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杰:科学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
2012-12-29
中国周刊 2012年12期
十八大开启了中国成长的新历程。在十八大期间,中国周刊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合作,通过央广中国之声“做客中央台”的平台,对部分专家学者、十八大代表进行了采访。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景与挑战进行了解读。现辑录对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和十八大代表、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喻红秋的部分群访内容:
郭静:李主任曾经在中央党校工作过近20年吧?2003年以后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您曾经受派到美国、加拿大去介绍十七大的精神,这事让我觉得特别好奇,不知道给他们外国人讲课,与对我们讲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李忠杰:这个不同很简单:在国内讲,你和我都是主人,如果出国去讲或者对外国人讲,我是主人,他们是客人。所以出发点、思考角度都不一样。
郭静:十八大报告最后一部分,我们特别听到了对于青年的一段话,是不是以往的报告都会有这样一段呢?
李忠杰:关于青年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非常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论述。2011年的七一讲话,总书记专门对青年问题发表了一段很长的观点和希望。这次报告突出地把青年提出来,我认为非常好。因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朱学东:十八大报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要求把它贯彻到我们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在党的建设各方面。为什么要作出这样新的提法?
李忠杰:科学发展观提出来到现在将近十年,到十七大的时候是将近五年。当时其实讨论过,要不要把科学发展观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但那个时候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提出来的时间还不长,还需要经历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所以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贯彻落实。现在,时间又过去了五年,经过十年来的检验,应该说科学发展观得到了普遍的赞同,而且在实践当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面向未来,科学发展的重大任务还没有完成,还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地前进。所以,这次党代会的一个重要决策,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个道理是很明确的,就是,科学发展不是一时一地的任务。
朱学东:十七大报告里面提出来要“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到今天十八大的报告里面说法改变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其中特别提出了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前进”,为什么会增加这个内容,是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凝聚力量和共识做准备吗?
李忠杰:每一次党代会总是要针对当时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情况和任务提出明确的要求,所以每一次党代会都会有一个主题,但是在表述上,总体上叫做一脉相承,但是又与时俱进。所谓与时俱进,既有进,也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所以这次党代会的主题里面,除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都是原来特别强调的以外,还强调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这两个词组应该说是很有针对性的。凝聚力量,就是说,我们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家都非常赞成,但是现实生活当中,确实也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大家也有这样那样的一些想法,这本来也是自然的、客观的,但问题是,我们所有这些想法都要凝聚到一点上。攻坚克难,就是说,改革开放走到这一步,我们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应该承认,还是有一些问题,有一些特别难的硬骨头,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啃,所以要攻坚克难。
郭静: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可能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来衡量我们的发展观是不是均衡的,我们是不是只看中经济上的一些东西,比如大家讲到社会各方面,包括我们的政治生活各个方面,大家可能都需要有一些推动?
姚景源:我们面临着诸多的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我们看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还存在着更多问题,比如说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时期,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面对着成就,面对着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应当怎么办?科学发展,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