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80 例
2012-12-23任晓玉闫星妹杨容
任晓玉 闫星妹 杨容
(1 陕西中医学院2010 级研究生 咸阳712046;2 中国西电集团医院 陕西西安710077)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1]。BV 多见于年龄在15~44 岁的育龄妇女,其患病数远高于阴道滴虫及念珠菌感染,占外阴、阴道感染性疾病的40%~50%。BV 除导致阴道炎症外,还与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泌尿道感染有关,可导致异位妊娠或不孕。妊娠合并BV 是最常见的产科生殖道疾病[2],可引起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炎、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3~4],BV 与HIV 的传播率增高有关[5]。另外,BV 患者中交叉感染支原体、真菌、滴虫非常普遍,表明细菌性阴道病可能是造成其他病原体感染的诱因之一[6]。BV 检测和治疗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探索一种快捷、有效且作用持久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关键。我院近几年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与甲硝唑栓联合治疗BV,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 年7 月~2012 年1 月门诊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60 例,年龄20~50 岁,平均35 岁,均为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史的未孕患者。患者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或烧灼感,无或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坠痛,分泌物伴异味。妇检阴道黏膜无明显充血,白带检查无滴虫、真菌、淋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 例,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下列4 项中有3 项阳性即可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1)均匀、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常黏附于阴道壁。(2)阴道pH 值>4.5。(3)胺臭味试验(whiff test)阳性。(4)线索细胞(clue cell)阳性(线索细胞占全部上皮细胞20%以上)。
1.3 实验方法 用统一规格棉签采集病人阴道分泌物涂片,试纸送入后穹窿测定pH 值。分泌物玻片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1~2 滴,产生烂鱼肉样腥臭气味为胺臭味试验阳性。登记号码及结果,玻片送检验室。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每晚睡前温开水清洗外阴后将甲硝唑栓及乳酸菌阴道胶囊(0.25 g:600 万活乳酸菌,国药准字H10980293)各1 枚置于阴道后穹窿部,疗程为10 d;对照组:每晚将甲硝唑栓1 枚置于阴道后穹窿部,疗程为10 d。用药及复查前避免性生活、避免全身使用抗生素,无其他阴道用药。
1.5 统计分析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使用SPSS10.0 进行统计分析,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6 疗效评价 治愈:各项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为阴性;有效:各项症状减轻或消失,实验室检查为阳性;无效:各项症状无减轻,实验室检查为阳性。复发:经过治疗各项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转为阴性后,再次出现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又出阳性结果。总有效率为治愈加有效。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9),P >0.05。
表1 两组患者停药3 d 后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比较 见表2。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表2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例(%)
3 讨论
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内分泌物中加德纳菌及厌氧菌过度增加,从而抑制了产生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使阴道pH 值上升及微生态失调,导致加德纳菌和各种厌氧菌成为阴道内的优势菌群引起阴道炎症。健康妇女阴道微生态主要由乳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阴道加德纳菌等多种菌属组成,其中乳酸杆菌数量最多,达95%左右,它也是阴道的原籍菌,可调整阴道菌群,维护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作用机制主要是:(1)维护阴道酸性环境:乳酸杆菌可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乙酸等酸性物质,同时它本身也产生乳酸,使阴道酸碱度保持酸性(pH 值3.8~4.5),从而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2)占位性保护:乳酸杆菌能有序牢固粘附在阴道黏膜上皮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将其他的细菌与阴道黏膜上皮分隔开,从而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3)直接拮抗作用:乳酸杆菌对阴道加德纳菌、滴虫、假丝酵母菌、葡萄球菌等有直接的抑制作用;(4)产生多种抑菌物质:乳酸杆菌能产生过氧化氢、乳酸菌素以及其他抗菌物质,对多种病原菌发挥杀灭作用;(5)营养竞争:大量定植于阴道中的乳酸杆菌在环境营养中处于竞争优势状态,不利于其他细菌的生长。
以往治疗BV 均以抗生素为首选药物,其疗效也比较肯定,但停药复发率较高。乳酸杆菌为阴道内的优势菌群,主要维持阴道菌群平衡,且对甲硝唑不敏感,在甲硝唑杀灭细菌的基础上,以乳酸杆菌调整阴道菌群,不仅可提高疗效,还可防止复发。总之,细菌性阴道病是女性各年龄段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上除选用针对病原体的抗生素外,同时应重视阴道微生态平衡的调节,从微生态方面补充治疗会比单纯使用抗生素更为有益。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1
[2]赵文,应群华.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 896
[3]O’Brien RF.Bacterial vaginosis:many questions-any answers[J].Curr Opin Pediatr,2005,17(4):473-479
[4]Holst UF,Lasson PG,Vasquez A,et al.Bacterial vaginosis micro biological and immunological enigma[J].APMIS,2005,113:81
[5]李连青,朱庆义,刘俊芬,等.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226
[6]吴晓宁,黄燕,韦惠如.细菌性阴道病交叉感染的调查[J].广西医学,2008,3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