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2012-12-29许兰馨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2期

  我相信人的直觉是准确的。我对新加坡的第一印象便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加坡是一个国家,但从面积方面来说,它似乎更像是一座城市,“狮城”,不是吗?
   从环境来说,我敢保证,从飞机上往下看,新加坡的主色调一定是绿色的。不同于高楼大厦的灰,也不是农田庄稼的黄,而是属于自然的绿色,哦,或许还有蓝色映衬,它们交相辉映,透露着自然之美。新加坡四季如春,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的绿色永不凋零。无论是忙碌的公路,抑或是繁华的商场,处处都被绿色环绕。可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导游曾经介绍过,新加坡国土面积很小,可利用的土地也很少,所以人们没有办法,各种建筑不是往天空发展就是深入地下,以至于到处高楼大厦林立。但在游览过程中,我却发现路旁有很多面积很大、空旷的草地,那儿的空间绝对够建一栋高楼,可是没有人去占用,而是开辟了一块被精心修剪的草坪,偶尔有几只小鸟落于其上,欢快地玩耍嬉闹,让人心情舒畅。忽然间,我明白了,也更加敬佩起新加坡人:不论怎样压缩自己的生活空间,却总要给自然留一片生存的天地。这样的新加坡,人们的生活怎能不美好呢?
   人们总说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城市,甚至能达到在外面走一遭而鞋不沾灰的地步。这当然是有些夸张的成分在,但不得不说,新加坡的国民素质确实不低。来到新加坡,虽然这里车不多,但高峰时段堵一堵也是避免不了的。我以为,堵车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就算是再温和的人,堵得久了也难免有些怨气。可在新加坡的八天,我竟连一次汽车不耐的鸣笛声都未曾听见过。他们总是那么心平气和,只静静地驱车随队前行,有时甚至还把堵车之事作为笑话讲给我们听。
   在新加坡的商场等室内场所是不允许吃、喝的。不只是室内,甚至在马路旁、街道上,我也未曾见过一个人边走边吃。对于像我这样习惯于抱着零食边吃边逛的人来说实在难熬。不过,不吃不喝就不会有垃圾乱丢或洒在地面的情况,这种简单的方法能行之有效,新加坡人的素质可见一斑。这应是新加坡能如此干净的原因之一吧。
   想一想,较高的国民素质从何而来,应是教育结果的体现吧。
   说到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占了新加坡学校教育很大的一部分。记得从小学到中学,我春游、秋游去的最多的地方便是抗日战争纪念馆了。我不否认,这确实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有些作用,但去的多了,也就难免有些乏了,浑浑噩噩地参观了一天,到头来却什么也没记住。到了新加坡,我才真正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震撼。记得我们到国大附中的第二天,全校举行欢迎仪式,他们的校风确实自由开放,台上校长讲着,台下学生喧哗,真真正正的“自由”。突然间,国歌想起,所有人仿佛训练好了一般立正站好,肃目向前。那一张张刚刚还挂着嬉闹笑容的稚嫩的脸,此刻却肃穆庄严,令人心生敬畏。几百人一同唱着国歌,一同念着誓言,可使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受到洗礼。学生每天早上都会这样站好,唱国歌、念誓词。这使我想起曾听说过这样的场景,新加坡每年国庆,人们不论身在何地,凭借广播、电视、网络,全国人民会一同唱国歌、念誓词。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我相信,他们熟稔的誓言已铭刻于心,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也必将转化为自身的行动。
  □栏目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