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报议程设置理论运用与拟态环境建构

2012-12-29周燕琳

新闻爱好者 2012年5期

  【摘要】党报议程设置功能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1年10月21日至26日召开。这期间,《广西日报》充分运用党报的议程设置功能设置主题,通过版面设置与新闻组接,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资源整合,构建出一个特殊的拟态环境,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良好关系营造出友好和谐的媒介环境。
  【关键词】党报;议程设置;拟态环境;广西日报;东盟博览会
  
  一、党报议程设置理论运用与拟态环境建构的现实意义
  议程设置理论功能是指如果新闻媒介决定用大部分的时间和内容版面来报道同一个事件或现象,那么这一话题将会在受众议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即这个话题将成为受众的重要话题。并通过反复传播,不断强化某个中心议题,强化议题的受众关注程度,把受众的注意力引到特定问题上。
  媒介具有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理论运用到党报中有其特殊的意义。这一功能在党报中如果运用得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舆论环境起到重大的正面传播作用。就地方党报而言,它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展现媒体形象、地方政府形象和地方群众形象。
  党报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对现实有重要意义。大众媒介拟态环境已经对社会生活及人的思想意识造成了重要影响,人们甚至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环境,什么是大众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甚至会受拟态环境的影响,将主观能动性作用于现实环境之中,给现实环境带来影响。如果党报能够营造健康的拟态环境,通过舆论导向将人们一些偏离主流的思想带到社会正轨上来,将对社会的秩序和意识形态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1]
  大众媒介不能左右公众“怎么想”,但可以引导公众“想什么”。通过议程设置,把一些“议题”设为重要话题,形成热点,引导受众关注。党报的性质决定了议程设置的重要性。党报是党的喉舌,是把握方向的。其他报种的报道都要以党报报道的中心思想去开展新闻宣传活动。就地方报纸而言,地方新闻宣传报道,要以省级党报设置的议题为核心进行相关内容的开展,一切重要内容皆从一个端口发声。这种模式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尤其在当今媒介裂变的环境下,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使事件的发生发展容易在信息的海洋中造成声音不一致,导致受众的信息疲惫症与意识迷茫。海量的信息里,哪些才是重要的议题,哪些才是主流的声音,特别是有哪些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发生?这一系列报道活动中,党报起着“领头雁”的作用,告诉受众什么才是重要的,什么才是主要的方向。从新闻宣传策划角度来看,议程设置覆盖面广,几乎是各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运作,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场”,拟态环境的建构加快了报道活动的进展。以《广西日报》为例,该报一年之内一般会设定几个主题报道。2011年,该报对第八届东盟博览会的报道与议题设置成为这一年的亮点。下面,笔者专门就《广西日报》的议程设置理论运用和拟态环境的建构作一探索。
  二、一个声音,整体气势——巧妙运用版面语言与新闻报道组接
  分析这一时期《广西日报》的报道,笔者发现,在第八届东盟博览会前后的宣传攻势中,都可以看出《广西日报》的精心策划,无论是报道内容还是版面语言都体现出“一个声音”“整体气势”,整体与局部结合,多角度、多维度、全方位地报道这场盛会。
  从《广西日报》对第八届东盟博览会的整体报道来看,通过将专版穿插在常规版之间进行深度报道,体现出版面安排的张弛;要闻版消息与评论相配,“有叙有议”;“花山版”从文化的角度对盛会进行观照,突出文化产业的内涵与意义。整个宣传报道呈现出静态与动态相辅,内容深浅相宜,版面衔接错落有致,版面语言个性鲜明、图文并茂的态势,谱成一曲大气深沉且和谐的篇章。这样的宣传态势,体现出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如果没有精心策划在前,是不可能有这样强大的效应的。
  从报道角度看,各个社会层面、各个角度都观照到议题的设置当中,舆论覆盖面较广。《广西日报》作为省级党报,在报道过程中实际上是将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个“汇总”,各地各方的资源像细流一样汇入一处,在《广西日报》这个平台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安排与整合,集中一段时间用一个声音说话。在东盟博览会结束的次日,及时刊登深度分析文章。用一个整版,将前期东盟博览会的活动作一个总结,再次强调东盟博览会的主题并进行整体的效果评估,与首发的报道遥相呼应,强化舆论导向,议程设置功能进一步体现,最终达到议题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一)一版定基调,站在国家的高度和历史的深度,明确第八届东盟博览会主题“环保合作”
  东盟博览会期间,《广西日报》的策划做的是一篇大文章,有引子,有论点,有论题,有佐证材料,有总结等,具有说服力。通过议程设置,把观众的关注点聚焦在东盟博览会这个主题上,让受众从全方位看到东盟博览会及其给广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让受众看到好处、看到实惠、看到意义。
  2011年10月21日一版要闻。头条《温家宝会见出席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的外国政要》①,用大半版文配图,报道温总理与各国领导人的合影与重要讲话。消息内容简练,却涉及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但总基调是,问题可以解决,这不会影响两国的友好关系与贸易关系。报眼评论员文章《务实合作 共创未来——热烈祝贺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告知受众,盛会的大背景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周年”。明确本次东盟博览会的主题:“本届博览会以‘环保合作’为重点主题,将举办中国—东盟环保合作论坛,为区域内各国在环保领域的合作,搭建起一个新的对话平台,推动环保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明确广西发展的战略方向:“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广西建成与东盟合作的新高地’,‘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设好议题,开始论证。倒头条《“两会”组委会向与会中外记者通报有关情况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特色鲜明》,组会情况,公开透明,扩大议程设置的对象。三个重要位置的报道为盛会的整体报道定好调子,此后的专版用实例佐证所取得的成绩。
  (二)设置专版,报道典型,用实例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充分发挥新闻的组合效应,精心安排版面时间与空间,提升稿件的表现力。在稿件配置上,通过集中相关题目,设置专栏、专版等形式,同时配以评论与背景资料,配以富于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全方位地运用版面语言,展示盛会概况,发挥1+1≥2的组合效应。
  10月21日,东盟博览会召开的前一天,《广西日报》辟32个版,多种文体并用,常态报道与专题报道互文,硬新闻与软新闻同时并进,图文并茂,既具有冲击力,又不乏细节展示,从各方面报道广西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既有全国的高度,也有民族区域的发展特点。这是《广西日报》全年设置版面最多的一期,为次日召开的东盟博览会造势。
  另外,在版面语言上,通过大版面,彩页、大图配以专题报道文字,将图文有机配在一起,极具视觉冲击力。通过彩色对开大版面大图与专题文字的组织报道,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受众的视觉器官,充分彰显了当日报纸的气势。
  
  (三)要闻版增加版次,硬新闻巧选材发挥议程设置功能
  盛会期间,要闻版打破日常两版设置常规,增加版次,主打硬新闻。值得一提的是,新闻巧妙选材,把东盟博览会相关报道融入版面中,与常规新闻浑然一体,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常规新闻不常规”,这种“融合处理”使报道不显得突兀,降低了受众“同类信息”疲劳与反感的几率。以当日要闻006版为例。
  要闻006版的15条广西区域新闻(含3篇图片新闻)中,有6篇报道与议题相关,看似不多,却放在重要位置。如该版头条《前三季度广西生产总值增长12.3%》强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6.8%”,这篇报道放在显要位置引发受众关注,对当前广西的经济环境产生信心,同时也容易引发投资者的关注。该版次重要版面新闻《边境崛起“特色名村”》,对有7个自然屯与越南接壤的“南疆国门第一村”凭祥友谊镇平而村进行报道。报道中称“在平而村,1/3的村民参与边境贸易或交通运输业,每年与越南的边境贸易额超过1000万元”,“现在,平而村被列入今年我区首批特色名镇名村加以建设,目标是建成‘广西工贸型特色名村’”。这则报道所选的典型与议题有关。
  (四)品牌专版细水长流——“对接东盟”常规出版,无声处见真章
  对接东盟专版自东盟博览会会址永久落在广西南宁后,已经连续设置多年,以每周设3~4个版的规模推进,已经成为《广西日报》的一个品牌专版。该版即使在东盟博览会召开期间,照样“淡定”出场,常规设版,于无声处见真章。该版通过特别报道、时评、学者观点及极富旅游风情、反映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图片,潜移默化,细水长流。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接东盟”版面议程设置功能的发挥功在“常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件事情,天天说,常常说,就会深入人心。一个版的设置也是同样的道理。从该版最近三年设版的统计情况来看,该版2009年至2011年出版情况如下:2009年全年设版153版,2010年全年设版115版,2011年(截至12月22日)设版120版。
  从该版设置的标题看,“话题新闻”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引导受众了解相关议题,即使在第八届东盟博览会期间,这种风格仍保持如常。
  (五)首尾互文,呼应主题——强化舆论导向的连续性
  在东盟博览会结束的次日,《广西日报》10月27日2版要闻版发表题为《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成效显著 影响深远》的新闻,以一个整版将本届东盟博览会的活动效果进行整体评估,强化舆论导向,最终达到议题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三、以《广西日报》为中心,各媒体整合联动,注重中心议题与媒介环境建设
  媒体的观点显然影响着受众的观点与舆论走向。媒体给受众建构了一个拟态环境,让受众置于其中,在信息海洋中享受热点大餐。既感受到一种热闹,又可以克服信息接收的盲目性。《广西日报》作为省级党报,报道中在视觉传达上突出了它的“精气神”,既彰显了报道气场,又突出了党报的品牌效应。另外,除了《广西日报》充分发挥省级党报的议程设置功能外,其他媒体及媒介形式依据核心议题同时出动,一时间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如广西新闻网的同步跟进,《广西日报》数字报刊的及时刊出。同时,以《广西日报》为母报,《南国早报》、《南国今报》、《当代生活报》等一系列子报也在行动,根据目标受众的定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配合主旋律进行报道,提高目标受众群体的覆盖率。
  注 释:
  ①文章中所分析的文本(包括引文)皆来源于《广西日报》,不再另作注释。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1.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