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性
2012-12-29张建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2年5期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有关教育教学的一切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训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的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教育改革必定在实践中失败。”可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校本培训是信息时代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应然要求。但是在一些学校几乎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为在求真务实的氛围中将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使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实效,这里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明确校本培训对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一些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效果不佳,可能的借口无非是:领导不重视,教师思想上没认识,学校组织跟不上,制度不健全,考核方式走过场。
虽然校本培训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学校条件、学科骨干教师、学校经费、必要的制度等,但是人们常说,办法总比问题多。的确,有些事情就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要想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实效,“第一关”———思想上就要有认识。
首先要提高学校班子成员的认识。学校领导班子应当认识到校本培训是强校、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有效举措,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动力之本,活力之源。因此,要形成共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必要的督查,更要积极参与,率先垂范。特别是校长要自视学校在管理、教学、科研、安全、艺术、体育和教师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方面的不足,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从学校“自我改造”的角度出发,从校本培训也需要资金、时间、精力方面考虑,不然就会劳民伤财危及党和政府形象,要自觉遵循规律,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促成学校各项工作良性发展。
其次要提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意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中枢神经,他们的“领跑”、运转架设起学校教研工作的整体框架,提高他们的意识有利于更大地发挥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最后要提高其他任课教师的认识。“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个人在这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知识爆炸时代都应具有的必要认识,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年教师抑或是老年教师都应有这种认识,因此,学校领导要经常灌输这种认识,让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顺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不然就不仅是自己的“落伍”,而且可能造成整个一代人的“落伍”。
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应有的原则
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培训,它与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教师在职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有所不同,它要贯彻以下原则:
1.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培训要将教师教书育人所应具有的理想状态目标与学校近期要实现、改进的与教师专业成长有密切关系的目标相结合,把培训工作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统筹规划,既不揠苗助长也不漫无目的。这样,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才不至于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2.全员普及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要对培训的内容进行梳理,统筹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和专家型教师的培养计划,在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有所掌握和提高的情况下,重点关注那些“苗子”“尖子”“领军人物”,使校本培训有声有色地进行。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专业理论、专业素质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但校本培训不能以教师“理论上讲心中有数”就算了事,我们的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只有“实践上干游刃有余”才是真正的实效、奏效。
4.思想品德与教学能力双提高的原则
思想品德包括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指针。教师培养的对象应有“四有”,那么培养者本身也首先应有“四有”,而且,教师的知识主要是用于进行教学的,因此,校本培训不能“单打一”,要有思想品德与教学能力的“双赢”才是最佳的选择。
5.民主协商与集中统一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师的自主发展。对于培训的内容、方式、时间可以尊重教师,信任教师,进行民主讨论,取得大多数培训教师的同意,这样才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不然内容不切实际,方式简单划一,时间过多占用,就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即使想学,也会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深化、细化所学到的知识,很可能就会使培训流于形式。
三、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措施
1.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
规范的制度是提高校本培训实效性的保障。制度运作系统包括政策制度、操作制度、追踪制度和评价制度都应细化。如,教研组集体学习日制度、“中心发言人”制度、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案例分析制度、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等不应泛泛列举,而要具体细化其流程,做到“金玉在其外,实用、价值也一览无遗在其中”。
2.实行“请进来”“走出去”并举的提升战略
校本培训要加强与周边兄弟学校的协作关系,实行“外引内联”、内外互动的战略。只有输血、造血并举,做到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注入新的血液,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不想变,知识陈旧不想学,教学技能低而不想改进的旧认识。
3.构建教学、科研的联动机制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校本培训统筹考虑教师的日常教学和教育科研,将教研活动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紧密结合,通过日常教学,发现问题,发现“闪光点”,发现苗子,“闪光点”在公开课教学、说课评课比赛、课件制作、教育科研、学科竞赛等方面逐渐提高;或者是通过教研活动,让教师就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考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误区点发表看法,再上升为理论;抑或是把科研中得出的结论,再通过教学来检验,这种“教学———教研”的双向循环,密切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关系,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其最大化、最核心的功用。
4.促成专注、互助的发展氛围
“学校是一家,发展靠大家”。学校领导要“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制造奋进的校园环境。一方面要多为骨干教师“压担子、搭台子”,多帮他们“创牌子、摘帽子”,力争在全国、省级课题的研究或市、县级课题研究最差也应在校级课题研究中有成绩,以发挥他们的“传、帮、带”和“以点带面”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形成你强我追,你弱我帮的良好风气,让每个教师都从羡慕到仿效,进而自主鞭策、主动进取,这种“同伴的引领、互助”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5.创设学习锻炼的成长平台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一定要为他们创设锻炼的舞台。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比武的平台、研究的平台实际就是搭建了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网络是信息社会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便捷通道,通过QQ群发起专题讨论,通过微博跟帖发表看法,有利于形成学术共识,活跃学术氛围;通过教师集体评课、教学比武,有利于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断更新图书馆书目,充分利用图书阅览室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切磋的氛围,从而真正使教师把教学理念内化为个性认识,外化为教学行为。
6.采用灵活、人性化的评价方式
培训的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觉和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除了培训内容、方式和时间为教师着想外,考核评价方式也应采取一些人性化的方式,打破一考完事的评价模式,实行开卷考试、写学习心得、写教研论文、课堂教学实效、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等的多元评价方式,将刚性管理变成柔性、分散促动。
校本培训的对象是教师,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只有培训活动真正贯彻“以师为本”,才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所收获,才能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龙川县老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