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见,样板戏摄影棚

2012-12-29马多思

中国周刊 2012年12期


  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内,有一个面积3000平方米的摄影棚,它建于1971年。在那个电影事业凋零的年代,这里却热火朝天地开着工——拍摄样板戏。这个昔日的“亚洲第一大棚”,本就为了更好地拍摄英雄人物而建造。
  2012年的冬天,它将被拆除。
  从2012年夏天传出北影厂要彻底拆迁的消息,北影厂老职工陈翼云有时间就会到厂里转转,每次走近那个最大的摄影棚,他都忍不住想看看里面还有没有摄制组,可绝大多数时间,他看到的都是紧锁的大门。“拆了多可惜,别看四十年了,还能用呢”。
  已经80岁的陈翼云在北影厂担任了将近60年的舞美设计师,从1971年底北影厂建成特大摄影棚开始,他就在这里布置场景。
  老北影的人习惯称它为“特大棚”,在此之前,陈翼云的工作一度陷入停滞,不只是他,从1966年后,中国的各电影厂基本陷于瘫痪状态,许多电影人被强制劳动。
  样板戏“拯救”了陈翼云的职业,为了达到样板戏电影“三突出”的原则,避免因为仰拍英雄人物而出现的拍摄到房顶的“穿帮”现象,北影厂搭建了这个当时亚洲的最大摄影棚。
  “三突出”需要大摄影棚
  在陈翼云印象中,正是为解决样板戏拍摄成影片出现的“穿帮”问题,“文革”期间样板戏的“总指挥”江青决定建“特大摄影棚”。
  北影厂原先的地址是朝阳区小关,也就是现在对外经贸大学的校园里。虽然厂内有几个摄影棚,但是规模都不是很大,一般是1000平米左右。1969年北影厂接到江青的命令,开始接拍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结果发现如果按照当时拍样板戏的“三突出”原则,就会难以避免地出现拍摄到房顶的“穿帮”。
  所谓的三突出,意思是,在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电影制作中,三突出就要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对英雄要仰拍正拍以显示高大,对敌人要俯拍侧拍以表现其渺小猥琐,戏剧结局一定要“我胜敌败”。
  曾给样板戏演员化妆的北影厂著名化妆师王希钟告诉《中国周刊》记者,“在化妆上,反面人物脸色要加入灰色绿色,显示阴暗。正面人物要红脸膛,浓眉大眼。”
  摄制组坚决贯彻“三突出”原则,可摄影棚就那么大,仰拍英雄人物免不了穿帮。最终,摄制组把拍摄地点选在了如今的北京体育大学里的一座体育馆内。
  江青之所以选择北影厂,主要原因是她对北影厂执导和拍摄过《早春二月》的导演谢铁骊和摄影师李文化的业务认可,以及北影厂有着成功拍摄过《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等传统剧目的经验。李文化回忆:江青在成立样板戏摄制组以前,就曾经当面对他说“不要小桥流水,要大江东去”,意思是不要搞资产阶级的小情调,要搞无产阶级的大江东去。
  1968年9月,江青在接见一些文艺团体的代表时正式宣布,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要把一些犯过错误的同志从文艺黑线中保出来,重新工作。
  在她宣布的名单里有北影厂导演谢铁骊和摄影钱江,此前,谢铁骊已经被北影厂红卫兵打成黑帮靠边站了。
  1968年初秋,全国第一家样板戏影片筹拍组——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组在北影成立。谢铁骊、钱江和李文化(后被调走筹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负责筹备工作。
  虽然有着拍摄传统剧目的经验,但那时怎样把现代京剧拍好,对于当时的北影厂仍然是个挑战。于是江青就领着摄制组的成员观摩、探讨《简爱》、《红菱艳》、《冷酷的心》等一些外国名片,学习国外的先进拍摄手法。江青很喜欢墨西哥电影《他们在那个年代》,这部片子只有120个镜头,江青对摄制组成员说,样板戏要多用革命的长镜头,最多不超过200个镜头。
  1969年5月,摄制组终于完成了人员调配,真正开始拍摄。
  江青曾专门到摄制组宣布,要用最好的色彩、角度和光线来塑造英雄人物。不仅要“来源于舞台”,更要“高于舞台”。布景可改一改,但是台词和唱腔一句不能改。
  怎样高于舞台?陈翼云等舞美人员花费巨资在体育场里做实验,搭设了真实的小火车铁轨,堆了一座小山,但是江青觉得还是要以舞台为基础,于是废除了这个布景。但是在后来的拍摄中,布景中使用的林海松枝都是从大兴安岭专门采摘运过来的。“当时江青就说过,要多算政治账,少算经济账。”
  1970年夏天,拍摄历时20个月之久的第一部样板戏影片终于完成了。1970年10月1日,样板戏影片《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公映,轰动一时。
  在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正面人物都相貌堂堂、永远处于银幕的中心,这多少与拍摄地点——那个临时选中的大体育馆——空间巨大有关。可北影厂原来的摄影棚仍然不能满足更多的样板戏拍摄。
  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让江青最终下决心把北影厂搬到如今的北三环中路77号,并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摄影棚。
  棚内的第一部样板戏
  这件意外的事情北影厂不少老职工至今都记忆犹新。
  北影厂原总工程师王雄是当时样板戏洗印组负责人,据他回忆,1970年一天,江青乘车经过坑坑洼洼的道路,来到位于朝阳区小关的北影厂看望样板戏剧组人员。当时小关周边是大片的庄稼地,交通很不发达,样板戏剧组的人大多没有来上班。没看到什么人的江青觉得小关这个地方实在是偏僻,于是几天后和李先念一起乘车来到了当时的总参测绘学院,当场决定把北影厂迁过来,把测绘学院迁到了外地。
  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花费了数百万元,1971年底,新北影建设完毕,在原先足球场上建成了四座摄影棚,一、二、三号摄影棚连成一排,相对较小;特大摄影棚对面而建,几乎是其他三个摄影棚的一半大。后来的《龙江颂》、《海港》和《杜鹃山》三部样板戏都是在这里拍摄完成。
  特大棚的巨大面积,令当时的样板戏摄制组所有人都感到震撼。而它的巨大,也给许多刚刚被“解放”出来的电影人些许的“安全感”。原北影厂总工程师王雄说,刚从被监管劳动“解放”到摄制组时,他也不清楚能拍几部样板戏,总之有戏拍就比监管劳动强,但是从特大摄影棚如此巨大之规模和投入来看,不可能只拍一部戏。
  很快,特大棚就迎来了第一部样板戏《龙江颂》,导演仍然是谢铁骊。在这部电影里,首次使用了特技,拍摄水中打桩的镜头,先是在旱地上拍摄打桩情景,然后拍摄水中激流,最后把两段片子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在激流中打桩。
  作为特大棚出品的第一部样板戏,《龙江颂》进行得异常顺利,三个月的时间就拍摄完成,审查过程也快得出人意料。谢铁骊回忆:在影片等候审查期间,江青恰好不在北京,毛主席想看戏,我们就把《龙江颂》送去了,毛主席看后也不从什么灯光、颜色这方面挑剔,说“这个戏很好嘛,宣传了共产主义的精神,能够互相让水,这种品格和风尚值得提倡”。这样就通过了,后来江青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很快,这部影片就顺利地公映了。
  在特大棚拍摄样板戏的岁月,虽然好过被监视劳动,但让很多电影人也压力极大。陈翼云回忆说:“我们几乎天天都干到深夜,当时有个说法叫‘首长的指示不过日’,也就是首长的指示要当天就贯彻,而且我们这些从黑帮里解放出来的人也不属于‘样板团’,不能享受什么‘样板饭’‘样板衣一’。
  陈翼云所说的“样板团”,是“文革”时专门演出样板戏的文艺团体,加入“样板团”除了业务要精湛,还必须经过严格政审,只有祖上几代人政治清白的,才能进入样板团,只要进入样板戏,就可以享受军队编制,工资也相对较高,每天吃营养丰富的伙食,还发给的确良军衣和军大衣。当时样板团内有很多名角,例如京剧名角李少春、谭元寿、钱浩亮、刘长瑜、著名指挥李德伦、钢琴家殷承宗,新中国第一位扮演《天鹅湖》里王子的芭蕾舞演员刘庆棠等等。
  而谢铁骊和陈翼云,虽然是电影制作的核心人员,却无法进入样板团。不过,他们倒是有机会吃到“样板饭”,“有时样板团的人会拿着样板饭和我们交换,说‘我们吃肉太多了,都吃腻了,换你们的素菜尝尝。’”
  最后一部样板戏
  建特大棚方便仰拍英雄人物,但让摄影师没想到的是,仰拍英雄人物也会挨批评。
  1972年,北影厂和上影厂合作拍摄样板戏《海港》,拍摄地点就在北影厂的特大棚内,摄影师是拍摄《红色娘子军》的李文化。
  《海港》反映的是工人阶级和暗藏的破坏分子做斗争的故事。1972年8月底,电影拍摄完成,李文化便立即将样片托军宣队的领导送给江青审阅。江青对李文化的拍摄非常不满意。原来,饰演方海珍的李丽芳脸型长大,为了突出英雄人物,一般手法是用仰角拍摄,李丽芳脸长的缺点就暴露得特别清楚。
  李文化立即被冷落。江青则钦点谢铁骊、钱江接替重拍。谢铁骊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为了慎重起见,影片拍到一半就找江青审看,不料江青与张春桥、姚文元审看谢铁骊送来的片子还是很不满意:“你们都是专家,我是个二半吊子,什么也不懂,只会找岔子,放炮!”“方海珍站哪儿去了?头发真是岂有此理,眼睛像个棋子。头发可以留长一些。”江青还觉得片子中的船太假,方海珍的衣服颜色太土。应该先有闪电再有雷声,第一场云太假,方海珍没有眼神光。色彩方面,陆上是红的,海水是蓝的,缺乏过度色。海港应该有风,片子中没有风。
  江青虽然不满意,但没有撤换谢铁骊,还是让他继续拍下去。谢铁骊想了点子用发型来缩短方海珍的脸长,并按照江青意见,将方海珍工作服由原来的粉红格子色改成明快的银灰色,毛巾则改为米色,胸前“安全生产”四个字也染上了玫瑰色,还为她设计了一件淡绿色底深绿格子的布衬衣。
  考虑到江青喜欢绿色。在第三场中谢铁骊还专门设计了一个绿化区,花木青草,绿油油一片。在摄影处理上,她根据李丽芳脸型和身型特点,尽量采用平角度拍摄。对于“眼神光”,在运动镜头中,将眼神光随着演员的位置和视线的变化作成角度的运动,使光点比较集中,眼睛又大又亮。
  摄制组用了四十多个拍摄日,完成了《海港》的拍摄。江青审看了影片后终于露出了笑容。
  《杜鹃山》是北影特大棚拍摄的最后一部样板戏影片。
  1973年9月,江青决定将样板戏《杜鹃山》拍摄成电影,谢铁骊、钱江仍然是第一人选。但是当时谢铁骊正在全力以赴地准备拍摄故事片《海霞》。
  谢铁骊在回忆录中说,一天,国务院文化组通知他和钱江到北京南城天桥剧场看《杜鹃山》。休息的时候,同时来看戏的江青指定他和钱江继续拍摄《杜鹃山》。
  谢铁骊和钱江生怕重蹈《海港》二次拍摄失败的覆辙,拍起影片来不遗余力。私下里,谢铁骊对钱江说:“要小心啊!否则拍不好了,她又要说话了!”
  谢铁骊后来说,这一次的拍摄的卖力程度从一个布景就能看出来。有一个景是一个小瀑布,摄制组在特大棚内搭了座山,并造了一个很大的水箱,每天都要吊起好几吨的水装满了,预备开拍的时候,让水从山顶上冲下来,很有瀑布的气势。
  一场以竹林为背景的戏,摄制组想尽办法多次搭建,可是竹叶怎么弄都像是假的。江青听说后,说:“这个好办,从江西运一点竹子来。”立即要军队派出一个专列,从江西把竹子连根带土包成包,运一车皮到北影。竹子生命力很顽强。拍摄的时候,摄制组把整包的竹子抬到舞台中,用一个小山坡挡住,形成郁郁葱葱的小竹林。拍摄完成后马上移植到地里,它居然生长了下来,即便到了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这批竹子还活得很好,成为北影厂里的一景。上世纪八十年代,谢铁骊在拍电影《红楼梦》的时候,也用到了这些“样板戏竹子”。
  《杜鹃山》的拍摄,花了半年时间,谢铁骊和钱江私底下都认为,与他们以往拍摄的样板戏影片相比,无论在舞台戏的电影化方面,还是在影片的色彩、构图、节奏等等艺术处理上,都胜出一筹,这部影片是他们两人搭手拍摄的最出色的样板戏影片。
  但是,在送审时,江青还是不太满意地说:“采光、构图,都有些问题,远近镜头的光不接。钱江拍《杜鹃山》很不讲究。技术人员、电影工作的同志要很好钻研。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你们这样不讲究,是要饿肚子的。”
  特大棚也见证了当时中国所能拥有的最昂贵的电影器材。江青为拍摄样板戏不计成本。当时的洗印组负责人王雄后来回忆说,江青为了拍好样板戏,伊斯曼柯达胶片就进口了一大批,具体数字他忘记了,就记得很多,都是最昂贵的。演员化妆,用的都是托人从香港买的,美国好莱坞的米斯佛托牌的,特别高级的舞台化妆品。
  一切将被抹去
  虽然特大棚几乎算为样板戏量身订做,但在样板戏之外,一些故事片也在这里拍摄,如1974年拍摄完成的《侦察兵》、《南征北战》等电影。
  不过,特大棚真正迎来春天,还是在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1978年,这里拍摄了电影《大河奔流》,陈翼云甚至在这里搭建了一个黄河大堤的模型。
  1980年代,特大棚也随着中国电影的急剧滑坡一度有所沉寂,甚至北影厂,也无法逃避亏损的命运。1999年,包括中国电影公司、北影厂等8家机构,联合组建了中国电影集团。北影厂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而巨大的电影棚的功能仍然无可替代,在这里拍摄的电影几乎可以拼出一部中国当代电影史:《马可波罗》、《末代皇帝》、《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茶馆》、《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火烧圆明园》、《红楼梦》、《霸王别姬》、《红樱桃》、《甲方乙方》、《荆轲刺秦王》、《卧虎藏龙》、《大腕》、《寻枪》、《手机》、《投名状》、《梅兰芳》、《赤壁》……
  而时代,也在悄然摘掉了特大棚“亚洲最大”的王冠。2008年,中影集团在怀柔的数字基地建成了16座大型摄影棚,其中有的摄影棚达到5000平米。
  让老北影人尚存一丝安慰的是老北影厂的厂址还在,而且已经建成四十年的特大棚还在继续被频繁使用,“因为毕竟离市区近,交通方便,到怀柔去路途比较远。”陈翼云说。
  北影厂位于北京的北三环,1971年建成时,这里还是北京的郊区,而现在,已经属于北京的黄金地带。
  但是就在2011年开始,特大棚生意急剧下降,陈翼云打听到的原因是,中影集团为今后拆迁方便,几乎不再批准对外出租,只是零星会有摄制组在里面拍片。
  2012年夏天,拆迁的通知终于贴遍了北影厂区。拆迁通知上说,北影厂拆迁之后,一部分土地将用于建设“经济适用房”,另一部分则会建成集酒店、购物中心及豪宅于一体的“北京益田国际梦工厂”。
  北京市规划委方面表示,北影厂内有驻京某部队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的主楼、东楼和西楼三栋建筑,于2007年已被列入《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市规划委已按规定明确要求予以保留。特大棚并不在保护之列,在风雨飘摇四十年之后,它终于要寿终正寝,退出历史的舞台,就像那三部在这里拍摄的样板戏。
  陈翼云无法接受特大棚被拆掉,无论样板戏怎样评说,正是在这里,他和老同事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可以继续拍摄电影。
  2012年11月初,北影特大棚外墙上贴出告示,要求还在棚里工作的一家化妆工作室赶紧搬迁,再过一个月,也就是2012年12月,拆迁工作即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