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一师附小与“快乐教育”之二 快乐教育——以儿童快乐成长为核心的教育实践

2012-12-29张忠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2期


  快乐教育倡导儿童快乐成长,如何促进儿童快乐成长便成为我校教育实践永恒的主题。实施快乐教育26年来,我们把促进学生快乐成长的六个要素,即“愉快合作的课堂教学”、“多彩自主的教育活动”、“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统一协调的社区教育”、“激励进取的教育评价”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贯穿快乐教育全过程的综合课程体系,并通过营造温暖的交流氛围,搭建自主的发展平台,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它们和谐运转,形成教育合力,实现1+1>2的效果。
  
  
  ■ 营造温暖的交流氛围:以儿童为中心的人文环境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快乐教育始终注重以情感为动力,一直把建立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作为情感纽带,把营造温暖的交往氛围作为学校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快乐教育特色的学校人文环境和育人文化,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温暖的交往氛围中成长。我校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严慈相济、情理相融”的真情互动中,体现在“用一百种语言表扬每一位学生,用一百种方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教育艺术中。
   每天清晨,在学校门口一声声师生间亲昵的问候,是一天快乐生活的开始。每一个课堂上,教师们鼓励的话语、信任的眼神、理解的微笑与亲切的抚摸,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老师的可亲可信,师生的心在情感交流中相通。同时教师们注重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同桌商量、小组讨论、组际辩论的机会,让学生从小伙伴不同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思维方法中获取力量,使课堂上充满乐学的气氛。
   每学期的“心灵驿站”周广播,以及“我说老师”、“快乐分享”等活动,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声,找到与学生沟通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引导师生“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分享快乐”、“创造快乐”。
   每年9月1日,刚刚踏入校门的一年级小弟弟小妹妹胸前佩戴着小红花,被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手拉着手走进校园,走进教室;每年教师节,学校要组织孩子们“讲述我和老师的故事”;每年毕业典礼,老师会为毕业班的全体学生上最后一课,屏幕上呈现出的多彩的小学期间的生活照片、录像,唤起孩子们一段段美好的回忆。看着一个个幼童在老师的精心教导下一点点长高了,长本领了,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情不自禁地流下幸福的眼泪。
   通过实施激励进取的教育评价机制,学生乐观向上,一批批快乐学习小主人、读书小学士、运动小健将、环保小卫士等快乐少年涌现出来。我校段企真同学虽然先天性右手残疾,但在老师和妈妈的鼓励下,他对生活充满热爱,对自己充满信心。他很小就自己坐公交车上下学,能用左手书写出漂亮的文字,独自制作精美的队报,带领同学开展低碳生活研究,在篮球场上迅猛投篮……他赢得了同学的信任与敬佩!
   在快乐教育实践中,充满爱的温暖的交往氛围促进了师生间、师师间与生生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学生尊师乐学、教师爱生乐教,学校是一个充满爱的促进学习的快乐大家庭。
  ■ 搭建自主的发展平台: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每一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自主发展的需求。在快乐教育实践中,我们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的发展平台,满足需求,促进学生发展。
   课堂是实施快乐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是快乐教育的主要载体。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校积极尝试“四段式”自主-合作-支架教学模式,从学生需要出发,强调教师的引导和调节,其流程为:任务生成(提出问题,明确目标);组内活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组际交流(分享智慧,思维碰撞);反思梳理(提高认识,掌握规律)。
  图2:“四段式”自主-合作-支架教学模式流程
  
   自主-合作-支架教学模式使“课堂”变成“学堂”。我校教师以具体的问题为引领,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开展让学生更多亲身参与的活动,鼓励他们质疑、反思和大胆想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并从中获得快乐。
   自主综合的课程体系成为快乐教育的课程特色。根据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心理需求,我校在增进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做快乐学习小主人,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增知增智。几年来,我校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校本课程,如《阅读积累的小妙招》、《学作曲》、《课堂发言》、《我扔实心球》、《学素描》等,近200种自主发展的综合课程和快乐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能力。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总结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享受着成功的体验。五年级的赵雨澄同学就在英语学习中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他发现英语单词中藏有很多乐趣,比如,father(爸爸)、and(和)、mother(妈妈)、I(我)、love(爱)、you(你)几个单词首字母组合起来正好是family;又如,come here I need everything(来这里我需要一切)首字母组合起来就变成了china(中国)等。他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分享,同学们也行动起来,不断发现规律,形成了班级快乐学英语的氛围。
   我校以满足学生兴趣与自主选择需求为目的,师生共同建设了德育类、民族类、科学类、体育类、表演与欣赏类五大类46门校本选修课程;建设了六大学生社团,即小能人风采社、小机灵总管社、心灵互动贴心社、快乐音符活动社、金头脑研究社和小鬼当家服务社。在一年一度的书画艺术节、音乐节、科技节、读书节、六一快乐城堡、新年Party等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们自我设计、自己组织、主动参与。我校还结合社团活动制订了校园10项体验内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当“小引导员”、“小志愿者”、“小园丁”等角色体验。
   这些活动使学生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他们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快乐做主人。
  
  ■ 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儿童为中心的物质文化
   “教育即生活”。在快乐教育实践中,我们还十分注重非正式学习方式,建设优美文明校园,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的学习超越传统课堂,超越传统学校,走进校园大课堂和社会大学校。
   2011年9月1日,我校新校区投入使用了。如何将“快乐教育”文化建设生于内,显于外,落在人人、事事、物物中,使校园呈现出独特而生动的文化气象呢?
   我们让学生参与创意,让教师参与设计,聚集体智慧,共同营造优美文明的快乐家园:新校区各教学楼名称——乐耘楼、乐雅楼、乐信楼、乐达楼、乐行楼——充分体现着“快乐教育”办学特色。其中,乐行楼是学校校本课程楼,这里有泥塑坊、陶乐园、风筝轩、机器人部落、科技制作间、心理咨询和生命安全等15个教室,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与发展自己才能的空间。另外,校园里开放的书画创作间、社团工作区、阳光温室、下沉广场,低年级每三个班级一个共同的休息室等开放自由的环境,为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孩子们提供了可以交流、下棋、弹琴等自由活动的天地,让孩子们在校园里自由舒展心灵。
   每个学期,我们都组织学生到社会大课堂学习以丰富精神生活;通过“爱心交易会”的方式,引导学生奉献爱心;开展与西部地区手拉手学校交流活动。为了促进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我校引进了加拿大美德课程《美德在我心》,长期与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友好学校保持联系,通过书信往来、互相走访等方式加深理解,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见世面、展才华、树自信。我校“快乐天使合唱队”的团员们曾到水立方、国安剧场、人民大会堂演唱,还赴美国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无论是在友好学校的演出与交流活动,还是在各种公共场所的参观游览,我校师生都充分展示了包容与厚德的北京精神。
   教育成就未来。在快乐教育实践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学生的快乐成长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不断获得持续学习与发展的能力。为每个儿童“当下快乐成长,奠基快乐人生”是快乐教育始终不渝的实践追求。■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