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影:向市场转身
2012-12-29闫小青
中国周刊 2012年12期
“新影厂的资料中没有眼泪……也没有痛苦,也就是没有普通人的真实生活。”
当纪录片市场焕发新的活力时,人们不禁想起一个默默无闻的生产者。中央新影集团每年制作超过九百个小时的电视纪录片,十余部纪录电影,它是当之无愧国内最大的纪录片制作基地。
然而,集团总裁高峰却说:“我们一直在自娱自乐。”
吃皇粮
“新影虽然专门从事纪录片生产,但主要承担的是宣传任务,展现主流的意识形态”,很长一段时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主要生产任务就是《祖国至上》、《中国三峡》这类政府投资项目。
这些片子大都是高投资制作精良,却与市场无关。新影厂生产的电视纪录片主要是供给央视播出,虽然不用像市场化的生产机构可能“挨饿”,但题材相对受限。
高峰一度想要靠“经营历史”改变新影厂,但他也很快发现了缺憾。“第一,新影厂的资料中没有眼泪,要是有眼泪,也是喜悦的眼泪。第二,新影厂的资料里面没有痛苦,也就是没有普通人的真实生活。”
“其实,中国对于纪录片产业的扶持绝对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少,但是扶持仅限于两种题材,一种是政治文献片,一种是地域宣传片。”高峰刚调入新影的时候,甚至连广电总局都提意见:一听音儿就知道是你们新影的,你们就不能变变风格吗?
问题是,那个时候除了接指派的任务,新影厂可选择的空间实在太少。
高峰意识到,一直靠吃皇粮的新影厂必须走向市场。
2003年,新影厂筹资投拍了纪录片《梅兰芳》。虽然片子没有像往常一样直通央视,而是卖给了地方电视台,但是那一次,媒体却评论:新影厂亮丽转身。
转身向市场
市场大潮来临之时,主动寻求转身的中央新影虽然仍有老国企的尾大不掉,但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路数。
2010年,国内电影制片厂纷纷转企改制,新影厂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合并为中央新影集团。在此之前,高峰成立了“东方良友”等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开始和社会机构寻求合作。
2011年,新影集团推出了《中国空姐》、《汽车百年》这样的非主旋律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播放前,他们也和市场化的影视公司一样,组织首播会,极力向媒体推介。
今年的多哈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没有播放年年出现的“宣教片”《拯救世界·中国力量》、《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而是带去了中央新影制作的一部“有态度的作品”——《环球同此凉热》。
十二集纪录片只用了一集讲中国做了什么,其他的篇章都在讨论“现在这个千疮百孔的地球应该归罪于人类不顾后果地发展,而人类也必须为此承担责任”。
“这是一种进步,”在导演齐少华看来“宣传”到“态度”的转变也并非一蹴而就,“《环球同此凉热》的尺度还是有所保留的。”
在第十一集中,齐少华本来用了二十分钟来介绍对中国人来说完全陌生的碳经济。但由于涉及到中国和西方国家僵持不下的“碳税”问题,这段内容被删减成了5分钟。
“无论怎么改变,我们的态度还是要建立在国家态度的基础之上。”高峰羡慕韩国的《牛铃之声》、台湾的《被遗忘的时光》。“他们的态度是建立在自己的基础之上,人的记忆、人和物之间的依存,这就是人生存的状态。”
院线
高峰最想做的是创办中国的纪录片院线,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纪录片重见天日。他透露说新影集团已经筹划建设,第一家影院将会建在北京海淀区小西天附近。
建造专门播放纪录片的院线,这看起来是更像个冒险。要知道,2010年,新影制作的纪录片《复兴之路》仅获得200万元票房,就已经成为当年国产纪录电影的状元。然而到了2011年,全年十几部上映的纪录电影的票房总额才200万。
“在国内院线,纪录电影无法跟商业电影竞争。”高峰的目标是要尽量做到与商业电影互不干扰。他说,“在很多国家都有相当比例的纪录电影是在专门的纪录片院线放映,在英国、法国这样的院线由国家出资扶持,而在美国则有专业基金会资助。”
“国内纪录片市场始终是一个封闭的生态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高峰形容现在的纪录片市场像一个个堡垒,“纪录片的播出渠道垄断在少数电视台手中,纪录电影的播出渠道垄断在院线手中,制作者和播出平台永远都是依附的关系。”
高峰担忧的不仅仅是新影集团只能生产播出渠道喜好的产品,他更担心那些力量更薄弱的制作单位甚至独立导演会渐渐消失在堡垒之下。
也许,等到中国有了自己的纪录片院线,会是另一番光景。但谁也无法确定,到那时,新的院线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堡垒。
毕竟,对于中国的纪录片市场而言,变化才刚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