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时间价值观念在企业投融资决策中的应用

2012-12-29王晓姝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4期

  财务管理观念是人们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理念,观念的更新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把货币转化为资金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进行周转才能产生时间价值,因此树立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对于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间价值观念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在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中都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货币时间价值在投资决策应用中的问题
  (一)采用静态分析法,项目评估不真实可靠
  在进行项目评估中,因为货币是具有一定时间价值的,因此采用静态的分析方法来开展评估工作,从项目的资金投入到项目的收益产出之间的时间差大,必然会影响到项目的资金价值,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该方法不可行。而实际上,由于目前的单利档次是根据复利计算而得的,因此,很多企业沿用的根据不同项目还款期限采用不同档次的单利计算利息,主要是将项目投入的本金加上应计利息,得到总值后一起纳入经营期内的净现金流入量来开展对比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虽然有区别于单利分析法,即事实上也考虑了项目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该方法并未完全充分的体现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存在的局限性表现为:一是项目的资金投人与收益的产出均为分期分年来实现的,并不是简单的年初与年末的单次现象,静态的区别单利法,往往是根据原有约定的利率来计算利息,加上先前的本金来确定资金流,因此很大程度上已经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二是项目的投资往往是多方投资来形成的,项目投资方的多元化,资金的价值考虑的比较周全,但是项目开发主体企业同样也有自筹资金的投入,该资金存在机会成本,往往在分析中不考虑其时间价值。三是贴现率是动态变化的,往往涉及到的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完全取决于银行贷款利率预测的经济效益。同时加上复杂因素,导致贴现率不一定能全面上升,因此,可能导致效益下降,原来的项目不一定可行。上述问题都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应用静态分析法存在的问题。
  (二)证券市场流动性成本高
  显性成本比较容易客观衡量,主要由交易税、交易费、交易佣金构成,而隐性成本可以由冲击成本(衡量一定金额的交易对市场价格造成的冲击程度)来度量。我国市场存在隐性成本偏高,尤其是对经常需要完成大额交易的机构投资者而言,交易成本的影响更为明显。深市股票的隐性成本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成熟市场。
  二、货币时间价值在筹资决策中的问题
  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使得资金来源与资金运营协调,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更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从而实现不同性质资金最大效率的增值。
  (一)企业筹资成本高
  企业经营中的出现收益小于支出,企业处于经营亏损与净资产总量不断减少的状况下,极易出现收支性筹资风险。出现该状况,可能会造成企业的债务偿还出现不良影响,而且并非出现在某个时点或者一项债务的问题,有可能牵连企业整体。从该风险成因的角度来看,若这种风险一旦暴露,将导致企业的经营亏损,企业处于一个资不抵债的状态,企业的经营不善导致净资产总量不断减少。结果必然会促使企业的债权人利益受到影响,而且必将让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问题。因此,明确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长期的风险,如果企业无法控制该风险,必将引发企业通过加大筹资,增加筹资成本来缓解问题,但是同样增加了风险。
  (二)股利分配政策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我国企业形成的股利分配政策,对于企业自身的利益有密切相关性,同时也对企业的投融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往往通过积累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并不注重企业的现金流出的现金股利分配方式。在经营过程中,关注企业的盈利状况,利润指标的大小,对企业股价的关注程度较低,因此,这种分配的策略上与国际惯例有较大的区别。我国上市公司不热衷与通过现金股利分配的方式来实现收益的分配,更多的是采取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因此,市场中的投资行为也关注配股与送红股的机制,投机行为得到助长,不利于投资者形成较为理性的投资理念。
  三、企业在投融资的决策中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针对时间价值观念在财务管理应用中的问题,企业在投融资的决策中应采取相对比的应对措施。
  (一)货币时间价值在投资决策中应采取的措施
  企业的投资需要占用企业的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否应被占用,风险的价值有多大,均是企业决策者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确定的问题。
  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企业管理者们应重视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资金方面的原始积累后,赚得比原始投资额要多的资金,闲置的资金不会增值,而且还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贬值,所以企业必须科学地规划和和使用资金,确定一个好的投资项目,让资金再进入生产流通活动中,产生增值。
  1.采用内含报酬率法,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对于投资方案的评价中,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中,关注投资方案中的利率水平,对于长期投资而言,资金的成本就成为了投资方案可行性的最关键的要素。当前许多的企业资金的筹集来自银行、民间与企业自筹。上述的资金成本均通过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来体现,但是,实际的贴现率并非与预计的稳定形势相符合,而是面临着诸多影响因素,包括通货膨胀、市场物价、货币流通、区域投资环境、投资风险等,这些因素都导致贴现率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对于企业而言,其融资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投资的成功与否。若采用净现值分析法和现值指数分析法,可能无法有效地解决企业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决策问题。因此,采用内含报酬率来分析,其现实意义较大。所谓内含报酬率,就是根据某贴现率使投资方案的各年投资总现值和净现金流人量总现值正好相等贴现率,也就是说,是一种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一般,如果为了进一步控制决策的可靠性,需要通过对未来的估值进行多次重复的变动来进行,分析方案估值中的净现值的变化程度差异情况,来决定企业的投资方案的可行性与最优化的决策。
  企业在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中,不能仅仅依靠单个分析方法、机械的计算来做到决策的有效,在实际投资决策分析中,需要综合所有方法的优势,结合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包括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有关影响因素,如国家的经济政策因素,社会需求,市场动态变化的因素,来进一步提高决策的可行性,降低失误率。
  2.降低证券市场的流动成本。经济租金是扣除全部成本后的净额,这些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储藏成本等,而且包括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经济租金是扣除了资金的机会成本之后的利润。根据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竞争促使经济租金趋于零。有效资本市场假说也认为,如果资本市场是高度竞争性的,并且有众多掌握充分市场信息的参与者,各方行为精明、谨慎行事,符合公开市场条件,那么资本市场就会迅速调整到均衡状态,这时,证券投资者只能按资金的机会成本获得回报。证券投资的净现值很难大于零,尽管资本市场可以细分为许多子市场,但资金在这些市场之间的流动非常迅速,证券的买者和卖者会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有利因素,形成激烈的竞争。也正是这种竞争力量促使证券市场迅速达到均衡。
  (二)货币时间价值在企业筹资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
  1.降低企业筹资成本。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虽然有多种渠道供选择,但是所有筹资必须支付因为资金所有者资金的转让而损失的代价,必须承担资金的成本。当然,不同的资金筹集渠道所需要的成本不一致。企业通常采取综合的方式来获取资金,并形成资金的筹集结构,尽量以最少的成本来实现资本的获取。银行贷款是企业最为常见的筹资方式,因为借款具有到期偿还和增值性的特征,受到货币自身的时间规律的影响,同时也因企业的还款周期的影响。企业需要依据其资金的使用目的,包括企业资金投入的时长,数额大小和偿还的条件因素及企业的财务状况来决定借款的数额、用途和期限。货币的时间价值存在,需要企业重视按时偿还的要求,及时偿还,否则必然提高利息支出,提高筹资的成本。
  2.合理分配股息。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因此,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水平,全面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预警。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保利天赐房地产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