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2-12-26张小茜冯玉光张红梅高志星
张小茜,冯玉光,张红梅,李 蕾,高志星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潍坊 261031)
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张小茜,冯玉光,张红梅,李 蕾,高志星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潍坊 261031)
目的 研究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122例符合条件的可疑病灶随机分为内镜黏膜切除术组(实验组)和单纯活检组(对照组),实验组直接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并送病检;对照组常规方法取活检。结果 实验组62例,I型病变35例,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和早癌共10例,检出率为28.6%;对照组60例,I型病变31例,癌前病变和早癌共3例,检出率为9.7%。实验组II型病变27例,癌前病变和早癌共20例,检出率为74.1%;对照组II型病变29例,对照组II型病变早癌和癌前病变共8例,检出率为27.6%。实验组I型+II型病变早癌和癌前病变共30例,检出率为48.4%;对照组I型+II型病变早癌和癌前病变共11例,检出率为18.3%。实验组中I型病变、II型病变、I型+II型病变总数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黏膜切除术可进一步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内镜黏膜切除术;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癌前病变;早期胃癌;诊断价值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水平得到提高。放大内镜、色素胃镜的应用已成为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因普通镜下活检组织小,取材部位、深度所限,很容易漏诊。与普通镜下活检相比,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可以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等完整切除,从而获得较完整的标本,提高早癌、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本文通过对EMR治疗后获得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诊断早期胃癌、癌前病变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1月~2011年10月间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普通内镜检查发现糜烂(单发或多发)、黏膜粗糙、微隆起、浅凹陷及黏膜色泽异常;(2)行放大内镜及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观察,胃小凹排列紊乱,结构异常、微血管形态改变;(3)超声内镜显示病变局限于黏膜层;(4)病变直径<2 cm。将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EMR治疗,对照组在病变区域取活检。实验组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33~77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1~76岁。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及病变形态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器械与药品
OlympusGIF-Q260Z 型放大胃镜,NBI 主机及光源(Olympus CV-260SL)、OlympusGIF-260 型电子胃镜、OlympusUM-2000超声内镜主机,UM-DP-12-25R超声小探头,ERBE ICC-200高频电装置、套圈器、NM-4L-1注射针、透明帽、1/10000 肾上腺素、0.4% 靛胭脂黏膜染色剂 。
1.3 方法
检查前8 h禁食、禁水,检查开始前用口服达克罗宁胶浆进行咽部麻醉,同时具有较好的消泡作用,因操作时间较长,对无禁忌症的患者可同时在检查前肌肉注射654-210mg,安定10mg。对放大内镜和NBI发现的可疑病变,用生理盐水20~40 mL冲洗黏膜表面的黏液和附着物,喷洒0.4%的靛胭脂染色确定病变范围。实验组行EMR,切除后标本送检。EMR法步骤:(1)镜端安装EMR专用透明帽;(2)在距病灶5mm处用APC标记病灶边缘;(3)黏膜下注射1/10000的肾上腺素盐水,见抬举症阳性;(4)安装圈套器,负压吸引使标记点以内病灶入透明帽内,收紧圈套器,适度抖动后高频电切除;对隆起较明显的I型病变可直接圈套切除。对照组在如前所述的观察区取活检2~3块。所有切除标本及活检标本均行常规切片及HE染色。内镜操作专人负责,病理分析由同一位病理医师对染色结果进行判读。
1.4 术后处理
EMR术后禁食24 h,常规使用抑酸剂与康复新液,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皮下气肿等,无特殊情况流质或半流质饮食3 d;1周后恢复正常饮食。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比较
实验组1例为早癌,I型病变中癌前病变和早癌共10例,检出率为28.6%;对照组60例中,I型病变31例,I型病变中癌前病变和早癌共3例,检出率为9.7%。实验组I型病变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I型病变不典型增生和早癌检出率对比 [例(%)]
实验组II型病变27例,癌前病变和早癌20例,检出率为74.1%;对照组II型病变29例,早癌和癌前病变8例,检出率为27.6%。两组II型病变早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II型病变不典型增生和早癌检出率对比 [例,(%)]
实验组I型+II型病变早癌和癌前病变共30例,检出率为48.4%,对照组I型+II型病变早癌和癌前病变11例,检出率为18.3%。两组I型+II型病变总数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I型﹢II型病变不典型增生和早癌检出率对比 [例,(%)]
2.2 EMR的安全性
实验组62例行EMR,5例有少量出血(出血量少于100 mL),出血的发生率为8.1%。局部喷洒含去甲肾上腺素的冰盐水,应用电凝或APC处理后出血停止,无穿孔等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新的内镜检查技术特别是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1],色素内镜可在病变黏膜和正常黏膜间形成对比,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轮廓和范围,有效的染色可明显提高内镜对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和活检准确率[2]。
尽管胃镜下通过染色、放大及胃小凹形态的观察是诊断早期胃癌较为可靠的方法,但因镜下活检组织较小,且受活检部位、深度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病理诊断等级低,造成漏诊。我们的研究发现,EMR治疗组中I型病变、II型病变、I型病变+II型病变中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分别均高于普通活检组。
综上所述,内镜黏膜切除术可进一步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因此我们建议对在放大内镜、NBI下高度怀疑为早期胃癌、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病灶,经超声内镜确定深度、染色内镜确定范围后可不必常规活检,直接行EMR,以免造成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1]徐雷鸣,陈惠芳,李定国,等.对照比较放大染色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2):119-121.
[2]朱建新.应用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提高内镜诊断水平[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1):7-8.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in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precancerosis.
ZHANG Xiao-qian,FENG Yu-guang,ZHANG Hong-mei,LI Lei,GAO Zhi-xing
(Digestive Department,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ifang Medical College,Weifang,Shandong 261031,China)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Atypical hyperplasia;intestinal metaplasia;precancerous lesion;Early gastric cancer;Biagnostic ralue of
735.2
B
10.3969/j.issn.1674-070X.2012.08.013.027.02
2012-03-20
张小茜(1970-),女,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研究。
(本文编辑: 赵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