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发展对策

2012-12-29沈素素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4期

  摘要:文章通过采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及湖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发现近几年来湖南经济增速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的稳定性有所增强,但同时也发现湖南省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因此,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着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要求。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对策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中,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赋予了新的内涵,明确了突出资源节约、自主创新、保护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等具体要求,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要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针对湖南省经济发展中粗放型增长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明确当前最突出的、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以根据湖南省省情,提出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具体对策。
  一、湖南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增长方式分析
  (一)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湖南省经济保持了年均10.8%的增长速度,经济运行步入了一个明显的上升通道,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增速加快,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增强。从经济总量观察,2006年湖南省GDP总量为7493.17亿元,2007年为9145亿元,2008年为11156.64亿元,2009年为12930.69亿元,2010年为15902.12亿元,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2006年以来湖南省经济稳步增长,并于2008年迈上新台阶,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1156.64亿元。湖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富民强省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增长比例来看,2006年湖南省GDP增长12.0%,2007年增长14.5%,2008年增长12.8%,2009年增长13.6%,2010年增长14.5%。其各年GDP增长率及在全国省市中的排名情况如表1所示。
  近年来,湖南经济增速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的稳定性不断增强。从增长速度来看,湖南省近十年经济保持了年均10.8%的增长速度,多项经济增长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从经济总量来看,湖南省GDP在2010年达到了15902.12亿元,与2006年的7493.17亿元相比翻了一翻多,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的90倍。湖南把富民强省作为发展战略,以经济强省、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为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湖南省经济增长方式
  从湖南省经济增长内涵来看,2006年,湖南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31.3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123.46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3038.4亿元,增长12.4%。2006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9.6∶39.9∶40.5。2007年与2006年相比,在全省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比例调整为17.6∶42.7∶39.7,由于新型工业化有力推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3360.59亿元,增长20.2%,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94.52亿元,增长32.4%。2008年,湖南工业实现增加值4280.16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1%,新型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高加工度和高技术行业分别增长28.9%和26.2%。在各国各地竞相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的背景下,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2∶43.9∶40.9的“二三一”排序。其中,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5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为14.7∶46.0∶39.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62.3%和34.2%。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6.1%。
  近年来,湖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全省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而且,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经济集约型增长特征已经显现。2003-2007年,全省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4771项,其中86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获奖成果居全国前列。在全省地方财政支出中,仅2007年科技拨款就达17.9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是2002年的1.6倍。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8.7%、9.73%和11.78%,拉动全省经济增长分别为1.04个百分点、1.13个百分点和1.44个百分点,表明科技进步对湖南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三)湖南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从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和近五年经济增长情况来看,湖南省经济持续增长,GDP总量不断扩大、人均GDP不断提供。但是,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经济社会运行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存在投资质量不高的问题,投资率不断上升而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却呈现下降趋势;二是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各行业部门对资源消耗增加快于经济总量的增长;三是存在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由于工业废物排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导致水和大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四是存在自主创新不足的问题,由于缺乏自主创新人才,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后劲不足,也使得湖南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的较低层次。另外,湖南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结构调整难度大;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结构仍欠合理,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由于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湖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从社会发展要求来看,湖南省经济增长方式与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快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湖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提高行业投资质量
  经济增长方式是同经济增长密切相连的,政策引导在湖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既要对行业投资加大监管力度,又要引导各具体行业提高投资质量,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导向,鼓励投资新高技术产业和低耗绿色环保产业,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二)加快优化产业结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强调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按照“两型社会”要求,湖南要把优化投资结构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又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
  (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科技创新不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通过节能产品的开发,也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因此,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加快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通过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湖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稳中求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湖南省经济增长方式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要求还不相符,必须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提高行业投资质量,加快优化产业结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一系列措施加快湖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促进湖南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培炎.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J].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