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细节: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2012-12-29李加树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期

  所谓“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教学细节往往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素养和教学风格。细节虽小,却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一、教材的细节
  教材是由众多细节构成的整体,细节设计只有在知识整体框架统领下才具有价值。那么,如何解读教材细节呢?关键要通读和细读。通读注重对某一课时内容在本单元、整册教材乃至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定位,从而确定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细读是关注课时内容的细微处,逐字逐句地推敲与揣摩,为灵活使用教材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在学生理解了圆柱的高的含义之后,教师继而出示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毫米、一个圆柱形水桶深约80厘米、一根圆柱形钢管长约30米,然后提问:“这里的‘厚’‘深’‘长’分别指圆柱的什么?”交流后,学生明确,“厚”“深”“长”属于日常用语,而“圆柱的高”则是数学概念表达。这个细节的设计,应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层解读,不但丰富了学生对高的认识,而且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为后面练习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预设的细节
  教学预设就是针对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时,既不能过于琐碎,也不能遗漏或疏忽关键的细节。
  例如,教学“认识角”时,我让学生在找角、摸角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但是学生在指角时,大部分学生总是指顶点。反思该设计,我发现备课时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角就是一点),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只重视引导学生认识角的特征,而忽视了角的形成过程这一细节,导致学生指角的不规范。若课前对这一细节进行预设,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角的意义,形成精细、严谨的做事态度,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大有裨益。
  三、课堂生成的细节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表现,无论是倾听、回答、质疑,还是实验演示、习题解答,都有可能向我们展示一张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我们无法预料其全部的细节。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后,我引领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创造。其中,有一位学生画了很多图形表示,但最后一个图他画的是,我引导学生对这幅图进行研究。
  师:你是怎样想的?说给大家听听。
  生1:是分一半,也是分一半。
  师:不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8份吗?
  生1:是取一半,4+4=8;呢,1+1=2,也是取一半,这两个是一样的。
  生2:不仅等于,也等于,因为它们的涂色部分都是总份数的一半。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联想真丰富呀!不但创造出,而且还创造出、,发现这几个分数都等于。你还能举出几个和相等的分数吗?
  生3:,,,……
  师:能说得完吗?
  从上面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极为活跃,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天地。究其原因,便是教师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后而产生的积极学习效应。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分数乘法”时,让学生画图(如下)表示分数乘分数的结果。
  ×=
  交流并概括出“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计算法则后,教师让学生口述是如何理解的。生1的回答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再把2份的每1份平均分成……”,而生2则回答“分了再分、取了再取,所以要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教师:“你的想法不正确。”听课教师一片哗然。
  仔细分析,我觉得生2的想法是有价值的。就真分数而言,“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几何意义,不正是“因为分了再分、取了再取”吗?多么生动、传神、简练!但由于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预设,面对课堂的意外生成,缺乏智慧的处理,因而草率地给出了评价。其实,这种个性化的想法应得到充分的肯定,它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勇于提出个人想法,又引导其他学生换一种角度来思考问题。
  四、练习中的细节
  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多少,通过练习可以看得很清楚。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有个别学生在计算75×142时出现同样的错误。原来,像75×142这样的题,学生列竖式时通常情况下把142写在上面,75写在下面,因而出现了相同的错误结果。抓住错因,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藏着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重视新课程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大智慧、大教育。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