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市未来人口城乡分布及劳动力供需趋势预测
2012-12-29王晟哲张洪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4期
摘要:研究人口城乡未来分布及劳动力供需趋势就是雅安人口问题的重要领域,与雅安发展机遇和发展定位密切相关。文章在描述雅安人口城乡分布及就业现状基础上,对其未来分布与劳动力供需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率提升缓慢,城乡人口较长时期依然不合理;2025年后将出现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
关键词:人口城乡分布;劳动力供需;预测
按照规划,雅安在“十二五”时期将抓住国家针对西部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全市枢纽地位日益明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能源保障优势突出等发展机遇,以经济领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社会领域大力改善民生这两大重点为发展主线,在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策略、发展路径上围绕构建“一城、一枢纽、三区、六基地”的总体发展定位,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这一发展机遇和发展定位,关涉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方方面面。其中,城乡人口未来分布及劳动力供需趋势就是雅安人口问题的重要领域,与雅安发展机遇和发展定位密切相关。
一、人口城市化、人口分布及人口就业状况
(一)人口城市化、人口分布状况
据“五普”资料显示,2000年雅安城镇人口占18.21%,2005年城镇化率占29.3%,“十一五”期间,根据研究所能收集到的2006-2008年资料看,雅安人口城市化率三年分别为31.1%、32.4%和33.4%,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增长幅度均低于四川和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城镇化进程缓慢。同时,人口分布不合理。由于雅安属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人口迁移变动属于人口净迁出地区,流动人口在本市的流动量小,全省除三州外,属于人口最稀疏地区。据2009年公报显示,全市每平方公里仅101人(分县区见表1)。如名山县(属丘陵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45人,宝兴县(属山区)人口密度仅19人。
(二)人口就业状况
在就业总量上,2006-2008雅安市就业人口分别为91.85万、92.95万和94.38万人,呈逐年增长态势,结合表1总人口数据分析,2006-2008年雅安市就业人口总量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58.99%、59.17%和60.23%,社会总人口中就业人口比重在“十一五”期间逐年上升。2006年雅安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仍然低于四川和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和2008年其水平超过四川平均水平,但较全国仍有一定差距。2006-2008年雅安市人口城镇化、就业状况与四川、全国的比较见表2。
二、未来人口城乡分布趋势预测及分析
城市化发展是推动人口城乡分布的直接动力,因此,在预测雅安城市化未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研究城乡分布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城镇化率的增长趋势在具体预测中并不适合用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因此本预测利用2005-2009年有关雅安城镇化率的数据,采用目前国内外较常采用的Logstic回归模型对2011-2030年雅安市城镇化率进行了预测,建立模型如下:
其中,yt为未来时期城镇化发展水平,a,b为待估参数,a=0.69015,b=-0.05348,模型判定系数为0.994,p<0.01,说明模型通过检验且拟合度理想,可以用作实际预测。在现有城镇化水平下对2030年雅安城镇化水平预测结果见表3,城镇化水平趋势见图1。
表3预测结果显示,2011年雅安市城市化率为37.06%,较2005年的29.3%增长了7.76%,平均每年增长1.3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期末,雅安市城镇化率将上升到42.17%,并持续上升至2030年的61.93%;从图1显示的趋势看,雅安市城镇化水平将持续提高,城镇化率从2011年后开始以每年平均超过1.24%的速度上升。结合国内外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经验,从图1雅安市未来20年的城镇化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未来20年雅安城镇化发展图形处在扁S形的中间快速上升部分,说明雅安在2011-2030年阶段应该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相对高速的阶段,相关部门应该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速本地区城镇化进程。
随着雅安市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未来人口的城乡分布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按照上述对雅安城镇化水平的预测,研究对三种设定方案下未来雅安市城乡人口分布进行了预测分析,详见表4。
表4预测结果显示,第一方案条件下,2011年雅安城镇人口数为59.38万,农村人口保持在超过100万的规模,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城镇人口逐渐提高到68.61万人,到2020年后,雅安市城镇人口将和农村人口规模持平,到2030年,雅安市城镇人口将超过101万,提高了42.4万人,农村人口规模将比2011年减少了38.28万人;第二方案条件下,雅安市城镇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103.3万的规模,比2011年多43.9万人,而乡村人口则从2011年的100.89万锐减到2030年的63.50万;第三方案中,2030年城镇人口比第一和第二方案同期分别多出3.09万和1.57万人,较2011年增长45.45万人。可见,三种方案在相同城镇化水平条件下,因为总人口规模的不同导致城镇人口的增长数量也不尽相同,同时也应看到,到“十二五”期末,因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三种方案下雅安市农村人口规模相对仍然庞大,均超过94万人,即使到2030年,雅安市仍然会有4成左右的乡村人口,其城市化率较国内发达地区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给雅安“十二五”及其后的城镇化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一定难度。
三、未来劳动力供需趋势预测及分析
(一)劳动力需求的预测
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很多,但考虑到可操作性和主要观察劳动力数量和经济水平关系的视角,在模型的设定上主要引入了GDP。根据《四川统计年鉴》雅安的就业人口数据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建立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利用Eview3.1对就业人数(Y)与国内生产总值(X)作回归方程,首先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可以用Y和X作对数变换得模型如下:
lnY=β1+β2lnX+ε
由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得方程:
lnY=4.000+0.0983lnX
回归方程的t检验、F检验的结果均较好,修正的决定系数较高R=0.0.844,DW统计量大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不存在自相关,模型具备较佳的拟合程度,可以用以实际预测。
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的模型的确立为下一步研究雅安劳动力的需求奠定了基础,这里就需要对雅安未来的经济总量进行预测,我们通过对雅安1999-2008年的经济增长曲线进行拟合,得出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方程,但相关统计指标并不显著。因此,考虑到雅安经济增长的现实和未来二十年增长潜力,采用简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1999-2008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3.7%来对雅安市2030年经济总量增长进行预测。得出雅安市2011-2030年的GDP预测值,再将GDP的预测结果代入回归方程可得劳动力需求预测量,表5显示结果即为雅安市未来20年间保持年均GDP在13%以上的劳动力需求总量。
(二)未来劳动力供需状况分析
我们把对劳动力需求的预测值与劳动力供给预测值作比较,由于我国国情因素,界定的适龄劳动力人口为15-59岁人口,但考虑到雅安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老年产业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增长可吸纳大批60-64岁甚至更高年龄组人口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本研究依然按照国际标准,劳动力供给的预测主要依据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下的15-64岁劳动力人口总量(见表6)。
表6预测结果显示,第一方案(低方案)下劳动力供给总量最少,而第三方案(高方案)则最多,但从规模总数上看,三种方案差异较小,高方案在2030年较低方案的劳动力人口只多出0.31万人,年均只多出0.05万人。继而将雅安2011-2030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三种方案预测下的劳动供给人数分别在2025年前都能够满足雅安市年GDP增长保持在13.7%左右的经济增长水平下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之后劳动力供给量逐步不能满足需求量,且二者逆差呈增大趋势。从预测数据上看,三种方案下,2025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逆差较小,劳动力供给尚能满足需求,但到2030年,三种方案预测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将出现较大缺口,逆差值分别为10.65万、10.33万和10.02万人。
对2025年前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可以解释为一是雅安原有人口规模较大,人口增长的惯性较强,在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下,21世纪的前二十年,仍是雅安市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近年来,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劳动年龄,而第二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还未退出劳动年龄,大量新增劳动力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情况,庞大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是雅安市劳动力供给总量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非农化进程加快,雅安市城镇化率很低,2008年雅安市的农村人口比重都达到了总人口的66.6%。鉴于此,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的前一二十年间,雅安市的非农化进程会不断地加快,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经济效率较低的非农部门转移出来,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十年左右时间里,大量来自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将进入到劳动力供给的行列。综上,即使是如果按没有考虑经济增长方式而只关注经济增长量的预测数据,雅安市在2025年前劳动力供给都会明显大于需求。
2025年后出现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雅安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以及人口抚养比的不断上升,老年社会的来临减少了劳动力的供给。二是雅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会需求大量的劳动力,目前雅安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了局部性、结构性的劳动力紧缺现象。三是由于“十一五”及之前雅安市户籍人口生育率较低,导致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持续下降,由于人口过程的延时性特征,到2025年后,导致新增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
前面的供给预测是考虑封闭环境下的结果,如果未来雅安市劳动力迁入规模较小,而劳动力迁出规模较大,则会影响到整个劳动力供给水平,对此,政府应该着重进行本地经济社会建设,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加强和引导本地区社会和企业人文环境优化,以提高对本地劳动力的保持能力和外部劳动力的吸纳力。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受雅安未来产业结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合理的影响,雅安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该开始从传统的粗放式到集约式发展,从而造成未来雅安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随着经济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某些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有所下降。
本次对雅安未来劳动力的预测是在现有经济增长方式下,并假定其他影响劳动力的相应因素不会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对劳动力供求的预测,必须抽象掉难以量化的相关因素,在相应的模型假定条件下进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错综复杂,任何条件的改变都可能会影响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改变,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关劳动保障、工资、退休制度的变革等,由此造成预测的供需结果和未来实际产生的偏差难以避免。本研究对雅安劳动力供求关系预测的关键意义在于以现有的经济增长框架,根据对相关指标的设定,大致可以研判出劳动力供需的发展趋势,并以此来思考雅安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相关战略的调整。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