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友病A患者肢体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2012-12-28吴秋萍余菊

哈尔滨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血友病凝血因子患肢

吴秋萍,余菊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血友病A患者肢体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吴秋萍,余菊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血友病A是性联隐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于凝血因子Ⅷ基因突变使Ⅷ因子质量的异常所致。患者以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为主要临床症状,出血特点以肌肉和关节腔出血为主。在中、重度血友病A患者中,85%的关节腔出血发生在膝、踝、肘关节。关节腔反复出血可形成慢性关节炎和畸形[1]。我科于2011年1月至8月收治7例重度血友病合并肢体血肿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将7例患者肢体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我科2011年1月至08月收治血友病患者7例,年龄3~52岁,平均35岁。血友病史2~23年,平均17年。患者入院前Ⅷ因子水平均符合血液学诊断标准(中、重度标准)[2](见表1),结合临床诊断为Ⅷ因子C缺乏的血友病A。

表1 血友病A严重程度分型

1.2 临床特点:①有发病家族史者3例,占42.8%;②中、重型患者4例,占57.1%;③出血有明显诱因者6例,占85.7%;自发性出血2例,占28.5%;原因不详1例,占14.2%;④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2例,占28.5%,肌肉萎缩2例,占28.5%;⑤6例患者1周内患肢肿胀明显;1例肌肉硬如条索,压痛、皮下淤血范围7 cm×8 cm,伤口出血不止。

1.3 治疗与转归:本组患者住院时间2~8周,平均4.5周。7例患者经补充凝血因子Ⅲ(FⅧ)浓缩物、使用加压素衍生物(DDAVP)等对症治疗后,从第2周始出血渐止、血肿逐渐消散,Ⅷ因子均能达到30%以上,结合康复锻炼,无并发症病例。

2 护理对策

2.1 心理护理:血友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多幼年发病,病史较长,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患者多表现为恐惧、焦虑心理,担心预后。因此,一定要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除了应具备有关血友病的知识外,还要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耐心解释相关病情及诊治情况,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切忌歧视、怠慢患者。

2.2 活动与制动:急性出血期,应立即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并将患肢保持较舒适的功能位置,以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肘关节出血时用吊带将上臂吊起;下肢关节如膝、踝关节出血时在出血关节下垫一软枕,以抬高患处,有利于降低血管的压力,减慢出血并利于关节积血的吸收。

2.3 局部血肿的护理:出血3 d内使用冷敷,将冰块装在冰袋内或保鲜袋内,用毛巾包裹置于血肿处15~20 min,1次/ 2 h,以使局部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及减轻患处疼痛。注意不可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皮肤。关节腔内急性出血期,用弹力绷带缠扎或夹板固定,使肢体固定在功能位。

2.4 局部伤口的护理: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注意患者的血压、脉搏情况,如有异常,找出原因,及时处理。②注意伤口渗血情况,以防局部出血和肿胀。如伤口渗血较多,立即通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床旁可备止血带,以防大出血而危及生命。③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并可适当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适当加压包扎2 d后放平,防止出现屈曲畸形。④遵医嘱输注冷沉淀和Ⅷ因子以及使用止血药物。⑤及时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同时做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控制感染。经过半个月的换药,伤口愈合。7例患者有6例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经过上述护理,伤口局部感染得到控制,3~18 d伤口均愈合。

2.5 患肢末梢循环:由于出血、渗液,患肢局部往往肿胀,更多患者因为凝血机制不良,表现更甚。因此,患肢的静脉回流及血运情况的观察就显得重要。应密切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色泽、感觉和足背动脉搏动的强弱。如有异常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查找原因,及时处理。由于得到专科的观察和护理7例患者肿胀消退无末梢循环不良情况发生。

2.6 皮肤护理:无论是关节、肌肉出血,患者主要的症状是肿胀疼痛,由于显著肿胀,局部皮肤透亮,出现张力性水肿,严重时可阻碍静脉回流,甚至可阻碍动脉血液循环,为了减轻局部的张力,患者均处于强迫体位,此时的皮肤护理尤为重要。首先我们给患者使用气垫床;骨隆突处贴敷贴,以形成保护膜,有效限制水分流失,保持局部皮肤的湿润;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在移动患者过程中对出血部位重点保护,缓慢移至舒适体位,以免引起和加重患者疼痛及出血,所有操作争取一次性完成。

2.7 输注凝血因子的护理:患者外伤后多表现为局部出血、血肿、积血,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出血不易自止,多为进行性出血。因此,输注凝血因子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纠正血友病凝血机制异常,常用的凝血因子制剂主要有浓缩Ⅷ因子、冷沉淀等。拜科奇(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需(2~8℃)冷藏,遮光保存,禁止冷冻,注射前进行加温,温度不能超过37℃,注射速度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反应,5~10 min或更短时间注射完。剂量计算:体内FⅧ水平升高的百分比可用每公斤体重注射拜科奇的剂量(IU/kg)乘以每公斤体重每个单位的2%(2%/ IU/kg)计算而得。

2.8 检测凝血功能治疗期间,每3~5d抽血检查1次凝血四项,重点定期检查凝血时间(试管法)及纤维蛋白原定量,及时追查结果,发现问题,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做出正确处理。如一次采集多个血标本时,应先采集凝血常规并及时送检,以免影响结果。

2.9 出院宣教:①向病人家属介绍血友病A的防治知识,使他们对本病有正确的认识,在生活中给予最大的支持。加强保护性医疗制度,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此病的遗传学知识,以消除他们的过分担忧。为减少外伤及关节损伤,一般病人在无症状期,可以参加不易受伤的活动或工作,如从事音乐、美术、计算机操作等工作,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发现出血症状及时诊治。②发放疾病跟踪卡,记载病人姓名、血型、血友病种类、就诊医院及常用的凝血因子制剂,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可凭此卡立即接受合理的治疗.教会病人正确的填写方法,指导其在日常生活中随身携带。③注意牙病的防护,以避免牙科手术.刷牙时选用优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牙龈和口腔粘膜[4]。④避免肌内注射。进行疫苗接种时,必须采取小针头皮下注射。注射后按压5 min以上,以防肌肉出血。⑤因乙酰水杨酸会使血液粘稠度降低,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功能而抑制血栓形成,同时会损害胃粘膜造成出血,故应避免使用阿斯匹林或含有阿斯匹林的药物.对出血后的疼痛,可服用非那西丁衍化物如对乙酰胺基酚或镇痛新等治疗.某些抗感冒药物如感冒通含有抗组胺药物,对血小板功能也有影响,嘱病人在服用非处方药物前向医务人员咨询[3]。

3 小结

尽管血友病A目前不能根治,但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和耐心宣教,能够有效地降低出血风险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李家增,王鸿利.血栓等出血的诊断及治疗[J].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33.

[2]林宝爵,阮长耿.血液学现代理论与临床实践[J].北京出版社,1998:1.

[3]肖顺贞.临床护理药理学[J].北京:北京医科大学等联合出版社,1996:71-75.

[4]林菊英,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99.

R473.5

B学科分类代码32071

1001-8131(2012)04-0320-02

2012-03-22

猜你喜欢

血友病凝血因子患肢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51例血友病患者家庭注射调查分析
新生儿甲型血友病的护理1例
血友病患者健康状态评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