境趋向平和;西方的浪漫主义音乐则在风格上自由、奔放,显示出强烈的个性,有利于大学生们释放出内心压抑的情感,达成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另外,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通俗音乐也可以选用。如瑞士班得瑞乐队的音乐,其中很多音效如流水、风声都来自于大自然的真实音效,在听觉上给人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对舒缓大学生生活中的压力也是有帮助的。
杜威认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更新了自己。”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对于广大高校学生来说具有思想教化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和传承创新功能,不仅能直接对大学生的成长施加积极的影响,从大局上来说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艺术教育通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先内化为个体美的意识,进而升华为一种由道德、情操、人生观、价值观等构成的校园人文精神,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1]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