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2012-12-23刘立云雷宏振
刘立云,雷宏振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刘立云,雷宏振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随着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集聚在实践中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一方面与文化产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文化产业具有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强大功能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探讨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进而实证分析陕西文化产业集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最后结合ISM模型结果进一步解释了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文化产业;产业集群;经济增长;ISM模型
一、引 言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当世界经济步入知识社会,向创意经济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出现了“再结构的过程”(Manuel Castells,2003),文化要素和人的创造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即产业集聚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代替了以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由于文化产业以集群形式的兴盛所引致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正在带来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契机。据联合国统计,文化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James Purnell,2005),大大高于全球GDP7%的增长速度。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文化产业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首次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已经成为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不仅已经远远超越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业态的产业层面,而且在于其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颠覆,对经济运行系统的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本文第二部分将基于产业集群化、主导性与内生经济增长,以及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文献回顾;第三部分将根据索罗经济增长模型(Solow,1957)[1]进行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模型推理;第四部分利用第三部分的模型与陕西文化产业的数据,实证分析文化产业集群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互关系,试图揭示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对周边产业的影响带动效应;第五部分为全文的结论和启示。
二、简要的文献回顾
1.产业集群化、主导性与内生经济增长
新古典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1890)是最早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的,他从外部经济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2]。埃得加·M·胡佛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了产业集聚的区域规模经济效应,提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规模[3]。Barro(1956)通过研究揭示,空间发展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以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通过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为了分析有支配效果发生的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佩鲁首次引入了“推动性单位”(propulsive unit)及著名的“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他所提出的非均衡增长战略,是通过“增长极”对周围资源和产业的吸聚和带动作用来实现的[4]。Gurmar Myradal(1957)使用“回波”和“扩散”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其他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5]。Michaele Porter(1990)引入“集群”概念,揭示了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并高度评价了其在形成与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6]。由Krugman[7-9]、Fujita[9]和Venables[8-9]等人所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试图把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生产的空间集中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规律与途径。特别是近几年来,Martin[10-11]、Ottaviano[10-11]和Baldwin[11-13]等新经济地理学家又进行了把原来的静态模型动态化的努力,试图把经济增长和空间集聚放到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研究。王缉慈等(2001)是国内最早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学者之一,从跨学科角度研究企业的地方集聚与区域发展的关联机制,指出产业集聚理论是我国目前区域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14]。朱英明(2003)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性模型,据此他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15]。吴林海(2003)则集中分析了外商投资地集聚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集聚效应在各地区的差异以及它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16]。罗勇(2007)通过建立多个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制造业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产业集聚不但带来了经济增长,也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17]。泮策(2010)通过对浙江诸暨大唐袜业集群的分析,分析了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18]。
2.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Kibbe(1982)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方面具有外部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远大于对GDP的贡献率[19]。Beyers(2002)利用OECD国家1980-199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文化产业发展是OECD国家在统计区间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0]。Dominic Power(2002)使用1970-1999年的时间数列数据,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显著地提高了瑞典的就业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21]。Allen (2004)采用2001年美国48个州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投资模式,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了经济增长[22]。Wynne在研究英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时,给出了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①Wynne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城市中各种文化和娱乐设施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并强调文化产业集群对英国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作用。Frast Kumpf强调文化产业集群的组织性和表识性,指出集群不仅是各种文化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而且还能够对外界产生很强的凝聚力。KCPI组织(Korea cultural Policy Institute)强调,文化消费和生产活动存在的空间集聚,并提出用步行范围作为衡量有限地理空间的量度。柯可(2001)认为,文化产业具有发展经济与繁荣市场的功能,甚至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23]。陈湘炯等认为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表现为它在给人们带来经济享受的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和创造就业岗位[24]。冯子标、王建功(2007)认为,文化产业可以借助其提供的文化内容,通过渗透、转换、提升三大功能促进工业化转型,创造更大的价值[25]。童泽旺等(2008)研究文化产业集群自身的比较优势,给出提升区域性文化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路径[26]。王林、顾江(2009)采用中国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1992~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否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以及影响增长效应的因素[27]。史征(2010)运用GEM模型对杭州数字娱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对策[28]。
纵观理论界关于文化产业经济作用的研究,虽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但已有的研究还停留在对文化产业经济作用的一般论述上,而缺乏对文化产业经济作用的系统研究尤其是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所引致的经济发展分析。因此,无论从区域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还是对产业集群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前沿的理论探索,本文的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初步的经验观察
1.模型推理
在研究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时,不能忽视的是高比例的投资率和物化在新增投资中的技术进步,这种新增技术会使得原有的技术产生无形磨损。Aghion&Howitt (1992)[29]重新系统规范地阐述了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将增长过程描述为固定数量企业条件下产品连续改进的过程,强调了研发的纵向竞争行为、技术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性毁灭的效应。Solow(2007)称赞这是内生增长理论发展中的重要进步,认为它确实说明了进步如何实现[30]。尽管Aghion和Howitt(2007)也比较简明地指出了TFP计算方法的不足,但瑕不掩瑜,索洛模型仍然是现代增长理论的核心,绝大多数增长理论的进展均源于对索洛模型的改进与拓展[31]。要求不仅考虑一般性要素投入,而且考虑聚集经济效应,以便于分析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假定在一定区域内由两种要素(劳动力L、资本K)和产业集群因素C影响产出,不考虑区域以外的贸易和外资引入。则生产函数一般地可表示为:Yt=F(L,K,C),且满足条件:
其中,C(t)代表区域t时期的产业集群指标。
又据Harrod中性定义,当Y/K给定时,要素回报也是一定的,则生产函数可以表述为[32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简称ISM,是美国的J.华费尔特教授于1973年开发的,属于概念模型,它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和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ISM能够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并建立起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最终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解释模型。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因而本文使用ISM模型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系统中文化产业各业态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联级别。]:
其中,It代表区域t时期的产业集群指标,结合(1)式和(2)式,可以把包括产业集群因素的生产函数写成:
假定产业集群对资本和劳动的影响程度不同,设C(t)和I(t)的变化率为m和n,并取初始值C(0)=1,I(0)=1,生产函数(3)式可变为
由(4)式得资本存量增长率:rk=sY(t)/K=sent(ez+m-n-rk)
由上式可知,在均衡时,rk为一常数,而不是收敛为零。当rk为常数时,有n=0和z+m-n-rk=0。
由于存在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一定的产业集聚程度区间内,随着产业集聚程度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企业呈现出收益递增。而只要存在收益递增,就会刺激企业的集中。这种产业集聚从纵向意味着产业链的延伸,在横向上体现为产业并存。当分工的边际推进到引致的生产费用的边际节约和交易费用的边际增加相等时,分工出现停止。而产业集群将使交易费用和生产费用更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2.陕西西安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聚集度分析
表1 2004-2009年西安及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
为进一步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现象,我们采用区位商系数法定量分析陕西西安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为此,本文将其定义为:
上式中,LQ为区位商系数;pij是指i地区j产业的总产值;pi是指i地区的GDP总量;Qj是指全国j产业的总产值; Q是指全国GDP总量。
目前,很多国内学者都是用产业就业人数替代产业产值,以获取相类似的结果[33]。但在考虑到文化产业数据的可得性时,本文采用公开数据作为区位商系数法的指标数据,以期更能全面反映陕西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表1表明,西安市文化产业集聚度2004年曾达到2.27;之后由于体制弊端和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集聚度开始下降至2007年的2.04;之后由于政府重新重视又有明显提高,在2008、2009年分别达到了2.23和2.22;尤其是2009年实现增加值151.02亿元,同比增长26.5%,高出同期GDP增速12个百分点;在近6年来的文化产业平均集聚度为2.16。而一般情况下,如果LQ>1,则意味着该地区该产业高于全国的平均集聚水平,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集聚,所以,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在陕西西安较显著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以发现,产业聚集程度高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即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是,直观的观察并不能代替严格的学术研究。为了探究文化产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下面我们建立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
四、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的地方性与集中化表明,产业集群经由若干厂商与机构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域共同发展提升了区域的经济总量,推动了服务产业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文化产业集群是众多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形成产业组合、互补与合作,以产生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群落或产业集聚。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解释结构模型(ISM)2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简称ISM,是美国的J.华费尔特教授于1973年开发的,属于概念模型,它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和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ISM能够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并建立起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最终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解释模型。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因而本文使用ISM模型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系统中文化产业各业态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联级别。,从产业关联程度和产业波及效果的角度来量度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指借助投入产出表,利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各种经济活动中投入产出间内在关系的一种方法,也有一些文章使用该方法研究中国问题(Peietal,2008[34];Meng and Qu,2007[35];潘文卿和李子奈,2007[36];等等)。本文选取投入产出法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3大指标来衡量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和波及效果。
1.陕西文化产业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和波及效果分析
根据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其中直接消耗系数aij是指生产单位产品j对某一产业产品i的直接消耗量亦称为投入系数。一般直接消耗系数aij越大表明产品j对产品i的依赖性越大,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Xj表示产品j的产出量,xij表示产品j对产品i的消耗量。
影响力系数Fj是指第j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拉动程度。一般影响力系数Fj越大表明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完全需要系数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j时对第i种产品的完全需要量。
感应度系数Ei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均增加一单位的最终使用时,第i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一般感应度系数Ei越大表明第i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越大,其数学表达式为:
根据上面的计算公式,本文以陕西2010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的数据为基础,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得到陕西文化产业与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见表2。
表2 三次产业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系数表
从表2可以看出:(1)陕西文化产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最大为0.1898,其次是第三产业0.1857,而对第一产业及自身的直接消耗却比较小,即陕西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对工业和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较大。这一方面说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外延扩张型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业产品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也说明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服务产品才能顺利发展。(2)陕西四次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明,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四次产业中排名居后,分别只有0.9273和0.5423,说明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与第三产业相当但小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并且文化产业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小,这可能是因为陕西乃至全国在2010年仍处于物质产品需求快速扩张期,尚未构成对文化产品的强大需求。比较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以发现陕西文化产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远大于受到陕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陕西应采取一定措施主动促进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带动与之紧密相关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动陕西经济增长,而不能被动等待经济发展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2.陕西文化产业各业态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联度和波及效果分析
为了分析陕西文化产业各业态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联度和波及效果,以2010年陕西31部门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的数据为来源,计算2010年陕西31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见表3。
根据表3陕西各文化产业业态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综合考虑各文化产业业态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排名,可以看出:(1)陕西文化产业中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名居前而感应度系数排名靠后,说明在陕西文化产业中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和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拉动作用大于所起到的推动支撑作用。(2)陕西文化产业中的造纸及纸制品业、信息传输服务业和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名靠后而感应度系数排名居前,说明在陕西文化产业中造纸及纸制品业、信息传输服务业和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对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拉动作用小于所起到的推动支撑作用。(3)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娱乐业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排名均居中,说明这些文化产业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拉动作用和推动支撑作用都还未充分显现。
3.基于ISM模型的陕西文化产业各业态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联级别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各业态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联级别,本文选取在系统分析中具有显著优势的解释结构模型(ISM)来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以31部门直接消耗系数表A为基础,制定产业关联等级划分标准,并依据此标准对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进行等级划分处理,得到基础矩阵B。
根据上文数据处理部分得到的直接消耗系数aij,给出相应划分标准:
表4 关联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表4关联等级的划分标准,对31部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进行处理,得基础矩阵B。
其次,保留基础矩阵表B中取值为1的元素并令其它非1的元素为0,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级关联矩阵C。然而产业部门之间除了直接的影响之外,还可能存在间接的影响,因此需求出可达矩阵。依据布尔代数运算原则1李盘林:《离散数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若满足(B+ I)n-1=(B+I)n(其中I为单位矩阵),则可达矩阵M=(B+ I)n,根据计算得到可达矩阵M。通过可达矩阵的区域分解,可以对一级关联性最强的产业进行合并,分解的原则是:对于可达矩阵M中的任意两个元素mij和mkl,若mij∩mkl≠φ,则mij和mkl属于同一区域。通过对上文可达矩阵M的重新分解和组合,原来的31个部门可以合并成10大新产业部门,具体将为:D11={1,3,4,5,16,17,20};D12={2,6,7,8,9,10,11,12,13,15,22,23,24,27,29};D13={14};D14={18,19};D15={21};D16={25}; D17={26};D18={28};D19= {30};D1,10={31}。
表3 31部门投入产出系数表
图1 陕西产业系统的多级递阶结构图
再次,在考察第二级关联强度下的产业结构时,把一级关联部门的产业群作为一个新元素与其他并列考虑,建立二级子模型。通过对可达矩阵M1的重新分解和组合,原来一级子模型中的10个部门可以合并成3大新产业部门,具体为:D21={1,2,4,5,7,8,9,10}; D22={3};D23={6};同理,可以建立三级子模型。通过对可达矩阵M2的重新分解和组合,原来二级子模型中的3个部门可以合并成2个新产业部门,具体为:D31={1,2};D32={3}。
最后,经过上面三级结构的分解,将得到陕西产业系统的多级递阶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陕西产业系统的多级递阶结构图1,可以得出:(1)陕西文化产业不仅内部之间存在一级关联关系而且这些产业还与制造业存在一级关联关系。表明文化制造业之间产业关联度高,投入产出关系紧密,与存在一级关联的其他相关产业间相互影响较大,陕西文化产业结构较偏重于文化制造业。(2)文化产业中的某些产业业只在二级关联上存在关系,而其它产业只存在三级关联关系,说明目前陕西文化产业中这些附加值相对较高,但由于是新兴文化产业刚刚从文化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因而有待进一步发展。
五、结论与启示
目前经济发展普遍遭遇“资源瓶颈”,全球不约而同地选择走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本文研究表明,文化产业的集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尤其是影响力系数在几大产业里是最高的,不仅远远超过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甚至还超过了第二产业,显示其对整体经济强大的拉动作用,能够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文化产业子部门中,内地文化制造业在推动经济方面所起作用尤其显著。但相对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文化产业整体受经济拉动能力现状较弱,却也因而显示出未来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我国发展文化产业适合采取主动发展模式,利用区域乘数效应的释放,使区域经济获得聚集经济效益,以期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整体产业的辐射作用与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而文化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也将使我国尤其是中西部经济发展方式趋于科学化、集约化。
[1]Solow.Robert.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2):65-94.
[2]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6-112页。
[3]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第45-72页。
[4]Barro.Economics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2):65-94.
[5]冈纳·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伦敦:达克沃斯出版社,1957年版,第55-68页。
[6]Michaele Poter.The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 of N-ative.New york:Free press,1990.
[7]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34(99):483-499.
[8]Krugman,P.R.and J.Venables.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Quarter of Journal Economics,1995,45 (60):857-880.
[9]Fujita,M.,P.R.Krugman and A.J.Venables.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 Press,1999.
[10]Martin,P.and G.Ottaviano.Growing Locations: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23(43):281-302.
[11]Baldwin,R.E.,P.Martin and G.Ottaviano.Global Income Divergence,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23(6):5-37.
[12]Baldwin,R.E.and E.R.Forslid.The Core-Periphery Model and Endogenous Growth:Stabilizing and Destabilizing Integration.Economica,2000,45(67):307-324.
[13]Baldwin,R.E.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167(43):253-280.
[14]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52页。
[15]朱英明:《产业集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96页。
[16]吴林海,陈继海:《集聚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8期。
[17]罗勇:《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基于中国的实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79页。
[18]泮策:《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浙江诸暨大唐袜业集群的分析》,《现代营销》,2010年第3期。
[19]Kibbe,B.Cultural Industries:A Challenge for the Future of Culture.Paris:UNESCO,1982,112(45):120-135.
[20]Beyers.W.B.Culture,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2,22(1):4-34.
[21]Dominic Power.Cultural Industries in Sweden:An Assessment of Their Place in the Swedish Economy.Economic Geography,2002,78(2):103-127.
[22]Allen J.Scott.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Urban Affairs Review,2004,39(4):461-490.
[23]柯可:《文化产业论》,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77-94页。
[24]陈湘炯,江胜玉:《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湖南经济》,2003年第6期。
[25]冯子标,王建功:《文化产业兴起与我国工业化转型》,《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1期。
[26]童泽望,郭建平:《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路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11期。
[27]王林,顾江:《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8]史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数的框架设计》,《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7期。
[29]Aghion P,HowittP.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1992,60(2):323-351.
[30]Solow RM.The Last 50 Years in Growth Theory and the Next 10.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7,23(1): 3-14.
[31]Barro.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5):407-430.
[32]蒲勇健:《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数量刻画与指数构造》,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128页。
[33]赵彦云:《国际竞争力统计模型及应用研究》,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版,第59-67页。
[34]Pei J,Oosterhaven J,Dietzenbacher E,etal.Exportdriven Growth Pattern Rediscovery:the Decomposition of China’s Imports for 1997-2005.16th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Conference,Seville,Spain.2008.
[35]Meng B,Qu C.Application of the Input-Output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to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s[EB∕OL].IDE Discussion Papers,No.102,thttp:∕∕ir.ide.go.jp∕dspace∕bitstream∕2344∕552∕1∕ARRIDE_Discussion_No.102_meng.pdf.2007.
[36]潘文卿,李子奈:《中国沿海与内陆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10SZZD03),项目名称:集群企业知识外溢与文化产业功能园区集群效应研究。
刘立云,女,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产业发展研究);雷宏振,男,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后),博导,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产业发展研究)。
G124
A
1003-8353(2012)03-0143-06
[责任编辑:李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