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调节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

2012-12-23韩雪梅,夏宝林,李科全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4期
关键词:中风黏度缺血性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缺血性中风(CIS)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CIS的发病率也呈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1]。临床上,西医在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而中医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尤其是针灸在治疗中风方面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2]:缺血性中风的发生与患者的血脂和血黏度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血脂异常升高对于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增加血黏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考察了对缺血性中风的患者进行针刺调节后对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中,最小43岁,最大72岁,平均55.2岁。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验证,每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研究人员均对其进行了告知,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间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基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3]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关于中风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同时行头颅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中医诊断依据1996《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且发病2周以内;②年龄30~70岁;③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1.2.2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③意识昏迷或者生命生命体征不稳定,经检查证实有脑部肿瘤、外伤、寄生虫病、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以及其他合并症的患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以及惧怕针灸或者不合作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缺血性中风治疗,静脉滴注给予醒脑静注射液以及必存依达拉奉注射液,每日1次,同时予以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给予降压和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头部百会、率谷、头维等穴;上肢肩俞、曲池、外关以及合谷等穴;下肢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日治疗一次,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

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前后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s,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s,m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TC治疗前 治疗后TG治疗前 治疗后LDL-C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30 30 5.70±0.87 5.68±1.03 5.34±0.71*4.03±0.78*△2.18±0.41 2.17±0.47 1.87±0.35*1.12±0.22*△3.51±0.58 3.53±0.55 3.48±0.61 3.01±0.68*△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的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全血高切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mPa·s)血液黏度(mPa·s)HCT对照组30观察组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6.08±1.71 13.65±1.66*15.98±1.45 10.71±0.92*△7.66±1.42 6.37±1.18*7.64±1.61 5.02±1.47*△2.08±0.73 1.86±0.55*2.13±0.62 1.41±0.51*△0.43±0.21 0.35±0.11*0.45±0.14 0.26±0.13*△

3 讨论

CIS在临床上是指因为脑部血液供应发生障碍而导致缺血和缺氧而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产生偏瘫、偏盲以及感觉障碍、失语等症状。其发病的主要特点为脑血栓形成,在脑血栓的致病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并且,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4],高脂血症以及血液黏度升高是缺血性中风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缺血性中风的临床防治中,如何有效的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液黏度,成为各方面普遍关注的课题。

有研究表明[5-7],通过针刺调节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增强神经元营养促进再生地作用,提高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对血管壁的机能、血管阻力以及血管的弹性的改善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因而在本研究中,笔者考察了对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针刺调节的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常规治疗均可使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在配合针刺调节之后,可见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低更为显著,治疗前后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较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通过针刺调节,可有效地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脑部动脉中的β-受体,因而不仅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脑血管功能,还可降低患者的全血黏度,减轻血液的运行阻力,改善患者血管壁的机能,解除血管痉挛,为侧枝循环提供有效的代偿血流,从而提高大脑侧枝循环功能以及改善脑部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有关。因此,可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较之仅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更为显著,使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趋于正常,从而纠正血液循环障碍,增加血流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以及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发展[8]。

总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调节可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的形成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其发生和阻止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缺血性中风是一个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的病理过程,在后续的研究中,关于针刺调节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他致病因素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朱庆,倪光夏.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61-63.

[2]周钰,黄海霞,牛相来,等.针刺调节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3):176-177.

[3]何扬子,韩冰,林秀华,等.针刺留针时间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6,27(2):262-266.

[4]万华,陈炳,张志强.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4):209-211.

[5]罗文舒,杨卓,欣于海.波针刺对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信号转导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9):84-85.

[6]陈文,顾红卫,马维平,等.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12):851-853.

[7]唐曦,刘小卫,殷坚,等.全经针刺法对恢复期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7):102-105.

[8]胡海,李青,刘金玲.针刺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干预效果的超声评价[J].甘肃中医,2011,24(6):48-50.

猜你喜欢

中风黏度缺血性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