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长素质的探索与思考

2012-12-29范永速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2年5期

  实施新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行政负责人的校长,首先必须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新课程的推进,关键在教师,成败在领导,校长的办学理念、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校长的素质尤为重要。现代学校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校长,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管理出一所好学校。
  一、校长在学校管理及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
  校长是学校管理关系的主体和承担者,是学校管理关系的创造者,但受到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管理关系的制约。校长工作千头万绪,德、智、体、美;师、生、员、工;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人、财、物、事。角色众多,需要校长协调、指挥、控制,否则学校教育活动就无法顺利地进行。由于地位、职责、知识、经验、能力等因素,决定了校长在学校组织中,扮演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校长是学校行政的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受党和政府的委托,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校长的行政领导,包括两层意识:一是权力性影响力,由校长的职位、资历等因素决定,通过命令、指挥、采取行政措施,行使行政职权,达到预期目的。二是自然性影响力,由校长的品格、能力、常识、情感等因素决定,对学校组织成员施加影响的活动。
  第二,校长是学校集体的组织者。学校集体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通过一定的教育组织关系而结成的共同活动的群体,具有一定目标,它是学校成员学习、工作的基本单位。校长对集体的组织作用,最基本的就是合理地使用人、才、物、时空,实现集体的目标。
  第三,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是符合法人条件,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校长作为行政负责人,代表学校行使职权,理所当然地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的民事行为能力是通过校长进行的,因此,校长必须增强法制观念,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第四,校长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校长与教师在角色上具备同质性和相关性,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校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但从学校管理角度分析,校长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比任何教师更广泛、更繁重。在学生心目中,校长是德才兼备的,众望所归的理想形象。校长不应当只是学生的教育者,还应当是教师的教育者,即师者之师。校长要做好工作,就必须对校长角色的多重性现象予以足够的认识。一是要清楚了解和把握不同角色的不同要求。校长在管理活动中的上级、下级或同事,其要求是不同的,必须清楚了解和把握。二是能够及时转换和调整角色。校长角色的多重性在学校管理系统中会大量存在,因此要善于及时转换和调整,在上级面前像对同事一样随便,对教师像对待学生一样,都是不妥的。三是要能够角色互换,将心比心。经常站在其他角色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相互之间就容易沟通,容易协调。
  二、校长素质及其特点
  校长作为社会一种专门人才,他的素质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二是岗位素质,即职业素质。本文所阐述的主要指后者,是指校长的职业素质,是其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之和,是校长在管理工作中经常起重要作用的内在要素,是为实施学校管理活动在德、才、学、识、体等各个方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传统校长素质论者认为,校长的素质与生俱来,不具备天生校长素质的人不能当校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持这种观点,美国心理学家吉伯等人提出了天才领导应具备以下七项天生的素质:善言辞;外表英俊潇洒;智慧过人;具备自信心;心理健康;有支配他人的倾向;外向而敏感。心理学家托格迪尔也提出领导者应有十方面的素质。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校长的个性特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现代校长素质论者,注重后天的环境因素对校长素质的作用,比较重视校长素质的培养。
  针对我国的国情,有人提出中小学校长的主要素质应该有25条,其中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业务素质尤为重要。
  校长素质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天赋性,在校长素质中,诸如身材、相貌、性格、智力等方面,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而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天赋仅是个体的基本条件,而不是决定性条件。二是可变性,校长素质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变化。如,品德、知识、能力、作风等,完全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就是带有一定遗传性的智力因素,其作用也是后天努力的结果。三是两重性,不管历史阶段和社会性质的差异,从外延上都把德、才、学、识、体等列为校长素质的范畴,表现社会性的特点。但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及同一制度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校长素质在内涵上呈现出阶段特征和时代特色,表现出政治性特点。如,东西方对“德”的要求不同。四是示范性,中小学生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决定了中小学校长素质应具有示范性的特征。五是综合性,校长素质是一个整体的要领,不是指某一因素或某一方面,而是各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整体状况。在校长素质诸因素间,它们会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三、校长素质结构的具体内容
  校长素质结构应当是其生理、心理、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能力等要素有机结合的整合统一体。一个合格的、称职的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素质。良好的政治素质是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校长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校长是学校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有无良好的思想品德,直接影响和决定学校活动的方向性和规范性。政治素质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事业心、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校长应有相应的学历、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乡(镇)小学以上校长应具有不低于大学专科毕业的文化程度,中学校长应具有不低于大学本科毕业的文化程度;中小学校长还应分别具备中小学教师高(中)级职务(职称)资格,都应接受校长岗位培训和继续提高培训。具有教育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管理专业知识、政策法规知识和其他相关的知识。校长业务素质还应包括较强的管理才能。这是校长不同于教师的主要特点。当然,管理才能不是天生的,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出来。包括决策分析、组织协调、业务水平、改革创造、社交活动、语言文字表达等管理才能。这些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效能和效果,而且也关系到校长自身的形象和威望。
  3.思想素质。思想素质包括一个人的心理品质,是校长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它是校长不断进取前进的内驱力,也是有效地从事学校管理,形成独特的管理风格的必要条件。校长的思想素质对于强化学校管理活动能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有:比较广泛的专业兴趣,健康向上的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积极进取的性格。要求校长在管理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没有校长的性格,就没有学校领导管理的个性,就难以形成学校管理特色。要求校长要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在对己、对人、对事等方面,努力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4.身体素质。中小学校长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是不行的。选拔和聘任校长不仅要看年龄,最重要的是要看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
  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的岗位素质,即职业素质,概括为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它有以下具体内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有相应的学历、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有管理才能;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知人善任、多谋善断、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身体健康。
  四、校长素质的具体指标
  校长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领导地位和决策地位。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贯彻者,一代名师的塑造者,公共关系的协调者,学校管理的指挥者。要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引导作用,凝聚作用,协调作用,就必然需要更多、更好的优秀校长脱颖而出。时代呼唤高素质的教师聘任校长岗位,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那么,新时期我国中小学校长素质的具体指标有哪些呢?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具有公正无私的品德和严以律己、谦虚谨慎、科学民主的作风。
  2.善于学习、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够自觉地依法治校。
  3.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并对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总结和升华。
  4.具有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吸取新知识和新信息,有较为广博的学识。
  5.富有求实创新精神,勇于把自己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6.善于决策,组织协调能力强。
  7.善于用人,知人善任,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
  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管理出高水平的学校。全国各地的名校长和特级校长的评选,与其说是对他们履行职责情况的考核和评估,还不如说是对他们素质水平的考核和评估。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本人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好、做不完。校长会识人用人,事业才能成功。
  (作者单位:浙江天台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