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教学方

2012-12-29滕颖蕾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期

  数学,是一种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包括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反映了人们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以及积极进取的意志。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授课还上升不到这种抽象的理论高度,而他们活泼好动、好奇敏感却又缺乏目的性的特点,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1.以情境为依托,构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1)计算类题目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这说明一年级的口算训练是很重要的一项训练。然而,小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难以掌握,很难静下心来去研究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枯燥的东西。如果教师能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改变教学方式,以情境为依托,构造生动的学习氛围,一定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如果机械地让学生记忆1+1=2、2+1=3、4+5=9……效果未必好。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试着为学生营造一种用到数字加减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说:“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棒子熟了,小狗熊要去掰棒子了,可是它不识数。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它啊?”学生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小狗熊来到了棒子地,它东瞅瞅,西看看,掰了3个棒子,又走了两步,掰了4个,它现在一共有几个棒子?”“7个!”“对。它又走啊走啊,看到更大更好的棒子,不过它拿不了了,就丢了5个,现在它手里还剩几个棒子啊?”“2个!”“小朋友们真聪明!刚才我们涉及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的运算,也就是3+4=7和7-5=2,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讲课的内容。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将隐含的数学问题寓于情境之中,使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使枯燥的数字也充满了吸引力。
  (2)应用类题目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答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题,能够说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初步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并口述答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此类题目既包含计算问题,也包含阅读理解问题,较难理解。如:“山上有3只羊,又跑来6只,一共有几只羊?”前面是条件,后面是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扩展情境的方式,让问题生动起来。教师先让3个学生上来,表演羊吃草的样子,然后再上来6个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在旁边加上绘声绘色的描述,让这个故事听起来栩栩如生。最后,教师让学生回答:“现在一共有几只羊?”这种教学方式比起单纯的灌输,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利于加强学生印象,提高其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以竞赛为载体,调动饱满的学习热情
  (1)计算类题目
  低年级学生不但活泼好动,而且求知欲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肯定与赞扬。因此,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采用竞赛的教学方式,挑选20位学生上来,分成两组,分别编号1~10,进行比赛。教师出示数学运算题,每一组学生分别计算结果,计算出来后让编号相同的学生站出来。比如,教师问“3+4等于几”,那编号为“7”的学生要立刻站出来,哪一组编号为“7”的学生最先站出来,即可获得一分。一组题目算下来,哪组得分高,即为胜者,可以获得表扬或一定的奖励。通过此种方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让学生在竞争中收获了知识。
  (2)几何类题目
  低年级学生在初次接触几何图形时,往往有些困难,教师采用竞猜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比如,让大家说说在生活中哪里可以看到球形、长方体、圆柱体,谁说得多,就可以获得奖励。再比如,教师可以将认识几何图形与方位识别结合起来,教师在下面说,让学生在上面摆图形。“圆柱体在长方体的右边”“球形在长方体的后边”“圆柱体的上边还有一个正方体”……学生如果能准确迅速地把图形摆出来,即可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等大家对这种活动比较熟悉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一个说、一个摆,然后互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也加强了方位感,还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3.以游戏为手段,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适当地开展有益的游戏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力、智力和交际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比较类题目时,可以采用常见的“抢凳子”的游戏。6名学生围着5个凳子转,其他学生拍手,教师喊停后,学生们开始抢凳子,没有抢到凳子的同学为大家表演节目。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大家:“为什么有一个同学没有抢到凳子?”学生们通过思考发言后,教师可以再归纳总结为“有一个同学没有抢到凳子的原因是6比5多1”。教师采用类似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学习这类比较多少的题目。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