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引导低年级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策略

2012-12-29徐爱花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期

  如今,有利于学生感悟和依靠学生感悟进行学习已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的显著特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理解能力低,很多时候只能让学生依靠感悟获得新知。然而,使学生获得更多有质感的感悟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下面,就简单谈谈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感悟。
  一、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
  现实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认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在教学“认识几和第几”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做个游戏,要求前面3个学生站起来,再要求前面第3个学生站起来。学生由于感兴趣,注意力都很集中,加之又是现实的情境,反应非常快。这时,我假装疑惑地问:“怎么两次站起来的不一样呀?”学生经过思考发现:第一次是前面3个同学,第二次是前面第3个同学。“说得非常好,知道了‘3’和‘第3’的不同。”然后再次活动,这次分别请前面第2个和前面2个学生站起来,学生的反应依然很快,似乎有了思考的成分。有的学生还在嘴里轻轻地念着“第2个、2个”,以自己的方式说出两次的不同;有的学生甚至还分别伸出一个和两个手指头。我能感觉到,那是他们对“几”和“第几”独特的理解。交流时,学生能说出“要前面第2个同学站起来,只要一个同学站起来,而要前面2个同学站起来,就要站起来两个同学”。我很欣喜,连忙追问:“那么,要是想前面第4个和前面4个同学起立呢?”很多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前面第4个同学站起来就只站1个,前面4个同学站起来就要站4个。”验证后我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虽然没有出现一句像“‘几个’指的是一共有多少”“‘第几个’是指其中的某一个”这样的话,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理解很透彻。
  低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最容易产生共鸣,而且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学生在观察探索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轻松感悟新知识,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而大多有价值的数学发现都依赖于数学活动。
  如在教学“认识1~5”时,我先通过拨珠让学生直观感受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引导学生获得对1~5各数内在联系的感悟,体会5个数的顺序。在练习时我出示1~5的数字卡片并随意先发两张给学生,同时请拿到卡片的学生到讲台前站成一排。这时,其余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想要卡片,我再逐一发掉剩余的3张,但每发一张都会抓住机会问:“你觉得你站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呢?”学生们都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不失时机地请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这一处理看似简单,其实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了。虽然最后能站到讲台前的只有5位学生,但每个学生都因为想得到机会而去动脑、去思考,哪怕想法是错的,也会在其他学生的发言中有所收获,他们对这一活动的参与过程其实就是对数学知识的感悟过程。
  感悟学习的认知过程和心路历程离不开主体参与的各项数学活动。活动生“感”,反思得“悟”;没有亲历其境的“感”,不会有永生难忘的“悟”;“感”得越深刻,“悟”得越透彻。
  三、营造交流氛围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数学交流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学生自主能动地获取新知。
  如教学“6、7的分与合”时,教材对学生提出了有序地说出6、7的不同分法的要求。当时我考虑:如果是由教师生硬地要求学生“有序”,这种“有序”价值不大;而如果是学生自己能动地“有序”,这种“有序”意义非同凡响。于是,我没有提出“有序”的要求,而是让学生自由的分,分完后汇报交流。交流时,有的学生说“6可以分成3和3”,有的说“6可以分成1和5”,还有的说“6可以分成5和1”……我都同步进行板书。当然,这种汇报也是有难度的,因为学生一边分还要一边排除与前面相同的答案,但在排除的过程中就有了“有序”的需要,这样就无意中进入了有序思维阶段。而这时,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你们怎么这么厉害,有什么方法吗?”学生说出是一个一个接着找的。这不正是有序思维的体现吗?这时,我要求学生像这样再分一分,这样从中学生感受到了“有序”的条理性,从而轻松地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一次思维水平的跨越,而这种“有序”的完成恰恰就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到的。
  可见,我们要习惯于围绕数学问题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理清思路、完善认知,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感悟数学规律,并且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整理,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