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低年级学生爱上写话
2012-12-29王琪
中国教师 2012年5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标准》)把第一学段的作文教学明确定位为“写话”。“写话”就是用口头语言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是小学低年级最初的写作训练。这一阶段要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学生感到写话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告诉别人,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愉快的事情。
如何让学生从心理上不畏惧写话,自由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如何引领学生爱上写话,走向写话的殿堂?笔者到小学进行了两个学期的“下水”实践,从写话的内容、方式、评价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内容上求开放
周一贯先生说,“童年是最富有想象的一段岁月。在儿童的世界里,鸟兽能言,桌椅对话,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标准》正是顺应了儿童的天性,特别强调“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让学生口无遮拦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首先从内容上不能限制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写“话”是自己的事情,不管什么样的内容都可以“写话”。可以是学校发生的事情,可以是家中发生的事情,可以是高兴的事情,可以是烦恼的事情……总之,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甚至是梦到的,学生想写什么都行。
学生写的是“话”。“话”有很大的随意性,当然可长可短。所以在内容开放的同时,写话当然也没有数量的限制:有话则多,无话则少,三五句也行,一两句亦可。总之,只要乐意写、觉得写话不难就好,只要有兴趣、肯动笔就好。正如郑国民教授在《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一书中所说:“让学生先写出来,只要能够写出来就是好的,不是采取‘步步为营,句句求好’的思路……先让学生大胆写,只要学生敢写、乐于写,就会产生兴趣并体验到其中的快乐。”[1]
第一次写话,我告诉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句话、两句话都行”。第一次,第二次……慢慢地,学生觉得老师说得到做得到,是按当初要求去执行的。在这样的开放环境中,学生没有任何拘束,数量可谓长短不一,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在写话中大胆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你和我了。但是有小朋友从你身边跑过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想和我们说话了。”“我曾经跟三个老师学钢琴。第一个老师,我只跟他学了一个星期,因为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夸自己非常了不起,他发的广告上说自己很喜欢孩子,很懂孩子的教育,很懂孩子的心理,就把我们引去了。第一节课,我感觉还行,后来我发现他脾气很不好,对我说话的态度很不好。甚至有一次,他打了我,打得很厉害,都把我打趴下了。”有的学生在写话中展开自己的想象,放飞自己的梦想:“我真想变成一头大象,把我的书包挂在象牙上,妈妈就不用骑车送我去上学了,而是我驮着妈妈去上学。”“一只小蚂蚁正在家里睡觉,忽然被一个很大的声音惊醒了,它感到它的房子在摇晃,窗子也碎了,它想: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地震了?于是,它到外面去看是怎么回事。它发现了一只屎壳郎,原来是屎壳郎把自己滚的粪球撞在小蚂蚁的窗子上了……”
二、方式上求突破
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我遵循“由说到写、说写结合”的原则,从学生动口“说”和动手“写”两方面入手,利用“创编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大胆表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利用“绘画日记”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写话,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1.创编故事
研究表明,学龄前的儿童已能掌握2 500至3 500个词汇。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已经“能说会道”,完全能够运用自己的词ADGm5cpPnHWo1IjZlTAvQs6WjOBsxMqqCLTHFMTE3Wc=汇积累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他们喜欢读故事、听故事,晚上还伴着故事入梦。从故事这种学生喜欢的形式入手,依托拼音、生字、课文这些所学内容和学生最喜欢的玩具,让学生展开想象创编故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1)拼音故事创编
汉语拼音是初入学孩子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汉语拼音时,我就借助汉语拼音教材,让学生编写有关汉语拼音的故事。编写的素材可以是学习的字母,可以是课文中配的插图。这是一名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课后,编写的一个故事:晚上,我和妈妈在家看电视。妈妈坐在沙发上,我āi着妈妈,好幸福呀!电视上正演一个不听话的小男孩ái打,我问妈妈:“这个小男孩真ǎi,是不是他妈妈打得他都不长了?”妈妈叹了口气:“ài,哪个妈妈愿意打自己的孩子呀!”
(2)生字故事创编
“为学必先识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开始。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对初入学的学生来讲,识记字形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编写生字故事,不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字形,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在识记“丽”的时候,有个学生编了《“双胞胎”妈妈》的故事,他把“丽”字分成上下两部分,形象地把“丽”的上半部分看成是“妈妈”,下半部分看成是两个“双胞胎”。在识记“哭”的时候,有个学生利用“哭”的字形编写了《狗也哭》的故事……
(3)童话故事创编
低年级教材编排了大量的童话故事,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学习《雪孩子》后,学生创编《雪孩子,你在哪里》;学习《纸船与风筝》后,学生创编《小熊和松鼠》;学习《两只小狮子》后,学生创编《“懒狮子”成长记》……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创造、编写,乐在其中。
(4)玩具故事创编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玩具,他们的房间里,摆放最多的也往往是玩具。玩具伴随着他们成长,他们的想象往往也是随着这些玩具刺激而引发。选择一两个玩具,通过自己的思维与想象,将它们联系起来说一说,这对于孩子来说是趣味无穷的。
五彩缤纷的儿童世界是由无数奇异的想象构建而成的富有诗意而浪漫的世界。教师要让想象这“人类思维最美的花朵”在学生的故事中竞相开放,除这些方式外,学生想编什么就可以编什么,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可以编完整的单篇故事,还可以编写序列故事。
因为低年级学生受识字写字的局限,要让学生把所编的故事写下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所以,一开始,我采取让家长记录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记下创编的故事。家长可以手写,可以电脑输入。在记录过程中,我要求家长首先做一个虔诚的听众,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表达,不管孩子说得是否啰唆,是否重复,是否规范,甚至是否明白……只要孩子能说出来就好!然后真实地记录孩子原汁原味的故事,不要加入家长的修改与润色。最后,把记录整理的故事读给孩子听,让孩子享受每次编故事后的成功与快乐。
2.绘画日记
美国教育家唐纳•格雷夫提出:随处乱涂乱画是儿童使用符号能力的表现。低年级的儿童普遍喜欢画画。画画,其实是促使学生学会“看”,学会观察,学会欣赏,同时也训练儿童观察物体的形状、色彩,概括物体特征等方面的能力。
大千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有许多素材值得我们去观察、思考。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事物、自己经历的事情、自己想象的内容等先用文字记下来,再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涂涂画画中对自己的记录进行再现,比单纯的写日记更让学生感兴趣。正因为学生喜欢,所以绘画日记才更持久、更有生命力。[2]
“绘画日记”的形式——
第一部分:“※月※日 星期※ 天气※”
第二部分:“我的话”
第三部分:“我的画”
第一部分的天气,可以画相应的图案。晴天就画个太阳,阴天就画朵云,如果下雨就画上雨丝。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情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意:有的孩子画上一串圆圆的雨滴,有的孩子画上一朵美丽的雪花,有的孩子画上风婆婆正呼呼地吹气,还有的孩子画上太阳公公热得正拿手绢擦汗呢!
第二部分“我的话”,学生想写什么都行,但必须是自己想说的“话”。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家长或者同学,也可以注拼音。
第三部分“我的画”,要求学生结合“我的话”,配上相应的图画。如一个孩子写春天的景色,他就画上了春风吹动柳树,燕子自在飞翔。如一个孩子写爸爸的吊兰,她就画上了一盆吊兰,让美丽的花朵点缀在绿绿的像绿头发一样的吊兰上。
这种图文结合、色彩丰富、富有童趣的写话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不少学生为了使整篇日记看起来更美观,会一笔一画写字,一丝不苟画图,不知不觉中,写字和绘画能力慢慢加强。
三、评价上求激励
孩子的“写话”是起步,需要的是赞许与鼓励,就像花儿需要浇灌一样!因为鼓励与赞许对孩子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会使他们信心百倍,感到愉悦与满足。
每次看学生写的话,我都尽量采用面批的方式,把热情洋溢的赞美语言当面送给学生,让他们从教师的赞赏中得到满足,激发他们下次写话的欲望。如:“这个词语用得真合适!”“你的想法太有趣了!”“读你写的话,真让老师感动!”“你妈妈有你这样懂事的孩子,真幸福!”“你的想法真奇妙,希望下一次你能再给老师一个惊喜!”等等。
对于学生作文中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书面批改时,我只要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在语句下面一一画上鲜红的圆圈,或者在文章后面画上一个笑脸、一个“OK”的手势,让这些小小的符号、积极的表情感染学生,点燃学生写话的激情与兴趣。
当面对学生重复、不规范的语句或天真可笑的童言时,不要动辄修修剪剪,改改删删。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多一份宽容,多一些欣赏。有位特级教师看到学生写的这样一句话:“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在我们看来,“法国阿姨是女的”是多余的话,应该删去,但是这位教师却认为:“小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了这么一句。这个话,出自儿童天真、幼稚的脑海,在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可以原谅的。只要他不说‘法国阿姨是男的’,留在文中没有关系。”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高明的园丁对待幼苗的态度。实际上正处在写话起始阶段的小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不出现错误是不可能的。到一定阶段,随着写作能力的发展,原来出现的一些错误或不当之处会自然消失。
为了给每个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写话成果的机会,每隔一个学期,我让学生给自己的写话集起上名字,编辑出版他们的个人写话集。并从学生的写话中选取“大作”,出版班级的写话集。让学生捧着自己的“书”,让他们体验当小作家的快乐与满足。很多家长告诉我,每次有客人到家里做客,孩子都要把自己“发表”的“大作”拿出来让客人看,听着客人的赞美,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话又是作文教学的前奏,是作文的基础练习。低年级是写话的起步阶段,能否成功迈开写话的第一步对于儿童今后的写作有着极大的影响。《标准》指出:“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只要我们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喜闻乐见、有趣新颖的方式;只要教师乐于给孩子多一些鼓励、赞美、赏识,学生一定会走进轻松自由的写话空间,从而真正爱上写话。
参考文献:
[1]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