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甲·嘧菌酯防治西瓜炭疽病试验初报

2012-12-24王美林王会福周忠明余山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甲环唑苯甲苯醚

王美林,王会福,周忠明,余山红

(1.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农业办公室,浙江仙居 317312;2.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 317000)

西瓜炭疽病是西瓜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也是西瓜运输和贮藏期间的重要病害,在西瓜的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瓜类炭疽菌侵染所致,病菌喜潮湿、温暖的环境,湿度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由于推广西瓜轮作和嫁接苗相结合的种植方法,毁灭性的枯萎病发生减少,而炭疽病的发生却随之上升,已成为仙居西瓜稳产、高产和优质的一大障碍。

目前,生产上仍多采用化学防治的手段。为了筛选较好的药剂防治西瓜炭疽病,2012年我们受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的委托,对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苯甲·嘧菌酯325 g·L-1悬浮剂进行了防治西瓜炭疽病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以明确该药剂对西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适宜浓度及对西瓜的安全性,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溪头村的大棚西瓜田上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砂质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供试西瓜品种为早佳8424,试验期间肥、水等栽培管理措施基本一致,试验时西瓜生育期处于第2批座果期,且西瓜炭疽病已零星发生。

1.2 供试药剂

主试药剂为苯甲·嘧菌酯325 g·L-1悬浮剂,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提供。对照药剂为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和嘧菌酯250 g·L-1悬浮剂,分别为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和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3 试验处理

试验设6个处理:每667 m2苯甲·嘧菌酯325 g·L-1悬浮剂30,40,50 g、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60 g、嘧菌酯250 g·L-1悬浮剂50 g及空白对照,4次重复共24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35 m2。

1.4 实施概况

在西瓜生育期处于第2批座果期、炭疽病发生初期施药1次,后隔10 d再次施药,时间分别为6月11日和6月21日。每次施药用PB-16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667 m2对水量为40 L。

气象情况:两次施药当天分别为阴天和多云,气温分别为21~26℃和20~29℃。试验期间平均温度为26.7℃、平均相对湿度为77.4%、降雨量共154.2 mm,总体看对本试验基本没影响。

1.5 药效考查

调查时间和次数:施药前 (6月11日)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施药后10 d(6月21日)、第2次施药后14 d(7月5日)分别调查1次。

调查方法:每小区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随机取5个点,每点调查3株,每株自上而下调查6片叶,共90片叶,分别记录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按病指增长率计算校正防效 (以下简称防效),并用新复极差法 (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另外在整个试验期间观察供试药剂处理后对西瓜叶片、茎蔓及果实等有无不良影响。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 ~10%;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以上。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 =[∑ (各级病叶数 ×该级代表值) ÷ (调查总叶片数 ×最高级代表值)] ×100。

病指增长率/%=[(防治后病指-防治前病指) ÷防治前病指] ×100。

防效/%=[(对照区病指增长率-防治区病指增长率) ÷对照区病指增长率]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在本试验条件下,整个试验期间供试药剂处理后对西瓜叶片、茎蔓及果实等无任何不良影响,安全性好。

2.2 防效

从表1可知,经新复极差法 (DMRT)测定,每667 m2苯甲·嘧菌酯325g·L-1悬浮剂30,40,50 g对水西瓜炭疽病的防效,第1次药后10 d,其中50 g与40 g以及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60 g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嘧菌酯250 g·L-1悬浮剂50 g;40 g极显著优于30 g,与2个对照药剂之间则无显著差异;而30 g极显著差于两个对照药剂。第2次药后14 d,其中50 g显著优于40 g以及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60 g,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嘧菌酯250 g·L-1悬浮剂50 g;40 g极显著优于30 g,与2个对照药剂之间则无显著差异;而30 g极显著差于2个对照药剂。

表1 苯甲·嘧菌酯防治西瓜炭疽病的效果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苯甲·嘧菌酯325 g·L-1悬浮剂对西瓜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加大而显著上升,其中第1次药后10 d和第1次药后14 d每667 m2苯甲·嘧菌酯325 g·L-1悬浮剂40 g的防效分别达73.27%和78.22%,与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60 g和嘧菌酯250 g·L-1悬浮剂50 g相当,且对西瓜安全,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生产上使用时应掌握在西瓜炭疽病未发生或发生初期及时用药,其经济适宜制剂量为苯甲·嘧菌酯325 g·L-1悬浮剂每667 m2用量40 g,后隔7~10 d再连续用药2~3次,施药时要求对西瓜叶片正反面、茎蔓及果实处均匀喷雾,每667 m2对水量为30~50 L,以植株全部淋湿为宜。当西瓜炭疽病发生较重时,应适当加大用药量,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1] 农业部农药鉴定所生测室.农药田间药效实验准则 (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4-10.

[2] 郑永利,戚红炳,陆剑飞.西瓜与甜瓜病虫原色图谱 [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38.

[3] 夏声广.西瓜病虫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7-21.

[4] 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 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6-347.

[5] 张庆芝.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防治西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J].蔬菜,2011(8):58-59.

[6] 李敏尧.药剂防治西瓜炭疽病田间试验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05(7):37-38.

[7] 王会福,陈文胜.氰氟虫腙·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初报 [J].浙江农业科学,2012(3):375-376.

猜你喜欢

甲环唑苯甲苯醚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33%苯醚甲环唑·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光助过硫酸盐氧化处理苯甲羟肟酸的研究
HP-β-CD水相中4-甲氧基苯甲硫醚的选择性氧化
二苯甲酮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生物活性的影响*
苯醚甲环唑在芹菜体系中的沉积与残留规律
世界上最苦的物质是什么?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醚菌酯及其开发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