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上遏制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2012-12-29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2年5期
据新华社2012年2月3日报道,河南省会城市郑州的一所高中名校,有一名成绩优异的高二学生成才(化名),在家中亲手杀死了母亲。这个悲剧跟2000年发生在浙江金华的徐力弑母事件非常相似。
当然,发生类似的极端事件后,媒体和公众都会去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呼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每年的全国两会,总有代表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议案。既然议案年年提,就说明这项工作在学校并未落实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各个群体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一员,自然也不例外。为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继1999年出台《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后,于2002年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十多年里,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教师在此问题上所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可谓不大,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小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却有增无减,形形色色的极端事件仍时有发生,这种投入和产出的不相称,需要我们反思和追问。
我们认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正本清源,从源头上遏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否则,我们只会看到学校、教师在辛辛苦苦消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却有更多的心理问题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流转在恶性循环之中。
一、追根究底: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探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个体对环境中的刺激不能适应,不能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取得与外界积极的平衡而产生的。因此,大部分心理问题的产生既与客观环境的刺激有关,又与个体的心理调节能力有关。因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减少外界因素中的不良刺激,即从源头遏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刺激源”,不是同样可以扭转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疲于应付的局面吗?
从目前来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为学源性心理问题、师源性心理问题和亲源性心理问题。
1.学源性心理问题
学源性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学生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问题,它不仅表现在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学生的人格、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意识方面,具有“弥散性”“后效性”“渐进性”“多源性”等特点。
相关研究显示,中小学生学源性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陈旧的应试教育体制。在现实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如,负担过重的压力、考试成绩的焦虑、家长过高的期望、学习评价的单一、学习方式的机械、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缺乏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源性心理问题,而且,中小学生学源性心理问题呈现出由年级增高而增多的特点。
2.师源性心理问题
师源性心理问题指的是由教师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包括罚站、罚跑、罚抄、讽刺、挖苦、冤枉甚至打骂等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如,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严重的还有可能产生上学恐惧症、神经症等心理疾病。类似的现象,我们经常可以见诸报端。
曾有人形象地指出,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上,教师既扮演着“救火者”的角色,又扮演着“放火者”的角色,如果教师自己不放火,那救火的任务自然就轻了很多。
关于师源性心理问题,有很多专家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教师自身的心理心理健康问题”是造成师源性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3.亲源性心理问题
亲缘性心理问题是指因不良的家庭影响和不当的家庭教育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上。从学习心理方面看,包括学习分神、考试焦虑、学习适应不良等;从人格发展方面来看,包括冷漠、暴躁、自卑、无端烦恼、偏执、敌对、狂热,空虚、消沉等。
亲源性心理问题,目前还未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不当、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
在当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所有期望都寄托在这“唯一”的身上。相关研究显示,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学习要求超出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承受限度,而孩子一旦实现不了父母的期望目标,“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则会更加苛责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必然造成亲子关系矛盾,无端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
其实,当中小学生发生各种心理问题时,其原因并不一定是单一的学源性、师源性或亲源性的,或许是其中几类的交叉和复合。因此,在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来源时,我们需要学会综合观察和研究,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三重三轻”:中小学校心育现状探微
从源头上遏制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学校应该有所作为,实际上,由于教育思想的扭曲和应试体制的掣肘,学校甚或有意无意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重口号,轻行动
当下,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党的十七大已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一个民生问题写入报告中。但在现实中,虽然“减负令”口号喊得响,但并未化作实际行动。因为在当前的应试环境下,做更多作业,经历更多考试,恶补更长时间的课,学生相对会考得高一点的分数。吴志翔在《走出减负的“囚徒困境”》一文中,对此做出形象的阐述:我拼命补课,别人减负,那我获得优势,别人居劣势;我减负,别人也减负,则大家进入一种良性竞争状态;我拼命补课,别人也拼命补课,则大家进入一种恶性竞争状态。根据“囚徒困境”理论,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是第三种结果,于是,导致“减负令”成为一纸空文,学生的负担依然沉重。
学生作业量大是课业负担重的最直接表现,有研究显示:“教学质量与作业时间成正比”早已成为“学校人”深信不疑的教学哲学,当学校把教学质量的压力分解给教师后,教师布置作业的行为往往就会“你追我赶”,从而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重学生,轻教师
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专职心理教师的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建立校长领导下的,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要把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的安排中。
现在,很多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忽视了对教师心理问题的关注。国际心理学大会指出,教师作为助人的职业,和警察、医生一样,是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群体,而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意味着自身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同时,很多中小学校在师德建设中,并没有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作为师德建设的应有之义,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他们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重学校,轻家庭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是“画地为牢”,只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做好相关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家校共育、相互协同的重要性。
现在家长学校中,并没有系统开设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即使在一些学校开设的相关讲座中,大多也是带有推销自己产品的专家讲座。这样的讲座在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在方法上缺乏可操作性,而且,讲座之后,专家夸大其词地推销自己的书籍或光碟,更加剧了家长对学校和专家的不信任。
因此,学校“独善其身”,忽视“家长参与”,就丧失了家校共育的合力,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三、正本清源:中小学校心育转机探析
综上,中小学校在积极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必须在源头上遏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困境,出现转机。
1.学源性心理问题的化解
(1)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加之教师和家长过高的期望、自身学习方法和学习水平的不足,导致学生自我效能感低下,这样,就极易导致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教师精选作业,对不同的学生布置分层的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2)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考试成绩不仅事关学生的前途,也事关学生的名誉,任何一次考试都会引发学生的焦虑不安。因而,学校应减少考试的次数,淡化考试的重要性,改变评价的方式,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此外,要加强对学生考试心理辅导,使他们能科学地看待考试,以最佳的心态来应对考试,缓解学生过高的考试焦虑,减少由考试引发的心理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不会感到疲劳的,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但现实中,学生普遍处于“被学习”的状态,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就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当然,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把“让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必然的追求,让学生把听课当作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甚或“受罪”。
2.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化解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某些教师的教育行为出现偏差,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育观念出了问题,如,一些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为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往往不惜采用极端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必须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运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系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最近,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幼《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这一标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教育教学事件,减少对学生心理的伤害。
(3)提高教师心育能力。教师受自身职业性质的影响,与其他群体相比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打铁尚需自身硬”,教师自身更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教师提供支持性的心理服务,学校要注重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教师自身也要多学一点心理学知识,加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并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3.亲源性心理问题的化解
(1)引领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家校合力才能更给力,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等途径,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更好地建立亲子关系。研究表明,当前亲子矛盾甚至超过师生矛盾,并成为问题最多的一种人际关系。因此,引领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促进他们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就能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2)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水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行为的标杆,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无疑可以减少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
(3)提高家长心理教育能力。家长跟孩子接触比较多,更容易观察到孩子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因此,学校要引导家长多学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让家长和教师一样,成为孩子的心理保健医生。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