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
2012-12-29徐晓庆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期
在一次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课上,某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图形的奥秘”。由于本文只想探索与研讨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案例辨析,所以只提供了关于“折”这一教学片断,并以此进行反思与提升。
一、课堂实录
师:轴对称图形需要满足哪两个条件?
生:能完全重合。
师:怎样使它完全重合?
生:对折。(师板书:对折、能完全重合)
教师安排了一系列习题,如“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下面的图形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课上,师生互动融洽,学生讨论交流踊跃,教学效果显著。
师(拿出一奖杯):这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异口同声):是。
师:满足能对折、能完全重合这两个条件吗?
生1:可以的,能完全重合。
师:能对折吗?
生2:能,把右边的折到左边去,能完全重合。
生3:在奖杯的中间画一条直线,折过去,能完全重合。(边说边比划,其他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谁能折给大家看看?
生4:可以对折的,在脑子里想象就可以折了。
生5(无奈地):奖杯,折不动。
师:不好对折,就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一脸疑惑地看着老师,下面的听课教师也开始小声地议论)
师:奖杯是生活中的对称物体,是立体的,而轴对称图形应该是平面的。(多媒体演示:从奖杯上描出一个图形)
师:奖杯是对称的,设计奖杯的图纸才是轴对称图形。(教师紧接着出示天安门、白宫等对称的建筑及悉尼歌剧院等不对称的建筑)
师(指着天安门图片):这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不是。
师:不好对折的就不是轴对称图形,设计天安门的图纸就是轴对称图形。
……
师:生活中有对称美,也有不对称美,美是丰富多彩的。
二、评析与思考
听完课后,学生的那句“奖杯,折不动”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地回响。教师从“不好对折”为切入点,让学生理解并辨析生活中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不同,设计与想法非常的巧妙。可是,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在心理上并不认同“奖杯,不好对折”,至少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理解为什么不好对折。学生努力地想让教师理解他脑中的对折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是一种想象,而不是真的要实际去操作的。可是,在现实中确实不好对折,于是学生无奈地说出了“折不动”。其实,在学生的认知中,“折不动”并不等于“不好对折”,其中暗含的意思不是不好对折,只是不好操作。
再者,教师后来呈现的是天安门等建筑物的图片,对着这些图片,说“这不是轴对称图形”,我觉得有些不妥。有的听课教师在议论:“图片,就已经是一种图形,怎么不好对折呢?你要是打印出来不就可以对折了吗?”其实,教师的意思肯定是正确的:天安门是一个对称的建筑,而不是轴对称图形。一个是立体的建筑,一个是平面的图形,这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同对称与否没有关联。但是,教师的那句 “不好对折,就不是轴对称图形”,把区分“轴对称图形”与“对称物体”之间的界线定义为“是否可以对折”,实在是有些欠妥。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教材分析中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是观察天安门、飞机、奖杯三个物体,发现这些物体或是左右两边,或是上下两边,或是前后两边的形状、结构、大小都完全相同,从而接受这些“物体是对称的”这个概念,并带着这样的概念到身边去寻找对称的物体。第二步是把天安门、飞机、奖杯的一个面画下来,得到图形,使研究的对象从物体转移为平面图形。这是教学不能忽视的环节,关系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否正确,会不会与物体的对称特征相混淆。
三、改进措施
教材安排中很明确地指出,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要从“对称的物体”过渡到“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之间沟通的桥梁。但是,在许多教学案例中都发现,学生易把对称的物体描述为轴对称图形,不能理解其本质的区别。我认为,上述案例中的两个环节可以作如下改进。
师:奖杯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板书中着重标志“图形”二字)。奖杯,是一个图形吗?
生:不是,是一个物体,像长方形这样的才是图形。
师:对。像奖杯这样对称的物体,描述时这样说“奖杯是对称的”;像长方形这样对称的图形,描述时这样说“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教师以“图形”为切入点,让学生理解立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区别,让学生理解其内在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图片这一教学的难点。
教师不要指着天安门的图片笼统地问:“这是轴对称图形吗?”这句话本身就有歧义,教师问的是图片里的天安门,还是有天安门的这幅图片呢?可这样问学生:“这幅图中的天安门是轴对称图形吗?”“不是,它是一个对称的建筑。”……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