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长水远 爱在心间

2012-12-29刘志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2期

  ■ 阳光心态,笑对生活
  北京电视台有一档节目《七日》,其中有一句广告语琅琅上口:“生活就是一个七日接着又一个七日”。我将它改成:“生活就是一个阳光的七日接着又一个阳光的七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想,教师同时也应该是太阳底下最“阳光”的群体。这个群体应该具有良好的阳光心态。那么,如何做到阳光心态呢?
   首先,这份阳光心态需要我们调动积极的情绪。教育的过程可能会比较琐碎,但是,教学相长,教师的成就感就在于自身的进步、提升,学生的提高、完善。教育本身也充满愉快。在学校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每天的精彩也就不同。也许教育过程会有缺憾,但我常常这样想,正因为学生没有达到最好,所以我还有继续努力的空间。力所能及则尽力而为,力不能及则耐心积淀。愉快的心情可以充盈在生活的每时每刻。
   其次,这份阳光心态需要我们有真诚的笑容。笑容如同阳光,会感染身边的人,会温暖身边的人。这份笑容会在我们和学生心中播种快乐,给学生以信心。记得有一年我带高三毕业班,心态没有调整好,面部表情很严肃。一位老教师提醒我说:“那个经常微笑的你不见了,你虽然有时也在笑,但那是僵硬的。你不笑的时候,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她说,“老师要放松,传达给学生们的永远是:你们一定行。你永远给孩子们信心,他们心浮气躁时,你才能成为他们神圣的权威!”这番话让我茅塞顿开。以后的日子里,走进教室前,我都会在教室门口停留几秒,舒展眉头,扬起嘴角,微笑着走向学生。笑容会展现教师的魅力,传递教师对学生的真诚鼓励和由衷信任。课上课下,笑容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另外,这份阳光心态需要我们经常换位思考。在相同的背景条件下,我经常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换位思考中,我会发现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要。学校正在考试,迟到的学生已经很慌乱了,教师“不失时机”的批评教育一般情况下只会让学生更慌乱,甚至更急躁,此时,教师不妨“放松”一些,以“考试”为重 ,把迟到的事暂且放下,等考试结束,再平心静气地谈,效果可能会好一些。经常性的换位思考让我的心态更趋于平和,我也能更为科学地把握规律、因势利导。譬如班级管理的“宽严有度”的“度”没有统一标准,我便一直用下面两句话为其作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于是在我的班级管理中,“严”是有标准的严,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宽”是有原则的宽,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欣赏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会比较快地建立起一个和谐、有序、阳光的班集体并引导它健康发展。
  
  ■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我一直笃信:“教育无小事,处处皆育人。”教师做好细节,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在工作中,我注意言语的谨慎,不污辱或贬损学生,不在言语上和学生争高下。我总是将尊重给予每位“独一无二”的学生。
   在办公桌旁,我留着一个小凳子,每当学生有问题来找我时,我都会先让学生坐下后再说话。一个小凳子,代表着我对学生的尊重。
   我准备了纸杯和一些糕点,当学生留校到较晚的时候,我会送上一杯水,拿出些糕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
   同时,我力争做一个“细心人”,将真善美的理念融入到细微的生活中,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
   一天课间,小方同学找到我说:“老师,我受不了了,您给我换座位吧。”一问才清楚,原来他和后座小马同学有了矛盾,他被小马同学惹急了。我说:“这事先交给我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再给你换座位也不迟呀。”他不同意,仍然坚持己见,我说:“换座位只是治标,解决矛盾才是治本。”我找到小马,耐心听他讲了事情经过,之后告诉他无心的玩笑给同学造成的伤害。小马低头沉思,随后承诺让我看他的行动。两节课后,小方找到我说:“老师,您真神,小马和我道歉了,我们俩和好了,座位不换了。”
   理科实验课后,同学们弄坏了一个铁夹,老师以为是小宇的责任,就让他赔偿。小宇是一位敏感细腻的男孩,觉得很委屈,老师话还没说完,他的眼泪就下来了,委屈地趴在桌子上,把笔也摔在地上。我刚好在场,听到他摔笔的声音,马上走过去,捡起笔,轻声说:“男子汉得有包容心,就算受了委屈也要学会承受。”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说:“这次赔铁夹的钱,刘老师和你一起付。”后来,当我把买铁夹的12元钱塞到他的笔袋的时候,他咬着嘴唇,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们抓住教育的契机,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人,学生们便会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路上越走越好!
  
  ■ 在欣赏中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体会师爱的前提是什么?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景山学校的一位班主任,每接一个新班,见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一个“请让我来了解你”的活动,出几个问题请同学回答,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我借鉴她的做法,在接手新班的时候,也问同学们8个“是什么”:
   1. 你最喜欢的歌是什么
   2. 你的爱好或特长是什么
   3. 你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或警句是什么
   4. 你高中时期的目标是什么
   5. 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6. 你心目中的好班级是什么样的
   7. 你想在新集体中担任的工作是什么
   8. 你最讨厌的是什么
   当然我也要回答这些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理解我,因为这也是学生和我的第一次接触。
   学生们在听完我的回答后,会大致了解、理解我。在彼此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学生的答案,我会比较快地了解每位学生,也有利于新班集体的建立、班干部的任用及课代表的人选安排。对于同学们的答案,我以欣赏的态度悦纳之,我欣赏他们每个人的答案,因为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在欣赏中促进学生提升认识,健康成长。
  
  ■ 在信任中引导学生进步
  在实践中,教师的信任会激发学生拼搏的动力,教师的引导会指明学生奋进的方向。尤其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老师心中是被信任、被引导的,他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自己不辜负这份关爱。
   2005年,我担任高一新班的班主任。刚建班,大家的个性都很强,班级处于磨合期,班级工作开展得磕磕绊绊。同学推选的班长是位有强烈为班级服务意识的小伙子,不过他的一些过于理想化的做法不被同学接受。于是,就任不久的他便成为众矢之的。屡受打击的班长有些心灰意冷,向我提出辞职。面对他失落的目光,我传达给他的是充分的认可和信任。我告诉他:“你有足够的能力胜任班长的工作,只是现在正处于班级工作磨合期,实践终究会证明,你是大家最可信赖的好班长。”我也鼓励和引导他调整心态,改进一些做法,以便更好地历练自己、团结同学。在与班长交流的同时,我也及时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引导,我和同学们说:“班级就像一个家庭,在今后的时间里,老师和同学们亲如家人,大家要以宽容之心彼此理解、互相信任,让我们携手,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家。”
   在细心引导下,在不断磨合中,班长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工作能力也日益提高,渐渐地被同学们认可,成为班里同学的核心;同学们不断树立起团结、协作的信念,大家和睦相处,共同努力,班级工作步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
  
  ■ 在尊重中鼓舞学生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伤害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爱护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力争让教育润物无声,促进学生的进步。
   有一位自尊心很强的男学生,在考试结束后,感觉成绩不理想,便找到我倾诉考试失利的种种理由。我站在他的角度,仔细分析:出现问题时,他之所以会主动找到我,一方面是因为他真诚地信赖老师;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而他渴望从我这儿获取的是老师一个微笑的表情,一句鼓励的言语,一份发自内心的肯定!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在交流中,我传递给他充分的尊重,不因一次考试的失利而否定他的能力。同时我鼓舞他:“假以时日,你一定会阔步前行的。”谈完话,这个男孩信心百倍地对我说:“老师,来日方长,我一定好好总结经验,请您看我的表现吧。”
   作为语文老师,我还一直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吸收名著的营养、汲取古今名家的智慧。我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同时建议同学们每个月读一本名著并写读书报告。在批阅同学们的读书报告时,我发现部分同学的读后感写得晦涩浅显,我没有苛刻地要求他们,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成果并及时鼓励他们,在评语中肯定他们的阅读感受,并建议他们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中,开拓视野、充实大脑、传承文明。
   我尊重每位同学,并尝试做大家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彼此尊重的过程,也是我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的过程。■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