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分表的双语教材的多维度标引
2012-12-23安晓丽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江苏镇江212003
安晓丽(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 江苏 镇江 212003)
由于工作流程、著录特点、入藏书库等的不同,中文编目和外文编目在图书馆中属于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双语教材在严格意义上应由外文编目人员负责,但实际上出于种种原因及双语教材本身的界定模糊,导致在中文编目中也会出现双语教材。在中文编目中,双语教材有的被误分到“H319.4读物”类目,有的虽细分到相应专业类目,但揭示却不够充分。本文旨在探讨适合双语教材的深度标引方法,以给其匹配一个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中科学合理的位置,全面揭示双语教材的标引问题。
1 双语教材的背景与外延
文献承载着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等信息,双语教材也是伴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双语教学的出现而产生的。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融入了世界,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体制和高端的科学技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和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迫在眉睫。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中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1]。2004年,教育部再次强调要把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作为高校的一项评估指标[1]。推行双语教学首先要推进教材的双语化,双语教材是指双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目前,各高校选用的双语教材主要有3种:国外原版教材、国外影印版教材及自编教材。在国外原版教材中通篇看不到一个汉字,全是原汁原味的外语,如《An introduction to Object Recognition》,其作者为Marco Treiber;国外影印版教材作为授权在国内翻印的原版教材,其在内容上会作一些适合国情和国内课时安排的本土化改编,或者会对原文做一些简单注释和翻译,如《施工进度计划》(高等院校土建学科双语教材)一书,由德国人伯特著,杨璐和柳美玉译;自编教材即国人用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编著的对照型图书,如《行政管理学:双语教材》,由徐凌、丁伟主编。
《中图法》(第5版)“H319.4读物”类目下的注释为: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的各科简易读物、对照读物、注释读物入此。双语教材作为以学习专业知识为首要目标的文献,其目的显然不是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归入各专业才是合理的选择。但如何才能全面地揭示除专业以外的第二个特征“英语”呢?复分表和组配法可供选择。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重属性,文献也是由多个主题组成的复合体。按照《中图法》 等级列举法的单一标准无法把双语教材的内容全部揭示出来,就需要通过复分表和组配的辅助标引达到描述其他主题特征的目的。
2 通过组配法多维度揭示双语教材
2.1 《中图法》中组配的现状
组配是指在标引和检索时通过类号与类号的逻辑结合来表达和描述文献内容主题与概念的技术措施,即将某一类下具有相同特征的文献再按其他标准集中起来,达到二次聚类的目的[2]。例如,《中图法》中的“H319.4读物”类目采用的是组配编号法,通过关联组配复分号“:”将读物和专业分类号连接起来,“:”前是读物,“:”后是专业,读物下集中了各个专业的文献,读物和专业的特征得到全面的揭示,方便读者检索。组配实际上也是一种复分,一种从成组搭配角度形成的特殊的复分。通过多维度组配,一方面实现了深度标引,另一方面增加了文献的检索入口,这将是分类法的发展趋势。笔者经统计得知,《中图法》中建议使用组配编号法的类目共45个(见表1)。与《中图法》中五六万个基本类目相比,组配标引的类目并不多,还有扩展的空间。
2.2 组配法多维度揭示双语教材的弊端
组配规则作为主题标引的基本规则之一,能提高主题表达的专指度,揭示主题间的多向成族关系。对于多主题文献,通常需要几个主题词组配标引来表达[3]。分类标引正是借鉴了主题标引的这一做法,利用多个类号组配揭示文献的多个学科属性。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及综合学科的出现、交叉学科的增加、分支学科的产生,传统的建立在学科属性划分基础上的等级列举分类法面临改革。分类标引向“体系—组配型”方向发展,不仅符合分类理论中对科学化和完善自身体系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科学发展的需要[4]。
不过双语教材运用组配法揭示其第二语言特征的方法存在两个弊端:首先,根据《中图法》的使用规则,组配需要在其类目下有相应的注释(如愿集中于此,可采用组配编号法)才能使用,目前还没有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那样可自由组配的规定,双语教材因其专业的不确定性无法在固定的专业下做相应的组配,所以实际操作有一定难度;其次,适宜组配的类目下集中了数量繁多的各种专业和各种应用等,而各个图书馆由于经费和读者水平的限制,所收藏的双语教材多是英汉教材,法语、德语等其他语种的文献少之又少,所以缺少组配标引所需的文献成组基础。
表1 《中图法》中建议使用组配编号法的45个类目
3 通过复分表多维度揭示双语教材
3.1 《中图法》中复分表的现状
复分就是在给予文献基本类目的同时进一步细分,尽量将文献的其他属性(如实验、新技术的应用、年鉴等)全部描述出来。复分解决了所有文献共性类目的标引问题,既达到详细分类的目的,也使得分类法系统更简练[5]。《中图法》(第5版)设置了8个复分表:“总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世界时代表”、“中国时代表”、“世界种族与民族表”、“中国民族表”、“通用时间、地点和环境、人员表”。其中“总论复分表”概括了各类目均可能出现的复分问题(即所有文献可能都具有的一些属性),包括“-0理论与方法论”、“-1概况、现状、进展”、“-2机构、团体、会议”、“-3研究方法、工作方法”、“-4教育与普及”、“-5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6参考工具书”、“-79非书资料、视听资料”、“-8通用概念”,其中“-8通用概念”是《中图法》(第5版)“总论复分表”新增的。《中图法》主表从学科专业角度划分文献,复分表则成为加强文献分面揭示、实现文献分面改造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环境及自动标引的发展,复分表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2 利用复分表多维度揭示双语教材的可行性
组配和复分从本质上讲都是文献的辅助多面标引手段,即将《中图法》主表揭示不出来的文献的次要特征揭示出来。不过二者在形式上和使用上存在一些差异,组配属于先组式,“:”前的类号相同;复分属于后组式,“-”后边的类号相同。双语教材更适合采用复分的形式。首先,根据《中图法》的使用说明,复分适用于任何一级类目且无需注释,这极大地方便了分类人员的实际操作。其次,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几大分类法都有关于语种复分的附表。例如,《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简称UDC)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系—组配式”分类法,该分类法以“语文复分表”区分不同语种的文献;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简称LCC)、冒号分类法(Colon Classification,简称CC)都用“语言区分表”或“语言复分表”来描述语言的特征[6]。再次,网络分类法是以传统的图书馆分类思想为指导,但其强大的优点和功能(如管理超文本系统、组织非文本信息等)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图书馆分类法,这归结于网络信息采用了囊括学科主题、资源类型、媒体类型、区域和对象等的多个划分标准,从而实现了用户的快捷系统个性化检索。《中图法》的发展正是参考了这种模式,业界越来越关注复分表的修订和增设,以使其适应数字环境及能真正揭示多个组面。最后,借助复分表双语教材的第二个特征“语言”将得到有效揭示,这样同一个专业的普通图书和双语教材被区分开,带复分标记符号“-”的为双语教材,不带“-”的为普通专业图书,读者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信息组织功能和检索效率,而且提升了文献的标引能力,增强了聚类的灵活性。
3.3 基于复分表的双语教材的多维度标引
3.3.1 在“总论复分表”下新增类目和类名
利用复分表和组配法都能实现对文献的多面揭示,但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双语教材更适宜利用复分表进行揭示。通用复分表的使用涉及整个《中图法》,其修订将牵扯到各个图书馆大量文献的改编,所以《中图法》编委会历来重视对主表的修订,而对通用复分表的修订比较审慎。随着知识的发展,通用复分表日益凸现出一些问题,如附表类型少,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分面组配内容;类目设置简单等[7]。《中图法》(第5版)设有8个通用复分表,考虑到揭示文献的语种特征,许多人建议《中图法》应增设“语种复分表”。对双语教材而言,笔者认为新增“语种复分表”没有必要,可以考虑在“总论复分表”下补充一个描述语种的类目。因为大部分图书馆馆藏文献中的外语语种比较单一,多为英语、日语、法语,全面收藏多语种文献的图书馆很少,即很多小语种缺乏相应的支撑文献,这就失去了设置“语种复分表”的文献保障基础。其次,“总论复分表”和其他复分表是有差异的,其他复分表一般与主表中的类目配合使用,如“F13/17各国经济”为主表与“世界地区表”配合使用的类目,“D529中国法制史”为主表与“中国时代表”配合使用的类目,“J722.22民族舞蹈”为主表与“中国民族表”配合使用的类目;而“总论复分表”适用于主表的所有类目,并且无需主表作任何注释。各个类目下都可能有与其对应的双语教材,而不仅局限于某些特定的类目,并且主表中找不到与“语种复分表”配合使用的类目,因此双语教材的语种特征更适合在“总论复分表”而不是在其他复分表中被揭示。
《中图法》(第5版)没有对“总论复分表”的类目进行及时更新,无法容纳一些新主题和新事物,这使作为新生事物的双语教材在“总论复分表”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因此“总论复分表”需要新增类目。类名作为类目的名称要简洁明了、概念清晰,而“语种”恰当地描述了文献语言这一共性特征,所以新增的类目可为“-9语种”,这样以双语教材为代表的、需要进一步揭示语言特征的文献就有类可归了,双语教材也实现了以专业属性为主、语言特征为辅的主从多维揭示。
3.3.2 新增类目的具体设置
《中图法》(第5版)在H大类下列有各语种类目,如“H31英语”、“H32法语”、“H33德语”、“H34西班牙语”、“H36日语”、“H61南亚语系”、“H748斯洛文语”等。“总论复分表”的“-9语种”类目可以借鉴这些类目详细拓展下位类,如可以设置“-931”代表英语、“-932”代表法语、“-933”代表德语、“-934”代表西班牙语、“-936” 代表日语,依此类推。这样总论复分表下的“-9语种”复分与H大类下的语种分类号保持了一致,既便于记忆,又便于分类人员的正确标引[8]。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9语种”下不需要罗列所有的语种代码,只需要在其下方作注释“与H大类下的语种代码一致,如英语为-931、法语为-932、日语为-936”即可。例如,《聚合物化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双语教材)一书,由约翰·W·尼科尔森编著、付中玉译,分类号可为“O63-931”;《商业流程管理》 (双语教学丛书),由Ravi Anupindi著,分类号可为“F715-931”;《生理学实验与指导》(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实验双语教材),由丁启龙主编,分类号可为“Q4-33-931”,同时《中图法》可取消只能复分一次的规定。
[1]韩 秋.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37.
[2]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Ⅷ.
[3]田 梅.医学文献主题标引中组配问题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8(9):50.
[4]宋剑祥.从世界四大图书馆分类法看《中图法》的修改趋势[J].图书馆论坛,2010(4):17-18.
[5]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M].5版.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3.
[6]薛春香《.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通用复分表修订的几点构想[J].图书情报工作,2010(10):15-16.
[7]薛春香,侯汉清.面向数字环境的《中图法》通用复分表修订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11):63.
[8]周卫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应增设“语种复分表”[J].图书馆建设,201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