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胃肠减压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发生率的影响
2012-12-28张允志
张允志
(江苏省东海县驼峰中心卫生院,江苏 东海 222313)
持续性胃肠减压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发生率的影响
张允志
(江苏省东海县驼峰中心卫生院,江苏 东海 222313)
目的 探讨持续性胃肠减压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给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持续性胃肠减压5天,观察两组反跳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反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胃肠减压可明显减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发生率,增加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的成功率。
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持续性胃肠减压
“反跳”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严重并发症,可直接造成患者的死亡,导致抢救失败,我院自2005至2010年通过采用单次洗胃后持续性鼻胃管胃肠减压的方法,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观察其“反跳”的发生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对本院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所有研究病人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1],确诊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男11例,女69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5.5岁;其中甲胺磷中毒50例,敌敌畏中毒11例,氧化乐果中毒10例,内吸磷中毒7例,马拉硫磷2例,均为口服中毒,中毒量40~250 mL。对照组80例,其中男9例,女71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5.5岁;其中甲胺磷中毒56例,敌敌畏中毒15例,氧化乐果中毒5例,内吸磷中毒2例,马拉硫磷2例,均为口服中毒,中毒量30~250 mL。
1.2 方法:两组常规予洗胃、抗胆碱能药物与胆碱能复能剂联合使用,对于呼吸衰竭者,予开放气道、呼吸支持,以及支持、利尿、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洗胃后鼻胃管持续性胃肠减压5 d。
1.2.1 适应症:经口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后的病人。
1.2.2 禁忌症:①鼻腔阻塞;②食管狭窄病史;③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史;④严重心肺功能不全;⑤支气管哮喘。
1.2.3 反跳的诊断依据:①血压骤变,突升或突降;②再次出现流涎、多汗和肺部湿性啰音;③扩大的瞳孔又复缩小;④面色由红变白,甚至紫绀;⑤神志障碍加重;⑥血胆碱酯酶活性再度降低。
1.3 统计学处理:所得结果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病人“反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反跳”发生率例,%
3 讨论
“反跳”现象可能与残留在体内的有机磷农药重吸收或解毒药停用过早有关[1],可在急救后病情好转数日至1周后突然恶化,重新出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或肺水肿或突然死亡,可见有机磷农药的彻底清除,防止蓄积农药不断吸收是成功抢救的第一关键;有些脂溶性溶剂配置的农药十分粘稠,粘附在胃壁上很难一次用水冲掉[2],有研究认为:如果重度中毒,洗胃不彻底,可因毒物不断吸收而体内胆碱酯酶活力持续低下,乙酰胆碱不断蓄积,阿托品用量一直不能减量,稍有不足就会出现反跳[3],防止的关键也是彻底洗胃,可见彻底洗胃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重要性,然而,即使是中毒后30 min内进行洗胃,也仅仅排出毒物的26%~38%[4],自胃肠道吸收入血的农药,又可分泌到胃中形成血-胃-血循环,造成血中浓度持续时间长[5],以致于复能剂效果差,从而引起反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临床工作的救治困难,可造成病人死亡,以致抢救失败,目前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多采用洗胃后辅以导泻或重复洗胃,但临床效果并不满意。
本研究采用洗胃后予鼻胃管持续性胃肠减压的方法,对胃内残留及再分泌的有机磷农药进行清除,持续干预有机磷农药血-胃-血循环,以降低血中农药浓度,5 d后毒物绝大多数已经排出体外或分解,再予以拔管,此方法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性胃肠减压可减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过程中反跳的发生,从而增加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8.
[2]赵华,徐文达.对目前危重型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2):860.
[3]赵德禄.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与阿托品过量的鉴别和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9):639-640.
[4]温加登,史密斯,贝内特,邵循道总主译.西施内科学[M].19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176-177.
[5]赵月华.哈里逊内科学.下册[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544-2547.
R595.4
B学科分类代码32024
1001-8131(2012)04-0282-01
201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