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生计:连片特困地区村庄生计资本与减贫
——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杰珠村为例

2012-12-26李雪萍龙明阿真

党政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生计村庄资本

李雪萍 龙明阿真

可持续生计:连片特困地区村庄生计资本与减贫
——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杰珠村为例

李雪萍 龙明阿真

贫困的衡量有多个维度、多种分析框架;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生计资本为核心。从直接生计资本的角度来看,杰珠村有着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村庄的普遍性特征,即自然环境脆弱性强,馈赠较少,自然资本匮乏;大部分村民物质资本积累较少,仅能维持最基本生活所需;人力资本有限。也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就业不充分以及较多的生计支持。经过多年的减贫实践,连片特困地区村庄的生计资本及其积累有所增量,村民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政府与村民合作供给村庄公共产品,是强化生计支持的重要方式。连片特困地区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更依赖政府,乃至重要政府,也急需社会组织介入。增量生计资本,需要培育“桥梁”社会资本和“链接”社会资本,建构“高整合—高链合”的理想情境。生计资本的贫困与心理和主观福祉的富裕并存,这并不矛盾。

生计资本;生计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减贫;可持续生计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各个片区及其村庄的特点亟待探索。

一、贫困的多维度与生计资本

哪些群体是贫困的?贫困的深度、广度怎样?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以及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依赖于学术研究对贫困的界定。贫困的界定经历了由狭义到广义、由单一维度到多维度的不断拓展历程,即由收入贫困向能力贫困、权利贫困、人文贫困等方面拓展;从注重物质贫困向精神贫困领域深化;从单一性计量指标向复合性计量指标升华。

早期的贫困大多从经济意义上理解,即物质生活资料匮乏,它与人类基本生存要素的不足有关,强调物质和收入的绝对数量。这个意义上的贫困是收入和消费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个人和家庭难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一种生活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把个人能力和社会公平纳入贫困考察范畴,从注重物质缺乏深入到各种社会综合因素,即从收入、消费拓展到了各类资本、尊严和自由权,提出能力贫困、权利贫困等概念。世界银行的《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将贫困界定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1〕人类发展报告推出的人类发展指数 (HDI)包括长寿而健康的生活、教育以及体面的生活和尊严三个维度。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贫困概念内含着收入贫困 (最低收入和支出水平的贫困),权利贫困 (缺乏本应享有的公民权、政治权、文化权和基本人权),人力贫困 (缺乏基本的人力能力,包括识字水平、足够营养、预防疾病、健康长寿)和知识贫困(获取、交流、创造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匮乏)。

贫困的经济学研究视角也经历着转换,由宏观层面的物质资本转向中观层面的人力资本,再转向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以及以对这种转变过程进行批判性构建为基础的可行能力视角。最近,萨比娜·阿尔基尔等认为贫困还应该包含如下维度:就业 (特别关注就业质量)、主体性和赋权(个体推进其珍视或有理由珍视的目标的能力)、人类安全 (远离财产暴力和人身暴力的安全)、体面出门的能力 (尊严、尊敬及脱离羞辱)、心理和主观幸福感等 (强调生存的意义以及它的决定因素和满意度)。这些维度具有明显的内在性价值,对于促进那些已经被涵盖的维度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忽视它们很可能会阻碍或减缓其他方面贫困的消除。〔3〕

总体说来,到目前,贫困研究大致形成三种主流分析框架:社会排斥分析框架、脆弱性分析框架、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理解多种原因引发的贫困并给予多种理解方式的集成分析方法。“生计”是指“一种生活的手段或方式”,“生计由生活所需要的能力、资产 (包括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及行动组成。”“生计包括资产 (自然、物质、人力、金融和社会资本),行动和获得这些资产的途径 (受到制度和社会关系的调节),这一切决定了个人或农户生存所需资源的获取。”Scoones界定的可持续生计概念被普遍接受,他指出:“某一个生计由于生活所需要的能力、有形和无形资产以及获得组成。如果能应付压力和冲击进而恢复,并且在不过度消耗其自然资源基础的同时维持或改善其能力和资产,那么该生计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生计是个系统性概念,涉及到脆弱性背景、外部冲击、内部能力、资产状况、生计活动、发展策略以及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4〕

英国国家发展部 (DFID)的可持续分析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和程序的转换、生计战略和生计输出五个部分,并绘制了一个二维平面图来展示生计构成要素间的结构和关系,从框架图可以推演出贫困发生及其治理的运行逻辑 (参见下图):在风险打击、变化趋势和季节波动等因素造就的脆弱性环境中,社区和农户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化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作为可持续生计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生计资本受到了严重制约,从而也影响了政府管理、私人财产等组织结构硬件和法律、政策、文化、制度等程序过程软件等的变动趋势,这种结构和过程的转变决定了社区、农户采用生计战略和策略的类型,从而导致某种生计结果,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生计资本和脆弱性背景;人们追求的生计输出和发展目标是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脆弱性减少,食物安全增加,自然资源利用更稳定等。良好的生计输出需要在明晰脆弱性环境、生计资本、组织结构和程序过程的基础上,对诸要素进行有效引导和把握,尤其是要合理评估生计资本并通过改善外部环境、组织结构和程序过程,以增进生计资本。

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示意图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生计资本分析为核心,生计资本包括自然资本、物化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本文将生计资本稍加拓展,并分为直接生计资本、农户生计支持系统,以此来考察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西俄洛乡杰珠村的贫困情况。①2009年7月7日17日笔者在西俄洛乡及杰珠村调研,所有关于西俄洛乡及杰珠村的资料,全部来自此次调研。文中具体数据,由西俄洛乡政府及雅江县扶贫办提供或者笔者调查。

二、生计资本:杰珠村的考量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连片特困地区)雅江县 (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西俄洛乡的杰珠村,现有106户586人 (98%是藏族),按2009年的贫困线计,贫困人口193人,贫困发生率约33%。到2009年底,杰珠村所在的西俄洛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879元,贫困人口1223人,贫困发生率38%。杰珠村是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63公里,海拔3550米,属高寒地区。

(一)直接生计资本及其积累

1.大自然的馈赠:慷慨有限

在杰珠村,没有纯粹的牧业户或纯粹的农业户,家家户户种地、放牧、从事副业生产 (采集虫草、松茸、藏草药等)。

杰珠村方圆100公里,属于高原山地。可耕地面积600亩 (全是旱地),人均大约1亩;退耕还林面积600亩;草原面积1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0平方公里。村民种植青稞、土豆、豌豆,一年产出一季,不足糊口。很多家庭需要加上退耕还林补助的粮食,方可维持基本生存。由于海拔太高,退耕还林地产出极少,可忽略不计。

草场是村里的集体财产,村民皆可在集体草场放牧。村里的绝大多数家庭都只有几头到十几头牛、一匹马,基本能保证家庭用奶及耕作所需,只需在村庄附近放牧。例如阿嘉贡布家的养殖情况在村里很具普遍性,有4头牛、1匹马,其中3头成年牛可产奶。

村里需要在集体草场放牧的只有6家,他们平均每户养牛110头,珠珠家是最大的养殖户,养牛260头、马3匹,他家一年大约产出奶渣、酥油的收入近万元;出售成品牛五六头牛,收入几万元。

采集虫草、松茸和草药,是杰珠村人主要的副业生产。每年的五六月是采挖虫草的季节,杰珠村的成年人、小孩都会上山采集。每年7月底到9月初,是采集松茸的时段。藏草药的采集,一年四季皆可。销售虫草、松茸、藏草药是村民获取现金收入的主渠道。2008、2009年,几户相关收入如下。2009年,因为干旱,虫草较少,加上价格偏低,村民采集虫草的收入比较少。

采挖虫草的收入2008年 2009年采集松茸的收入2008年多元扎西刀吉家 1万多元 8000多元 5000格勒家 1万多元 1000多元 2000多元阿嘉贡布家 1万多元 5000多元 1000多元 几百元 几百元多元格曲志玛 3000

有极个别村民自己不采集虫草、松茸,从事虫草、松茸收集和销售。例如村民益增丁迫从事虫草交易,2009年赚了几万元。当然,村中交易商很少,一般是外地商人前来收购。

杰珠村的农业生产灾害主要有干旱、冰雹以及雪灾等。例如2008年初的一场大雪,养殖大户平均每户冻死牲畜50~60头。受雪灾的影响,2007年还算中等收入的牧户一下子就变成了贫困户。

2.物质资本积累:基本生存有所保证

杰珠村村民的住房都很不错,只有极少数家庭比较困难。格曲志玛家的房子是全村最差的,由格曲志玛的爸爸、舅舅、表叔等帮助修建,但也能保证基本居住所需。1984年时,村里只有收音机、录音机,现在所有家庭都有电视、打茶机、搅拌机,30%的家庭有冰柜、洗衣机。20世纪80年代中期,村里人买了两辆自行车,全村人都很稀罕,围观。1988年,乡里有了第一辆拖拉机;1992年,有位村民购买了全村的第一台拖拉机;1993、1994年,有六七户村民买了拖拉机;现在基本上是每家每户都有一台拖拉机,1-2辆摩托车。2009年村里有3辆大车跑运输,7部小车跑出租。交通非常方便。村里户户都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100部左右。

3.人力资本:隐性失业较为显著

全村586口人中,成年劳动力大约300人,其中大约270人从事农业、副业生产,20人从事牧业,6人以运输为主业。据我们观察,杰珠村存在隐性失业状况,呈现出季节性就业不充分。在农业、副业生产之余,即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很多中青年闲赋家中,没有出门打工,也缺乏其它就业方式。村中的中青年人极少外出打工,究其原因,村民们有两种解说:一是不用出门打工。极少部分村民认为,杰珠村自然条件比较好,有虫草、松茸、中草药可供采集,基本能自给自足。村民在家等待采集虫草、松茸、中草药的时节,不需要出门打工。二是想出门打工,却难以实现。综合原因导致难以出门打工,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程度偏低。绝大部分村民认为,村中30~50岁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有的不会说汉语,不识字,出去打工会面临很多困难,何况外面的工作也很不容易找到。

藏式建筑的石木结构以及室内以木质家具为主等特征,木工需求量大;藏式建筑内部普遍的彩绘装饰,需要较多藏式绘画人员。杰珠村本身缺乏木工、藏式彩绘等手工艺人,相应的就业以及获取现金收入的机会都被外地人利用。例如常住杰珠村的6位木工、2位彩绘手工艺人分别来自四川雅安及甘孜州德格县,杰珠村只有1位藏式彩绘手工艺人,且处于初学阶段。

4.现金收支:余额极少

就农户自身经营收入来说,杰珠村农户的现金收入主要来自采集从草、松茸、藏药材,有几户家庭是客货运输收入,极个别家庭有商业收入,还有几户因子女获取公职有工资收入。所有家庭都没有外出打工收入。值得指出的是,村民很有一部分现金收入来自政府提供的各种补助以及参加以工代赈项目。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杰珠村有191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45元/月/人。

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这是发放给种粮户的补贴。粮食补贴,主要是种子补助,补助标准为10.77元/亩;综合直补,补助金额 100.95元/亩。两项相加,补助金额是111.72元/亩。农户种粮面积越大,获得补助越多。

退耕还林补助。该项补助折合成人民币平均260元/亩/年,已经补助了8年。补助具体发放方式是根据村民需要,发放现金130元/亩,发放价值130元/亩的粮食。2009年是退耕还林验收年,如果验收合格,继续补助8年;如果验收不合格,全部退出以前发放的补助,还要罚款。2009年,西俄洛乡已全部验收合格,政府会继续补助8年。

生活困难补助。全村每年评出“生活困难家庭”,补助金额195元/人。每年获得此项补助的人数不定,灾害年获得此项补助的人数会多一些,县上划拨下来的补助金也会多一些。总金额一般在5万元以上,有时候多达七八万元。

计划生育补助。(1)“少生快富”补助。已婚夫妇中,49周岁以下,只有2个子女并采取了节育措施的,一次性补助3000元。近几年间,大约有20户获得此项补助。(2)互助奖励。60岁以上老人,只有1个子女或只有2个女儿的,经申请合格,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夫妻双方共1200元/年。获此补助者可领取到去世。(3)独生子女补助。自愿只生一个子女的夫妇,每月补助10元,直到子女18周岁。

三老干部补助。 “三老干部”是指1959~1962年间的村干部、积极分子、党员。补助标准是180元/月/人,此外每年春节还有500元慰问金。“三老干部”可领取此补助,一直到去世。

民政补助。(1)灾荒救济。灾害年份,全村有2000多元的春荒救济款,主要用于购买种子。(2)医疗救济。此项救济主要针对低保户。低保对象看病,除了医疗保险报销之外,经申请,由乡政府审批,可在县民政局报销100~5000元。(3)灾害救济。发生大面积灾害时,才有此项补助,补助数额不定。

以工代赈。村民现金收入的又一渠道是参与以工代赈项目。近年来,西俄洛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及其支出包括:异地搬迁100多户,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00多万元;修建扎阿桥,投入以工代赈资金20多万元;修建杰珠村水泥路,投入以工代赈资金30多万元;等等。

村民家庭的现金支出方向一是购买生活用品,二是支付医药费及子女教育费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雅江县的义务教育都实行了“三包”,并对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予以补助,但是部分家庭因支付子女高中、大学教育费用,而陷入困境。

(二)农户生计支持系统

1.基础设施建设:农户生计的硬件支持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电力供应、广播电视设施建设、通讯设施建设等。研究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贡献率最大。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村民进行有利于自己的生计选择。

在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模式下,杰珠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业已完成,每户普及电视;2008年,每户都迁入了自来水管;2008年,在杰珠村地界上建设了一个移动基站、一个联通基站,手机信号覆盖全村;整个雅江县水电丰裕,供给充足,杰珠村户户通电。近几年,西俄洛乡道路、桥梁建设,使得家家户户通公路 (包括入户便道),涉及杰珠村地界的道路、桥梁建设项目有:2007~2009年,政府投资2000万元,修建了318国道至西俄洛乡的牛西路,大约13公里。2008年,政府投资80万元,修建杰珠村水泥路1公里多。2008年,政府投资60万元,修建杰珠村的涅达桥。

2.基本公共服务:农户生计的外部软件支持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政府供给的教育、医疗卫生、扶贫服务等。

(1)医疗卫生

西俄洛乡共有卫生院1所,卫生室2个。杰珠村是俄洛乡政府所在地,卫生院直接为杰珠村居民服务,村民治病 (小病)可足不出村。

杰珠村居民全部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部分村民还可得到医疗救济。合作医疗的资金构成是每年100元,其中个人上交20元,上级财政负担80元。由于雅江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其中的80元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村庄环境建设方面,乡政府自己筹集资金在杰珠村修建了一个垃圾收集站,这是全县唯一的一个乡政府筹资建设的垃圾收集站。此外,由乡政府出资,聘用了一位清洁工打扫街道卫生。

(2)教育

西俄洛乡有完小1所,村小3所,在校学生399人,教师20人。完小直接服务于本村。政府对基础教育实行“三包”,全村适龄青少年免费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政府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也有补助。

(3)生活服务

生活服务主要包括住房建设 (改建),免费供给替代能源设施,保障村庄社区安全。

住房建设。近年来,在西俄洛乡,政府已经完成住房解困工程83户,投入资金73万元。2009正在实施的住房建设60户,投资180万元。

替代能源设施建设。在西俄洛乡,政府设计、制作节能灶,免费发放给村民;发放20W太阳能照明设备20套。

村庄安全。政府与村民的互动合作,治安联防,防火、防盗、防打架斗殴等。实现村庄安全的制度安排,一是乡政府的民兵组织设在杰珠村,平常主要为杰珠村服务。二是杰珠村2005年成立了治安联防队,五六户 (每户1人)组成1个小组,相互照看财物。三是每年评选“平安户”。当年没有发生打架斗殴、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刑事案件的家庭,方能被评为“平安户”。乡政府制作“平安户”匾牌挂于村民房屋门口,以示嘉奖。

(4)防灾减灾

在杰珠村,时有发生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政府及村民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采取了直接措施和间接措施。

直接的防灾减灾措施主要包括:修建防洪堤坝。2008年,政府出资135万元修建村边的堤坝120多米,有效实现汛期防洪。灾害排查。乡政府成立安全检查小组,定期排查泥石流、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等;一旦发生灾害,向上级政府汇报的同时,组织村民一起救灾。安全隐患排查。乡政府的安全检查小组定期检查用电安全、房屋安全,防止火灾以及房屋倒塌等。

间接的防灾减灾措施主要有:免费发放节能灶。政府研制、生产节能灶,免费发放给村民,节能灶的使用节约柴火,减少山林砍伐,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泥石流的发生。牲畜合理出栏观念的灌输。杰珠村有10%的家庭牲畜养殖规模较大。由于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出栏率一直较低。为此,政府采用各种方式向牧户灌输合理出栏的观念。2008年初遭遇雪灾后,2008年底出栏率大为提高,灾害及政府观念灌输逐渐改变着牧民的观念。

(5)开拓旅游业

2000年,甘孜州建州5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第一次评选了“康巴汉子”,杰珠村有1人入选。2003年川滇藏艺术节上,杰珠村有12位康巴汉子代表雅江县参加艺术节,展现了“康巴汉子”特有神采。2003年,雅江县旅游局为杰珠村注册了“康巴汉子村”商标。是年,杰珠村的旅游业开始起步。2003~2006年,全村有15户改建为“民居接待”家庭。这15户改建了卫生间,改善了住宿、餐饮条件,实施了人畜居住分离,旅游局对户主进行烹饪培训,统一了吃、住以及骑马的价格。此外,耗资40多万元修建了通往郭岗顶的马道,其中县财政资助9万元,其余皆由村民投工投劳。

2003~2007年是杰珠村旅游业发展最好时期,2007年村民平均收入由之前的800元提高到1400元。“民居接待”户的收入最好,平均纯利润1万多元。借旅游发展之机,村民与外界的接触交流大为增加。

(6)异地搬迁

扶贫开发实施了异地搬迁,以全面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生产状态,在西俄洛乡异地搬迁100多户。

3.村庄社会资本:农户生计的软件支持

在杰珠村,由强关系形成的“粘合”社会资本十分丰厚。由于交往距离有限,村里的适婚者都在本村或附近村庄寻找配偶,村民们的婚姻距离都比较近。一大家子生活在同一个村庄,形成了村庄大家族。村里80%以上的家庭都沾亲带故,不会有很深的矛盾和很多的纠纷,有些小矛盾也比较容易解决。调研得知,村民与外界的交往相对较少,基本是家中有人在外地工作,以家人为中介,才与外界有所交往。

村民守望相助,互动很多,关系密切。例如该村的婚姻关系十分稳固,近来十多年,没有一对夫妻离婚。

学术研究认为,自组织机制在公共事务中的充分运用,是村庄社会资本雄厚的表现。杰珠村很多公共事务都是自组织完成,例如组织、安排一年几次的集体活动 (这是解放前就形成的长期习惯)以及旅游服务安排等,集体活动包括每年的耍坝子、金秋听经等。 (1)活动组织者的安排。村里每年让5、6户轮流组织活动,这5、6户是很多年以前就安排好了的。(2)集体活动的资金来源。村里的家庭办喜事,一般都安排在春节。村民会到办喜事的家庭送礼,办喜事的家庭将一部分礼金送到村里,交给负责组织活动的那几户人家。如果办喜事家庭送的钱不够,县里、乡里也会筹集一部分。

三、结论与讨论

1.从直接生计资本的角度来看,杰珠村有着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村庄的普遍性。自然环境脆弱性强,自然馈赠较少,自然资本匮乏;大部分村民物质资本积累较少,仅能维持最基本生活所需;人力资本有限。特殊性主要表现就业不充分,还有政府支持下,相对较多的生计支持。

就业不足是杰珠村人生计资本匮乏的自我原因之一,这内源于村民缺乏外出工作的能力、技术等。这与其它连片特困地区村庄的“打工经济”状况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针对诸如杰珠村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就业不充分,提供相关的职业技能、语言沟通能力培训等,应是增强其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

2.经过多年的减贫实践,村民生计资本累积有所增长,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杰珠村位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获得的生计支持相对较多,政府与村民联合供给了大量的村庄公共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贫困。村民基本生活都有了保障,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村庄及村民的脆弱性减小,弹性增强;自然资源的利用更为有效和合理。在访谈村民时,就“这十年村庄以及您家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一问,采访了二十多人,概括他们的回答,村庄最大的3个变化依次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伴之以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供电充足伴之以家电普及;教育条件逐渐改善,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3.政府、村民合作供给村庄公共产品是强化生计支持的重要方式。连片特困地区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更依赖政府,乃至重要政府,也急需社会组织介入。〔5〕

杰珠村的实况,显现政府与村民合作供给村庄公共产品是强化生计支持的重要方式,村庄公共产品供给,需要政府、社会组织、村民的协同。与其他非连片特困地区相比,连片特困地区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更强调政府责任,甚至中央政府的责任。这既体现了连片特困地区减贫的实然性,也体现了由政府主导的理论应然〔6〕。连片特困地区村庄减贫实践的艰巨性,让我们有理由认为,承载着社会保障功能的公共行为不单单是孤立的国家活动,既不是施舍,更不是一种仁慈的再分配,而应当是由公众参与的整体的社会活动,但是现实中,社会组织在以杰珠村为代表的连片特困地区村庄减贫中的缺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减贫进程。

4.增量生计资本,需培育“桥梁”社会资本和“链接”社会资本,建构“高整合—高链合”的理想情境。

学术界普遍认为“穷人比富人更依赖社会资本”。〔7〕社会资本由不同方位的社会联系形成,包括水平联系和垂直联系,水平联系中,由强关系形成“粘合”社会资本,由弱关系形成“桥梁”社会资本。

按照Burt(1992)的看法,强关系是指主体间情感密切的联系或者是频繁互动所形成的联系;弱关系是指主体之间比较松散的联系。 “粘合”社会资本由连结家庭成员、密友和邻居的强关系构成;“桥梁”社会资本由那些有着相似社会经济地位但处于不同地方、职业和种族的人们或群体之间的弱联系形成。“链接”社会资本是指贫困人群和社区之外富有同情心并拥有更多资源和权力的人们或组织之间的联系。〔8〕

强关系中的他人是社会行动者信息的重要来源,因为强关系维持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社会成员间情感亲密、有高度的相互回报与信任、彼此间的目标或想法的冲突与矛盾比较少、彼此有很高的互动频率、互动的时间也很长。弱关系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其联系纽带,正如林南认为,弱关系不仅是社群间信息沟通的桥梁,而且资源的交换、借用和摄取往往是通过它来完成。〔9〕

亚历山德罗·波茨指出:某些贫困社群的社会联系不仅少而且距离短,他们的日常生存经常与处于相同情况的亲戚和朋友密切联系。这样的联系很少超出他们的居住区,因此他们失去了获得其他地方就业机会的信息来源以及获得这些机会的方法。〔10〕亚历山德罗·波茨的描述与杰珠村村民的社会联系状况基本一致:社会网络的平均规模较小,而且呈差序格局,即社会网络半径小、距离近,网络信息和资源的交换不充分。差序格局下,村民要与外部组织要形成广泛的链合有其内在的困难,却又确实需要。这就是说,对于连片特困地区的村民来说,要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应该建立广泛的弱关系。

迈克尔·武考克在微观层面把社群内部的联系称为整合 (Integration),把社群外的网络称为链合 (Linkage),并认为高整合—高链合情境为社会成员带来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机会。〔11〕就连片特困地区村庄而言,“高整合—高链合”是连片特困地区村民获取社会资源的理想情境。〔12〕

社会资本贫困阶层的帮助比对富裕阶层的帮助更大,要形成更多的社会链合,需要从单向扶贫向互动式扶贫转变的制度创新:确保弱势群体能自主地整合起来,获得资源;超越村庄区域,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保证外部资源能有效传递。当然,这不是仅仅依靠弱势群体自身,或者是村庄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这还需要宏观层面自上而下的自主整合与微观层面自下而上的镶嵌。

5.生计资本的贫困与心理和主观福祉的富裕并存。

从生计资本的视角来看,杰珠村是贫困的,但是调研中笔者并未发现村民身处贫困的哀怨与凄苦,他们的生活和内心充满着平静、安详、简单的快乐与幸福。

萨比娜·阿尔基尔等人认为,心理和主观福祉一般指心理上感觉到生活的意义、能自我治理、能力实现、关系需求的满足以及快乐感。贫困衡量的心理和主观福祉维度是其它各个维度实现的最终结果,该维度为我们理解人类实践和价值,尤其是对非物质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的视角。在杰珠村调研,可发现宗教赋予杰珠村的村民更多的主观福祉。该村98%的村民是藏族,他们都尊崇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对生命、生存意义的诠释,使其对贫困物质条件下的生活有着别样的理解。自然环境的艰苦、物质资源的匮乏等,并未削弱其对生活意义的肯定,也未能消解其改善生命意义的追求。在可交往的范围内,和谐的人际关系,深厚的村庄社会资本,也是其获得主观福祉的重要原因。

〔1〕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M〕.经济出版社,1991.

〔2〕阿马蒂·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5.

〔3〕萨比娜·阿尔基尔.贫困的缺失维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张大维,生计资本视角下连片特困区的现状与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4).

〔5〕李雪萍,龙明阿真.村庄公共产品供给:增强可行能力达致减贫〔J〕.社会主义研究,2011,(1).

〔6〕李雪萍,汪智汉.短板效应:西藏公共产品供给——兼论均衡性公共产品供给〔J〕.贵州社会科学,2009,(12).

〔7〕C.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社会资本发展中的作用〔M〕.黄载曦,等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8〕李雪萍.灾后村庄重建:公共产品供给〔J〕.社会主义研究,2009,(4).

〔9〕周长城.经济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1-102.

〔10〕〔11〕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35,240-304.

〔12〕李雪萍,陈伟东.高整合、高链合:弱势群体获取社会资源的理想情境〔J〕.江汉论坛,2006,(6).

D632.1

A

1008-9187-(2012)03-0122-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藏城镇社区发展:公共产品供给”(10YJA840020);中央高校自主科研课题“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理论方法研究”(CCNU11C2008)

李雪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9;

龙明阿真,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四川 甘孜 626700。

刘彦武〕

猜你喜欢

生计村庄资本
中国农村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的研究进展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我的小村庄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地还种不种?故土不再是唯一生计——搬迁后农民生产方式变迁报告
村庄,你好
资本策局变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村庄在哪里
资本过热烧出伪需求更多O2O项目可能在下半年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