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2012-12-23何旭,郭强
何 旭,郭 强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1)
据2011 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13.7%,65 岁以上占总人口9.1%。在庞大的老龄人口中罹患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类风湿性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多。由于老年人胃黏膜受损的敏感性增加,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易出现胃黏膜的细胞保护因子减少。所以临床上应重视非甾体抗炎药致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现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1 年1 月1 日至2012 年9 月30 日收治的消化道出血中NSAIDs 相关消化道出血38 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1 年1 月1 日至2012 年9 月30 日收治消化道出血中NSAIDs 相关消化道出血的病例38 例,年 龄为24 ~82 岁,平均(64.92 ±14.3)岁。按年龄分为老年组27 例(年龄≥60 岁),中青年组11 例(年龄<60 岁),其中老年组平均年龄为(72.0 ±5.4)岁,中青年组平均年龄为(46.0 ±11.2)岁。所有入选病例均以黑便/呕血为主要症状,且行呕吐物或粪便隐血检查阳性确诊为消化道出血。两组患者在发病前所服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为阿司匹林21 例(55.3%),酚 氨 加 明4 例(10.5%),布 洛 芬3 例(7.9%),昔 康 类3 例(7.9%),双 氯芬 酸 钠2 例(5.3%),多种药物同服4 例(10.5%)。
1.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的症状体征、住院时间、输血量、凝血功能、幽门螺杆菌检测(Hp)及内镜结果等,观察老年人中NSAIDs 相关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的比较
多因黑便及呕血就诊,约占85.2%(23/27),无腹痛的病例占55.6%(12/27);而青年组仅以黑便就诊者占63.6%(7/11),无腹痛者占54.5%(6/11)。
2.2 原发病与服药特点及时间比较
伴有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疾病包括:高血压25 例(老年组18 例,中青年组7 例),冠心病17 例(老年组16 例,中青年组1 例),类风湿类疾病14 例中痛风9例(老年组7 例,中青年组2 例)、类风湿5 例(老年组3 例,中青年组2 例);2 型糖尿病6 例(老年组5 例,中青年组1 例),消化性溃疡5 例(老年组3 例,中青年组2 例),脑血管意外4 例(均为老年组患者);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原发疾病的老年患者18 例,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为主,中青年组4 例,以高血压合并类风湿性疾病为主。
由疾病组成可发现,老年组因高血压和冠心病服用阿司匹林者占63.0%,部分患者在服药最初1 周内起病,而大多数患者则在服药两年以上才出现症状;中青年组多因关节或全身疼痛服用解热镇痛类药(如布洛芬)占64.6%,起病前服药时间也较老年组短,多在服药后1 d ~1 年内出现消化道症状。
2.3 血红蛋白量和输血量比较
在血红蛋白检测中,老年组血红蛋白含量平均为(81.63 ±29.95)g/L,其中 重 度贫 血 占29.6% (8/27),血红蛋白最低值为33 g/L;中青年组血红蛋白含量平均为(84.36 ±29.63)g/L,重度贫血占18.2%(2/11),最低值为42 g/L。
在输血量的比较中发现,中青年组需要输血治疗的占45.4%(5/11)为(2.40 ±0.82)U悬浮红细胞;老年组需要输血治疗的占63.0%(17/27),且输血量大,平均为(4.02 ±2.28)U悬浮红细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 >0.05)。
2.4 凝血功能比较
老年组81.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仅有5 例正常,22 例异常;中青年组中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占54.5%,有6 例正常,5 例异常,提示老年组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明显多于中青年组(χ2=4.932,P=0.026)。同时通过Kendall 相关分析发现Kendall 等级相关系数为0.284 (P=0.039),提示随患者年龄增大凝血功能异常明显增加。
2.5 Hp 感染监测比较
老年组Hp 监测阳性(包括I 型和II 型)为59.3%,中青年组为63.6%,两组感染情况基本相似,年龄与Hp 感染呈负相关趋势。
2.6 住院天数比较
老年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0.59 ±5.74)d,中青年组为(7.55 ±3.29)d。老年组住院天数长可能与失血量大、原发疾病复杂有关。
2.7 内窥镜检查比较
在入选的38 例患者中有18 例未行内镜检测,其中老年组16 例,中青年组2 例,老年组胃镜检率为40.7%,中青年组为81.8%。在已行内镜检查的20 例患者中仅有2 例为急诊内镜,且均为中青年。结果为胃黏膜病变占(31.5%,6/19),胃十二指肠溃疡占(21.1%,4/19),胃体出血(5.3%,1/19),非萎缩性胃炎(42.1%,8/19)。见表1。
表1 两组行内镜检查的19 例患者结果比较 %
3 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在老年患者中明显高于青中年患者,与刘学员等[1,2]的报道一致。虽然临床症状、贫血、输血量、住院天数及Hp 检测等方面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但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年龄越大,服药时间越长,黏膜受损的概率会越高。NSAIDs 相关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起病前均有服用NSAIDs 药物的情况,多数中青年患者仅在服用1 周内即可出现血黑便或呕血,而大部分老年患者则在长期服用NSAIDs 数年后才出现缓慢迁延的消化道出血症状,这与消化道黏膜对NSAIDs 毒性的耐受和适应有关[3]。同时,NSAIDs 致消化道黏膜损伤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控制内源性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减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大部分老年患者随年龄增加肝肾功能逐渐下降,对药物的分解代谢功能也较中青年患者减弱,所以上述反应在老年患者中表现较缓慢。
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就诊时,临床医生常未重视NSAIDs 相关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多首先考虑消化性溃疡或消化道肿瘤致出血,忽视了患者同时具有的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原发疾病,而这些疾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使血液呈低凝状态,加之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降低,消化道出血量多且病情反复迁延。故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史采集过程中NSAIDs 药物服用情况。
在诊断过程中,要明确老年患者为NSAIDs 相关消化道出血,仅凭服药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阳性,贫血等表现,无法确诊。而内镜检查目前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年龄>80 岁的高龄患者,多因血压血糖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休克、心肺功能不全或缺血缺氧性脑病而无法耐受或配合内镜检查及治疗,也极少同意进行外科手术处理。
本文中仅有40.7%的老年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且无急诊内镜病例,直接影响了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而相关研究表明,急诊内镜对老年患者是安全可靠的[4]。临床上应提高医师对内镜检查的认识,争取在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的24 ~48 h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及治疗。同时积极给予抑酸、保护黏膜、止血输血等处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及多器官功能损害,改善老年患者预后。如果患者原发疾病需要,应对服用NSAIDs 的剂量和服用时间做相应的调整。
非甾体抗炎药是致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之一。老年患者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应尽量避免易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5],如吸烟、饮酒、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焦虑、心理应激以及糖皮质激素和NSAIDs 类药物等,如原发疾病需要长期服用NSAIDs药物,应谨慎服药同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以减少老年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如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应争取24 ~48 h内及时行内镜检查及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1] 刘学员,王大水,刘新丁,等. 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8):2830-2833.
[2] 蔡高翔.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8):21-22.
[3] 王淑媛,刘 琴.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64 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03):444-446.
[4] 张 雯,李 静,韩全利.80 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163 例胃镜检查操作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2):6780-6782.
[5] 周 虹,吕农华.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33):3544-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