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国情”片谈

2012-12-29张心阳

唯实 2012年8期

  当今的人们一与有些权势人物的主张不合,就很快遭遇一堆诸如“不了解国情”“不尊重国情”“不适合国情”之类言辞的回应。因为这一回应很强调马克思主义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原理,所以也真挡住了不少人一番苦心思索而获得的美好主张。
  不可否认,“尊重国情”“适合国情”是一国发展之基本前提,一个连自己家底都不清楚的人,谈何兴旺家业?一个连基本国情都不尊重的人,谈何治国理政?但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若讲认识论,那是要讲两句话的:一者尊重客观世界,二者改造客观世界。换言之,国情需要尊重,但国情也可以改变。如果对合理、科学的事物就是容纳不了,那么,要改变的就不是事物,而应该是国情。
  国,乃人之国。除了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等,国情相当程度上是人情、政情、社情、群情,比如制度、体制、道路、意识形态等等的选择,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这就更加证明了不合理的国情不是不能改变,而是必须要改变。
  中国历史上就有许多改变国情的事,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当算“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的赵国积贫积弱,北边匈奴、胡人欺辱它,身边的蕞尔小国中山国也敢欺辱它。强邻环伺,如鹿在围。之所以如此,也是出于赵国的国情。这就是人口与诸国相比不占优势,土地相对贫脊,国家的地理位置处于诸国战略之要冲,是群雄必争之地域。若按“国情不可改论”,赵国只能一任他人宰割。赵武灵王深知强大军队、重振国威是改变国情的根本之策,于是将全国几乎所有能作战的人都动员起来“胡服骑射”——像胡人那样着短装、穿皮靴、骑战马、挽弓弩,大练三军。最终因这国情的改变,赵国强悍了,不仅使西北匈奴、胡人不敢再犯,还捎带灭了中山国,向北开拓疆域三郡,和秦、楚、齐等强国并坐在同一张平台上喝咖啡。
  顺着历史往下捋,不能不注意学者梁文道的一句话:“佛教改变中国国情”。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便渐为国学,地位日益崇高。然而,即便国学再崇高,也挡不住西域佛教的流入,特别是唐玄奘由印度抱回一堆佛经,儒学道统顿时处于岌岌可危之势,人们膜拜的不只有皇权和孔孟,还有弥勒、弥陀、菩萨和观音。一时间许多儒子接受不了,宗密就著《原人论》,斥之为不合国情,韩愈也写《原道》,斥之为不合国情。但佛教毕竟具有“止恶向善”、“净意修德”、“治世修身”等宝贵的价值观念,因而成为了统治或被统治者自发的追求。或曰,华夏五千年文明不在承袭着吗,佛教何以改变国情?答曰,改在人们看不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里,改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里。“世界”、“真理”、“实际”、“执着”、“因缘”、“刹那”、“方便”、“大无畏”、“开眼界”等这些从民间到官方无时不用的用语您不会不熟悉吧?从何而来呢?来自佛教的禅语。可见,它将我们的国情改变了多少!
  近代中国改变国情的无疑要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了。在1911年前的中国,若论国情,自然是满清王朝封建专制下的一统天下。统治者有充分的理由说,任何政治体制都不及咱大清帝国的体制,大清帝国不仅拥有“康乾之治”这一伟业盛世,创造了占世界三分之一还强的GDP而雄居世界之首,而且保持了三百多年高度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足以证明它已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可是,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黄克强却偏偏不认这一国情,或主张君主立宪,或主张建立共和,要“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要“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尽管爱新觉罗皇族对这些是极不愿意要的,甚至对立宪派大动杀戒,但还是没能架住辛亥革命的爆发,由大清国情的改变而迎来共和的曙光。
  新文化运动,可以算是从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上改变国情。当时的国情是北洋政府的国情,帝国体制一举推翻,各路军阀纷纷登台,虽然政体为共和,权力由民选,议事有议会,但无论轮到谁登台,都将极端的权力玩于掌股之中,封建帝制痕迹无处不在。于是乎,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着封建主义统治者及其思想直扑过来,开启了在中国广泛吸收西方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宪政主义、社会主义等先进思想的新纪元,文言文变成了白话文,“文字狱”变成了“百家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似乎并没有因为有人格外警惕地认为它“不适合中国国情”而被阻挡。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巨大的国情改变。也可以说,没有这一次国情的改变,便没有中国共产党,也不会有后来的“新中国”……
  改变国情确非易事,因为既得利益者总是要以“不适合国情”为理由拒绝先进思想和主张。比如袁世凯,做了民国大总统,仍想过把皇帝瘾,将头把交椅传万代。他对身边的高参们说,你瞧这共和把国家搞得乱哄哄的,其实还是君主立宪好,共和体制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于是,身边高参们就大打国情牌,废共和,推君主,搞立宪,硬生生地把袁大头推上皇帝宝座。结果仅仅八十多天,便黄梁梦断。
  一国的既成现实是国情,其实,一国之民意才是更大的国情。一味强调既成现实而无视民意所向、民情所愿,无视世界潮流、无视时代要求,实是置更大的国情于不顾,舍大而取小,舍主而取次,舍新而取旧,舍进而取退,打这种所谓的国情牌,没有几个人不在最后输得精光的。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理论部)
  责任编辑: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