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机制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
2012-12-22肖勇
肖 勇
民族认同机制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
肖 勇
民族认同机制是由民族认同主体、民族认同客体和民族认同内容构成的旨在实现民族认同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在维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民族认同机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功能,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民族国家认同,奠定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二是优化民族关系认同,建立健全民族平等机制,搭建民族认同桥梁;三是优化民族自身认同,提升各少数民族自身综合素质,强化民族竞争力。
民族认同机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
一、民族认同机制的内涵
民族认同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民族属性的认识,它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一种心理。它包括三个层次的认同感:高层次的民族国家认同感、中间层次的民族关系认同感和低层次的民族自我认同感。
而民族认同机制则是由民族认同主体、民族认同客体和民族认同内容构成的旨在实现民族认同的一个综合系统,这个机制的构成要素是: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内容。认同主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的认同主体,即特定的民族;二是中观层次的认同主体,即特定民族内部的一定组织;三是微观层次的认同主体,即特定民族的特定个体。认同客体也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的认同客体,即特定的国度;二是中观层次的认同客体,即特定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相互关系;三是微观层次的认同客体,即特定民族。认同内容由于认同客体的不同而不同:对宏观层次的认同主要是形成对一定国度的归属感;中观层次的认同主要是形成民族关系的平等感;对微观层次的认同主要是形成自身民族的归属感。
二、民族认同机制的政治稳定功能
我们认为,民族认同机制在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
1.民族认同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血缘基础
“中华民族一名始见清末,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这个占全国总人口92%的主要民族外,还有55个兄弟民族,其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8%。因55个民族的人口所占比例较少,长期以来人们就习惯于把汉族以外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而在我国西部地区生活着藏、蒙古、维吾尔、彝、回、壮、白、傣、苗、僳僳、哈尼、拉祜、佤、纳西、瑶、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独龙、基诺、哈萨克、裕固、保安、撒拉、锡伯等40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语言、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宗教及生活习俗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只有强化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才能奠定该地区政治稳定的血缘基础。而西部民族地区长期没有出现政治动荡的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历史经验表明,只要实现高度民族认同,政治稳定就能得到实现。因为我们每个民族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中华民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后代。没有这样的民族认同,就没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积5000年文明史而形成的中华民族认同,就是认同“轩辕黄帝”为自己民族的共同祖先,认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为自己民族的风俗,认同汉语汉字为国家通行的语言文字,……认同“龙”、“长城”、“黄河”等为自己民族的标志。这些最基本和最有意义的认同所形成的“民族认同”,汇集到一点就是—— “我们都是中国人”。
在当代,民族认同首先就要求各民族在高层次的民族认同感上形成共识,自觉地把自己纳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来,这是维护民族统一的前提条件。
2.民族认同是西部民族地区民族融合的重要桥梁
民族认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层次,尽管它处于民族认同的中间层次,但它对国家政治稳定和民族区域政治稳定的影响却至关重要,这就是民族关系认同。民族关系认同其实就是要形成“各民族不论大小、历史长短、地域分布、语言差别、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差距等因素而一律平等”的民族平等感。民族平等感的存在为各民族平等交往、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创造了条件,更是为国家政治稳定和民族区域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
综观世界各国发展史,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是单一民族国家,而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史。目前我国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在内地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而在边陲地区则是以一两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因此,在目前我国的西部民族地区,能否实现民族认同,特别是民族关系认同,就直接制约着西部民族地区民族融合的发展。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虽然也曾出现过“民族沙文主义”,如“大汉族主义”、“大蒙古族主义”、“大满族主义”等等。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每当这些“民族沙文主义”盛行之时,均是民族矛盾尖锐之时,元朝初期的“蒙汉矛盾”、清朝初期的“满汉矛盾”就是明证。因此,我们所需要的民族融合,绝不是一个民族吞并、同化另一个民族的“融合”,而是在承认民族平等的前提下,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扶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而建立在对中华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则是建立强大国家的前提。唐代的民族认同政策在历代中央王朝管理中较有代表性,特别是对西域的民族管理政策更是体现了统治者对民族关系认同的重视。
3.民族认同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预警的首要指标
政治动荡是一个由各种矛盾堆积、扩张到爆发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一般由潜伏期、扩张期和爆发期组成。在每一个期间我们均可以捕获许多征兆,这些征兆可以用作进行政治稳定的预警源。而在这些征兆中,民族认同感指标就是十分重要的政治稳定预警源。
民族认同感指标可以从民族国家认同指数、民族关系认同指数和民族自我认同指数三个序列来进行细化。其中民族国家认同指数、民族关系认同与政治稳定性成正比,这两个序列指数的正值越高,则显示出政治稳定性越高;反之则显示出政治动荡的征兆。而民族自我认同指数则较复杂,该指数正值越高和负值越大均显示出政治动荡的征兆。民族自我认同指数负值大,则显示该民族正处于形成过程或消亡过程,民族自身稳定性不强,则必然对政治稳定带来一定冲击。而民族自我认同指数正值高,则十分容易导致“民族自我中心”,严重阻碍民族融合和民族平等的发展,进而波及政治稳定。因此,民族自我认同指数值只有偏中,才能显示出政治稳定性强。
但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民族认同感往往与其他影响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因此,要科学考察民族认同感,就必须把民族认同指数与政治认同指数、经济认同指数、宗教认同指数和文化生活习俗认同指数综合起来考察,从而构建一个综合政治稳定预警系统。
三、如何发挥民族认同机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功能
我们认为,要建立健全民族认同机制,充分发挥民族认同机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功能,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优化民族国家认同,奠定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
“中国”过去不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范畴。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是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近代革命开始的。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建设民族国家的过程,因此民族主义也就是支撑现代化的建设的主要思想观念。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涵义。1905年,孙中山先生为同盟会起草的《宣言》中明确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纲领。民国政府成立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即由“汉民族主义”为核心的反满斗争转向以“五族共和”为基础的国家独立与民族统一。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都提到“五族共和”。1912,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他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民国九年十一月,孙中山先生指出,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国民党在1923年的《国民党宣言》中强调:“我党民族主义的目的在于,消极地除去民族间的不平等,积极地团结国内各民族实现一大中华民族”。他强调,积极的民族主义,是汉族与满、蒙、回、藏等各民族“相见以诚”,合为一炉冶炼融合成为新的包括中国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建立一个各民族共同的“大中华民族国家”。孙中山先生民族主义的精髓就是“国家认同”,他希望中国的各民族团结起来逐步融合成为一个新的中华民族,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国家,这是中国救亡图存的根本途径。“中华民族国家”对外能够万众一心抗击侵略,取消不平等条约,恢复国家权益,收复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领土,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与民族的平等自由;对内可以凝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谋发展与繁荣,反对任何形式的离心、分裂、独立的倾向、阴谋和行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民族主义,建设民族国家、加强国家认同,是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民族主义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自觉地建设民族国家、建设国家认同,勇敢地义无反顾地捍卫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渊源,二是共同的民族文化,三是共同的国家——中国,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2.优化民族关系认同,建立健全民族平等机制,搭建民族认同桥梁
民族平等政策是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条例》规定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民族平等的真正实现,并不是一纸法律规定就能解决的,它是一项庞大、复杂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认为,优化民族关系认同的核心是“存异求同,肝胆相照,共谋发展”。“存异求同”,就如同中国共产党与目前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一样,虽然彼此之间在自身党的目标、宗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也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各民族之间也是一样,民族差异的客观存在并不妨碍各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作为平等的一员和谐相处、互相扶持,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民族团结和民族振兴而努力。“肝胆相照,共谋发展”,则是要求各民族不要纠缠于历史上的是是非非和恩恩怨怨,要以“家人”的观念和立场对待历史纠纷,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作为当代的炎黄子孙,我们更是应该大力弘扬“56个民族一个家”的精神,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携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对于汉族与各民族的统一,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2〕。唐代的民族关系认同政策在历代中央王朝管理中较有代表性,特别是对西域的民族管理政策更是体现了统治者对民族关系认同的重视。唐代统治者将西域视为应对突厥和吐鲁蕃威胁的战略侧翼,采取了意义深远的战略规划,特别是实行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治边”策略,改变了南北朝以来“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的对立局面,并以前所未有的民族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关系认同的凝聚力,有效保持了西域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从而使丝绸之路畅通东西,大唐文明辐射欧亚,成就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西域的一段经典时期。民族一体与文化融合的思想成为唐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开放的民族文化意识自然滋生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华夷一家”在玄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玄宗“我国家统一寰宇,历年滋多,九夷同文……元风既同,群物兹遂”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唐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程度。文化认同与唐朝治理西域的正确政策,共同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同存共生的良好局面。大量中原民众、商人、求法僧人、文人志士等到达西域,与西域民族杂居相处,在语言、习俗、文化、信仰等领域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不仅在战略上阻绝了“南羌北交”,致使“西北边患,荡然一清”,而且西域由汉代以来单纯的军事防御地区变为社会相对稳定的区域,成为大唐文明向中亚的自然延伸的地域。
就现实中的民族平等而言,基础设施和教育平等应该是主要的两大障碍,其结果往往导致的是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事实上在2003年前,受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比较大,且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但自2003年后,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下,我国东部、西部、东北及中部“四大板块”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增速普遍提高,区域发展增速差距趋于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认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使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与体制政策环境都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随着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源富集地区与输出区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区域发展活力与主动性不断增强。如内蒙古从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GDP增速居全国第一;西藏抓住青藏铁路通车机遇,大力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加强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2008年上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7%,创十年以来新高。〔4〕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切实构建民族平等机制,民族平等的实现就不再会只是空中楼阁,而是现实中随处可见的民族平等典范。
3.优化民族自身认同,提升各少数民族自身综合素质,强化民族竞争力
民族自身认同,是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对本民族最基本最有意义的事物和价值的认同,它超乎种族、阶级、阶层、宗教、家庭、团体、贫富、性别、地域,超乎个体利益计算。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任何一个个体只有首先获得自身民族的认同,才会自觉把自己纳入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中去。
著名民族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钟翰认为,“民族是在竞争中发展的”。他认为,“汉族就有非常强的竞争力,虽在某些时期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但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兴旺、壮大,即使在被兄弟民族统治的条件下,仍能以被统治民族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同时他还认为,“蒙古族、满族、壮族、回族等一些民族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蒙古族、满族在元朝和清朝灭亡后,还能继续保存自己的民族特性并逐步恢复和发展壮大自己。”而“壮族在汉族文化强大的影响下能够保存和发展自己,成为今天中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第一大民族。尤其是回族,在极其分散并不断遭受历代封建统治者大民族主义的歧视和迫害下,仍能顽强地保存和发展自己。”相反,“像匈奴这类民族,历史上曾十分强大,叱咤风云,纵横天下,所向无敌,但最后在历史上消失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尽管每一个民族的消失均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原因,但归根到底,是它们自己在竞争中落伍了,从而随历史的流逝而消失。”〔5〕
的确,中国历史上的契丹、匈奴、女真等由于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丧失了表现在其文化上的心理素质,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这些族群也就从此消失了。而大多数满族在语言、习俗、生活方式上都与汉族相同了,但他们依旧认为自己是满人而不是汉人。又如苗族,散布在以湘西、黔东南为中心的南方7省、区200多个县的广大地区,各地苗族操着不同的方言,居住在不同的、甚至相距千里的村寨,但自认是一个民族的心理非常强烈。
但民族自身认同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任何一个民族只有向其他优秀民族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事实上,尽管造成西部各民族发展差距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在的客观原因,如区域分布、基础设施和资源拥有等,但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还是各民族自身综合素质差异所致,如各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程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与水平、现代市场意识、市场经营管理能力、政治参与程度与决策等等。如我们调查的四川乐山两个少数民族区县5个村的100位彝族中青年同胞中,竟然有87名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水平,另有10名初中毕业,只有3名高中毕业。正是由于民族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才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性。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俗话说“知耻而后勇”,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努力提高各民族自身综合素质,变“资金式扶贫”为“智力式扶贫”。首先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努力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对每个少数民族同胞而言,首先需要过的是母语关:汉语关。因为对于少数民族同胞而言,掌握汉语不仅可以促进民族认同,关键是还可以掌握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一把钥匙。在内地的许多大学,一些来自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由于汉语水平不高,根本无法跟上正常的大学学习进度。他们属于少数民族同胞中的高级知识分子,汉语水平尚且如此,一般少数民族同胞汉语的熟练程度可想而知。这里并不是有意拔高汉语的地位,事实上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汉语已成为世界各国交往中常用的语言之一。据新华网报道,在中国著名的“葡萄之乡”吐鲁番,司马义·库尔班和他雇佣的十几个汉族农民已经合作了好几年,而花甲之年的司马义为了与他的雇工交流,学会了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汉族民工在长期与周围的维吾尔族村民相处中,学会了说维吾尔语。〔6〕这恰恰说明务实的少数民族商人高度重视汉语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其次,我们要大力发掘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并使之发扬光大,与世界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结合,从而增强各少数民族竞争力。在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的今天,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不断受到巨大的冲击,形势岌岌可危。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文化全方位开放和西方文化的全方位冲击,必然造成传统文化断层面与日俱增,民族民间文化的消解和消失完全可能成为人们不愿看到的一个事实。而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艺术,如同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一样,也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亦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因此,保护、传承和发挥光大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也是增强民族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2〕〔5〕王钟翰.中国民族史纲要〔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14,8,13-14.
〔3〕转引自中国战略网,2012-1-21.
〔4〕转引自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网,2012-3-21.
〔6〕新华网乌鲁木齐2012年9月26日电.
D633
A
1008-9187-(2012)03-0098-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西部研究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预警机制研究”(09YJA810009)
肖勇,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授,四川 乐山 614000。
正 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